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供给主体路径选择述评

2019-04-04

福建质量管理 2019年7期
关键词:体育产业小镇供给

(上海体育学院 上海 200438)

一、研究背景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供给侧,即是对于体育旅游领域供给方面的类型之一,供给侧包括劳动力、土地、资本、制度创造、创新等要素。每个国家国民经济的相对平稳发展几乎取决于经济中需求和供给的相对平衡,旅游业作为 “五大幸福产业”概念之首(李克强,2018),与旅游、文化、健康、养老一起拉动消费增长、促进消费升级,在国民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功能和作用日益凸显。[1]为了让旅游业与体育产业之间的要素更好的流动,社会发展逐渐赋予人地关系新的时代内涵(陆大道、郭来喜,1998)[2],人地关系研究的切入点呈现精细化趋势,使人们对人地系统中单要素的把握愈发深化(刘毅,2018),新技术、新因素的出现也不断改变着人地互动的方式、广度和深度(郑度,2002)[3]。

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的若干意见》(46号文件)已有4年,我国体育产业正稳步快速发展,我国体育产业发展建设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但也要清醒地看到体育产业之下的体育旅游业在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方面仍存在着较大差距。近年来,我国体育产业的核心任务演变为深化创新驱动战略,因此,旅游业发展要以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引,创新生态价值观念为准则,才能推动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供给侧发展方式的深刻转变(王昆欣,2018)[4]。同时供给学派认为,劳动力和资本等生产资料、要素的供给和有效利用能够很大程度决定生产的增长。所以在“供给侧改革”的大背景下,以健康体育旅游为创新方向的人地关系的融合,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应运而生,首先要面临的问题就是涉及到供给主体项目选择,业态组合、生产与消费模式等诸多因素。

可以看出,当前我国迎来了新时代新发展任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也为国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工作提供了重大机遇。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本土化”供给的研究势必助力该产业更加明晰自身发展定位、高效利用禀赋资源、确立合理发展方向。在矫正产业供给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要素配置单一化的同时,提升其供给结构、供给层次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作用,也能更好地促进体育经济结构持续健康发展。

(一)研究目的与意义

本研究通过归纳理体育产业理论体系,有利于探索和把握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路径选择规律和趋势,一定程上能够拓展、深化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供给的理论探讨空间。推进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步伐,丰富和完善时代发展中所融合迸发的体育产业新业态。对于经济发展新常态下发展运动特色小镇供给侧改革、体育强国建设、经济转型升级、促进产业跨界融合、城乡一体化发展及促进脱贫攻坚工作都具有重要战略意义。

(二)研究方法

图1

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趋势预测、非均衡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文献资料进行归纳,以体育旅游为基础、以供给侧改革为背景总结比较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自然禀赋、业态组合、设施建设、服务方式四个方面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国家总体规划和不同地区对于其特色的选择、管理及运营的建设现状和要素配置的差别,最后提出了区域化发展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优势与潜力,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路径选择提供方向参考。

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供给主体现状

2018年我国经济运行主要矛盾仍然是供给侧结构性的,改革的首要办法应致力于运用市场化、法治化手段,在优化产权结构、投融资结构、产业结构、分配结构、优化流通结构和消费结构六个方面上下功夫。体育产业同时也对自身发展业态进行相应的发展规划调整,进而催生了一种新的消费热点——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查阅文献可知,最早“特色小镇”一词出自于浙江《关于加快特色小镇规划建设的指导意见》,按照国家三部委联合发文《住房城乡建设部 国家发展改革委 财政部关于开展特色小镇培育工作的通知》(建村[2016]147号)中,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应从建设地区的实际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出发,传承当地传统体育文化,注重运动、健康与生态环境保护,完善市政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同时,防止同一建设模式生搬硬套。该要求为小镇建设的主体路径选择进行有效指引。

目前,我国体育产业处于与其他多元路径正在进行探索性整合,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作为宏观政策背景下的产业创新,也成为体育产业发展的重要力量之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主体功能与开发路径主要以其一个或多个支柱性体育产品作为支撑,并以此为核心建立起来的内部合理运作的整体空间体系,“运动+休闲”是最主要的产品亮点。主体路径作为最大的卖点,其选择的合理程度对于该地及周边地区今后的发展都有一定带动作用,目前项目主要包括冰雪运动、山地户外运动、水上运动、航空运动、汽车摩托车运动等。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发展主体路径选择考虑因素:

