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谈汉武帝的文治武功
2019-04-07巫新院
巫新院
一、加强君权,完善中央集权制度
汉朝初年沿袭了秦朝的制度,在中央实行三公九卿制,在地方推行郡县制。刘邦称帝后为了笼络人心,对同姓子弟进行了分封,也就是在地方实行郡国并行制。之后诸侯国的势力逐渐膨胀,已经危及到中央统治。汉景帝时,御史大夫晁错提出削弱诸侯王势力的建议,遭到了部分刘姓诸侯王的反对,他们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史称“七国之乱”。为加强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即除了宗法制规定的嫡长子继承外,诸侯国内其余庶子亦可受封称侯。结果诸侯国越分越多,面积人口越来越少,诸侯王的势力得以削弱,中央的权力得以加强。
为了加强君权,汉武帝还实行了中外朝制度。秦朝时正式确立丞相制度,负责全国行政事务,丞相属三公之一,位高权重,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权臣。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工作的人,让他们担任侍中、尚书令等官职,参与军国大事,形成内朝,与原来的丞相合称为内外朝,史称中外朝制度。从而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选官用官方面,首创察举制。汉初在选官用人方面注重资历,拥有一定的资产即可以担任一定的官职,两千石以上可以推荐自己的子弟做官。武帝时为网络人才,实行自下而上推荐人才的察举制,规定每郡每国每年推荐孝、廉各一人,入人才库备用。察举制注重人才的品德、学识与清廉,使普通百姓有进入国家管理层的可能,扩大了汉朝的统治基础,是历史的进步。
二、打击豪强,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实行盐铁专卖制度。汉初,政府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以恢复生产发展,一些富商大贾乘机囤积居奇,威胁了国家经济安全。为了打击豪强地主和不法商人,增加财政收入,汉武帝实行盐铁国营政策,禁止私人冶铸铁器、煮盐、开采矿山,设盐铁官负责管理。从而使一些有利可图的行业收归国有,增加了政府收入,抑制了豪强地主和商人不法行为,稳定了市场,巩固了统治。
铸“五铢钱”,统一货币。汉初货币制度同样延续秦制,有铜钱和黄金两种,铸币权操纵在政府手中,不许私铸。汉景帝时废除盗铸钱令,放纵私铸,结果使社会上流通的铜钱杂乱不一,使货币和金融领域出现了混乱。公元前119 年,汉武帝发行了高度的非实价货币,并禁止私人铸币。公元前118 年下令各郡国统一使用五铢钱。这样汉政府将货币的铸造和发行权收归中央,在财政金融上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
三、统一思想,确立儒学统治地位
汉朝实现了对中国的大一统统治,而维护政治的统一,就要做到思想上的统一,在意识形态上为政治服务。汉武帝采纳了董仲舒提出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建议,凡是不利于维护统治的诸子思想统统废黜,一改此前思想混乱的局面,使儒家思想上升为统治思想,并逐渐成为传统文化的主流。
为了维护君主专制,汉初还宣扬君权神授。他们宣称君主是上天的儿子,称天子,权力也是上天赋予的,至高无上,天下人都要听命于天子,任何人不得僭越。这样就给君主的统治蒙上神的色彩,披上“合法”的外衣。
在伦理道德方面,接受董仲舒提出的“三纲五常”。“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五常”为仁、义、礼、智、信。在社会生活中君臣之间、父子之间、夫妻之间存在着绝对的等级关系,必须服从,这是维系封建统治的有效手段。“三纲”是目标,“五常”是实现“三纲”的方法、途径。
在中央设立太学,传授儒家经典。为了培养合格官员,统一思想,公元前124 年,汉武帝在长安设立太学,这是我国古代第一所大学。并将《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定为“五经”,规定为必读教科书,此“五经”皆由春秋时期孔子整理编订。学生为博士子弟,由儒家五经博士讲授,每年一次考试,合格即可做官。这样扩大了统治基础,加强了封建统治。
四、和战并举,构建和谐民族与对外关系
汉初外部威胁主要来自西北的匈奴,汉政府主要奉行和亲政策,一定程度上缓和了与匈奴的关系,但匈奴仍时常侵犯边境,汉匈矛盾依然尖锐。刘彻即位时,国力已空前强盛,为了永绝边患,武帝决定对匈奴用武。从公元前133 年起,与匈奴进行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斗争。公元前119 年,汉武帝派卫青、霍去病率骑兵10 万,步兵数10 万,分别从定襄、代郡出发进攻匈奴。结果匈奴损失近10 万,单于兵败逃走。自此基本上解决了匈奴对汉的威胁,汉在军事上达到了全盛时期。
汉武帝在民族关系和对外关系上也颇有建树。击败匈奴之后,便立即派张骞出使西域,了解中亚、西亚诸国风土人情,加强与诸国的经济文化交流。后又经过多年的经营,逐渐形成了通往东西方的商路,这就是闻名世界的“丝绸之路”。
汉武帝开创了汉朝大一统的局面,使国家统一,经济繁荣,人民安居乐业。他执政的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的一个盛世,是汉文化形成的重要时期。尽管如此我们也应该看到,汉武帝的所作所为从根本上讲是为了维护封建统治,并不代表人民的利益,这是由其阶级属性所决定的,具有历史局限性。因此,我们在分析历史人物时要一分为二、辩证地评价,正确地认识他在历史上所起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