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文化结合与融合的条件、路径与启示

2019-04-01赵书昭

世纪桥 2019年2期
关键词: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

赵书昭

【摘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结合与深度融合的条件包括:文化契合的广泛存在,时代需要新型文化以及中国共产党的自觉意识。在上述两种文化结合与融合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创造并运用了“借词生义”、“借古喻今”、“借古颂今”和“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等路径和方法。我们从文化结合与融合的实践中获得的启示是:必须坚持敢于挖掘,善于提炼,巧于结合,融合创新的理念。坚持“马魂”“中根”,马中外三大文化“交相为用”的原则。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再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结合;文化融合

【中图分类号】A8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0475(2019)02-0038-03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5000多年文明发展中孕育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党和人民伟大斗争中孕育的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层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可见,继承和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革命文化,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中国共产党人和全国人民面临的长期命题。要破解这一课题,就要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契合、结合与融合着眼和人手。

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与融合的条件

中国共产党不是历史虚无主义者,也不是文化虚无主义者,而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中国传统文化与马克思主义在形成背景,内容和价值方面都具有巨大的差异性。那么,这两种异质文化缘何能够实现成功结合与深度融合,并形成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优秀成果呢?这是因为:

(一)文化契合点的广泛存在

所谓文化契合,是指两种异质文化之间在某些思想观点、意蕴意涵、价值理念和精神旨趣等不同层面或某个点上的通约性或相似性,是两种文化能够产生共振共鸣,碰撞火花的交叉地带,是能够实现文化间有效结合及融合创新的重要基础。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着广泛的契合点。具体表现在:共产主义理论与世界大同观念的契合;实践观点与践履精神的契合;人民史观与重民思想的契合;解放全人类思想与以天下为己任情怀的契合等等。正是由于这些契合的存在,才使得马克思主义传人中国后能为先进的中国人所折服、所信仰,并依托中國革命的伟大实践迅速在中国扎根,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成功结合和深度融合,创建了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文化等先进文化。

(二)时代呼唤新型文化

自鸦片战争之后,在西方强势文化面前,中国传统文化逐渐丧失自信并走向文化自卑。此时的中国传统文化在救亡图存这个重大历史命题面前显得无能为力,因此进步的中国人把目光转向了西方近代文化。于是,“全盘西化”思想在新文化运动时期达到了一个空前的高潮,至今仍对我国重新树立文化自信起着巨大的阻碍作用。但是,进步的中国人很快发现了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和政治制度无法在中国真正扎根,无法带领中国走向独立和富强。伴随着西方军事和经济上的侵略,文化侵略也接踵而至。于是,中国本土的封建主义文化和带有侵略性的西方近代文化合流而产生了半封建半殖民地文化,这种文化不仅充满着文化自卑,而且麻痹中国人的精神,消解国人的斗志。在马克思主义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成功结合和深度融合,一方面继承、弘扬和升华了中国传统文化,一方面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于中国的文化沃土,创建了民族的大众的反封建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文化,彻底改变了中国人的精神面貌、重振了民族精神,凝聚了民族力量,为中国人重建了崭新的精神家园。

(三)中国共产党的自觉意识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开始就从政治向度和文化向度两个维度展开,但是由于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任务的首要性和迫切性,马克思主义在政治向度上的发展远远要比其在文化向度的发展更加充分。但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开展,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树立了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与融合的自觉意识,并且创造和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方法。李大钊是党内最早尝试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先进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实践活动中,他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要素相结合,通过中国古代文字的起源和演化来解读和分析马克思主义原理的真理性。这些不仅可以从他的《原人社会于文字书契上之唯物的反映》、《史学与哲学》等著述中得到反映,更可以从他坚定的党性和光辉的人格中得到印证。随着革命实践的深入开展,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逐渐树立了这种自觉意识。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同志在《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就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概念,并指出马克思主义要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具体实际”就是中国的历史、实践和文化。1939年,毛泽东同志在《新民主主义论》当中正式提出了要建立“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即新民主主义文化。正是伟大的革命文化才把生活在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旧人改造成具有高度革命觉悟,具有坚定革命理想的新人。

