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研究

2019-04-03康卫平

求知导刊 2019年3期
关键词: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康卫平

摘 要: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最根本的问题。当前经济全球化日益加深、社会变革广泛深刻,多元文化、各种思潮不断交互、交融、交锋,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对思想政治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高校辅导员作为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其作用发挥直接影响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水平和成效。目前高校辅导员工作中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弱化和偏离的现象,亟须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功能价值的有效回归。

关键词:思想政治教育;高校辅导员;考评激励机制

一、高校辅导员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困境

1.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职责弱化明显

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是辅导员的核心职责。高校辅导员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价值引领者,肩负着帮助学生牢固树立正确“三观”的重任。但在工作实践中,由于辅导员日常事务性工作烦琐,工作职责界限不清、过于宽泛,因此他们没有充足的精力和时间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很难将全部的精力放在对学生思想的把握上,同时也因时间和精力的不足无法对思想政治教育进行系统学习和研究,自身的理论和实际工作水平无法得到提高,辅导员核心职责出现了弱化现象。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能力亟待加强

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对辅导员基本条件进行了规定,认为高校辅导员应具有从事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宽口径知识储备,掌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相关学科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掌握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基本理论、知识和方法,掌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相关理论和知识,掌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务相关知识,掌握有关法律法规知识。目前辅导员专业背景并不完全契合辅导员相关条件,尤其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政治专业理论系统学习方面,他们不够深入。此外,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系统学习培训机会欠缺,水平不一,经费支持不够、力度不深,通过后期理论学习提升的渠道狭窄,导致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能力总体偏弱。

3.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客体复杂性凸显

新时代下,随着世界文化交往加深,各种思潮涌入,人们思想的独立性、选择性、多样性更为充分,信息获取的渠道和方式更为丰富。这需要辅导员全面掌握大学生思想行为特点及思想政治状况,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引领。教育客体的特殊性给高校辅导员帶来严峻挑战。

二、高校辅导员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的原因分析

1.角色冲突混乱,需要理清

辅导员既要满足学校教学提出的各种具体要求,又要开展学习指导、生活服务、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等工作,此外学校的各种评比、文体活动、志愿服务、校园安全、后勤服务、奖学金的分配、优秀学生的评比等只要与学生有关的事情都需要予以落实,在这些要求和多种期望中,必然要求辅导员在高校中承担着多样的角色职责,也必然引起角色之间模糊混乱。最终的结果是辅导员在纷繁杂乱的日常事务中难以脱身,无法集中力量有效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2.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培训和提升有待加强

思想政治价值引领其目的在于引导学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和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深入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梦宣传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帮助学生不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就需要辅导员系统掌握思想政治教育相关知识,深入了解掌握马克思主义相关理论,准确把握新时代大学生的思想特点和行为规律。在高校,辅导员专业背景不一,针对不足,需要通过系统的专业理论学习予以提升,而目前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培训学习机会少,系统化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修的通道狭窄。这导致辅导员在进行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过程中很难形成系统的理论宣传,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引领的难度加大。

3.思想政治教育考评激励机制不够科学

思想政治教育本质是做人的工作,而人的思想具有复杂性和可变性,其教育引领成效需要由学生的长期发展来显现,短期考核难以表现出来,因此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成效难以进行量化评价,思想政治教育考核缺乏必要的依据和固定标准,无法根据辅导员思想工作的实际绩效形成科学有效、良性互动的评价激励机制。目前辅导员职称、岗位晋升等更多的是根据科研水平或行政岗位级别进行评定,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考评机制因缺乏量化指标而只是一种基本条件、处于从属地位,考核激励指向直接影响到高校辅导员工作的侧重点和着力点。

三、高校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困境对策选择

1.理清角色定位、明确核心职责

各个高校要站在立德树人的高度充分认识到辅导员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进一步明确辅导员的核心职责和主要内容,理清辅导员角色定位,有效解决角色模糊和冲突的问题,将辅导员从处理日常琐碎事务中解脱出来。

2.强化理论学习,提高专业水平

高校应该为辅导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学习和研究创造有利条件,不断提升辅导员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专业知识和技能。高校要充分运用现代化的多元培训手段、多渠道搭建辅导员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化学习平台。如搭建高校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平台,形成互联互通、互享的网络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育人资源。

3.完善考评激励机制,提升职业认可

思想政治教育成效需要科学的考评激励机制做保障,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激励机制,需要建议以下几点:一是要坚持评价主体多元互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特点决定了其考评的主体也必须多元化,这样考评的结果才更具有说服力。因此在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考评过程中需要将领导意见、工作实效、学生评价和自我认知结合起来,实现评价主体的多元互动。二是要坚持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相结合。思想政治教育成效考评错综复杂,单纯地依靠定量或定性分析很难客观反映其真实状况,需要采取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三是坚持集中考评和日常考评相结合。在考评过程中,注重将日常思想政治教育成效与结果性评价相结合,实现动态考评。四是建立思想政治教育激励机制,在物质和精神上给予更多的关怀和支持。五是探索建立辅导员分类考评机制。要根据辅导员的工作特殊性,制定有利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提升,有效反映思想政治教育成效的分类考核机制。

参考文献:

[1]赵福奎,吴清.基于“90后”高职生思想动态认识高校辅导员工作困境[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5(20).

[2]许博.高校辅导员职业化困境及解决对策研究[D].西安:西北大学,2012.

猜你喜欢

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
发展视域下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探析
心理学在高校辅导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应用分析
新常态视阈下高校辅导员做好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我国高校辅导员队伍的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
优化国有企业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路径研究
高职学院大学生信仰迷失的原因及对策
浅析儒家思想对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作用
加强思想政治课在大学慕课开放课程的地位研究
浅析红色文化与高职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新媒体语境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话语研究综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