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运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兴趣的实践研究
2019-04-07王晓明
王晓明
在《物理课程标准》中,指出中学物理教育应该从生活逐渐过渡到物理,从物理再延伸到社会。为了实现这一教育理念,初中物理教学活动中会开展各种各样以物理知识点为基础、以实验为平台的趣味实践教学活动,目的在于激发初中生的物理学习兴趣,充分展示物理实验教学的开放性与生活化内涵,让学生感觉物理就在自己身边的生活中。
一、初中物理实验趣味教学的特点分析
考虑到初中物理学科本身所具备开放性、生活化特色,教师需要把握学科培养学生兴趣这一要点,将诸多物理实验趣味教学思想与做法融入到课堂中,为学生带来诸多新奇的、甚至是意想不到的物理现象,丰富他们的学习体验,提升他们的联想创造能力。为此,下文分析总结了初中物理实验趣味教学的几大特点。
1.初中物理实验教学非常有趣且多变,它恰好地呈现了物理知识中的众多知识内容与物理现象,特别是通过一些物理趣味实验还可为学生开阔视野,帮助他们对某些物理概念与定律实现更深刻的理解,进而激发他们的物理学习兴趣。
2.初中物理实验教学是形式多变的,例如在学习《大气压》(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一课中,教师指导学生学习了解大气压,但大气压看不见、摸不着、非常抽象,可以说是一个知识难点。所以,教师就可为学生设计一个突出这一教学难点的趣味性物理小实验。比如以学生在日常中经常做的事情——吸管喝饮料为案例设计实验。当挤掉吸管内的空气后,降低内部气压,饮料就会被大气压挤到口中。该趣味小实验证明了一个问题,即P外大气压>P内气压。实际上,在生活中这样的物理趣味小实验正在不断发生。它们源于生活,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发现实际上实验距离自己的生活并不遥远,而且非常有趣,所以教师应该尽量为学生提供这样的课堂学习活动情境及生活情境,引导他们自己操作小实验,丰富实践学习体验。
3.初中物理实验趣味教学是非常开放且自主的,例如学生自己或者与同学、与父母之间都能在课堂上、生活中完成各种物理小实验。而教师则鼓励学生充分利用生活中一些比较常见的废弃材料、物品来尝试设计、制作一些自己感兴趣的物理小实验,培养他们的动手实验能力,进而培养他们的创造性与个性。
二、初中物理实验趣味教学的实践应用做法
1.人造白雾——生活趣味物理实验
在学习《汽化和液化》这一课时,教师利用生活中的一些趣味场景启发学生,我们在舞台上或者某些电影中会看到各种白雾,它们是自然现象还是人造现象,学生议论纷纷。而教师则指出关键,实际上这些白雾完全是人造的,于是就顺理成章地引出了《汽化和液化》这一课的内容。
以“液化”为例,教师为学生在烧瓶中倒入50%的水,用酒精灯将其加热,水在遇热后液态水蒸发转化为气态,从瓶口冒出,但是实验现象并不明显,并且由于实验时间较长,可能无法聚焦学生目光。为此,教师对实验过程进行了改进,利用以往的气态、固态和液态之间相互转化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其实像干冰就可以制造这种白雾效果。于是,教师在烧杯中放入干冰,然后向烧杯里倒水,干冰突然气化形成大量白雾,这一实验过程快速且实验效果明显,让学生真正看到了烧杯内外云雾缭绕的过程,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与学习兴趣,求知欲望也瞬间被点燃,且很希望了解这一物理现象到底是怎样发生和转变的。而借此实验,教师就可继续展开课程教学,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干冰的气化是比较常见的物理现象,但对于刚刚接触物理的初中生是奇观,是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趣味性实验,而教师在合理运用这一实验后也达到了一定的教学目的。
2.以史为鉴——情境趣味物理实验
教师在教授学生物理知识,开展物理实验之余,还应该传授给学生一定的物理学史内容,围绕历史展开趣味实验,创设特殊教学情境,烘托课堂教学氛围。比如,教师就借助发生在古代科学家身上的故事来引入情境,创造物理实验教学情境氛围。在《浮力》(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下册)一课中,教师提到了著名古希腊物理学家阿基米德,他发现了有关浮力的规律,并通过介绍阿基米德在浴缸中洗澡的故事引出“浮力”这一重要知识点。比如,教师为学生展示了一个水盆,水盆中放入一个塑料小船模型和一个金属小船模型。当教师将金属小船放入水中时,小船下沉,受到的浮力减少,排开水的体积也减少,水位线有所下降。而第二次教师将金属小船换为塑料小船,小船水位线始终保持不变,这是因为实验前后小船受到的浮力没有发生改变。由该实验教师还能引出“密度”知识点,金属与塑料密度不同,其中塑料密度比水更小,所以它不容易下沉,金属则反之。
总之,合理运用实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非常有效的,教师应该结合多种实验实践操作方法,从多个角度为学生展示物理实验中的趣味性、开放性和生活化,让学生领会到物理实验所展示的内容就发生在自己的生活中,从而产生好奇,激发学习兴趣,最终在实践中提高觉悟与物理综合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