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课程与文化回应生命的需求与质量
2019-04-02王阳
王阳
摘 要:新的课程改革应该由新的教育理念来引领,新的育人目标应该由新的师资团队来支撑,新的项目推动应该由新的教育姿态来实施,新的学校文化应该由新的行为制度来呈现。需要思考、面对并解决三个问题:一是学生的显性生存需求与隐性生命诉求;二是学校的应有教育使命与必然责任担当;三是文化的科学全面界定与传承创新方法。
关键词:学生需求;学校使命;品质课程;文化创新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992-7711(2019)03-003-2
新的课程改革应该由新的教育理念来引领,新的育人目标应该由新的师资团队来支撑,新的项目推动应该由新的教育姿态来实施,新的学校文化应该由新的行为制度来呈现。我们绝不能为哄领导开心就做做假、哄群众开心就做做秀、哄自己开心就做做梦,努力的实践和探索是实现教育转型的必由之路,要想做事、做成事,我们就应该坚持宁可出去碰壁,也不要在家里面壁。都说人生就像迷宫,用上半生寻找入口,用下半生在寻找出口,教育如此相仿。但人生具有“本位性”,而教育是以“他育”为重点,帮助学生找到他们成长的入口是我们的教育责任与使命。因此,作为基础教育工作者,我们需要思考、面对并解决下面三个问题。
一、学生的显性生存需求与隐性生命诉求
现在提及最多的核心关键词是“核心素养”,在假设学校、教师已经明确核心素養的基本要素、了解核心素养的学科表达的前提下,我们的学生是否明晰自身的发展需求和目标,是否具有实现目标的自觉力,显然这是需要质疑的。学生往往在被动接受而非主动获取,包括关键能力提升、必备品格养成和价值观念确立。
所以,我们首先要回答的问题是学生对自己真正获得的东西是否清晰?学生在生存与生命之间,更关注生存;在显性与隐性之间,更关注显性;在可视与可悟之间,更关注可视。导致学生方向偏差、重心失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现在普遍把责任归结为教育体制造成的竞争性高压,事实上,根本原因是社会与家庭的教育观、价值观的功利倾向在挤占理性思维。
要回答的第二个问题是学生关键能力的提升方式与评价策略是否科学?这其实就是培养怎么样的人的问题。(1)对于“认知能力”,知识多不代表能力强、素养好,关键在于认知的自觉性、方向性和选择性,真正需要提升的并不是知识数量本身,而是知识获取的内生动力;(2)对于“合作能力”,学生普遍缺乏合作的精神和意识,这源起于高厉害的学业竞争压力,无论是与自主招生密切相关的学科竞赛还是与选拔机制相关的学业成绩,都导致了学生自我意识过度膨胀。目前的所谓的合作互助式的学习,仍然只是一种形式,并没有内化成学生的本质需求,也许综合素质评价真正发挥其作用时,会有所改观;(3)对于“创新能力”,北京教育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北京师范大学褚宏启教授认为创新能力是核心素养的核心,其重要性可见一斑。教育讲究慢效,讲究自然生成,而我们注重的往往是效率,特别在微观层面,我们必须自问,我们到底有没有真的给学生提供自主个性发展和创新能力培育的土壤,即使提供了,土壤厚不厚、肥不肥?事实上,创新能力是可被认知的,是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创新品格的有机合成体,而且具有强烈的情境性。(4)对于“职业能力”,是将知识、技能和态度在特定的情境中进行类化迁移与整合所形成的能完成一定职业任务的能力。简言之就是“学以致用”。职业能力是一种综合能力,可以认为是前三种能力综合呈现。虽然我们开始意识到生涯规划的重要性,但仅有规划远远不够,在意识层面、实证层面依然缺乏支撑,尤其是如何以学生终生发展水平(个体学习力、团队发展力、环境适应力、社会服务力和价值增长力)的跟踪监测来评价学校教育的水平还有很多方面值得进一步研究和探讨。
二、学校的应有教育使命与必然责任担当
抛开形式上的迎合和装扮,站在教育理想的高度和行动指向的内生体认,审视学校办学理念和管理水平对社会的教育观念和教育认同的“镜像”反馈,我们先要反思教育实践中的几个痛点。痛点一:工具理性驱使下的价值理性缺失。我所理解的工具理性有两种界定:一是为达目的而采用的功利化的刚性手段,二是为实现预期而采用的设计、实施和评价等柔性方法,之所以产生教育负效,是因为我们更多的在采用刚性手段,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并重才是引领学校教育发展的正确路径。痛点二:被缺乏实证的形而上之哲学观点扭曲的教育观和价值判断;我们的教育是否存在问题,是,但我们不能忽视其存在的历史背景、不能忽视事物发展需要过程性自愈的必然规律、不能忽视中国教育取得成绩及对社会进步做出的贡献。我们需要正确的价值判断,教育需要的是改革与创新,而不是推翻与革命。痛点三:是在知识获取与能力培养的重要性问题上纠缠不清。什么是教育?有一种颇具深意的解释是“当学生遗忘了一切所学之后,剩余的东西就是教育”,我认为很有道理,意思就是“教是为了不教”、“学是为了不学”,最终是能力目标的达成,但是由此而产生了知识与能力的博弈,出现了因“能力核心说”而全盘否定传统教学模式,以活动代替传授的片面教学观。有了知识的积累才有遗忘的资本。我们必须用辩证的教育观解决理论的偏差问题。
