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文育人 培植根深叶茂的校园文化

2019-04-07吕健鹏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校园文化育人校园

吕健鹏

战斗英雄“老兵不死,只是凋零”的战斗精神震撼笔者的心灵。长大后,笔者在内心深处一次次追问自己——教育的精神本质是什么?

一、教育的本质呼唤以文育人

关于教育的精神本质,许多学者都有不同的论述。例如,传统启蒙读物《三字经》以“人之初,性本善”开篇,言简义丰、发人深省。《学校的转型》与《静悄悄的革命》认为“教育的本质在于发现和唤醒”。2016年12月7日,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以文育人”。何为“以文育人”?简而言之,就是将精神文明、道德规范和行为规范化作个人的自觉行动。蔡元培先生曾说过:“欲知明日之社会,须看今日之校园”。校园文化是教育精神中引航人生最亮的启明星,是整个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深刻的教育性、高度的方向性、显著的规范性、鲜明的时代性催生了教育管理、凝聚导向、规范约束、陶冶激励等多种功能。当前,聚焦校园文化建设已成为教育界的共识。然而,不同学校在实践“以文育人”理念的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其效果与预期相差较大。

二、以文育人要避免“丢魂落魄”

校园文化建设固然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但有时也会走进“丢魂落魄”的误区,其主要表现为有的学校虽摆放着各种雕塑,但缺乏对雕塑本身蕴含的文化进行挖掘,使学生“只见其形不见其神”,具体概括为以下五点:重视物质文化,轻视精神文化;重视制度约束,轻视人文管理;重视活动形式,轻视内容过程;重视全校统一,轻视班级特色;重视宣传推广,轻视求变创新。这种“重形式、缺本真、丢魂魄”的校园文化建设,不仅发挥不了其应有的功能,反而会增加学校和师生的负担。

三、培植根深叶茂的校园文化

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国家领导人强调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1],要求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2]。笔者认为,文化建设就应承续文脉、优化文思、养成文质、造就文成,以取向、传承、升华、积累为着力点。

1.取向——铸魂 培植校园文化要“魂铸于心”。“魂”是学校不泯于大众之核,是学校自身发展之根、永葆活力之本。文化建设切忌精神的表象化,避免只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贴在墙上,而应落实在行动上。比如许多学校提倡“让校园的每一面墙都会说话”,也许更应思考的是谁在说话,说什么话,说给谁听,有人听吗?那么,如何铸“魂”?本文以永春六中为例进行论述:

首先,寻魂于史。追溯校史可以看到,侨亲办学、乡贤兴学,这是家国情怀、感恩回馈;师生协力、共建校园,这是团结协作、责任归属;女排精神、冠军摇篮,这是勇敢拼搏、追求梦想;办学成果、杰出校友,这是砥砺奋进、榜样力量。这诉说着六中的“魂”。其次,融魂于校。找到学校之“魂”,丰富“一训三风”的内涵,形成学校的文化体系。例如,校训“敦品励学”中,“品”可解读为家国情怀、责任归属、追求梦想的精神;“励”可解读为团结协作、勇敢拼搏、榜样激励的精神,让学校的文化传统、精神实质真正融入到校园文化建设中。最后,铸魂于心。学校有了自己的文化体系后,应将其课程化,注重过程完整、追求细节精致、倾注人文关怀、强化榜样激励,让初一、高一及新教师受其熏陶、取其精华,真正做到铸魂于心。

2.传承——健骨 诸如清华的“自强不息、厚德载物”,北大的“思想自由、兼容并包”都反映了学校发展的历史渊源、办学理念,而永春六中的“敦品励学、格物致知”也是如此。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公约数”。学校文化传承主要通过“一训三风”等形式体现,而教师文化和学生文化是重点。

