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印尼元朝水军石棺遗存考察(上)

2019-04-02徐作生

寻根 2019年1期
关键词:水军蒙古

徐作生

缘起

2010年夏,我受邀出席马六甲首届国际郑和学术论坛,会议终了,又用逾20天,在印尼踏访古代华人拓殖遗迹。返国时于雅加达机场候机大厅休息,偶遇北苏拉威西省华人矿主林新顺氏,彼告日:“在苏拉威西岛以北的哥打莫巴古市(Kotamobagu)莫达徉镇(Modayang)达魄谷村(Tobogun),有蒙古人后裔,该族群虽与当地土著共同生活数百年,民族成分归属米那哈撒族(Minahasa,注:一译为米纳哈萨,皆同音异译)之一支,其身材、面貌颇类蒙古族:面横阔,颧骨高,鼻稍平,而其语言和生活习惯仍保留诸多历史遗痕。不仅是达魄谷村,在莫达徉所辖的其他小村子亦有此族群。”我惊讶久之而不能语,对日:“考蒙人在爪哇史,不得不述及元軍征爪哇这件发生在南太平洋地区海战史上的重大战役。但《元史》对此所记寥寥,仅夹杂于《世祖本纪》及史弼、高兴等人物的传记里,而所记事亦简略。查《中外海战大全》,述元征爪哇战役,亦仅数百字。”

林新顺氏自言是商人而非学者,“汝欲问有何文字或实物尚可佐证其说,定要到实地查访,除此也不知其他了。”

然其所言及之,确是一个极为重要的学术信息。惜林氏与我并非同一航班,不及细谈。未了,彼留下电话和村庄地址(即彼矿所在地),叮嘱“盼缘聚”,始各分袂。

岁月匆匆,一晃八年过去。2018年5月,我借泗水国立大学孔子学院开设历史专题讲座之机,决定“单飞”万鸦老,然后再转雇小汽车,深入北苏拉威西岛北米那哈撒县下属村镇以及哥打莫巴古山区踏勘。

根据实地勘访所摄之图片和影像,我对北苏拉威西岛将近150座古代石棺及米那哈撒地区一支民族族群的成分进行了详细而周密的考释,发现有三:

其一,诸多石棺上反复出现龙图腾,以及太阳和莲花图案;其二,生活在米那哈撒地区之特殊族群,无论从长相、姓氏抑或是从语言上分析,都带有蒙古族特征和元朝特征;其三,一些刻有M字母标识的石棺,为荷兰文Mongohe之缩写,其落葬年代应在荷据苏拉威西岛之后,即17世纪晚期。

我从而得出结论:印尼北苏拉威西省米那哈撒地区曾经生活着一支元人水军,他们(亦间有其土著妻妾和子女)死后被族人葬于石棺,石棺已知总数144座,所有石棺俱朝向北方,棺上雕刻带有蒙元文化特征——龙图腾或太阳图腾,一些石棺上的莲花图案,表明其中以崇信佛教者为多;而所雕刻之人像,亦具有“面横阔,颧骨高,鼻稍平”等时代特征。

兹将石棺内容及元军后裔文化遗痕一一列出,考证如次,亦祈读者不吝匡正。

哥打莫巴古地区蒙古族成分之踏访

一、关于苏拉威西岛米那哈撒地区

查《辞海》地理分册“外国地理”,有苏拉威西岛专条记叙,其文云:“苏拉威西岛(Sulawesi Island),旧释西里伯斯岛(Celebes Island)。印度尼西亚岛屿。西隔望加锡海峡同加里曼丹岛相望,东邻马鲁古群岛。多高山深谷,少平原,是印尼山地面积比重最大的岛屿。”计分东苏拉威西、南苏拉威西、中苏拉威西和北苏拉威西四个省。苏拉威西岛岛形奇特,由四座半岛分别向东北方、东方、东南方和南方伸出,地图上看,如同一个四爪掌;其中,北苏拉威西省即在这四爪之内的北爪——米那哈撒(Minahasa)半岛上。

米那哈撒半岛,又分北米那哈撒、中米那哈撒、南米那哈撒、东米那哈撒四县,其中还要加上北苏拉威西省省会万鸦老市。如果粗分一下,世代生活在这里的土著居民属于米那哈撒族,他们多信仰基督教,亦有不足30%的人信仰伊斯兰教和万物有灵教。

二、莫达徉镇杜嵩村(Duson)原住民调查

时间:2018年5月13日

地点:哥打莫巴古市莫达徉镇杜嵩村

受访者:杜嵩村原住民

按照8年前华人矿主林新顺先生所留下的联系方式,打电话一直联络不上,询之他人,才知印尼实行电话实名制,老号码一律废止使用。

承蒙北苏拉威西省华文教育协调机构主席徐启忠先生选派万鸦老华校的一名米那哈撒族女学生妮娅为我做随同翻译。

若去哥打莫巴古市莫达徉镇,必得要从万鸦老雇车前往,两地之间虽距离200多公里,但沿路弹坑累累,崎岖不平,来回在路上时间就要十个钟点以上。

清晨7时许,我们在集合地出发,到达莫达徉镇时已经是晌午时分,立即找一家餐馆吃饭,其间通过饭铺老板介绍,找到了镇长家,不巧未遇。遂驱车上路,在一个叫杜嵩的小村庄停下,村口有小店,询店主,答日姓黄,其父黄公梵,是华裔,英文名HuangKongfan,20世纪中期始迁徙至此,父亲已经去世,留下这爿小店铺由他打理。在交谈中,我发现他对这一带历史亦不甚了了。

