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临床研究

2019-04-03王战奎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9年2期
关键词:夹板腕关节桡骨

王战奎

(河南省武陟县中医院骨伤科,河南 武陟 454950)

本研究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桡骨远端骨折取得良好效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04例,均为2013年1月至2017年12月我院收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52例,男20例,女32例;年龄60~78岁,平均(66.30±3.15)岁。对照组52例,男18例,女34例;年龄60~79岁,平均(66.41±3.21)岁。两组性别、年龄等资料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根据受伤史、X线检查确诊为桡骨远端骨折。①有外伤史;②腕关节周围肿胀,压痛明显,出现“餐叉”畸形;③骨折远端向掌侧、背侧及桡侧移位;④桡骨长度缩短;⑤桡骨远端关节面改向背侧倾斜,向尺侧倾斜角度消失,签署知情同意书,年龄大于等于60岁,无恶性肿瘤及凝血功能障碍。

排除标准:心肝肾肺功能障碍,无法耐受手术治疗,合并血管神经性损伤,依从性较差。

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麻醉后根据X线检查结果对抗牵引骨折两端,矫正骨折远端背侧与掌侧成角,纠正旋转移位及骨折重叠,用拇指上下平摸挤压骨折部位,达到骨折解剖复位。C臂透视机确认骨折复位满意,患肢桡侧放置压力垫,屈曲型骨折掌侧放置压力垫,伸直型骨折背侧加放压力垫,应用小夹板进行外固定,续增包扎,调整扎带松紧度,石膏托外固定,悬吊前臂于胸前。术后每周进行1次复查,4~9周拆除固定物。

观察组:加用益气活血汤(自拟)治疗。没药9g,生地黄12g,当归12g,厚朴8g,白芍12g,续断15g,乳香9g,黄芪20g,白术15g,骨碎补15g。水煎取汁200mL,早晚分服,1日1剂。7天为一疗程,共治疗4个疗程。

3 观察指标

骨折愈合标准为X线检查显示骨折线消失,骨折处出现连续骨痂,局部无压痛,纵轴叩击无痛感,连续观察2周骨折处无变形情况。

用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定疼痛程度。

4 疗效标准[1]

手术治疗后4个月,以Gartland and Werley腕关节评分表评估疗效。优:腕关节评分小于3分。良:腕关节评分3~10分。差:腕关节评分大于10分。

5 治疗结果

两组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疗效比较 例(%)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s)

表2 两组手术前后VAS评分比较 (分,(±s )s)

组别 例 手术治疗前 手术治疗后7d 手术治疗后14d观察组 52 5.81±2.06 3.89±1.05 2.02±0.49对照组 52 5.86±3.11 4.64±1.36 3.55±0.53 t 0.097 3.148 15.285 P 0.923 0.002 0.000

两组骨折愈合时间比较。观察组骨折愈合时间为(29.16±5.81)天,对照组(41.89±8.32)天,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046,P=0.000)。

6 讨 论

老年患者机体功能发生退行性病变,对外科手术耐受性较差,故临床常用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治疗。绝大部分桡骨远端骨折用手法复位可实现畸形矫正和解剖复位[3]。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作为一种保守治疗方法,具有操作简单特点,无需切开皮肤及组织,避免影响软组织和相关关节功能,手法复位骨折断端后采用小夹板进行固定,可保证骨折部位在轴向、侧方、掌背方向处于相对稳定状态,调整扎带松紧度可保证血运畅通,方便进行功能锻炼。

老年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多合并骨质疏松,骨折愈合所需时间相对较长。益气活血汤方中没药散血祛瘀、消肿生肌、活血止痛,生地黄清热凉血、养阴生津,当归调经止痛、活血化瘀,厚朴下气宽中、燥湿消痰,白芍缓中止痛、养血柔肝,续断行血脉、续筋骨、补肝肾,乳香活血祛腐、消肿生肌、通经止痛,黄芪大补元气,白术燥湿利水、健脾益气,骨碎补补肾强骨、续伤止痛。诸药合用,共奏活血、止痛、益气之效[4]。

手法复位小夹板外固定联合益气活血汤治疗老年桡骨远端骨折可促进骨折愈合,缓解疼痛,疗效较好。

猜你喜欢

夹板腕关节桡骨
带血管蒂桡骨瓣逆行转位治疗舟骨骨不连12例
石膏与小夹板在四肢骨折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探讨
研究多层螺旋CT联合核磁共振成像应用于腕关节损伤的影像诊断价值
幼年特发性关节炎累及腕关节MRI表现及其分布特点研究
寒湿痹阻及湿热痹阻型类风湿性关节炎的腕关节MRI表现的相关性研究
边条翼夹板结构强度设计
高频彩超与磁共振成像对类风湿性腕关节早期病变的诊断价值分析
Y型小骨锁定钛板治疗桡骨头骨折
定义风格费尔迪南多·阿道夫·朗格的四分之三夹板
桡骨远端骨折的治疗研究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