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激发儿童学习古筝兴趣的几点思考
2019-04-07訾文一
訾文一
【摘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员长期进行专业技术技巧的学习,集体课的教学方式与过分注重考级的现象,往往容易使课堂过于枯燥而让学生逐渐失去兴趣,同时也忽略了对学员音乐感悟能力和音乐个性的培养。随着校外教育的改革,“三个一”项目的发展,开展了特色项目《筝韵·六艺学堂》,更全面地提升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全面性。简要探讨了在儿童古筝教学中的常见问题,在《筝韵·六艺学堂》中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古筝教学 兴趣 问题 解决对策
近些年来家长们对于儿童艺术特长培养的需求的日益提高,对特长的种类选择也日益多样化。与此同时,古筝作为我国已有两千多年悠久历史的优秀传统民族乐器,名家众多,传颂度广,易上手且民族特色明显,备受艺术界的重视。因此,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古筝作为孩子的特长培训项目,儿童古筝教学在当前艺术培训中影响力日渐扩大,教学质量越来越受老师与家长们的重视。
一、近年来儿童古筝教学普遍存在的问题
近些年来,在众多的求学儿童的教学过程中,有一个现象越来越频繁出现:虽然现在学古筝的孩子日渐增多,但是能够学进去,并长期坚持的孩子却越来越少。随着这种问题的不断出现,其中的原因必然值得我们去深思,并且需要引起家长以及老师的足够重视,为什么这样的问题会屡见不鲜?为什么出现这么多次却没有良好的解决方法?因此教学模式的实际应用性也愈发明显。以往大多数教师在授课过程中,通常直接套用平时对成人的教学模式,同样的模式嫁接在不同受众群体的身上,效果自然不同。由此牵连到的问题也层出不穷,近些年来越来越多的古筝老师注意到这一点,并针对此类问题做出多种研究对策,以求达到儿童古筝教学的最好效果。
二、儿童古筝教学模式中存在问题简析
儿童正处于心理和生理发育不完善的时期,他们选择学习古筝,虽然有些是因为自己被古筝的魅力所吸引,但同时其他客观原因也有不可小觑的影响力,从而使得儿童选择学习古筝这条路,但也正因为他们身心发展皆处于不稳定时期,容易很快的投入,同时也容易很快的放弃。我们在此列举一些儿童在学习古筝中常见的问题。
1.学习目标与态度存在偏差
作为授课者,自然会需要经常和家长沟通交流下学生的学习问题,当问到孩子学习古筝的原因时,有些家长会表示,最开始让孩子选择学习古筝的理由,其实并不是孩子本身有多么强烈的兴趣且想要去学,而是家长自己对古筝的学习比较感兴趣。所以在这种原因的基础上,通常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在家长还没有和孩子说清楚学习古筝是怎么一回事儿,也没有充分征求孩子的意见,确认孩子是否是自愿进行学习时,家长便已经替孩子做好了开始学习古筝的决定。
2.过度强调兴趣的重要性
众所周知,以“兴趣”为出发点的学习本身是没错的,尤其是对于儿童来说,首先要考虑的就是孩子们的学习兴趣。比较儿童无论学什么,只有他们自己愿意,家长和老师才能够很好的引导他们继续学习下去。但需要注意到的一点是,以“兴趣”为目的的学习,并不意味着可以“随便学学”。有些家长会在孩子学习中期,反复跟老师强调“我们只是为了培养孩子的兴趣,并不是打算走这个专业的,老师不用要求太严,只要孩子学的开心就好,不要批评我们孩子”。殊不知家长这样的态度,很可能是直接导致孩子不再认真学习的关键原因。从而导致儿童在学习过程中产生懈怠的学习心理,并且可能因为这个心理的长期存在影响学习效果,导致学习的终止。
三、《筝韵·六艺学堂》项目对兴趣提升的解决策略
