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是什么样的人?
2019-04-01孟芳龙海军
孟芳 龙海军
摘要:非正规创业有助于增加就业机会,提高经济收入,是缓解我国贫困问题的有效途径。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本文实证分析了贫困地区创业者人力资本对非正规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与效应,描述了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特征。研究发现:学历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工作经验、行业经验和创业经验均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管理经验和创业失败经历均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有正向影响但不显著。即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多为那些具有较多工作经验、创业经验但学历层次较低的人群,且多倾向于在原有工作行业内开展非正规创业。
关键词:非正规创业;人力资本;经验
中图分类号:F279.2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9.01.009
0 引言
黨的十八大确立了到2020年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现在到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期”。而截止到2017年底,我国农村仍有3046万贫困人口,并主要集中在深度贫困地区。我国贫困地区扶贫与发展任务依然任重而道远。非正规经济因其有助于增加就业、缓解贫困 [1-2],在促进我国贫困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黄宗智、李强等进一步认为正是地方政府有计划的非正规经济行为,才导致了中国的经济奇迹[3]。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深化、城镇化不断加快,我国非正规经济增长迅速,规模不断增加,甚至大大快于我国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增长速度,年均增长速度达20%以上 [4]。作为“在非正规经济中实施的创业活动”[5],我国非正规经济的迅速发展正是非正规创业活动不断兴起的宏观体现。一个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原因与根本动力在于这一区域一批具有企业家精神的人开展了创业活动,推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我国贫困地区经济落后的根本原因之一就在于包括非正规创业活动在内的创业活动相对缺乏。针对这一现象,哪些因素会影响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的产生?如何影响?这些问题就成为本文研究的起点。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人所拥有的资本对个体和企业层面的战略选择有重要影响,并随之影响其诸如创业等经济行为的类型与内容。刘光明、宋洪远通过对安徽、四川2省4县71位回乡创业的案例分析,发现人力资本是影响企业发展的重要因素[6]。朱红根等基于企业资源理论视角,通过对江西省126家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的调查数据,分析影响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成长因素,认为人力资本对于创业企业的成长具有较大影响[7]。赵浩兴、张巧文则以创业效能感为中间变量,探讨了创业者人力资本对创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表明创业者人力资本对创业绩效产生显著的影响[8]。何微微、邱黎源基于四川省1109份调查数据,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存在积极影响[9]。然而,作为一种特殊类型的创业活动,非正规创业在我国理论界的关注度还较低,现有研究大多聚焦于从宏观层面测度我国非正规经济(非正规部分)的规模,从人力资本视角探索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形象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基于人力资本视角,揭示我国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特征图景,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的形象。一方面是对贫困地区创业理论的丰富,另一方面也能够为促进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的正规化转型的策略设计提供人力资本视角的思路。
