APP下载

电针肾俞穴联合西药治疗尿石症肾绞痛56例*

2019-04-08武百强王宏宇王洪娟马清华

中医研究 2019年5期
关键词:尿石症俞穴绞痛

武百强,王宏宇,王洪娟,马清华

(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 450000)

肾绞痛是临床常见的急症,其特点是发病迅速,疼痛剧烈,患者常常难以忍受,严重者可出现疼痛性休克,临床上必须快速予以止痛治疗。2005年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尿石症指南将非甾体抗炎药物双氯芬酸钠作为被首推的镇痛药,其机制是抑制体内前列腺素的生物合成,降低痛觉神经束梢对致痛物质的敏感性而起到镇痛作用[1]。但非甾体抗炎药物往往具有胃肠道反应等副作用,且半衰期短,需要反复用药,临床使用受到一定的限制。目前,电针止痛在国内外的研究方兴未艾,动物实验表明电针也可以有效降低小鼠前列腺素等炎性介质的活性,具有治疗肾绞痛的作用[2]。2017年3月—2018年6月,笔者采用电针肾俞穴治疗尿石症肾绞痛56例,总结报道如下。

1 一般资料

选择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急诊科收治的尿石症肾绞痛患者112例,按1∶1的比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56例,男35例,女21例;年龄22~70岁,平均(50.38±4.62)岁;VAS评分7~10分,平均(8.60±1.14)分。对照组56例,男38例,女18例;年龄20~72岁,平均(51.70±4.50)岁;VAS评分7~10分,平均(8.58±1.16)分。两组一般资料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诊断标准

2.1 西医诊断标准

按照《泌尿外科疾病诊断标准》。①病史:突然发生的剧烈腰腹部疼痛,伴或者不伴有会阴部的放射痛,排除其他可能腹部疾病。②体征:肾区叩击痛,腹部泌尿系走行区域的压痛。③检查:尿常规可发现红细胞及白细胞;B超、X线检查、CT平扫及内镜检查发现有结石存在。

2.2 中医诊断标准

按照《中医内科病症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石淋的诊断标准。①发作时腰腹绞痛,痛及前阴,面色苍白,冷汗,恶心呕吐;②可伴有发热恶寒,小便涩痛频急,或有排尿中断;③肉眼可见血尿,或小便有砂石排出;④尿液常规检查有红细胞及白细胞;⑤B超检查、腹部平片、肾盂造影等明确有结石存在。

3 试验病例标准

3.1 纳入病例标准

①符合上述中医、西医的诊断标准者;②治疗前VAS评分>7分;③年龄18~70岁;④ 知情同意者。

3.2 排除病例标准

①合并其他严重脏器功能障碍及肿瘤患者;②患者处于妊娠或哺乳期;③不能耐受电针治疗者;④已经接受其他疼痛干预治疗的患者。

4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盐酸消旋山莨蒡碱注射液(由国药集团容生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41023400,1 mL:10 mg)10 mg,肌肉注射。对照组给予复方双氯芬酸钠注射液(由广州白云山明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国药准字H19990253,2 mL/支。2 mL:双氯芬酸钠25 mg+对乙酰氨基酚0.15 g),患侧臀部一次性肌内深部注射2 mL。治疗组给予双侧肾俞穴电针治疗,操作方法:患者取卧位,局部皮肤常规消毒,采用1.5寸毫针[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苏食药监械(准)字2270864],快速进针。行提、插、捻、转泻法,得气后将华佗牌电针治疗仪(苏州医疗用品厂有限公司生产,SDZ-Ⅱ型)连接到双侧肾俞穴上。使用连续波,频率选择2 HZ,电流选择1 mA,留针30 min。

两组均治疗1 h后判定疗效。

5 观测指标及方法

观察两组治疗前后VAS评分和CRP水平及不良反应(治疗期头晕、困倦、口干等发生情况)等。治疗前、治疗1 h后分别治疗前和治疗1 h分别抽取患者静脉血,化验患者CRP水平。并采用VAS评分法对两组疼痛程度进行评估,共0~10分,得分高低与疼痛程度间呈正相关。

6 疗效判定标准

VAS评分改善≥30%为有效,反之为无效。

7 统计学方法

8 结 果

8.1 两组疗效对比

见表1。两组对比,经Ridit分析,u=0.26,P>0.05,差别无统计学意义。由表1可见,治疗组可达到同对照组相近疗效。

表1 两组尿石症肾绞痛患者疗效对比

8.2 两组治疗前后VAS、CRP评分对比

见表2。由表2可见,两组治疗后VAS评分对比差别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治疗后CRP评分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说明电针可以更有效的降低患者的CRP水平,这可能跟电针镇痛的机制有关。

