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教育功能的发挥研究

2019-04-07罗飞

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 2019年20期
关键词:古诗文中华民族初中语文

罗飞

近年来,随着时代潮流的不断变更,互联网发展的日新月异,使得初中教育中传统文化教育影响甚大。在现阶段的初中语文教学中,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民族精神,伴随着日常教学活动逐渐深入学生的思想,不仅能够陶冶中学生的情操,丰富学生的精神世界,还有助于中学生核心素质价值观的培养。

一、新时代精神下挖掘传统文化的内涵与发展

初中语文教育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播的重要基础。但是受到应试教育的影响,某些初中语文教师往往将语文传统文化教学作为一种工具,而没有对其中的人文内涵进行足够的讲解。对于这部分语文教师而言,语文知识传递意识非常强,错误的认为将语文知识传递给学生就完成了相应的教学目的。而学生对知识的认识和理解则是学生自身能力使然,但是实则不然。事实上,任何形式的语文教育都发挥着文化传承、文化传播的作用。初中语文教师要能够从语文教材中将传统文化挖掘出来,加以传播、讲解、利用,使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涵义得到有效传承。中华民族文化传承千年,是礼仪大邦,自古以来对礼学都极度重视,而且已经将礼仪制度化。《礼记》是中国论著经典,记载先秦礼制,传承先秦儒家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等,要针对中国的典章制度进行研究。它作为战国到秦汉年间的儒家学者所编纂的经书,主题内容就是礼仪制度。

二、功能分析及研究

1.深化初中生对传统文化的理解 在初中语文教材中所选用的古诗文都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经典。就初中语文授课而言,高度关注传统文化教学,有助于渲染语文课堂活跃的教学氛围,还可以引导学生从中国传统文化内涵的角度深入理解古诗文中的字、词、句的意思,不仅可以让初中生领略到中华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而且还能够将初中生的语文学习兴趣调动起来。在中国传统文化教育过程中,爱国主义精神蕴含于其中,当学生在阅读古诗文的时候,不仅可以感受古诗文的文化内涵,还能够加深对民族精神的理解,伴随着古诗文的韵律而表达情感,使学生能够对文章内容深刻理解,潜移默化中对中国传统文化以吸收。就中学来讲,把传统文化渗透到语文教育中,传统文化中蕴含着民族精神,就是让学生通过有韵律的吟诵古诗文感受其中的文化内容,且在教学中将品德教育逐渐渗透,以能够让初中生领会到语文不仅仅是工具,而且渗透着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比如,唐代诗歌《登岳阳楼》,表达了作者杜甫的忧郁之情。初中学生由于对杜甫的背景知识掌握有限,对杜甫的这种情怀很难理解,当然也无法正确的理解诗歌的内涵。初中语文教师就要对学生以正确引导,使学生能够对诗人所要表达的意思以感受和理解。“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中所提到的洞庭湖和岳阳楼都是著名的风景,景色宏大而壮观。“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在这壮观的景色的映衬下,既无亲朋,也无好友,而是孤身一人飘零着。如果语文教师着意于上两句和下两句的对比,学生的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宏大的景观下一个人孤身飘零的样子,凄凉之感油然而生。语文教学在教学的过程中,还可以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一些与该诗文相关的图片,利用互联网让学生对诗文产生直观的感受,调动学生的情感,用生动有趣的方式加深学习印象,同时深刻体会中国传统文化之美,生成生民族骄傲之情。

2.传统文化教育有助于学生对民俗的了解 中国有很多的民间习俗,这些民俗都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自古流传生生不息,蕴含着令人自豪的民族精神。在中国传统文化中,民俗多以节日方式呈现出来的,其中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情感。民间习俗作为代代相传,口口相颂的文化,其中蕴含着中国传统道德风尚,也寄托着当地人们对未来美好生活的憧憬。民间习俗是经历了千百年的文化积淀而形成系统化的文化。比如,《离骚》课程教学中,很多学生都知道端午节要吃粽子和赛龙舟,但是关于节日的背景却知之甚少。语文教师可以让学生搜集与端午节相关的资料。学生搜集资料的过程,也就是对屈原的报国之志逐步的了解,而且还会将学生的兴趣激发起来,使学生除了对端午节以深入了解之外,还会对其他的中国传统节日资料进行搜集,更多地了解中国民俗知识,拓宽视野,丰富知识,也有助于学生对民俗文化更多地了解。

结语: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时代人文精神。在初中语文教育中,将传统文化和伟大民族精神融入到日常教育中,可以引导学生从感受民族文化的角度领会语文知识。作为语文教师,不但要来接传统文化教育对于教学的重要性,更应该紧随时代潮流,以使语文教育发挥中国传统文化传承的作用。

猜你喜欢

古诗文中华民族初中语文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From Xia People to Han People and to Chinese Nation— A Study of the Trajectory of the Cohesion and Integration of Chinese Ethnic Groups
古诗文阅读备考指津
引领小学生诵读古诗文之妙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