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启示
2019-04-04文兰
文兰
摘 要:随着全球生态问题的日益严峻,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已然成为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最活跃的流派之一。作为其主要代表人物,本·阿格尔以历史唯物主义为切入点,深入地剖析了当代资本主义的生态危机。认为当代资本主义的发展使生态危机取代了资本主义的经济危机,生态危机产生的直接根源在于过度生产和异化消费,所以他从异化消费入手,探寻了如何摆脱生态危机的根源和出路。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步入新时代,“五位一体”的总布局呼吁更为联动、综合的生态建设理论。 在此背景下,阿格尔的生态思想为新时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全球视角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范式借鉴。
关键词:本·阿格尔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 ;生态文明建设 ;启示
一、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指导思想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完善一个文明、和谐、富饶的社会主义家园是实现伟大中国梦的根本基础。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金山,银山,不如绿水青山”,让人们享受着美如画的景色中享受着美好生活是党和国家,特别是自党的十八大以来提出的造福百姓的一大里程碑。那么,如何才能实现绿水、青山,给人们创建一个生态和谐、自然的环境,如何才能经济发展与环境生态平衡两不误,而达到“双赢”,笔者认为,首要的问题,就是要坚持用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做为我们避免生态危机的指导思想,让人们在这一唯物论思想的指导下有条不紊的去发展,去保护我们的家园,达到生态建设有序、文明的发展下去。因为,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为我们指出明确的方向。唯物论指出,人类社会总是同一定的自然环境相联系,人类无时无刻不在依赖着自然环境,不同的自然环境对社会生产的不同影响加速或延缓社会发展的作用。同时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时要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相结合,要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从实际出发,不教条、不公式化,把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真正的运用到生态建设与治理上来。恩格斯曾经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
因此,本·阿格尔生态危机理论的提出的理论思想,给我们的启示,生态就是发展,不能盲目的推进,就如十九世纪以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带来的科学技术突飞猛进,工业化进程日益推进,人类社会空前文明。然而,工业文明带来的却是环境污染、生态失衡、灾害日趋严重等问题,全世界范围内蔓延,这是世人所共睹的。因此,本·阿格爾“生态学马克思主义”的产生不是偶然的,它是生态环境危机和绿色生态运动发展的必然产物。鉴于此,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在我国的建设发展中保护好生态建设,使之不失衡,还人们一个绿水、青山,势在必行。
二、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意识
要想处理好生态危机,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论的基础上,更好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意识。党的十九大报告把“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作为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造物主为我们人类创建了如此美好的自然,然而人们在发展建设中不停的向大自然索取,破坏大自然,曾几何时,高耗能、污水排放、小煤矿、金矿等污染着我们的家园,为了眼前的利益,不负责任的,甚至不择手段的把森林、河流、草原、高山等生态给予了生命的破坏。大自然虽然说是“厚德载物”,亦或说“水利万物而不争”,但大自然是需要人们精心呵护的,和谐共处的,否则,大自然也是对人类不留情的,不是吗?看当下的气候,雾霾袭击着众多的城市,人们在本应享受着清新空气的季节里却戴着厚厚的口罩,鼻炎、尘肺病等不明状的病痛折磨着人们;再者,草原沙化、森林枯竭、山洪泛滥、海啸,一桩桩一幕幕,真是让人触目惊心。其实,我们的祖先是十分敬畏大自然的,懂得尊重大自然的,成吉思汗时期把大自然称之为“长生天”,对大自然的一草一木都爱惜着,不乱踏草原,不向河流里排放污秽,我们的古人还讲究阴阳平衡,把人的行为,衣食住行与大自然有机的结合在一起,使得大自然的生物链和谐有序的发展。
而今,党中央下大力要狠抓、治理生态环境,这是迫在眉睫,势在必行的。因此,我们更要与时俱进,培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生态伦理意识,首先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意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要浸入到每一个人的心中,保护生态环境就像保护我们的身体一样,把环境保护意识培养从小学生抓起,从教育入手,每一名成年人要自觉做生态环境先行者,要做表率,要用正能量影响我们的下一代,要让孩子们看到他们的前辈们爱惜自然,保护环境的背影。要让“白色污染”得到治理,要让人们树立一种为我们的子孙万代留下一片蓝天,一股清泉,一片茂密的森林。
