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博科夫长篇小说《洛丽塔》中的女性形象研究
2019-04-02赵晓霞
赵晓霞
摘要:纳博科夫作为具有重要地位的文学家、学者,其作品是文学史上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其作品中男性为主,女性形象有分量但是相关研究比较少,本文通过研究纳博科夫长篇小说《洛丽塔》中的女性形象,分析了作品中三种类型:回忆中的恋人、命途多舛的小女孩、各种各样的妻子和情妇,同时从不同角度研究了不同类型女性形象形成的文化思想基础所在,最后探究了这些女性形象在小说中存在的价值,更加全面地对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了研究。
关键词:纳博科夫;洛丽塔;女性形象
弗拉基米尔·纳博科夫(1899-1977)是著名的俄裔美国文学家、翻译家、学者,是美国后现代文学的先驱,在世界文学史上有非常重要的地位。纳博科夫著作等身,作品类型广泛,有长篇小说十七部,短篇小说五十多部,诗歌四百多首,还有翻译作品和戏剧等,其中长篇小说最为著名。纳博科夫大部分作品以男性为主角,所以他人生低谷的到来原因之一就是女性,女性形象在他的作品中,也有很重要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文化影响和作者的意图投射,对纳博科夫作品中的女性形象进行研究,可以了解作品背后的诸多信息,很有价值。因此,研究其《洛丽塔》中的女性形象,很有意义。
一、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类型分析
(一)回忆中的恋人
这个类型的女性形象是作为男性主角的初恋情人出现的,存在于过去的回忆之中,不会出现在现实的生活中,但却无处不在,是代表着过去美好时光的留恋、怀想。纳博科夫的小说里,这些女性的存在,代表着男性的欲望,是男性存在的一种方式,通过对她们态度的变化,体现出男性主人公的成长过程和心理状态的变化。
《洛丽塔》中的阿娜贝尔·李就是这样一个初恋形象,从小说伊始,就是一个已过世的身份,出现也只出现在男主角亨伯特的记忆中,追求跟阿娜贝尔·李一样的女性,是亨伯特毕生的追求。与阿娜贝尔·李相处的童年是最开心轻松的,它的存在,给小亨伯特带来了温暖和慰藉。他们之间的爱情,充满了情欲的色彩,是原始的本性的疯狂释放。当阿娜贝尔去世,亨伯特的初恋结束了,这段回忆变成了他永恒的精神殿堂,变成了他一生追求的标准和要求。但是,不得不说,长大的亨伯特追求的“阿娜贝尔”们,早已不是原来真是的她了,而是转化成了一种符号,一种虚妄的疯狂的执念,他不断追求和幻想的,再不是她这个人,而是享乐的快感和未完成的遗憾,是对肉欲的追求。对阿娜贝尔的迷恋和寻找,不过是主人公对自己放荡生活的一种自我合理化,怀念的也不过是年轻的自己和青春的活力。当然,亨伯特后来找到的女性,都与阿娜贝尔有相同的特点[1]。
(二)命途多舛的小女孩形象
纳博科夫的小说中,还存在这样一种类型的女性,由于女性的身份,她们的经历通常非常悲惨,最终也以悲剧结尾,悲剧的原因,既是他人又是自身,但最终是社会的残酷和凶恶。这些女性形象的存在,显示了纳博科夫对社会的指责和对悲惨命运者的同情。
《洛丽塔》中的多洛雷斯·黑兹就是这样一种形象的存在,这个人物,得到了作者大部分的同情,是亨伯特眼里最优秀的“性感少女”洛丽塔。“‘多洛雷斯里的玫瑰和眼泪。我那小姑娘那令人揪心的命运应该与靓丽两字一起来关注。”她的悲惨命运不仅因为亨伯特,更由于无知媚俗的社会文化。作为直接元凶的亨伯特,丝毫不同情多洛雷斯,只關注自己的欲望和享受,骨子里充满了极端的大男子主义,把女性作为欲望的发泄对象和赏玩对象,毫无尊重,毫无反思。当亨伯特认为多洛雷斯为自己寻找的人时,自称为“猎人”、“土耳其皇帝”,把多洛雷斯称为“猎物”、“妓女”,将其幻想成主动诱惑自己的充满罪恶的人,将自己幻想成品德高尚的自律的人,将年幼的正常女孩的行为解释成蓄意的对自己的勾引,隐藏起自己心知肚明的卑鄙和胆小,放纵自己的邪恶的欲望,通过卑鄙的手段,获得少女的监护权,并扰乱了她的整个人生,对其进行了近乎变态的身心摧残。少女在屈服与反抗中挣扎,既无法认同当前的处境,又因为年幼无力,思想的不成熟和畸形的依赖,无法脱离这种处境。后来在庸俗的奎尔蒂的帮助下,脱离了亨伯特,但是却被逼迫拍摄黄色影片,在她拒绝之后被抛弃。最后嫁给穷苦的狄克,难产而亡。多洛雷斯是在亨伯特和社会文化的合谋下,结束了悲惨的一生[2]。
(三)形形色色的妻子和情妇形象
纳博科夫意识到,所有人都是孤独的,孤独的人为了脱离孤独,会做出各种事情,包括好的坏的。纳博科夫试着用爱来战胜孤独,他觉得,真爱可以使相爱的两个人一起获得超越孤独的力量。所以,在他的小说中还有这样一种女性形象,就是各种各样的妻子和情妇,她们承载了小说中婚姻和爱恋的主要情节,各有特色。
