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在耳鼻喉科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2019-04-03王君君牛洁王娟
王君君 牛洁 王娟
(焦作市第二人民医院普外一区耳鼻喉科,河南 焦作 454100)
临床护理实习阶段是护理专业学生进行医学教育的最后时期,临床护理带教是临床护理教学的重要步骤,是影响实习生职业发展的关键。因此,临床带教质量高低至关重要,不仅影响实习生在以后临床中的护理操作能力及职业素养,并且对临床后备护理人才的发展影响巨大[1]。目前临床常采用传统的护理带教模式,即:由高年资护士在临床中带教实习护士,在日常临床工作中协助带教老师工作。但随着时代的发展,学生的认知及思维方式也逐步改变,因此在带教模式上应有一定创新[2]。近年“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发展迅速,主要内容是稳固的结构可以增加良好过程的可能性,好的过程必然影响结果,此理论已应用于临床护理教育中。本研究在临床护理教学管理中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旨在分析可行性及带教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7月至2017年4月时间段在我院耳鼻喉科进行实习的87名实习生,所有实习生均能独立完成实习任务,排除智力障碍、认知障碍、需辅助完成实习任务的实习生。经过随机数字表法,所有实习生被随机分为对照组(n=43)和研究组(n=44)。其中对照组男7名,女36名;年龄19~21岁,平均20.52±1.33岁;民族:汉族38名,少数民族5名;学历:本科9名,专科34名。研究组男6名,女38名;年龄19~22岁,平均21.04±1.41岁;民族:汉族38名,少数民族6名;学历:本科10名,专科34名。两组实习生年龄、性别、民族、学历对比并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所有实习生在实习期间采用传统临床护理带教模式,带教老师在日常临床护理工作中进行带教工作,并予以独立操作的机会,采用布置作业,临时抽查的模式进行教学。
研究组则采用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制定的护理带教方案,具体如下。
(1)结构评价:①照护环境:所有实习生均在耳鼻喉科进行实习,当进行教研教学时,使用耳鼻喉科业务学习室进行开展;并组成护理部-护理部主任-耳鼻喉科护士长-教学组长四级教学管理体系,所有实习生培训、带教、考核均严格按照四级教学管理体系执行。②照护者:所有带教老师职称均为主管护师,并经过科室主任及护理部审核确定。③实习生特点:带教老师需了解实习生的一般资料,如学历、年龄、姓名、爱好等资料。
(2)过程评价:①照护者干预技术:所有带教老师均具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具有良好的沟通能力及责任心,熟练操作耳鼻喉科各种护理技术,能够掌握授课方法。②人际沟通能力:带教老师与实习生之间的互动如提问等方式,以及实习生之间的交流等行为。③实习生接受的带教强度: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的接受程度进行带教,并对其接受强度进行评价。④带教内容与计划一致性:带教老师在带教前需详细确定带教内容及计划,在实际的带教过程中根据临床特点进行调整。
(3)结果评价:主观评价包括带教老师对实习生的学习情况评价,另外由实习生之间互相评价。客观评价包括在临床实践中是否造成恶性事件的发生,出科前对理论及操作进行评价。
1.3 观察指标
1.3.1实习生知识掌握评价[3]
两组实习生在进科与出科前进行理论知识、技能操作考核,题目由护理部-护理部主任-耳鼻喉科护士长-教学组长拟定,理论知识与技能操作主要为耳鼻喉科常规护理知识及技能,理论与操作各100分。
1.3.2教学工作质量评价
采用本院自拟的护理教学质量评价表,分为教学安排(30分)、教学效果(40分)、三基培训(30分)三方面,共100分。
1.3.3教学满意率
采用本院自拟临床护理教学满意量表进行评价,满分为100分,分数≥90为非常满意,分数在70~90之间为一般,分数<70分为不满意,总体满意率=(非常满意人数+一般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实习生知识掌握程度对比
实习后研究组理论知识、技能操作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实习前、后知识掌握程度比较
注:与实习前比较,★P<0.05;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 教学工作质量对比
研究组的教学安排、教学质量、三基培训分数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教学工作质量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2.3 教学满意率
实习结束后,对照组实习生非常满意有22人,一般12人,不满意9人,总体满意率79.07%(34/43);研究组非常满意有30人,一般12人,不满意2人,总体满意率95.45%(42/44)。两组总体满意率对比有意义(χ2=5.2859,P<0.05)。
3 讨论
临床护理教学管理在实习生的临床实习过程中至关重要,不仅能够提高实习生的临床实践经验,使护理实习生能力得到发展,并能够进一步提高医院管理及临床教学水平,使护师的技能及知识得到进一步提升,因此优化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临床上具有重要意义[4-5]。传统临床护理教学模式已在我国使用多年,但随着我国快速发展,此教学模式已满足不了实习生的需求及临床模式,因此,探索一种新型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是是目前临床护师迫切的任务。
台湾学者Donabedian首先将“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应用于临床护理工作中[6],强调在结构中根据临床需要设定框架程序,并配置出一定的人力及物力资源,在过程中重点强调如何将已设定的框架程序及各种外界资源运用到临床护理实践中,结果即是通过实践是否达到预期目标及成功。“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经过长时间的发展,该理论模式已较为成熟,已经在临床护理、质量控制、护理培训中广泛应用[7]。为研究创新性的临床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在本次研究中对耳鼻喉科研究组实习生采用以“结构-过程-结果”理论为指导的护理教学管理模式,对照组采用传统的临床护理教学模式,通过对比发现,研究组实习生理论知识及技能操作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说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对于耳鼻喉科实习生的知识水平提升具有良好的促进作用。通过进一步观察得知,研究组采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模式首先通过资源分配确定四级教学管理体系,使教学管理程序更为明确,能够通过逐级排查方式来督促教学任务的完成,避免由于带教老师的脱节导致实习生的技能及知识水平落后;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的性格特点进行临床施教,可使实习生能够充分信任老师,进一步在临床上发挥自身特长,从而提升自我,另外带教老师根据实习生的接受能力不同因材施教,不仅能够避免教学资源的浪费,并且可以使实习生充分吸收临床知识,使临床护理教学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科学的管理体系是保证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前提[8]。在临床护理带教过程中,往往由于管理不明确导致实习生的自律性欠缺,另外在管理考核、教学工作上带教老师不能明确执行,从而使教学质量下降。在本研究中,研究组建立健全四级教学管理体系,明确各级责任,从优管理耳鼻喉科实习生,并且使带教老师能够更好的利用科室资源,建立详细的教学计划,加之在日常临床带教的过程中,带教老师通过布置临床问题、提问、抽查的方式,使实习生在实习过程中保持上进,进而提高教学质量水平。通过结果对比,研究组教学安排、教学效果、三基培训分数显著高于对照组,说明“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对教学质量具有积极作用。对比两组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率发现,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其可能原因是在“结构-过程-结果”理论的支撑下,临床护理教学模式的组织体系更为完整,在四级教学管理下能够更好地把控结构的完整性;利用科室优秀的资源,加之带教老师进行“专人专项”模式保证教学效果,从而提高实习生对教学的满意率。
综上所述,将“结构-过程-结果”理论应用于耳鼻喉科临床护理教学中,通过加强管理体系、优化流程的方式,提高实习生的知识水平及教学质量,值得在各科带教工作中广泛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