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在新课改下的创新班级管理

2019-04-03周琼芳

读天下 2019年7期
关键词:爱心教育创新意识班级管理

摘 要:本论文探讨了在新课改下的创新班级管理。在新课程下的班级管理在本质上奉行“以人为本”的思想,要想有效地搞好班级管理工作,就要以创新意识和爱心教育来优化班级管理。

关键词:创新意识;爱心教育;班级管理

作为班主任,每天面对的是几十双求知若渴的眼睛,每天接触的是几十颗等待滋润的心灵。如何让这一双双的眼睛充满智慧之光?怎样使这一颗颗心灵健康成长?这不仅需要班主任具有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更需要班主任创新的工作艺术和有一颗关爱的心,它是打开学生心灵的艺术,是启迪学生心灵的基本功。

在此,结合自己平时的工作实际和对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理解,谈一谈班级管理的一些做法。

一、 关爱每一个学生,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一) 关心、爱护学生

著名教育家裴斯泰洛齐说过:“从早到晚我一直生活在他们中间……我的手牵着他的手,我的眼睛注视着他们的眼睛。我随着他们流泪而流泪,我随着他们微笑而微笑……”美好的人生为爱所唤起,并为知识所引导的。正是这样,班主任应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自由、健康的发展。

每个班都会有学习和品质方面较差的学生,班主任首先就不应歧视,相反却应该格外的关照。对于这些学生,激励永远比批评更奏效,让他们找回自尊与自信是至关重要的。将爱的甘露洒向每个孩子的心田,对学生的教育用心灵去叩击心灵,用灵魂去雕琢那些千姿百态、形状各异,不具完美的一个个灵魂,因势利导地削去他们的棱角,弥补他们的不足,慢慢地使他们的形象渐渐地完美。

(二) 尊重、信任学生

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是每个人的普遍需要。一位哲人说过:“人类是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换取信任的。”少年儿童特别希望家长、老师以及周围的人能够信任、尊重他们,这是学生进步的内在动力。因此,教师只有对学生体现出一种高度的人格信任,才能得到同样的回报。这就要求教师平时应注意观察学生的个体差异,要利用各种机会与学生沟通,了解学生的思想动态和行动表现,及时解决他们的思想困惑,纠正其不良行为,让每一个学生都沐浴在爱的光辉中。

我班有一名学生叫刘林举,是三年级时的一个插班生(现在是六年级了),成绩是倒数一二名,表现也很差,就连他家人也对他没有信心了,常常是棍棒教育。后来我主动和他接近,有事没事常跟他聊天,终于走进了他的心灵,他告诉我家长不信任他,故意跟家人斗气,其实他也想学好。了解到这些情况后,我立即和他的家长进行了交谈,纠正了其家长的做法,时刻提醒他要约束好自己。经过一学期的努力,他终于有了一些进步,期末考试居然语文、英语都及格了。经过几年的共同努力,现在的成绩在中偏上了。

二、 培养学生的参与意识,使学生成为班级的主人

班集体是学生成长的重要乐园,班主任除了要有一份爱心,更要善于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尽可能多的给学生创造参与的机会,让每一个成员都真正拥有主人翁的自豪感和责任心。

(一) 灵活多样,调动学生开展班级活动的积极性

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因人而异的,他们的兴趣爱好各不相同,让学生自己讨论、安排班级活动,有针对性地开展各种灵活多样的集体活动,使每个学生都有机会找到适合自己心理品性的活动方式,从而激发他们的活动兴趣,使他们各方面的个性心理特性得到强化和发展,达到寓教于乐。

(二) 营造氛围,增强班级管理的感染性

1. 建立良好的班集体。

班级不是学生个体的简单组合,要发挥群众功能,组织群体竞争,让学生树立起“一损俱损、一荣俱荣”的群体观点。一个班好的风气比说服教育有力得多。优良风气的形成,良好的师生群体是关键,通过教师的言传身教影响学生,通过学生互相影响、互相促进,才能形成良好的班风。

2. 培养高素质的班级骨干。

班干部是班级的核心,班干部的工作能力如何,能否以身作则起带头作用,在同学中有无威信等都关系到班级活动的正常开展。“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采用“竞选”的办法效果比较好,这样产生的班干部“群众基础好”,说服力强、威信高。选拔班干部后,班主任要培养、指导他们。一是培养独立的工作能力,大胆放手让班干部去管理自己、管理班级,使他们充分意识到班级的事就是自己的事,自己是班级的主人。二是教育他们严格自律。首先要求他们严格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要求同学们做到的,他们一定要首先做到。对有了缺点和错误的干部决不能姑息迁就,必须进行必要的严肃批评,做到“一视同仁”。另外,为了使较多的同学有锻炼的机会,我在班级中开展了“班长轮流制”,轮流主持班级一日常规工作,充分调动了大家的积极性,使班级工作秩序井然。

总之,只有积极的引导学生参与到班级的管理中来,才能充分培养学生的主人翁意识,使学生真正的成為班级的主人。

三、 树立一切为了学生全面发展的管理观念

新课标强调学生的综合发展,所以,我们现在应该理解到教育最重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获得全面发展,为此树立了“为了学生发展”的班级管理理念。

(一) 实施“发展性评价观”

让学生在“鼓励中发扬成绩,在微笑中认识不足”,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受到爱的熏陶、情的感染。冰心说:“世界上没有一朵鲜花不美丽,没有一个孩子不可爱。”每个学生的智力不尽相同,兴趣爱好也不同,我们不能要求每一个学生都考100分。班主任不能以分数定优劣,而要用心去挖掘学生的潜能,使他们的个性得以张扬,人格得以健全。

(二)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新教育也称创造教育,就是培养创造力的教育。陶行知先生曾提出:“要解放学生的头脑,让他们去想;解放学生的眼睛,让他们去看;解放学生的双手和双脚,让他们去实践;解放学生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发展。”坚持这种创造性教育思想,对培养学生的创造性个性品质,使其具有创新精神具有深远的意义。因此,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要时刻想到每个学生都有潜能,并观察学生潜能的表现苗头,为他们提供表现的机会和条件,使他们不断地出现新的面貌。

新课改实施不仅冲击着我们的教学模式,而且是一场深刻的教育观念的革命。要全面促进学生进步,只有教师先转变教育观念,关爱每一个学生,放手让学生去主动参与管理,才能真正培养出新时期需要的人才。

参考文献:

[1]林冬桂.论班级教育管理的科学运作过程[J].教育导刊,2006(4).

作者简介:

周琼芳,重庆市,重庆市垫江县白家小学校。

猜你喜欢

爱心教育创新意识班级管理
以“爱”为基础,做好职业学校班级管理工作
农村初中留守儿童教育中的困境及对策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浅析农村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创新意识
素质教育背景下音乐欣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基于班级管理的班干部培养方法研究
班级管理问题与应对策略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中职生日常管理研究
女子中专班级管理共性问题与解决策略研究
当代大学生创新意识培养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