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肌梗死治疗中氯吡格雷与阿司匹林联合应用分析

2019-04-08孙兆辉

关键词:溶栓血小板心肌梗死

孙兆辉

(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人民医院,黑龙江 双鸭山 155600)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3月~2018年9月我院收治的心肌梗死患者68例作为研究对象。通过电脑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34例。我院伦理委员会同意本次研究,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9例,年龄39~84岁,平均年龄(65.15f3.18)岁;观察组男23例,女11例,年龄38~83岁,平均年龄(66.23f4.07)岁。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患者均符合心肌梗死临床诊断标准;均签署知情同意书;无药物禁忌症患者;近期内为服用过其它类影响本次研究的的药物。排除标准;伴有严重的基础性功能疾病,精神病史或意识不清患者;依从性较差者。

1.2 方法

对全部患者进行抗心绞痛等常规治疗,对照组在其基础上先建立静脉通道,使用静脉溶栓进行治疗。选取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尿激酶150万U,实施静脉注入,速率为50滴/min。选取阿司匹林肠溶片(德国拜耳制药公司生产,生产批号h20080331)。剂量规格100 mg,首日服用3片,之后1片/次,30 d一疗程。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联合氯吡格雷(国药准字:H20080090,赛诺菲安万特杭州制药有限公司生产)进行治疗,规格每片75 mg,患者首日服用4片,之后1 d/次,30天一疗程。

1.3 观察指标

对比分析两组患者在心功能指标改善及治疗效果,临床疗效分为显效:患者治疗后心电图结果显示其心功能得以明显改善,心前区疼痛均消失;有效:心功能指标恢复良好,心前区疼痛等临床症状有所改善;无效:患者经过治疗并无明显改善,或病情甚至严重化[1]。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例数(n)、百分数(%)表示,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两组疗效对比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26/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对比 [n(%)]

2.2 两组心功能指标比较

心功能指标改善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心肌梗死作为临床上的危重急症,同时也是致残率和致死率较高的一种疾病,近些年来它的发病趋势呈上升趋势,同时越来越多的年轻患者开始患病,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安全。临床上治疗心肌梗死的主要方式为使用溶栓治疗,但同时因患者实施早期溶栓治疗仅为少数,临床上具有一定局限性。临床上一种常用的血小板聚集抑制剂,该类药物可使得血小板受体和二磷酸腺苷两者结合,选择性抑制糖蛋白复合物以及血小板聚集,使得ADP释放抑制,同时还可防止血小板活化扩大。本文经过对两种药物分别采取不同方式验证得出,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94.12%(32/34)显著高于对照组76.47%(26/34),心功能指标改善上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果也验证了两种药物联合治疗的效用性。

总而言之,对于心肌梗死患者实施阿司匹林,联合氯比格雷治疗后的显著成效,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溶栓血小板心肌梗死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动静脉联合溶栓及机械取栓治疗急性脑梗死临床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选择性静脉溶栓药阿替普酶治疗早期脑梗死的临床观察
急诊PCI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护理探索构架
急性脑梗死动脉溶栓治疗后并发症的观察与护理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