于是妮娅带路,继向村子深处走,这里全是陡坡,芭蕉林子茂密,木板搭建的民宅散落在陡坡之下。

在村子里,我进行了原住民的姓氏调查。寻找到一家屋宇较大的宅子,主人是个中年汉子,41岁,叫里吉(Ligi),长相憨厚,妮娅向他说明来意,主人便和善地请我们入屋做客。

这是一个大家庭,屋里还有里吉的奶奶、父母、弟弟、弟媳,以及里吉的妻子和一双儿女,若加上摇篮里的侄儿,总共有九口人。

里吉的父亲叫约瑟夫阿卜杜拉曼(Yosuf-Abdulrahman),据其所言,他们世代居住于此,是这个村庄里最古老的原住民,他有两房儿子,还有一个已出嫁的女儿。从“Abdulrahman”这个姓氏来判断,他们信仰伊斯兰教。

约瑟夫阿卜杜拉曼告日,杜嵩村内,除去外来杂姓不算,共计有九个姓氏,这九个姓氏里,竟然有5个是以“蒙古”(蒙古或读如蒙哥)打头的,计:

原文 转为汉语读音

Mokoagow 蒙古阿公

Mokoapa 蒙古阿巴

Mokoginta 蒙古京打

Mokodonpit 蒙古董兵

Mokodongan 蒙古董岸

Mamonto 妈孟托

Paputugan 巴布托岸

Gumalangit 哥妈拉衣特

Abdulrahman 阿卜杜拉曼

我同时进行了原住民的语言调查,我请约瑟夫把一些自然现象、人的器官、动物以及日常生活用具等当地语言随意列出23例,并且把这些语言与爪哇语和米那哈撒语一一进行比对,最后得出结论,所列出的23个单词之中,有16个是与爪哇语或米那哈撒语迥异。

鉴于语言发展规律之变化,若外来词汇逐渐增加,同源词汇逐渐分离,并且出现语义扩大、缩小等现象,外来词汇甚至可以影响一个语言的语法,这里所列述之23个名词,一律按照“原生态”情状呈于读者诸君眼前,分列如次:名词 原文书写 转为汉语读音 与爪哇语和米那哈撤语比对

狼 Briy 博锐耶 不同马 Kapalo 嘎巴格 不同牛 Sabi 萨碧 类似羊 Baimbe 拜母拜 不同狗 Ungku 翁姑 不同人 ltau 衣滔 类似眼晴 Mata 姑他 类似手 Limah 黎马 不同嘴 Bibik 必必克 不同脚 Siol 丝敖 不同脸 Pogot 报告 不同牙齿 Bagang 巴纲 不同太阳 Singgai 新概 不同月亮 Buran 部然 不同草原 Bonok 波瑙克 类似大山 Bulud 布路得 类似动物 Tundi 蹲地 不同吃饭 Mongan 磨岸 不同菜 Pindan 宾丹 不同勺子 Leper 勒泼 类似马奶 Susu 素素 类似树 Bangkoi 棒告衣 不同房子 Baloi 巴劳衣 不同

八年前,我偶遇华人矿主林新顺氏,谓莫达徉镇达魄谷村(Tobogun),有蒙古人后裔,长相特征为颊大颧高,鼻平唇厚,头面圆,特别是他们使用的农具和其他的生活用具还保留着古风遗存,可是因天色渐晚,而遍访达魄谷村无果,故此次调查亦仅能到此为止,俟日后有机缘再作踏访。

但是,令我惊异的是这5个具有一定规律的“蒙古”姓氏:Mokoagow(蒙古阿公)、Mokoapa(蒙古阿巴)、Mokoginta(蒙古京打)、Mokodonpit(蒙古董兵)、Mokodongan(蒙古董岸)。那么这个一定的规律之中,又蕴含着怎样的历史信息呢?

另外,据村庄里的其他长老告云,这5个姓氏中的“蒙古”之称号,在莫达徉镇一带的其他村庄也有,更或攀染至附近他镇,比如在莫达徉镇往北约25公里的地方,就有一个叫蒙古帮(Mokobang)村寨,属于Tompasubaru镇管辖,村人多以蒙古(Moko)为姓氏,便可来佐证此种情状。

他们这一支特殊的土著族群到底来自何方?他们说的语言与其他的部落民族为何又有太多的不同?他们的祖先是哪一个朝代流落到此的?