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背景下,本文基于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结合三部联合发文和国家体育总局对特色小镇和特色体育小镇的供给主体、业态选择的发展方向,笔者将国内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供给主体路径选择需要注重的方面主要分为6个:自然禀赋、业态组合、设施建设、服务方式、服务评价。

主要认为,当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路径还有待完善,整体结构相对单薄。建设很少有效结合当地文化内涵,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在对于旅游文化产品及周边产品重视程度不够,缺少在游玩结束后能够带得走的休闲产品(李心,2017)。当前我们已经进入新时代,消费者对享受性、参与型的主体产品需求越来越多元化,以前以单一产品支撑起来的特色小镇建设渐渐难以满足消费者的需求,在以主体路径为核心的共同发展的业态选择上还需要近一步系统整合。

重点分析不同地区体育与旅游的融合战略推动新兴产业的走向、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鲜明的产业形态及产业定位,传统体育产业和特色体育项目的互动发展。

尽管存在单一主体或多个主体组合的发展模式,但不同主体路径的选择在不同区域的选择特征不尽相同,其选择原则主要依托传统体育特色、产业集群、居民消费水平、某类主体产品的市场饱和度以及建设用地的区位、大小等因素。本文认为结合《体育特色小镇业态选择——基于产业集聚与区位理论视角》一文中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路径选择分析框架综合上述要素得出下表(如图2)。

图2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路径选择分析框架

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产品的选择须从生态文明与和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自然资源作为品牌基因,自然资源的利用价值才能够充分体现(代方梅,2018)。该流程旨在考虑发挥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经济带动作用,起到产业集群效应,造就独特优势,充分要素调节,结构调整、传承当地体育文化。

三、研究不足与后续研究方向

(一)研究不足

第一,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研究主要集中于理念、功能价值等研究,主体路径整体结构相对单薄,缺少内在发展逻辑的研究。该领域内有待明确指导思想、建设思路及科学设计的研究。主体路径的选择考虑因素显然是多方面、多层次的,如果只停留在学术层面讨论,在实践中也停留在体育的角度去思考,主体路径的选择将不会有突破,行业也难以无法取得长足进步。因此,主体建设路径研究学科整合力度不足也成为其中一个不足之处。

第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缺乏行业引领,缺乏国家高度研究建设的成果供参考、同时缺少操作性强的成熟方案或者成功范例,主体建设路径结合我国历史和现实情况、各地社会发展实际的开展比较薄弱。或国外体育小镇发展整体优于我们,行走步伐也快于我国发展水平,在理论研究目光定位上具有一定的前瞻性,社会力量的积极性不强与法律法规意识不强成为运动休闲特色小镇无法充分发展的阻力之一,反观我国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选择和研究聚点相对“中规中矩”,相比之下显得信心不足。

(二)后续研究方向

第一,目前关于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路径选择的研究所指向的都是体育领域,但从当前体育产业发展的体制和管理的角度看,其主体建设路径还应包括旅游业、制造业、交通运输行业。相对于动休闲特色小镇,旅游业的发展较为成熟,制造业能够为体育小镇的品牌形象树立提供物质支持,交通运输行业的发展程度能够直接影响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发展状况,因此,加强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路径与其他产业交叉合作研究应是后续研究的一个重点。

第二,运动休闲特色小镇主体规划及落实方案的研究。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的建设是一个需要长期努力的持续性过程,在不同地区、不同自然环境背景、体育文化背景之下,根据人民需求的风向标,对于其路径选择应有前瞻性的发展蓝图作为指导。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建设同时还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随现实环境的改变而改变,制订多种特色小镇建设方案,不将统一模式机械化推广,使运动休闲特色小镇种类繁多、质量上乘。因此,主体路径选择以及业态合理组合的引领作用十分必要,运动休闲特色小镇趋势化选择也显得十分重要,各类运动休闲特色小镇多样化路径选择的推进建立一个基本参照体系也应是研究的重点之一。

猜你喜欢

体育产业小镇供给
安安静静小镇
“CK小镇”的美好
熊的小镇
小镇(外一篇)
取经美国体育产业发展
2017年全球体育产业人物风向标
一图带你读懂供给侧改革
关于《国家体育产业统计分类》的几点思考
一图读懂供给侧改革
长征途中的供给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