正是有了上述三个主要条件,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与融合才能成为现实,并诞生出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样的优秀成果。这不仅使中国传统文化再次焕发新生,也使马克思主义扎根中国文化沃土,创新和发展了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和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结合与融合的路径和方法

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就是中国共产党人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与融合发展的结果。在此过程当中,共产党人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创造了诸多有效的方法,积累了许多有益的经验。主要表现在:

(一)“借词生义”的方法

所谓“借词生义”就是在重要概念的创造和应用当中,一方面借用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成语、概念和典故,另一方面用马克思主义的、革命的和建设的新内涵、新内容置换其旧内涵,旧内容,赋予其崭新的生命和面貌。比如,毛泽东同志在1941年《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借用了《汉书》中的“实事求是”一语,并赋予其马克思主义的新内涵,新定义。毛泽东同志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这就是毛泽东同志运用“借词生义”的方法,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巧妙结合。而此后被赋予新内涵的“实事求是”相继发展成为了毛泽东思想活的灵魂,发展成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发展成为了我党的思想路线。这就是在结合之后进一步融合的结果。除此之外,邓小平同志对“小康”这一传统概念的改造使用也是如此,赋予其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战略目标的新内容。江泽民同志提出的“与时俱进”同样是这样的优秀案例。“与时俱进”是从《周易》当中的“与时偕行”一词发展而来。李大钊在1918年发表的《此日》一文中就有“月异岁新,与时俱进”之语。但后来我们用“与时俱进”来形容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赋予了它崭新的含义。无论是“实事求是”“小康”还是“与时俱进”,这些话语没有停滞在党的指导思想和理论层面,而是在经过改造后深入到中国大众的精神生活,成为中国人民街谈巷议,耳熟能详的词汇和话语,甚至达到了日用而不觉的境界,成为了中国人民精神文化生活必不可少的要素。

(二)“借古颂今”的方法

所谓“借古颂今”就是借用中国传统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风格和文化要素,植入马克思主义的新内容,植入革命和建设的新内容。在毛泽东同志看来,一定要让马克思主义以民族的形式表现出来,以老百姓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并赋予其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中国共产党人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并取得了优异的成绩。最为突出的就是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和创新方面,具体如红歌和革命样板戏的创作。红歌基本上是用我国各地的民歌、小调或号子等深具民族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曲调形式,植入革命的内容,教育和鼓舞全党、全军和革命群众,为革命服务。如《黄河大合唱》就借用了船工黄河号子的曲调来表达全民族抗日的民族热情和力量。如《十送红军》《山丹丹花开红艳艳》等歌曲则是借用了江西赣南采茶调和陕北信天游的曲调形式和风格,但表达的则是歌颂红军,歌颂党,歌颂革命的新内容。当然,除了红歌和样板戏外,以毛泽东、陈毅等为代表的老一代革命家所创造的诗词,虽然在格律和形式上以旧体诗词为主,但所表达的内容依然是革命和建设的新内容。以上这些都属于“借古颂今”的方法。

(三)“借古喻今”的方法

所谓“借古喻今”就是运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典故来比喻今时今地的状况和需求。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历史文化典故众多。中国共产党人是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忠实继承者和弘扬者,我们党的领导人都比较擅长引经据典,借古喻今。毛泽东同志就曾经以“愚公移山”的典故来教育全党,鼓励全党、全军和革命群众必须要继承愚公的执着精神,最终获得革命的成功。此外,习近平等同志都经常引用历史文化典故。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同志多次在重要讲话中运用中国历史文化典故,其密度之高,内容之丰富,涉猎之广泛为人们所称道。为此,人民日报社专门编写并出版了《习近平用典》一书,全书分为:敬民篇、为政篇、立德篇、修身篇、笃行篇、劝学篇、任贤篇、天下篇、廉政篇、信念篇、创新篇、法治篇、辩证篇等十三个篇章。该书对习近平总书记所引用典故进行出处和原始意义考证的同时,更是对所引典故进行现实意义的解读。

