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探讨

2019-04-03杜蓓

读天下 2019年4期
关键词:激励策略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摘 要:近年来伴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德育在教育领域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初中班主任承担着学生德育教育的艰巨重任,在日常教学中必须结合学生的现实情况,引导学生可以树立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促进学生良好心理。同时初中班主任为了让学生更好地践行德育知识,可以将激励策略应用在德育教育中,下面就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激励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激励策略

初中班主任不仅要承担着传授文化知识的任务,同时还要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道德教育,促使学生可以养成良好的道德观念,保证学生能形成积极、健康的人生价值观念。在日常教学活动中,初中班主任应该特别看重德育教育,引导学生可以掌握良好的思想道德知识,对自身的言行进行规范,从而更好地实现学生发展。

一、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作用

将激励策略应用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可以获得良好的效果,主要在于:(1)引导学生规范自身言行,与课堂教学活动相比较,德育是一向十分复杂的工作,正所谓“学坏容易学好难”,德育的核心在于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健康的思想观念,而在实际中为了让学生可以长时间保持正确言行是十分困难的,因为中学生本身缺乏良好的自律性,无法对自身行为进行监督。初中班主任在德育过程中对学生进行激励,可以让中学生感受到班主任的任何,从而更加积极的配合班主任的工作,有利于中学生思想道德发展。(2)指引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在心理学中,如果个人的内心信念没有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那么个人就会长时间坚持其内心信念,这就是心理学的心理暗示。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班主任采用激励策略对学生的观点、行为进行鼓励,这样学生就会意识到自己的言行受到了班主任的认可,其更加愿意坚持下去这些行为,这样就可以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道德,有利于學生综合发展。

二、 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实施激励策略的原则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中采取激励策略时,应该坚持以下几点原则:

(一) 全面性原则

对初中生,由于其生活环境、家庭背景存在一定差异,导致其在思想道德表现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坚持全面性原则,关注每一个学生,不能按照传统的“标准”对学生进行应该,结合学生现实情况,对于不同层次的学生,采取不一样的激励方式,从而更好地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如表现比较好的学生,班主任为其设置具有挑战性的目标;对于表现不积极的学生,班主任可以为其设置相对比较简单的目标,使其可以更好地规范自身行为。

(二) 适度原则

初中班主任在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注意适度激励,这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出激励策略的作用,所谓的适度原则主要是指初中班主任对学生激励过程中,不可以太少,也不可以太多,要结合学生的实际表现进行激励,这样才可以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

(三) 及时性原则

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时,要准确地把握激励时机,根据学生日常生活中出现的事、网络中的热点事件、学习中的问题,及时对学生进行激励,使得学生可以坚持正确的信念,不断规范自身言行。

三、 激励策略在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

(一) 树立全新德育教育观念

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育活动中,为了获取良好的教育效果,在实践中,班主任要及时改变自身的德育教育观念,结合学生的发展需求,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对学生的言行举止进行合理指引,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思想道德知识应用在现实生活中,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提升。在实际教学中,初中班主任应该对学生的现实需求进行深入剖析,从学生的身心特点出发,采用适宜的激励策略,对学生进行引导,同时班主任要在学生德育中具备相应的耐心、信心,通过师生间的良好互动,构建出和谐的德育氛围,从而促进德育教育效果的提升。

(二) 灵活应用激励策略

初中班主任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要充分坚持学生的核心地位,灵活地利用各种激励策略,对学生的行为进行指引,全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得学生可以更好地践行思想道德行为。如在课堂上,班主任看见没有乱扔垃圾的学生后,要及时对其进行表扬、鼓励,肯定学生的正确行为;对于乐于助人、具有爱心的学生,班主任也可以对其进行口头表扬,从而引导学生逐步形成健康的思想道德观念。此外,初中班主任还要意识到为了提升德育教育效果,应该注重对中学生进行心灵激励,使得中学生更好地遵守思想道德标准。如班主任在组织家长会时,对表现良好的学生进行重点表扬,带给学生良好的心灵激励,提升学生自豪感,使得学生可以持续坚持这种行为,促使学生的思想道德水平可以得到有效提升。

(三) 联系生活实施激励

个体的思想道德行为与现实生活联系十分紧密,因此,初中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时,要将德育教育活动与学生的实际生活结合在一起,指引学生可以更好地将思想道德理论知识落实到实践行为中。如在生活中,班主任发现学生主动捡起路边的垃圾,将其扔进垃圾桶中,及时对学生进行肯定、表扬,并将学生的行为在班级中进行表扬,带给其他学生榜样,这样一方面促进了学生思想道德品质的提升,另一方面也有助于学生良好行为习惯的形成。在实践中,初中班主任需要将德育、生活、课堂教学结合在一起,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中践行德育知识,满足学生综合发展需求。

四、 总结

总而言之,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会直接影响到中学生的发展状况,在实际中,初中班主任必须树立全新的德育教育思想,以学生为本,注重激励策略在德育教育中的合理应用,鼓励学生积极地将自身观点表现出来,同时在日常教学中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使得学生可以在生活中更好地规范自身言行,促进学生道德素养的持续提升。

参考文献:

[1]林伟红.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学教学参考,2017(12):83.

[2]张海河.浅谈初中班主任如何在德育教育工作中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华少年,2018(21):114.

[3]付钰垒.探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J].中学课程辅导:教学研究,2015,9(35):181.

[4]吴捷.试论班主任德育教育中有效实施激励的策略[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电子版,2017(4):48.

[5]杨雪群.激励策略在班主任德育教育中的应用探究[J].时代教育,2018(2):152.

作者简介:

杜蓓,四川省成都市,四川省成都市天府新区华阳第一中学。

猜你喜欢

激励策略初中班主任德育教育
高职数学学习兴趣的激励研究
初中信息技术教学中的激励策略探究
浅谈小学班主任德育中如何有效实施激励策略
初中班主任管理班级的创新方式
初中班主任利用自媒体进行学生管理的现状及对策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班主任如何实现学科教师与教学管理者的角色转换
关于初中班主任班级管理中情感的运用研究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