1 文献回顾与理论假设
1.1 非正规创业的内涵界定
非正规创业的研究起源于非正规经济。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国外学者就开始了对非正规经济的研究。以 Hart 为代表的学者看到诸如隐形经济、黑市经济、双重经济、平行经济、无形经济、非记账经济、不正当经济、地下经济等等的综合经济特征之后提出“非正规经济”这一概念。Castells 和 Portes 把非正规经济定义为发生在正式制度边界以外、非正式制度以内的经济活动,而非正规创业就是指在非正规经济中实施的创业活动 [5]。Webb 等则更进一步具体地将雇佣无档案记录的工人、生产和销售山寨产品、经营未注册企业或逃税企业、街头贩卖等经济活动称为非正规经济活动 [10]。罗拾平在研究长沙市的非正规就业时,将社会成员没有在工商或者其他政府部门登记注册,尚没取得合法手续的个体或家庭以临时摊点、商店等形式创办事业或解决个人就业问题的活动定义为非正规创业或就业[11]。常进雄等将由个人、家庭或合伙自办的微型经营实体,如个体经营户、家庭手工业、雇工在7人以下的个体独资企业以及其他自负盈亏的独立劳动者定义为非正规创业[12]。于晓宇等则将非正规创业看做是与生存型创业、制度创业、自我雇佣、移民创业相并列的一种独特的创业形式[13]。任荣伟等基于嵌入视角研究广州长腰岭裘皮集群内非正规企业时,认为非正规就业(创业)是一种游离于法律框架之外,规避国家管制和税收,缺少工作保障,缺少福利,不受国家劳动法保护的就业或者创业形式[14]。余雷基于制度和认知双重视角探讨非正规新创企业生存性提升问题时,认为非正规经济是指那些没有完成注册或缺乏经营记录,但从事合法经营的经济实体[15]。而非正规创业属于非正规经济,非正规创业者善于开发正式制度以外,非正式制度以内的创业机会,比正规创业者关注的领域范围更广泛。罗涛等基于资源拼凑理论,认为非正规创业是一种特殊的创业形式,往往面临着强大的资源约束,创业者需要对现有资源进行创造性地利用和选择性地拼凑,整合现有资源,才能够实现创业[16]。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非正规创业是指没有在国家政府相关部门进行注册,规避法律制度和税收,不受国家相关法律保障,但从事合法经营的经济实体。例如摆地摊、街头贩卖、包工队、未注册家庭手工作坊或工厂等。
1.2 人力资本与非正规创业行为
对国内外既有文献的梳理过程中发现,“人力资本”一词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年在“人力资本投资”的演说中提出的,首次将人力资本的概念纳入经济学中,人力资本理论随即正式形成。舒尔茨认为人力资本是指蕴含在个体之内的知识、技术、能力和熟练程度等因素。贝克尔在此基础上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其中,一般人力资本包括个体受到的教育、培训、工作经验等;特殊人力资本分为产业人力资本和创业人力资本两种,产业人力资本是与特定产业相关的知识、技能和经验,创业人力资本是个体之前的创业经验或背景。本文主要借鉴舒尔茨和贝克尔关于人力资本理论的研究,探讨了一般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对创业的影响,进而研究人力资本对非正规创业行为的影响机理与效应。
1.2.1一般人力资本与创业
基于以往学者的研究,本文将一般人力资本总结为创业者的学历水平、工作经验、管理经验等三个方面。关于一般人力资本对创业行为的影响,国外学者Davidsson & Honing 研究指出,人力资本与创业意愿有直接联系,其中创业者的文化水平、工作经验、管理经验及以往的创业经历均与创业意向显著相关[17]。Hart研究指出,教育水平并非与创业意愿正相关,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个体较易获得良好的工作机会,创业意愿较低,反之则不然[18]。国内学者秦印也认为人力资本是影响个人选择创业的重要因素,而且受教育水平越高,能力越强的越倾向于选择待在机关事业单位、国有企业等条件优越的地方工作,反之更倾向于选择自雇等创业形式[19]。除此之外,个人的先前工作经验会帮助创业者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以及对新信息价值的识别,从而发现创业机会[20]。同时,管理经验能够帮助创业者对企业整体有深入的了解,能够提高管理者的领导能力以及组织协调能力。实践证明,管理经验越丰富,创业成功的可能性越大[21]。另外,陈华平对大学生创业活动进行了调查分析,认为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情况反映了个体的知识、经验、能力以及创新精神等,对市场、行业、知识、技能等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利于提高大学生创业的成功率[22]。同时也提出,大学生创业者的受教育程度、知识水平、能力、创新精神等越高,其人力资本越丰富,创业绩效越高。赵鹏飞等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梳理,采用实证分析的方法,研究了人力资本对城乡家庭创业的差异影响,结果表明,教育、金融等方面的专业知识以及健康是人力资本的关键影响因素,这三个因素决定人力资本的质量并对新创企业的绩效产生重要影响[23]。马红梅认为人力资本(受教育水平、先前经验)与农民工创业意愿成正比,即促进创业行为选择[24]。尹剑锋等认为企业家的人力资本(个人特质、知识、先前经验)是影响企业家机会识别与利用能力的关键因素[25]。钱思等实证检验了人力资本通过知识、经验、能力等因素对新创企业的绩效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26]。
