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教学技能训练完美方法
2019-04-04王海斌
王海斌
摘 要:电工教学中技能训练是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重要环节,而通过激发学生兴趣,讲究训练方法,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良好操作习惯,对提高技能训练质量,有着重要作用。
关键词:电工教学;技能;方法
根据职业学校教学目标,电工学生在三年内要掌握的技能,应达到中级工的标准,需要通过生产实习教学即技能训练来完成,实习教学应强化专业思想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讲究训练方法,分阶段实施教学,培养学生良好的操作习惯,才能去得较好的成效。
一、讲求教学
在技能教学中,我们打破常规教学方法,采取两个结合:一是将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二是将简单单纯操作与图上相结合。
(一)实验、实习与讲授相结合
在电力拖动基本控制电路的安装以及故障排除的实习中,学生对线路的构成及功能原理很难理解。控制电路的主要电器、继电器、开关等,了解这些电器的结构,掌握各部分的功能,是學生正确使用和操作的前提。在教学中,应注重利用自制的教具讲清原理。如在接触器联锁反正转控制线路图中,将所有触头、开关做成活动的,并在讲解原理的过程中,反复模拟接触器线圈得电与失电,引导学生观察触头动作情况,从而了解控制电路接通和切断,再通过实物示教板,观察电动机正反转情况,对自锁的连锁概念加以区别,让学生在头脑中生成较深的印象。这样,把技能教学自然地渗透于理论教学之中,把学生带劲轻松、活泼、愉快的学习天地既节省了时间,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教学效果非常显著。实验室是培养学生能力的主阵地,上好实验课不但可以验证书本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切一些复杂的路线,还要在电工实习工场进行实际操作。可以让学生在实验室用软导线自己动手接线,并进行检测验证,使理论与实验有机结合,再让学生在电工实习工厂进行集中强化训练。在实习操作中,狠抓基本功定时定量进行考核,使学生逐步掌握专业技能和技术。
(二)实践操作与纸上练习相结合
对一些元器件较多、路线安装复杂的电路,我们采用“纸上谈兵”法。所谓“纸上谈兵”是指学生在理解电路原理和掌握基本技能的基础上,在作业纸上练习布线的做法。通过这种练习,对学生理论知识进一步消化和理解,逐步熟悉其原理,对安装工艺做到心中有数。实践证明则样做不仅节约了大量时间,而且节省了材料,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例如,在y- 自动降压启动控制电路安装实习中,过去需要24学时才基本达到工艺要求,在现在采用纸上练习后,学生只需要16小时就可以达到工艺要求。
二、分阶段实施教学目标
由于学生认识水平的局限,实习教学不可能一步到位,这就是要求教师根据学生认知规律,分阶段实施。及对两年的实习课提出三个阶段的目标;二年一期的目标为单项照明电路,内容是各种照明配线、安装及检修;二年二期和三年一期,目标为三相动力线路和电子线路,内容是电动机的拆卸、装配、电力拖动基本电路的安装接线以及故障排除,电子线路的焊接,等等;三年二期的学习目标是综合提高,内容是生产适应性实习。在教学中,根据所确定的的三个目标,把握好每个环节。从教案的准备、实物准备、示范指导、巡视指导,到结束指导等环节,都应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具体需要从两方面着手:
(一)基本操作和反复练习相结合
基本操作练习是获取专业技能的前提,如在登杆练习时,安全防护工作要求很高,如何正确使用工具和掌握登杆方法,是工艺教学和实习教学的有机结合点,教师在上课前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学生练习的初期,应先讲要求,然后按演示的姿势,让学生模仿练习,强调操作姿势和操作方法的准确性。开始有些学生可能很害怕,只能局部做1~2个动作,而不能连续登高;有极少同学在练习过程中,虽然不能连续等高,但不能按规范操作,在脚踏板丢在一旁,徒手去干;有些同学只能集中于个别动作上,不能控制动作细节,习惯动作干扰了正确动作,造成动作忙乱紧张,代办而不协调,甚至产生了多余动作。这些均可能造成安全隐患,而学生却察觉不出自己动作错误和后果。为了不使学生在操作时养成坏习惯,必要启发学生分析图解,反复演习,直到同学了解到个别动作与整体技术的关系,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反复练习,学生会逐步掌握一系列局部动作,并将这些动作连续起来且协调自如,从而使操作技能和技术得到提高。