学校作为教育理念传导和教育实践探索的具体实施主体,其责任和使命的最根本的关注点就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必须在微观层面上确立正确的教师观和学生观。教师角色的“园丁说”造成了主体错位,单向实施手段扼杀了学生的自主性;同时又是一种方式错位,工厂化、流水线模式制约了学生个性、特色、多元发展的自然生长需求。教师角色的“蜡烛说”既是生命意识的缺失,又是精神动力的的缺失,积极幸福的教育除了指向学生,同样指向教师,尊重教师的生命是尊重教育的前提,为了失去而存在,缺乏现实意义,并会产生负面传导和功利输送,正确的价值观何以形成。对于“学生观”其实我们研究讨论的很多,关注学生的成长需求,培养学生的自主能力,给学生种下美梦。教天地人事、育生命自觉,实现学生“学力形成”与“人格形成”的统一。其实,应该从学校或区域的教育理念以及理念与实践的匹配度和相关性来看正确学生观的形成与落地状况,例如:台湾道禾实验学校将“培养独处、与自己对话的能力”、“培养团队意识与协作能力”、“培养与自然和谐相处能力”作为教育目标;荷兰于2016年启动的“中小学生2032教育计划”被称为“未来驱动型”教育模式,其强调全面素质提升,强调感知力、创造力、探索力以及社会与公民意识。15年行动计划,凸显了教育的慢效性,符合尊重学生自然生长的“学生观”。
如果把学校的应有使命与责任担当再提升和聚合到一个点上,那就可以归结为学校的文化主张,以及文化内化基础上的自我认同、社会认同、发展认同和价值认同。下面我们就谈谈文化。
三、文化的科学全面界定与传承创新方法
对企业发展而言,我们通常是把资本与创新视为硬币的两面,以此来共同驱动企业转型文化发展。对于教育,我们同样可以借鉴此模式,只是其概念界定有本质的区别,我们把资本定义为“决策资本+人才资本+课程资源”,把创新定义为“传承方式创新+文化内涵拓展”,以此来共同驱动学校文化的升级与转型。再回到企业,我们不难发现,具有持续竞争力、生命力的企业都是依靠产业的转型,一般周期是3到5年,而且一定是在企业发展处于顶峰期就实施转型方案。而由于教育的特殊性,我们并不可能也不能以如此快的频率来转型,我们更多地是在传承基础上的发展与创新,同时要更多地关注文化的提炼,更多地关注学校文化对师生成长的影响力以及对社会文化的影响力。文化是一个很难说清楚的概念,正因为如此,学校往往有建设规划、教育教学发展规划、教师培养规划,但很少有学校文化发展有规划,短效性、碎片化、附着性、无序化就成为必然。
所以,我们首先要对学校文化有一个清晰的认识,通常我们把学校文化分为物质文化、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行为文化。物质文化是学校文化的物态化呈现,主要是环境的建設与氛围的营造;精神文化是价值观引领,是学校的主流文化,是被群体高度认同的文化;制度文化是一种文化主张的系统化表达,以期用此作为群体及个体行为的基本规范和准则;行为文化是学校文化深耕后的外显,虽然表现在文化的末端,但确是文化內植深度及其产生对人的影响程度的根本检验。当每一个人与学校的主流文化建立关系的时候,文化就产生了约束力,就可以解决许多制度无法解决的问题,这也正是李希贵校长提出的“文化股份制”概念,要把分散在每个人大脑中的价值观集中起来。
学校的文化建设与文化创新存在几个误区:一是过于看重物态呈现,重外显而轻内涵;二是过于追求文字表述,重形式轻内容;三是过于迷信大师策划,重理论轻实践;四是过于追求短期见效,重政绩轻积淀。文化建设与创新是一种特色,但不能是标签化的特色,他需要载体、需要系统的设计规划、需要有效实施路径、需要科学的评价体。就学校而言,只有课程建设可以当此重任,课程可以连接教师与学生、课内与课外;打通认知与实践、接受与创新;兼顾科技与人文、已有和未知。我市正在大力推进品质课程建设,同时又作为省前瞻性项目课程基地促进学校文化创新的实验区,一段时间以来,围绕课程建设作了许多研究、探索和实践。首批20所种子校和20所联盟校的品质课程建设工程只是一个起点,所有学校将以此项目的实施为契机,借助课程专家的智力支撑、明确课程建设的根本任务,厘清课程建设的根本路径,立足学校课程的现有基础,挖掘课程建设的学校资源,在充分发挥课程的“孵化器”作用的基础上,深刻理解课程与文化的双生功能,以课程建设促进学校文化创新,以文化创新引领课程建设,实现学校育人的新样态,打造育人模式、教育生态的昆山样板。
做教育是辛苦的,更是快乐的,只有保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才能成就我们的事业。机遇不过是“历史环境”造就的“历史机会”,挑战往往是“历史环境”催生的“现实问题”,面对挑战,要始终坚信正确的结论和决策一定来自多元的声音,而不是权威的选择。始终坚持自己的教育自信和文化自信,防止“目的颤抖”、不忘“教育初心”,走好基础教育之路,回望无憾、便是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