1.2.2 特殊人力资本与创业
既有研究表明,特殊人力资本主要指行业经验、创业经验和创业失败经历。对于行业经验,Burton 等认为过去的行业经验知识会增强人的创造性,使其产生更多的创新性机会[27]。同时,有经验的创业者较创业新手获得了更丰富和更精练的商业机会认知,而且,有创业经验的个体会通过发展出的创业思维抓住最好的创业机会,有助于创业者识别出更具创新性的机会[28]。另外,国内学者王晓文分析了创业经验、行业经验和职能经验三种关键性人力资本对新创企业绩效的影响。研究证明,三者都有助于创业者克服创业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困难,能够有力地促进企业成长[29]。其中,创业经验和行业经验能够为创业者带来很多隐性的信息和知识,而职能经验则能够帮助创业者进行具体的职能活动,如开拓市场、销售产品等。除此之外,先前创业失败经历会令创业者具有更高的创业警觉性,进而间接促进其创业机会识别[30]。因为,经历了严重失败的创业者在创业机会面前是不会退缩的。相反,与具有成功经验的创业者相比,受挫的创业者具有更多的自信和创业激情[31]。Jenkins 也认为创业者在经历创业失败之后,会对自己进行反思和学习,对产生再次创业意向有积极的促进作用[32]。这是因为创业者可以从失败经历中积累宝贵的创业经验,会更加客观地认识创业难度,使得他们更容易看到机会中的价值并加以利用,从而提高新创企业的企业绩效 [33]。同时,国内学者谢雅萍和梁素荣认为创业者经历过创业失败之后的失败学习有利于随后活动开展的心态与知识存储,增强随后创业意愿、做好随后的创业准备与改善当下行为[34]。于晓宇也认为创业失败可以为创业者提供经验学习和职业领悟的机会,对创业者形成后续创业意向产生重要的影响[35]。
非正规创业作为创业活动的一种特殊形式,虽然人力资本作用于非正规创业的研究还很少,但是笔者仍然有理由认为人力資本同样影响着非正规创业的发展。而且,Webb 等研究发现个人由于自身能力或者具备的资源禀赋不足而导致社会地位低下时,就会刺激非正规创业的发展[36]。Sonobe 等在调查肯尼亚的非正规创业活动时发现,非正规创业者的受教育水平是非正规创业绩效的主要决定因素[37]。基于此,本文提出以下假设:
H1:一般人力资本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产生影响。
H1a:学历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有显著负向影响。
H1b:工作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H1c:管理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H2:特殊人力资本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产生影响。
H2a:行业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有显著正向影响。
H2b:创业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
H2c:创业失败经历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
2 研究设计
2.1 变量测度
2.1.1因变量:非正规创业的测量
基于前文有关非正规创业内涵的界定,参考Verkeul 等[38] 和和矛[39] 有关创业行为的测度方法,笔者在调查问卷中设计了“您现在是否拥有或部分拥有一个未注册经济实体(比如:地摊、街头贩卖、包工队、未注册家庭工厂等)?”这一题项来测度非正规创业行为。此因变量是一个二元变量,如果拥有未注册经济实体就选择“是”,如果没有就选择“否”。后期量化处理时,将答案为“是”的按“1”分处理,答案为“否”的按“0”分处理。
2.1.2自变量:人力资本的测量
本文关于人力资本相关变量测量的方法,主要根据舒尔茨和贝克尔将人力资本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的理论进行划分测量的。和矛在其博士论文中利用这种划分方法对微观人力资本对创业行为的影响进行了实证研究[39]。基于此,在本研究的问卷调查中,人力资本部分设计的问题分为一般人力资本(学历、工作经验、管理经验)和特殊人力资本(行业经验、创业经验、创业失败经历)两部分,表1为人力资本变量的测量。
2.2 问卷发放与回收
本研究问卷发放区域限定为我国13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之一的武陵山片区。该区域是国家集中连片特困区扶贫攻坚先行先试区,具备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环境典型特征。为获得有效调查样本,笔者首先对被访问者进行了初步筛选,即将调查对象集中在那些从事非正规创业的特定人群,例如路边摊、手工作坊、家庭小卖部、夜市摊等行业从业者。本调查过程中向被调查者承诺调查研究依自愿和匿名的原则进行,并特别说明问卷调查不会涉及个人或者企业私密性的问题,以此消除调查对象的相关顾虑,做出合理的判断。通过以下两种方式进行问卷发放:
一是现场发放。即去调查对象比较密集的地方现场发放,如到步行街的各种摆摊点或者公园、夜市等地方现场给非正规创业者发放问卷,请求调查对象现场回答,并及时解答被访者提出的相关问题,问卷当场回收,从而提高调查对象的精准性以及问卷回答的质量。
二是委托发放。即利用自己的社会网络,以“滚雪球”的方式通过自己的亲朋好友进行发放。在发放之前对委托人就问卷调查的相关事宜进行说明和叮嘱,务必保证调查对象的准确性,从而提高问卷发放的效率。
本研究总共向湖南省武陵山片区发放调查问卷200份,收回问卷185份,其中有效问卷150份,有效回收率为75%。剔除无效问卷的标准是:一是问卷填写者不符合本文研究对象界定的,二是问卷中出现遗漏或者空白的问卷,三是问卷调查者不认真不负责填写的。
3 实证结果分析
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主要目的是说明各个变量在样本中的分布情况,以此来说明变量的相关特征,为进一步实证分析做好基础。由表2中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可知,学历方面,最小值为1即为小学,最大值为5即为硕士以上,平均学历值为2.83,说明样本的学历大多数处为高中水平。工作经验的平均值为3.09,最小值为1,最大值为4,说明样本的工作经验较丰富。同时,管理经验、行业经验和创业经验的的最小值均为1,最大值均为3,均值分别为1.57、2.11和1.64,说明样本的管理经验、行业经验和创业经验均有所欠缺。最后创业失败经历,最小值为0,最大值为1,均值为0.51,说明样本中经历过创业失败的人数不多或者没有经历过创业。
3.2 相关性分析
变量间相关性分析就是测量变量之间具有什么关联,以此为进一步的回归分析奠定基础。由表3各变量间Pearson相关分析可知,非正规创业与学历、工作经验、管理经验、行业经验、创业经验和创业失败经历等创业人力资本变量之间存在显著相关关系。其中学历与非正规创业的相关系数为-0.478,与因变量显著负相关。工作经验与非正规创业的相关系数为0.556,与因变量显著正相关。管理经验与非正规创业的相关系数为0.351,与因变量显著正相关。行业经验与非正规创业的相关系数为0.436,与因变量显著正相关。创业经验与非正规创业的相关系数为0.432,与因变量显著正相关。创业失败经历与非正规创业的相关系数为0.369,与因变量显著正相关。虽然相关性分析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变量之间的关系,但到底自变量对因变量的影响效应如何需要通过回归分析来解决。
3.3 Logistic回归分析
表4为贫困地区创业人力资本各变量与非正规创业之间回归分析的结果。
模型1是一般人力资本对非正规创业的回归模型。由模型1可知,一般人力资本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产生影响。其中,学历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负向影响(β=-1.512,ρ﹤0.01)。这意味着随着贫困地区学历水平的不断提高,创业者更倾向于选择正规创业,也就是说贫困地区文化水平的提高会抑制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的发展。因此,假设H1a得到了证明。工作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β=2.018,ρ﹤0.01)。这意味着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的工作经验越丰富,越能更好地发展非正规创业,也就是说豐富的工作经验有利于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的发展。因此,假设H1b得到了证明。管理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β=1.419,ρ﹤0.01)。这意味着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拥有较好的管理经验,可以促进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的发展。因此,假设H1c得到了证明。综合可得,假设H1成立。
模型2是特殊人力资本对非正规创业的回归模型。由模型2可知,特殊人力资本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产生影响。其中,行业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β=2.290,ρ﹤0.01)。这意味着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行业经验的越高,越有利于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的发展。因此,假设H2a得到了证明。创业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β=1.833,ρ﹤0.01)。这意味着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如果拥有创业经验,会有利于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的发展。因此,假设H2b得到了证明。创业失败经历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β=1.620,ρ﹤0.01)。这意味着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如果拥有创业失败经历,会更好地促进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的发展。因此,假设H2c得到了证明。综合可得,假设H2成立。