(二)专题操作练习和创造性练习相结合
专题操作练习是把一堂实习课,分解成若干个小课所进行的实习,这便于学生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和技能的掌握。创造性练习,则是学生熟练灵活运用所掌握的知识和技能的练习。这种创造性练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也是培养学生适应各种生产的实际需要。例如,在进行模拟机床电气路故障排除训练时,要求学生首先熟悉机床电气原理图,分析各控制环节之间的相互关系,是学生对环节的工作程序做到心中有数,然后再跟据故障现象,分析推导确定故障可能发生的区域范围。通过专题训练,提高学生技术素养,培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创造性练习中,结合电力拖动知识,如学生模拟安装电路控制板时,只给原理图,不搞统一模式,让学生本着技术合理、规范的要求自行设计电路的安装图,这样,能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思维能力。
三、激发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担任电工实习指导的教师,如何采用各种有效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习的积极性,变被动为主动,是取得教学效果的前提条件。具体应采取以下一些做法:
成立电工制作和维修兴趣小组,通过简单的电子制作如门铃、声控灯、防盗警报器和双联灯等,激发学生的自信心,培养其学习兴趣。制作内容从简单实用入手,循序渐进。制作时,对于出现线路故障,教师要和学生一起分析,找出故障产生的原因,提高学生的维修技巧,完成的作品可以拿到校橱窗进行展示,对学生产生激励效应。
引导学生阅读一些相关的报刊、杂志,也可以鼓励学生在网上搜集相关资料,扩大他们的视野,较多的了解维修电工行业发展状况和专业发展方向,拓宽知识面,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
鼓励学生从身边小电器维修入手,学会一些简单的维修技巧,可走出课堂,为自己家人、亲戚朋友或到校外进行义务维修,提高其维修技能和社会适应性能力。学生在维修中体会到成功地乐趣,有利于提高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同时,教师应发挥示范作用,多参加一些有益的维修活动,展示自己的专业水平,想学生表述自己的心得体会从而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逐步发展成为志趣。
四、注重良好习惯和技能培训,提高社会适应能力
在技能训练中,必须引导学生形成有条不絮的一丝不苟的良好作风。实践操作场地的设备,器件多,易损坏,易出安全事故。针对这一情况,可对每位实习学生的器件及线路进行编号,明确职责,违反操作规程的应严肃批评,估计损坏器件应予赔偿。这样保证元器件的正常使用,也使学生吸取教训,有利于培养学生爱护公物的良好习惯,毕业后走上工作岗位,能更好地适应企业安全文明生产的要求。
线路组装故障的排除是培养学生分析思考能力的良机。首先,教师要立足于理论教学法,是学生熟练掌握线路原理,分析某一器件某一段线路可能出现的问题,将会出现什么样的故障,这是学生进行故障分析的基础。其次教师要向学生介绍各种不同的排障方法,明确其利弊,并指导学生排故,培养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的观察分析问题能力,懂得排除一般性故障。有时也可以由教师有益意设立故障,让学生动手排除故障,以便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帮助学生学会排故方法,强化所学的知识。同时也可以利用社会实践的机会,鼓励学生多方面实践,提高技能,以适应社会发展对电工技术的需求。
参考文献:
[1]陈伯时.电机与拖动[M].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3.
[2]罗玉雄.电工基础[M].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996.
[3]沈尚贤.模拟电子学[M].人民邮电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