组 别例数时间VAS评分CRP评分治疗组56治疗前8.79±1.1211.56±1.84治疗后2.59±1.14∗∗6.57±1.35∗∗##对照组56治疗前8.80±1.0911.70±1.96治疗后2.65±1.07∗∗4.57±0.84∗∗

注:与同组治疗前对比,**P<0.01;与对照组治疗后对比,##P<0.01

8.3 不良反应

两组均仅出现轻微的头晕、困倦、口干等不良反应,治疗组、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36%(3/56)、7.14%(4/56)。

9 讨 论

肾绞痛是临床上常见的急腹症,根据患者症状、体征及辅助检查即可明确诊断。该病发病急,疼痛剧烈,患者常常难以忍受,因此需要在短时间内采取有效措施进行镇痛治疗。目前,非甾体抗炎止痛药(NSAIDs)是临床上常用的镇痛药,其镇痛机制是通过减少前列腺素等疼痛递质的生物合成,从而减轻局部炎症及水肿,抑制输尿管平滑肌蠕动,降低输尿管管腔压力而起作用。在欧洲一项NSAIDs和吗啡的随机对照研究中发现这两种药物在缓解肾绞痛的治疗方面具有同等的效果。双氯酚酸钠是NSAIDs中最具有代表性的药物,在欧洲泌尿外科学会尿石症分会2005年的指南中被作为首选的镇痛药建议采用于临床,该药是一种强效的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通过抑制腺素的合成,松弛肾盂、输尿管平滑肌,起到止痛作用。它的主要不良反应为胃肠道反应。

中医学将肾绞痛归属于“淋证”“腰痛”等范畴,其病位在肾与膀胱。症见腰腹剧痛、尿血、小便艰涩、伴有恶心、呕吐等。《灵枢经·厥病》云:“厥心痛,与背相控,善瘛,如从后融其心,伛偻者,肾心痛也。”《金匮要略·小便不利淋病篇》对本病的症状作了描述:“淋之为病,小便如粟状,小腹弦急,痛引腹中。”《中藏经·论淋沥小便不利》 中也说:“砂淋者,腹脐中隐痛,小便难,其痛不可忍,须臾从小便中下如砂石之类,有大者如皂子,或赤或白 (一作黄),色泽不定。”肾绞痛的主要发病机制在于砂石羁留、络脉气血不通,不通则痛。电针是在普通针刺行气通络、活血止痛的基础上,加以脉冲电持续刺激,针电结合,加强止痛效果。肾俞穴为脏腑之气输注于背的俞穴,属足太阳膀胱经。《外台秘要》中有肾俞主腰痛不可俯仰反侧……少腹急痛热的记载,指出,肾俞具有通经止痛的作用。西医学实验研究也表明当针刺部位与痛源部位属于相同脊髓节段时,针刺镇痛效果就强,相反则镇痛作用就弱。针刺治疗的这种节段性特性,可能是针灸中局部取穴、以痛为腧的作用基础,采用肾俞穴治疗肾绞痛就是体现了这种节段性原理[3]。

目前针刺止痛方兴未艾在临床和试验研究中都取得了很大的进展,针刺治疗肾绞痛也取得了很好的疗效。如陈敏等[4]研究发现:电针郄募穴治疗肾绞痛及其伴随症状效果明确、操作简便。李源等[5]研究发现:平衡针法对肾绞痛镇痛效果确切,起效迅速。戴河等[6-8]在临床中针刺肾俞穴取得了良好的疗效。王巍等[9-11]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降低肾绞痛患者血浆P物质、5-羟色胺水平,超氧化物岐化酶 (SOD)等炎性指标。本研究发现,电针肾腧穴可以起到和指南推荐药物相同的止痛效果,且可以降低患者的CRP水平。综上所述,电针电针肾俞穴可作为治疗肾绞痛安全且有效方案,且不良反应少。

猜你喜欢

尿石症俞穴绞痛
尿石症住院患者临床流行病学调查
针刺联合背俞穴埋线治疗阴吹验案
用脑过度揉揉后腰
中医推拿法提高宝宝免疫力
绞痛
耳尖结合背俞穴针刺放血治疗粉刺肺经风热证32例
舍饲羊尿石症的发生与防治
氯诺昔康联合654-2治疗肾绞痛疗效观察
唐山市某煤矿职工尿石症发病相关因素分析
ESWL治疗顽固性肾绞痛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