模型3是人力资本所有因素对非正规创业的综合回归模型。由模型3可知,学历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负向影响(β=-1.579,ρ﹤0.01),这进一步验证了假设H1a的成立;工作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β=2.275,ρ﹤0.01),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假设H1b的成立;管理经验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产生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β=0.663),这一结论只是部分证明了假设H1c的成立。综合可得,假设H1得到证明。行业经验对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β=1.583,ρ﹤0.05),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假设H2a的成立;创业经验对贫苦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显著正向影响(β=1.550,ρ﹤0.01),这也进一步验证了假设H2b的成立;创业失败经历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有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β=0.602),这一结论只是部分证明了假设H2c的成立。综合可得,假设H2得到证明。
4 研究结论与启示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视角,从一般人力资本和特殊人力资本两个维度实证分析了贫困地区创业者人力资本对非正规创业行为选择的影响,从而描绘出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的人力资本特征。经过分析,得到以下研究结论与启示:
(1)一般人力资本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其中,学历对非正规创业行为产生显著负向影响。这意味着贫困地区学历水平的提高抑制了当地非正规创业活动的开展。这是因为学历高的人比如大学以上学历的,他们毕业以后一般都很容易找到一份薪酬较高待遇良好等各方面都很满意的工作,但是对于高中以下学历的人来说,在外求业不占优势,多数处于辛苦但薪酬待遇不好的岗位。基于社会现状,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学历越高的人越享受每天按部就班的上班生活,而学历较低的人被逼无奈选择自己创业。但是由于资源条件有限,更倾向选择成本较低技术含量不高的非正规创业,从而促进了非正规创业的发展。因此,创业者应该有意识地加强专业知识的学习,提高自身的文化素质,学会了解和分析市场经济的发展动态和趋势,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不满足于非正规创业,而是积极地向正规化创业转型。其次,工作经验对非正规创业行为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这意味着贫困地区从事非正规创业者如果拥有丰富的工作经验,将有利于非正规创业的发展。工作经验主要是指创业者曾经工作过很长的时间,有一定的工作能力和经验。加之,创业者将这种工作经验用于非正规创业过程中,会帮助创业者获取更多的市场信息以及对新信息价值的识别,从而发现创业机会。同时,减少创业过程中劳动力不足、办事无效率等现象,大大提高了创业速度。最后,管理经验对非正规创业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这意味着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如果拥有丰富的管理经验,将有利于当地非正规创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不是很明显。管理经验主要是指创业者曾经从事过很长时间的管理工作,对企业各方面都有深度了解并能夠进行有效管理,包括企业的发展战略以及项目的开发、企业人事等,掌握着整个企业的运行工作和发展方向。因此,丰富的管理经验同样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产生促进作用,至于效果不显著,可能有各方面综合的因素,这有待于后续更深入的研究。