《筝韵·六艺学堂》课程的学习突破常规的课堂教学方式,通过情境的创设、教师的引导、教师与学生的互动、学生的创编与展示等形式,将课程定为在一定专业技巧的基础上,着重对学员情感态度进行的引领的新目标。
1.课程设置特点
该课程紧紧跟校外教育改革的步伐,打破传统课堂中单一化的古筝名曲演奏和技术技巧的学习。将传承中国传统教育“礼、乐、书、数、射、御”的“六艺教育”和“君子教育”等思想,在古典环境创设下,以“筝文化”为主线,汇集礼、诗词歌赋、书、画、茶、花、舞等中国传统文化,围绕实践、互动、探究等主要形式,辅以专业实践、展示汇报、主题活动等方式,丰富本课程学习内容的同时,实现多学科之间的有机融合。
2.注重儿童的素质教育
儿童在学习古筝中的过程中,不仅可以通过训练手指的技能来促进脑部的发育,掌握有关音乐技能和古筝弹奏技巧,形成良好的音准概念、节奏感和识谱习惯,而且还可以在学习古筝过程中,培养儿童的自信心和兴趣,提高儿童对音乐的感悟能力及欣赏能力,从而提高其模仿能力、音乐记忆力、创造美和表达美等诸多方面的综合能力。
现在是一个发展更新快速、信息网络普及化的新时代,在自媒体网络日益发达的今天,人们在不断吸收外来文化的同时,对于国乐文化也愈加重视。《筝韵·六艺学堂》将多元化的课程融入的学习中,将传统文化与古筝想结了,融入到传统的教学中。淡化识谱教学,为促进儿童音乐创造能力的发展提供有利的基础条件;诱发自由想象,激发兴趣从而使他们对乐曲展开丰富的想象;鼓励即兴发挥,创造往往是来自于一瞬间的灵感,将课堂成为这些“小作曲家”自由创作的天堂;促进情感表达,以情激情、动情,让孩子们更多的用自己的方式将感情创作成美妙的箏乐。
3.课程融合的重要性
古筝演奏水平地提升与教学过程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因此,儿童古筝教学模式的选择也应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同时,借鉴部分历史经验。单一化的教学内容对上课模式有不同模式的限制,长时间的学习,会让儿童对古筝学习失去兴趣。多元化知识点的融入,不仅能够帮助儿童更好的学习古筝演奏,更能够全面激发孩子的求知欲望,在不同的领域中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学习方式和联系方法。将于古筝相关的传统文化,与乐曲相结合,从气、韵等方面,进一步的帮助儿童了解古筝演奏的精髓。
总而言之,儿童古筝教学不止有教学的一般要求,更有美育等固有的艺术特性;不但需要解决儿童心理方面如兴趣等问题,也要进行弹奏技巧、音乐知识、艺术素养等具有专业意义的更深层次的训练。教师如果能够科学且合理的应用不同的教学模式,综合地体现出教育学、心理学、艺术学、机能学等多宗学科的要求。不仅可以在儿童古筝教学中占据先机,还可以为儿童的音乐素养打下扎实的基础。如何让儿童在对古筝艺术的认识与学习中逐渐成为更具创造性的一代新人,是一项不容忽视且复杂的系统工程,还需要我们不断地去深入探讨,从而更全面地总结、把握其中的规律。作为古筝教育的传播者,我们有必要对儿童古筝的教学模式进行优化和提升,帮助儿童真正的掌握古筝基础知识,更好的培养其古筝演奏技巧与能力。
参考文献:
[1]李红.幼儿心理学[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
[2]王岚岚.少儿古筝教学美育手段初探[J].艺术探索,2003,(06).
[3]陈曦.浅析适用于少儿古筝教育的三要素[J].戏剧之家,2017,(10).
[4]郭彬彬.浅谈少儿古筝教学中应用的教学模式[J].通俗歌曲,2015,(09).
[5]王红婷.谈少儿古筝教学中的常见问题[J].北方音乐,2015,(05).
[6]曹新杰.关于少年儿童古筝教学的启示与思考[J].文教资料,2010,(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