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十九大报告指出,到二0三五年生态环境根本好转,美丽中国目标基本实现,从现在起让我们每个人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为建设成一个生态强国不懈努力,让那种“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的景象再现眼前,让草原再现“风吹草低见牛羊”。
三、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实现机制
加强和改善生态文明,创建一个美好生存自然环境,仅靠理论的指出或靠人们自觉自愿的的行动起来还是远远不够的,好的思想理念还要靠好的制度去监督,去约束,去制约,这样生态文明建设才能够落到实处,才能在制度的考核、监督下有效完善,因此,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实现机制势在必行。
由于制度缺失和体制机制的不合理,导致我们生态资源环境严重破坏,也是生态环境恶化的重要原因。党的十八大指出了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将从根本上根治生态环境恶化,这为保障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依据,为生态文明建设的顺利进行提供了重要的作用。
因此,加强立法,规范人与自然的关系,颁布实施一系列的有关生产环境保护,节约自然资源的法律、法规,从中央到地方,要不断完善法律法规制度建立、应用、补充,根据不同的民族、地域做好法律法规的完善,加强立法、执法工作的力度;同时还要从体制、机制上形成一整套的保障机制,提供足够的资金进行生态制度建设的管理与硬件投入。提倡遵循自然,热爱自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加强人们对自然的热爱,让这种宣传意识根深于人们的脑海之中,治理排查、耕地破坏、退耕还林,限制企业、个人的高耗能、高污染、低效益的生产设施投放与批复,真正做到美丽与发展共赢。
各级地方政府要把资源消耗、环境损害、生态平衡等等纳入地方经济发展、政绩考核、发展评估重要考查之一。建立健全考核办法、奖惩机制。总之,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立健全实现机制,从法律、法规制度机制入手,从管理、宣传考核抓起,营造出人人有生态意识的社会风尚,营造出一个爱护生态,尊重自然的良好风气。
四、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
依靠破坏生态,违反自然规律,破坏环境发展经济已经成为不可取的经济增长方式了,GDP上去的同时我们的生态却遭到破坏,因此,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大力发展生态经济是当务之急。保障和改善民生,促进社会公平正义,把我國的经济发展方式由粗放型转变成节约型经济,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是必要的,因此,推动环境保护与经济发展相生共赢。大力发展绿色经济、要抓转变、调结构,提高经济增长方式要突出做好生态保护,大力发展无公害产品、循环经济,倡导节约高效,提高人们的人文文化,通过资源节约活动,丰富人们的能源节约意识,同时继续发展生态科技,推广节约减排和循环利用的研究,开展多学科的符合自然规律的不盲从的经济,做到“天人合一”,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重点以改善生态环境为目标,合理的利用森林、海洋、矿产、草原、河流的资源,建立健全有利于生态环境保护的经济发展体制机制,去抓好经济建设,造福百姓福祉的同时不破坏生态,让绿水青山带去人们心间。
五、扬弃异化消费,倡导绿色消费
人们的消费需求促进了经济的发展与增长,严格说,消费与需要是对等的,然而,在消费过程中出现了脱离正常的消费。这种现象是现实社会中存在的,是需要我们解决的,只有对异化消费进行扬弃,才能够保证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与生态自然和谐相处,那么,异化消费的形成是怎样的呢?无外乎是盲目性的,追随性的,奢侈攀比性的,这些异化消费打乱了商品经济的有序发展,更重要的是不利于生态环境的保护,因为过多的满足异化消费而过多的开发资源、土地。因此,必须提倡绿色消费,健康消费,抵制不正确的消费观,这样才能有利于社会稳定的发展。人即是自然人,又是社会人。一个人去满足自然人的消费时,更要考虑到对社会带来诸多的利弊关系。诸如,异化消费导致了楼盘过度开发,大排量、高性能的车辆川行于街道等等,这些都给生态环境带来了灾害。鉴于此,要构建稳态的社会主义经济。创建实际的积极健康的消费伦理观念,要控制好经济生态的规模,尽量避免过度的生产和不切合实际的消费。
另外,加强人们思想道德与意识形态的教育也是一个可行的手段,要教育人们需克服自身的身份、炫富、欲望的虚荣心,教育人们一定要正视商品的使用价值和真正的需要,告诫人们无限的占有,满足并不是幸福,贪欲会让人走向灭亡,为了内心的欲望虚荣不仅使自己走向怪圈,背弃了自我。再则媒体宣传也一定要宣传正能量的消费,教导人们科学、理智、合理、适当的消费,要扬弃不正确的异化消费,要让人们拥有一个好心态与消费之中,要让绿色消费观念,根植于心中。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加)本·阿格尔.西方马克思主义概论[M].慎之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3]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2)[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7.
[4]包庆德.评阿格尔生态学马克思主义异化消费论[J].马克思主义研究,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