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迪庆州高寒藏区苦荞新品种(系)引选试验

2019-04-04唐世文张桂芳王文军斯那七皮

云南农业科技 2019年2期
关键词:迪庆抗逆性苦荞

唐世文,张桂芳,王文军,斯那七皮

(迪庆州农业科学研究所,云南香格里拉674499)

荞麦是迪庆州高原农牧民赖以生存的粮食作物和发展畜牧业的饲草、饲料来源之一,全州种植面积达3 000 hm2。近年来依托国家现代农业燕麦荞麦产业技术体系迪庆综合试验站的建设,荞麦平均单产达1 777.5 kg/hm2,引进和展示荞麦新品种82个,大面积推广种植5个。开展荞麦新品种展示试验确定不同生态类型地区的丰产性、适应性、抗逆性和产量稳定性,确定利用价值,为进一步扩大规模化种植,实现广泛推广提供科学依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供试材料

参试苦荞品种(系)共 8个,其中2个是本地品种、6个为外引品种(表1)。

表1 各品种(系)及提供单位

1.2 试验方法

试验按随机区组设计[1],每个品种(系)为1个处理,重复3次,小区面积10 m2,行数6行,行长5 m,行间距33 cm,种植密度120万苗/hm2[2]。试验于2017年5月9日在香格里拉市建塘镇白塔基地进行,海拔3 247 m[3],试验地前茬马铃薯,土质为旱地砂壤土。于冬前12月上旬机械翻耕1次,冬季晒田至次年4月,种植前施入草煤土15 t/hm2,再用拖拉机翻耕,细耙1次,做到土细墒平[4]。6月10日苗期人工田间松土除草1次,由于是旱地,试验期间未进行灌溉,未发生病虫危害,未采取追肥措施。田间调查记载各品种(系)生育期及其特征特性,成熟后每小区随机抽取10株进行室内考种[5],记载方法执行全国荞麦良种区域试验统一标准,并按小区单收计产[6]。

图1 试验材料田间种植示意

1.3 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采用Excel 2007进行分析统计[7]。

2 结果与分析

2.1 各品种(系)生育期分析

从表2可知,所有参试材料出苗期基本一致,定苦荞1号比其他品种(系)出苗晚,开花期和成熟期早晚不一,开花期最早和最晚相差10 d,全生育期最短为115 d、最长为139 d。有5个品种(系)生育期比迪苦3号(CK)长,贵米苦18生育期比迪苦3号(CK)长21 d,凉山苦荞和通苦1号生育期一致,比迪苦3号(CK)长16 d,云荞3号比迪苦3号(CK)长 11 d,定苦荞1号比迪苦3号(CK)长6 d,而迪苦 2号和六苦2017生育期一致,比迪苦3号(CK)短3 d。

表2 各品种(系)生育期

2.2 各品种(系)抗逆性分析

如表3所示,参试品种(系)均无干旱出现。病虫害方面,除了有蚜虫危害外,苦荞常见的立枯病、轮纹病、地下害虫等病虫害均未出现,蚜虫危害最为严重的是迪苦3号(CK),81%的植株为有蚜株,贵米苦18有蚜株率达为76%,云荞3号、迪苦2号、六苦2017、通苦1号4个品种(系)有蚜株率也在60%以上。抗倒伏方面,云荞3号、迪苦2号、定苦荞1号、六苦2017抗倒伏性好,均无倒伏株出现,凉山苦荞、贵米苦18抗倒伏性弱,有60%的面积倒伏,通苦1号和迪苦3号(CK)抗倒伏性一般。

表3 各品种(系)抗逆性

2.3 各品种(系)主要经济性状分析

参试的8个品种(系)中贵米苦18由于生长不佳,不计入统计,其他籽粒多为褐色,短锥形,果壳率在21.7%~29.1%,迪苦2号果壳率最高,定苦荞1号最低;种子杂粒率均低于5%;单株粒数在28~278粒,迪苦2号单株粒数最高;平均千粒重24.76~32.8 g,云荞3号平均千粒重最高,迪苦3号(CK)平均千粒重最低。单株粒重在0.7~8.03 g,迪苦2号单株粒重最高(表4)。

表4 各品种(系)主要经济性状

2.4 各品种(系)产量分析

从表5可看出,4个品种(系)比迪苦3号(CK)增产,增产30%以上的有2个,其中迪苦2号在8个参试品种中产量最高,平均单产1 980.0 kg/hm2,比对照增产55.9%。有3个品种(系)产量比迪苦3号(CK)低,产量最低的是贵米苦18,由于受前期灾害影响,贵米苦18平均单产860.0 kg/hm2。平均单产1 500 kg/hm2以上的有3个品种(系),分别是云荞3号、迪苦2号和六苦2017。

表5 各品种(系)产量分析

经产量方差分析表明,重复间无显著差异,处理间有极显著差异。由表7可见,迪苦2号产量极显著高于其他参试品种;六苦2017与云荞3号产量差异不显著,但2者极显著高于迪苦3号(CK)、通苦1号、凉山苦荞、贵米苦18;云荞3号与定苦荞1号产量差异不显著;定苦荞1号与迪苦3号(CK)产量差异不显著,但极显著高于通苦1号、凉山苦荞、贵米苦18。

表6 各品种(系)产量方差分析

表7 各品种(系)产量多重比较

3 结论

试验通过对 8个苦荞品种(系)的生育期、抗逆性、主要经济性状和产量等性状进行综合分析[8],得出以下结论:迪苦2号、六苦2017、云荞3号3个品种全生育期、株高、主茎分枝个数、主茎节数基本一致,籽粒颜色均为褐色,杂粒率和果壳率均低,在前期受灾的情况下仍能获得较高产量,适宜高海拔地区推广种植。其中,迪苦2号产量位次第1,平均单产1 980.0 kg/hm2;六苦2017产量次之,平均单产1 710.0 kg/hm2;云荞3号产量居第3,平均单产1 590.0 kg/hm2。

猜你喜欢

迪庆抗逆性苦荞
迪庆州喜迎党的二十大 优秀美术作品选登(一)
科学家揭示苦荞起源传播驯化路径
苦荞
云南迪庆 留住美丽乡愁,绘就雪域高原的“诗和远方”
2018年贵州省玉米区域试验L组六枝点总结
体育教育对高职院校学生心理资本干预研究
苦荞饮品开发研究技术
手机媒体的使用与藏区稳定研究*——基于迪庆藏区田野调查的阐释
迪庆文化旅游产业发展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