三、元朝水军征伐爪哇之因果

如开篇所言,要考述蒙古族成分这种种的疑问,我们不得不提到历史上的蒙元水军征爪哇这个重大历史事件。

在13世纪时,曾经出现过维持了一个世纪之久的“世界体系”,元代的疆域“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中国同欧洲、中亚、东南亚的交通极其便利,中外交往非常活跃。当时与中国有海外贸易关系的地区和国家很多,海道贸易方面,据元人汪大渊《岛夷志略》的记载,仅东南亚、南亚各沿海国家和地区即达97个之多。《元史》中说,元世祖忽必烈诰谕海外国家“诚能来朝,朕将礼之;其往来互市,各从所欲”。

至元二十九年(1292年)二月,受忽必烈遣派,右丞相孟琪持诏书赴到爪哇王宫,劝说国王来华朝贡,时因言语不和,孟琪被国王黥面放还。

外交无小事。《元史》“世祖本纪八”云,忽必烈闻报后震惊,即命史弼、高兴、亦黑迷失作统领,调集福建、江西、湖广三地兵士2万人,大小战船500艘,携载水军一年的粮食,渡海远征爪哇。

又,若按《元文类》记载,则“发舟千艘,费钞四万定,赍一年粮,降虎符十、金符四十、银符百,金衣段百端备赏。”《元史》在写到这段外交史实时,记载了忽必烈的一段话,他说:“卿等至爪哇,明告其国军民,朝廷初与爪哇通使往来交好,后刺诏使孟右丞之面,以此进讨。”说明忽必烈本来欲和爪哇国正常往来,但发生了孟琪被黥面之事,故而元朝不得不兴师问罪。

元朝廷为了扩充征伐爪哇水军的招募,下诏凡是“习泛海者,募手工千人者为千户,百人者为百户”,而且还实行了“罢开河之役”及“令贩私盐军习海道者为水工”两项政策,以保证招募到足够的水军。

关于元军征伐爪哇的航线图,《元史·史弼传》里讲元军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东董西董山、牛崎屿,入混沌洋橄榄屿,假里马答、勾栏等山,驻兵伐木,造小舟以入。

根据上述史料记载,元军经过的线路是:七洲洋,即今七洲群岛东南洋面;万里石塘,即今西沙群岛;混沌洋,今占婆岛东南洋面;东董、西董山,即今藩切市东南;橄榄屿,今头顿市西南昆仑岛;牛崎屿,今关丹市东南雕门岛;假里马答,今坤甸市西南卡里马塔岛;勾栏山,即加里曼丹岛西南岸一属岛,英文Gelam。

元军征爪哇一战,因指挥失利,伤亡三千人,余部在海上漂泊68天才回到泉州。但实际情况是,除去在沿途岛屿一路滞留的病卒,返回的水军人数不多。忽必烈诏治史弼、亦黑迷失这两名指挥官的罪过,各廷杖之,没收他们的三分之一家产。

值得一提的是,忽必烈时期与爪哇国的关系除去至元二十九年、三十年处于战争状态以外,其余時间都保持着友好的往来。如至元十九年七月,宣慰使孟庆元、万户孙胜夫使爪哇回,阇婆国贡金佛塔。周致中《异域志·爪哇国》说:“古阁婆国也,自泉州发舶,一月可到……与中国为商,往来不绝。”又据《马可波罗行纪》之《爪哇岛》记载:这个国家商品种类很丰富。岛上出产如胡椒、肉豆蔻、甘松香油、生姜、荜澄茄、丁香和其他一切有价值的香料和药材,因此有许多商船装载商品前来交换,并且获得巨大的利润。这些记载充分说明了元朝与爪哇的贸易往来是十分频繁的。

有个细节是:元朝水军在爪哇之战中,有一些残部就留在当地不走了。如经过勾栏山(今属印尼)的时候,部分病卒留在了那里,与当地人杂处,元人汪大渊见到他们时(这些人亦有可能是水军后代),用“飘然长往”一词来形容。汪大渊《岛夷志略》云:“飘然长往,有病卒百余人,不能去者,遂留山中。今唐人与番人丛杂而居之。”唐人,即中国人。其实,汪大渊在航行途中,不仅在勾栏山亲眼见到过元朝水军或他们的后代,还在中东的马鲁涧见到过一名当地的酋长,一交谈,说自己姓陈,临漳人,幼小时读书,长大后又习练兵事,元初曾经在甘州做官,后来率领所部西征,到了这里之后便没有再回去。由是观之,元朝无论是东征还是南征,都有可能留下一些残部在那里,时光推移之下,子孙繁衍,人丁兴旺。

综合以上史料,笔者可以断言,印尼北苏拉威西省米那哈撒地区曾经生活着一支元朝水军残部,他们与生活在勾栏山的水军一样,“飘然长往……不能去者,遂留山中。今唐人与番人丛杂而居之”,并因此留下了后代。

行笔至此,笔者又发问:流落在北苏拉威西的元军,其间又有着怎样的沧桑经历呢?除此能否寻找到更直接或让人信服的文化遗存呢?

猜你喜欢

水军蒙古
“超前点评”折射“水军”控评乱象
蒙古水军曾称霸世界
蒙古水军曾称霸世界
蒙古靴
蒙古正式废除死刑
“水军”刷好评也会犯罪?
网络水军
中蒙俄贸易现状及其潜力分析
50 SHADES OF ONLINE LIT
明初全宁卫置废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