(四)“創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对待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遵循“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方法。即在找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契合点的基础上,运用富有创造性的路径方法,实现二者有机结合与深度融合,在此过程中实现新概念、新理论和新内容的创新和生长。比如,习近平总书记在2015年9月联合国成立70周年系列峰会上提出了“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概念。其中既含有中国传统文化当中“世界大同”、毛泽东同志诗词中“环球同此凉热”的意蕴意涵,又含有共产主义思想中全体人类共同福祉的情怀和全人类对未来社会的美好愿景。实际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双创法”是我党创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结合与融合的最新方法论观点,是指导当代中国文化建设的重要方法论原则。

三、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融合的启示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在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漫长的结合与融合的实践经验中,我们可以获得以下历史性启示:

(一)坚持敢于挖掘,善于提炼,巧于结合,融合创新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存在广泛的契合点,但需要进行深入挖掘和提炼。所谓“敢于挖掘”,其实是个理论勇气问题,即不要因两种文化的异质性就望而却步。要敢于探索,敢于在理论研究上投入时间和成本,甘于付出,沉下身子,切忌浮躁和追风。所谓“善于提炼”,就是在寻找两种文化契合点的过程中要做到精炼、准确和全面,要对两种文化具有深入的研究和把握,深入挖掘两种文化在思想理论、意蕴意涵和精神旨趣上的契合。所谓“巧于结合”就是运用各种具有创新性的方法和路径实现两种文化的精妙结合,即不失马克思主义的内涵和内容,又兼具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意涵和外在形式,使大众更容易理解和接受。所谓“融合创新”就是在文化结合的基础上培育新型文化的过程。坚持上述理念,立足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结合与融合推向更深的层次。

(二)坚持“马魂”、“中根”,马中西三大文化“交相为用”的原则

“马魂、中体、西用”论虽然在学界引发了一定程度的反响但仍然存在学术争议。提出者也指出“马魂、中体、西用”的三元模式也有其局限性,只能有条件的适用,而不能夸大其适用范围和解释效力。其中,“魂”“体”“用”实际上指的是马、中、西三种文化不同的角色和功能。“魂”的角色和功能只能由马克思主义来承担,因为它具有无可比拟的科学性、价值性和革命性,对现实具有强大的解释力和改造力。因此,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魂”,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但是,“体”的角色很难说仅仅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来承担。因为当代中国文化是以中国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的,当然也包括人类创造的一切优秀文化成果。因此,把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定为当代中国文化之“根”,是比较科学的。包括西方近代文化优秀成分在内的人类一切文明成果可以发挥“用”的角色和功能,处于辅助性地位。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以马为魂”和“以中为根”是不能变的,而马中外三大文化皆具有“用”的功能,通过交流对话,渗透融合可以实现“三流合一,综合创新”的局面,实现“马中外交相为用”,为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服务。

(三)坚持实现马克思主义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双重再生。

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要彻底实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扎根”,摆脱“外来户”身份。马克思主义具有世界性和民族性两大特质。对于中国人而言,马克思主义就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形态上是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文化形态上是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价值观形态上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党的正确领导下,通过继承和发扬革命文化,持续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精心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马克思主义的精神实质融入到中国人民的精神世界和日常生活当中,让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元素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达到日用而不觉的境界。当然,发展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和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还需要继续创建我们的话语体系,构建我们的国际话语权,彰显当代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猜你喜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文化融合马克思主义
Chinese Attitudes towards the 1995—1996 Taiwan Strait Crisis
高校开展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长效机制研究
浅析儒释文化融合对石恪绘画的影响
知识型新移民文化融合的内容及途径分析
基于多元音乐文化背景下的高中音乐教学模式探讨
《狼图腾》与中国的图腾文化
学习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在专业课课堂教学中融入“三观”教育初探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
论马克思主义党建学说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内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