培育协作竞进的教师文化。如何培育?举办“亦师亦友、一路同行”的教师迎新会,校长、师傅牵手年轻教师跨进“立业门”;开设学校大讲堂,聘请名家大师示范指导,从制度、精神上鼓励老师踊跃上台,让老师把职业当成事业来追求;举办教育年会,在期末集中展示教育教学研究成果,让兄弟学校的教师竞相购买,这既是展示成果,更是激励研究,让教师找到职业幸福感、实现自我价值。这样,教研教改、创新实践的风气定会席卷校园内外。

培育丰富魅力的学生文化。学长有约,追随榜样,通过邀请杰出毕业生回母校为学弟学妹作“学长有约”活动进行现身说法,让学生明白如何定位自己,做好生涯规划。导师有约,携手同行,喊破嗓子不如做出样子,教师是旗帜和路标,学生如影随形地追着走。成人仪式上,校长与学生逐个击掌的效果胜过深情演讲;同学之间的“师徒结对”,形成你追我赶、团结互助之风;午间小讲堂、食堂集体晚自修等,激发每个学生的内驱力,释放所有学生的灵动性。

3.升华——增容 打造学生为本的文化理念。三代企业家的核心竞争力:第一代勇者为王,第二代智者为王,第三代雅者为王。时代的发展呼唤理念的创生。校园文化建设要以“学生未来的发展需求”为出发点,让学生在参与建设中得到发展。我们要时刻记住:学校里的每个孩子,都是每个家庭的未来。学校将“全人教育”付诸实践,即将优秀的全情教师、优质的全面课程、优异的全息教学、鲜明的全人文化融为一体,为孩子的发展奠基未来。

实践“学生为本”的文化理念。物质文化建设须体现人文思想,教学设施、学习设施、生活设施都要体现人文关怀[3],如北京亦中后勤部门的“前勤战地”服务。建设和谐的精神文化应该把外在规则内化为学生的自律,让每一位学生成就他自己。制度的制定和执行须以促进校园和谐为准则,让好人过得体面、让功臣过得风光。如学校可以实行民主管理,设立“校长有约”、“金点子奖”,给足学生民主监督权。行为文化建设方面应促使教育模式从“管理”逐步向“引导”转变、“管理后退、教育先行”,课堂模式由“教会学习”逐步向“学会学习”转变,逐渐应用理解为先、意义教学的UBD课堂模式。课堂文化建设应该为学生搭建“以人育人、共同发展”的平台。课堂教学可从三个维度进行构建:课堂还给学生,强调自主开放;关注核心理念,强调重塑建构;提升学科素养,强调感悟体验。

4.积累——添色 培育内涵丰富的环境文化。陶行知先生说过:“要把教育和知识变成空气一样,弥漫于宇宙。”同学们可在科教园里种植各种时蔬,而收成之时通过作诗一首来竞获入场券等活动真正实现育人功能最大化。例如在教师例会召开之前5分钟,让音乐特长生弹奏一首《彩云追月》,领导根本不必强调“会议开始,马上安静”;在全校学生大会召开之前,现场引导学生一起做“反口令”活动,相信全场鸦雀无声,这也是“体验式德育”的神奇之处。环境熏陶,意义引领,外显于形,内化于心。

打造书香浓郁的智慧校园。读书是精神的旅行,旅行是身体的阅读。在以文育人的理念指导下,开展“畅游浩瀚书海,品悟名人精神”的读书活动。重视阅读文化建设,努力打造书香校园,在阅读中丰富生命,在感动中自觉成长。努力营造时时是读书之日,处处是读书之所,个个是读书之人的良好氛围,令书卷的气息扑面而来,让书香的芬芳溢满校园,为学校内涵发展找准支点,为教师成长提供平台,为学生腾飞坚固基石[4]。

我们的学校,师生很多很多;我们的使命,传承很久很久;很多很多青春,都从这里带走;很甜很甜岁月,都在这里追求。校园文化美在“用心”营造,贵在有根有魂。

猜你喜欢

校园文化育人校园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党建工作与校园文化创新探究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校园文化建设浅谈
以老区精神打造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建设的思考与探索
他们用“五招”育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