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下初中学生美术表现能力的培养

2019-04-03陈旭

读天下 2019年11期
关键词:培养核心素养

摘要:美术表现是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应需习得的学科核心素养之一,顾名思义,其即是运用传统与现代媒材、技术和美术语言创造视觉形象的过程。但真正的美术作品绝不在乎单纯视觉化的美术形象,即对传统局限的美术认知下“像”的契合。而应渗透自己的意图、思想和情感,通过观察、想象、构思与表现过程创造有意味的视觉形象。这也便是美术表现素养的真正内涵。

关键词:核心素养;美术表现能力;培养

在以形象与思想情感相结合的美术表现要求下,其实现重点则在于学生美术创造力的培养与其不拘一格、不落俗套的表现勇气。参照形象创造所需要的艺术手段,教师则可在构图笔触、色彩填充与模块组合三方面对学生进行上述两种能力的培养,下面,我便对此问题进行详细阐述。

一、 构图笔触——观察想象中融入情感

线条与空间布局是美术形象创造的基础,在传统局限的绘画与一味追求与实物“相像”的认知理念下,二者的呈现则被异化为机械性的模仿和复制。而在真正的“有意味”的美术概念里,其始于观察、基于想象、终于由观察和想象而生的情感的渗透。具体表现为线条的粗细、疏密与齐乱,空间的动静、翻转与大小变化等。所以,教师应引导学生做好下笔前的观察想象及情感催生工作。

例如:在《有创意的字》一节的教学中,我在介绍了生活中体现在黑板报、食品包装袋、广告海报栏上的创意字体后,同学们已经产生了一定字体文化意识,即不同场景下应需设计不同字型、结构与字义的字体以适应实际需求。且我在之后进行补充:“象形汉字占据汉字总量的大半,所以,汉字具有相较于真实景物的形象性,因此也具有自己独特的性格和风格。在设计字体时,应注意联系其所对应的实际,并进行想象与创造性的汉字性格和风格的赋予”。在之后的如在对“月”一字的设计中,我便向同学们展示了其从象形字到现代汉字的变化历程,以提供给其想象的灵感。在其之后的设计中,便出现了这样一种创意性的构图设计:月字外框亦采用了月牙形状,在左撇的末端与右竖钩的末端皆被设计为具有游移视觉感的星星的形状;其内的两横则为两个手牵手的人形,而线条相较于“月”的像在风中滑行的细腻的外框而略显粗,但却因为人形更富变化。一字却生一“牛郎织女共伴于月之崖”的唯美情境。这样的构图笔触无疑充分展现了学生的想象创造力与浪漫的情怀情愫。

二、 色彩填充——大胆选择中突破定习

在基础的构图之上,便是关键性的色彩的填充。色彩是一种艺术语言,事对世界和生活事物的积极化呈现,并给予人强烈的视觉冲击,用以表达抒发或引起人独特的思考与情感。但需要明确的是,客观事物虽则具有既定的色彩习惯,但美术形式却更富有主观性,具有颠覆客观色彩的权利,以用其自由地表达主体情绪和情感。所以,大胆的用色在美术中往往作为一种为人所称道的能力和手段来崇仰。

例如:在《色彩的感染力》一节的教学中,在向同学们介绍了色彩的心理联想,如由红色引申而出的兴奋、热烈与激情等,与包括写实色彩、装饰色彩与表现色彩这三种色彩表现形式。之后,我着重对最后“表现色彩”做了大量相应作品的举例和诠释,如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罗尔纯的《土地》等,以让同学们明晰领会其主观情感与意愿的色彩展现。在此之后,我便让同学们以“讲台上的教师”为主题,进行自由的绘画创作。其最后的反馈真正打造了一个“色彩各异”的教师群像。如以红色和黄色为主体:嘴巴和眼睛鲜红,手和脸部为湛黄,其背后的黑板却为灰色,意在展现教师热情的知识讲授对于自己而言却是迷茫与无助的课堂师生状态。再例如:教师周身被染为荧光绿色,以喻自己喜爱的教师周身洋溢着青春和希望;或者周身为深紫色,以喻教师的深沉和神秘。如此的用色不僅大大激发了学生创造力,而且此过程调动了学生相关的情感记忆,并是对其以色彩语言表达自身主观情感意愿能力的锻炼。

三、 模块组合——主题关联中深创意味

模块组合即是意境营建,即将与主题相关的各类内容进行有序、有效的组建与融合,以更深刻地表达思想情感,或更广泛地传递可视信息。这便要求学生对于同一主题的联想力、选择能力与恰当的主观性赋予能力,以创造出浑融一体的、意味深远的意境图景。

例如:在《诗书画印的完美结合》一节的教学中,在向同学们展示了诸如赵孟頫的《鹊华秋色图》、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等经典的诗书画印结合的画作之后,我便引入:“画以表物,诗以叙物之理、传人之情。二者结合则相映成趣,为感官与思想的二重静享盛宴。可见,不同类的模块之间的创意性组合总会生发一种新奇之感,并彼此互提对方之表达效果与境界”。在此之后,我便让同学们自己以“秋叶”一物为主题进行形式自由的组合美术表达。有一位同学的作品便是这样的:兼容森林、落叶、诗词与人四个模块,其中将树叶转黄的秋之森林作为背景,采用水彩简单涂抹,但以其中一棵树为主体,采用手工制作的形式贴于森林背景图之上,在旁边还立有一个同样为手工制作的人的侧影图,侧又题“林间秋叶片片凋零(释绍昙《偈颂一百零四首》)”。如此层次变化而主体突出,模块浑融而深传秋之萧肃,这便是模块恰当组合的妙处。

美术表现非美术再现,其采物象之基础概念和形态,而广植自身思想与意志,为真正的美术学习所应具备的重要理念和能力。

参考文献:

[1]张沙沙.初中美术“造型·表现”学习领域研究[D].天津:天津师范大学,2012.

[2]吴丽琴.初中美术核心素养培养策略探讨[J].考试周刊,2017(90):165,185.

作者简介:

陈旭,贵州省遵义市,贵州省遵义市道真仡佬族苗族自治县玉溪中学。

猜你喜欢

培养核心素养
思想教育视域下公民核心素养教育的研究
武术搏击训练的运动反应能力探讨
浅析加强物理实验教学 培养学生实验探究能力
高中数学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
浅析新形势下航空计量人才培养
如何培养学生的化学核心素养
培养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研究
创新人才培养理论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方向
作为“核心素养”的倾听
“1+1”微群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