《洛丽塔》中的黑兹太太的形象就是一个令人讨厌的妻子形象。她具有纳博科夫非常反感的“媚俗”特性,思想肤浅,不深入,言语和行为粗俗,爱向人炫耀,爱慕虚荣,进行一些奢侈的举动,自欺欺人,思想陈腐、精神懒惰,灵魂空洞无趣,是自私又愚蠢的“妖妇”,作者在作品中不断对其进行嘲讽。这样的爱情、婚姻在纳博科夫看来是非常不幸的,是无法让人们获得摆脱孤单的力量的,当然,他也并没有将责任全部放在这些妻子和情妇身上,他觉得主要是两性的忠诚信任和灵魂交流存在问题,是双方的责任,缺乏沟通[3]。
二、塑造女性形象的思想文化基础
(一)多元文化的影响
纳博科夫自称“自己为俄罗斯长大的美国作家,在英国受的教育,深受西欧文化的影响。”这种复杂的生活经历和文化浸染,影响了他的作品中的女性形象的刻画。首先,女性可以是男性的拯救者,是过往美好生活的象征,这种想法主要源于俄罗斯文化中的女性崇拜成分。其次,又受到俄罗斯历史发展和男性主义的影响,女性又是社会活动的被排斥者,地位地下,没有自主的权利,所以他的作品中以男性为主人公,是绝对的中心,女性无论多么出色,只能是丈夫的私有财产。然后,女性也可能是媚俗、自私、愚蠢、冷漠的,他在作品中对这类女性表达了讽刺和反对,这是源于他接受的西欧和美国文化[4]。
(二)生活经历的投影
纳博科夫塑造女性形象的灵感跟他见过的和周围的女性有很大关系。他尊重女性,对悲惨命运的女性抱有深深的同情,这种情感跟他的个人经历有很大联系,他出生富贵之家,自小接受反对专制和迫害的思想,追求自由和民主,支持法律,维护未成年人的权利,尤其是未成年的小女孩[5]。同时,他父母自由恋爱,生活幸福,不存在出轨等行为,他受父母影响,重视婚姻中的尊重与忠诚,当然,也受到传统婚姻中男性主导的观念影响。青年时期的纳博科夫风流多情,但是最难忘的是柳夏的纯洁爱恋,是他最难割舍的情人。他相扶到老的妻子,善良多才,非常有文学素养,又很聪明,与纳博科夫心灵相通,同舟共济,伉俪情深。《洛丽塔》的手稿就是她从火盆里抢出来的。
三、纳博科夫长篇小说中女性形象的价值
(一)可以作为判断纳博科夫女性观的依据
“传统的父权文化系统中,作为符号的女性,往往被归纳为天使与魔鬼或者圣女与荡妇两极,女性在这一逻辑中没有自我辩说的能力,成为失语和沉默的一方。”纳博科夫塑造的女性角色也没有脱离这两种情况,一种是回忆中的恋人代表的过往的美好时光,这些女性美丽动人,青春活力,善良高雅,是“天使”;另一种,自私冷漠,庸俗虚伪,媚俗无趣,不能理解丈夫的内心,又无法给丈夫带来帮助,是需要摆脱的,是“妖妇”。对于前一种女性,应该珍惜,可以使男性超越孤独,获得力量,可以超越时间,拥有过去和未来。除此之外,他也有进步的思想,尊重女性个体,反对将其作为男性的附属品。总体来说,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出,它的女性观是保守的,但仍有进步的成分[6]。
(二)女性形象的塑造体现了流亡作家对精神家园的强烈渴求
纳博科夫作为流亡作家,跟所有流亡作家一样,有强烈的对家园的渴求和无家可归的困境,这在他的作品中均有体现。“没有童年生活的那种环境,任何地方都不令我满意。”他对过去的回忆非常珍视,但是现实的任何地方都无法给他安稳的感觉。在他的作品中,回忆中的恋人也寄托了这种情感,通过对记忆中恋人的描写,其实是在对过往的怀念,在作品中找尋自己的归属感,找到自己精神家园的寄托。
四、结语
纳博科夫的长篇小说《洛丽塔》中的女性形象,符合作者惯常的女性形象刻画,并受到作者自身成长环境、自身情感经历、流亡经历等的影响。文中对过去恋人的回忆,展示了男主人公甚至是作者对过往美好生活的追忆和渴求,是他们心中永远的白月光;对命途多舛的少女的悲惨经历的描写,既讽刺了社会的残忍,又表达了作者深深的同情和悲悯;对妻子和情妇等人的描写,则是展现了作者的婚姻观、女性观等,给出了作者心目中圆满的婚姻是互相尊重、互相理解、互相忠诚的,值得珍惜的女孩是坚强独立、聪明善良、善解人意的“天使”般的姑娘。通过对《洛丽塔》中女色形象的分析,可以更全面的了解纳博科夫的思想观念,对纳博科夫的研究很有意义。
参考文献:
[1]纳博科夫.洛丽塔[M].于晓丹译.沈阳:沈阳出版社,1999.
[2]王青松.回归现实主义——《洛丽塔》的一种解读[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32 (2).
[3]布赖恩·博伊德.纳博科夫传:俄罗斯时期[M].刘佳林译.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4]杨振宇.善良的上帝在细节中——试论纳博科夫的小说《洛丽塔》[J].外国文学研究,2002 (2):82-86.
[5]吴君.凶恶的天使——记俄裔美籍作家纳博科夫的妻子[J].世界博览,2002 (12):51-53.
[6]潘利锋.人性之谜的追寻--对纳博科夫和《洛丽塔》两个谜的解释[J].湖南师范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4,33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