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乐学习 健康成长
——浅谈小学数学情境教学
2019-04-07张萍
张 萍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与学生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观察、操作、猜测、交流、反思等活动中逐步体会数学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在情境中学数学,是学生最感兴趣的;贴近生活去学数学,是最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因为有效教学情境的设置,有利于解决数学的高度抽象性和小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还原知识的形成和应用的生动场景,从而使定性的知识呈现灵动的状态。此外,它还为学生提供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促使学生学好数学。
在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情境教学已引起普遍重视,原有的课堂教学结构逐步转变为:创设情境——探究新知——巩固应用。创设好的情境,使数学知识更贴近社会生活与儿童的实际,可以改变原来枯燥、抽象的数学教学状况。因此,如何创设有效的情境,使学生真正受益是我们应研究的问题。下面,笔者就谈谈自己在数学教学中运用情境教学的一些体会和做法。
一、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要利用学生好奇、好动、好胜的心理特征,创设有趣的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的各种感官处于兴奋状态,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使学生置身其中,深入体会教材内涵,真正把学生积聚的情感转化为探究知识的巨大动力。例如,《确定位置》这一内容,教材从学生所熟悉的生活经验入手,从而培养学生从两个方向确定位置的能力,进而渗透坐标的思想。笔者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结合教材和学生的生活经验在课刚开始就给学生设置了一个悬念:“每个小朋友的手中都有一个小信封,这个信封中藏着一个小秘密,想知道吗?上完这节课,大家就可以自己揭开这个秘密了。”学生怀着这份好奇心,以一种积极向上的状态进入了内容的学习。最后的练习环节中,笔者设置了一个熟悉的、具体的情境:先让学生打开信封,然后告诉学生信封内装的是六一儿童节那天观看动物表演的入场券(注:入场券上的座位号就是用今天学习的标记表示的。)每个学生必须自己拿着入场券去找到自己的座位。在找的过程中进行比赛,看谁找得又准又快,从而选出3~4名作为小小引导员,凡是需要帮助的学生可以请这些小小引导员帮忙。在笔者设置的这种情境中,学生产生了极大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身临其境,真正地体会到学有所用。
二、利用教学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
入情入境的教学,能吸引学生学习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情趣,更能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为学生创造乐于探究讨论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例如,《统计》这一内容,教材以“最喜欢吃的水果”为题材,旨在培养学生初步的统计意识。在进行这一内容的教学时,笔者以“元旦联欢会”为主线,提出“每种水果该买多少个,才能保证每位小朋友都能拿到一个自己最喜欢吃的水果”这样一个问题。因为这个问题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而且是他们所熟悉的生活情境,这一下就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全班学生展开了激烈的讨论,纷纷举手帮教师出主意。笔者在这时给了学生充分的时间让他们各抒己见,然后充分利用这一具体而真实的情境,引导学生积极收集数据、整理数据以及共同制作统计图。
三、开发教学情境,促使学生研究创新
创设民主、宽松、友好的教学环境,能使学生在心理放松的情况下形成无拘无束的思维空间,也能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思维,展开想象,敢于标新立异。例如,在进行《20 以内进位加法》的教学时,笔者先创设森林射击比赛的情境,让学生在熟悉的背景中提出数学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确定名次)探索多种算法。笔者打破旧的教学传统,把时间和空间充分还给学生,给学生提供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创新发展的机会。学生解决问题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的用“数”的方法,有的用“摆”的方法,有的用“算”的方法,总之都顺利地解决了提出的问题。可见,只有给学生提供了宽松的学习氛围,才能使学生处于积极的思维状态,才可能有意想不到的收获。
综上所述,情境可以使学生有如临其境的感觉,通过给学生展示鲜明具体的形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从形象的感知达到抽象的思维,同时又能拓展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促使学生进行有意义的数学学习,并逐渐学会从数学的角度出发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由此可见,重视情境教学,给学生创造美好、和谐、生动的学习场面和氛围,学生的思维就会被激活,对新知识的探索就会主动,在对数学问题的探索和独立思考中就会有所发现,产生新颖、独到的见解,动手能力、创新意识就会得以培养和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