(2)特殊人力资本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产生影响。其中,行业经验对非正规创业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如果拥有丰富的行业经验,将有利于当地非正规创业活动的发展。这是因为如果一个人拥有某一行的行业经验,那么他一定在这一行处于优势地位,很了解这个行业的市场信息和市场价值,以及如何生产如何销售如何拓宽未来市场等商业机密,有利于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识别以及对创业行业的选择,提高创业热情和信心。另外,创业经验对非正规创业行为产生显著的正向影响。这意味着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如果拥有创业经验,将有利于当地非正规创业的发展。创业经验主要是指创业者曾经创过业,并且积累了一定的创业经验,知道创业过程所需流程和操作步骤,可以避免创业者盲目地开展创业活动,少走弯路,大大提高创业的进展速度,降低创业成本。最后,创业失败经历对非正规创业行为产生正向影响,但是不显著。这意味着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者如果拥有创业失败经历,将会促进非正规创业的发展,但是这种促进作用不明显。创业失败经历主要是指创业者曾经经历过创业失败,有助于创业者吸取教训和积累创业经验,从理论上来说对非正规创业行为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至于效果不显著,可能有各方面综合的因素,这有待于后续更深入的研究。
本文基于人力资本理论,实证检验了一般人力资本(学历、工作经验、管理经验)和特殊人力资本(行业经验、创业经验、创业失败经历)对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行为的影响,从而为优化人力资本促进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的正规化转型提供了理论依据。但如何综合考量贫困地区人力资本各维度,系统制定贫困地区人力资本优化的对策措施体系,促使贫困地区非正规创业向正规化转型,就成为作者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所在。另外,本研究的样本数据局限于武陵山片区,可能会存在样本代表性不足的问题,下一步应进一步扩大贫困地区研究样本范围,进一步提高研究结论的科学合理性。
参考文献:
[1] 胡鞍钢,郑京海.中国全要素生产率为何明显下降[N].中国经济时报,2004-03-26.
[2] Khavul S, et a1.Informal family business in Africa[J].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2009,33(6):1219-1238.
[3] 黄宗智,李强,潘毅,等. 中国非正规经济(上)[J]. 开放时代, 2011(1): 5-37.
[4] 沈晓栋,李金昌.中国非正规部门指数的设计与测算——兼论非正规部门与经济增长关系[J].商业经济与管理, 2011(8): 83-89.
[5] Pisani M J and Richardson C. Cross-border informal entrepreneurs across the South Texas-Northern Mexico boundary [J]. Entrepreneurship &. Regional Development,2012.
[6] 刘光明,宋洪远. 外出劳动力回乡创业:特征、动因及其影响——对安徽、四川两省四县71位回乡创业者的案例分析[J]. 中国农村经济, 2002(3): 65-71.
[7] 朱红根,陈昭玖,翁贞林.农民工返乡创业企业成长影响因素研究[J].商业研究, 2011(7):125-129.
[8] 赵浩兴,张巧文. 返乡创业农民工人力资本与创业企业成长关系研究——基于江西、贵州两省的实证分析[J]. 华东经济管理, 2013, 27(1): 130-133.
[9] 何微微,邱黎源.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研究——基于四川省1109份调查数据[J]. 西北人口, 2016, 37(4): 37-44.
[10] Webb J W, et al. You say illegal, I say legitimate: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informal econom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09, 34(3): 492-510.
[11] 罗拾平.“非正规就业”:排斥还是引导[J].当代青年研究, 2010 (3): 43-48.
[12] 常进雄,王丹枫.我国城镇正规就业与非正规就业的工资差异[J].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10, 27(9): 94-106.
[13] 于晓宇,张文宏,桑大伟.非正规创业研究前沿探析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3(8): 14-26.
[14] 任荣伟. 嵌入视角下的非正规创业企业NEP模型研究——以广州长腰岭裘皮集群内非正规企业为例[A].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 2014:18.
[15] 余雷. 嵌入集群的非正规新创企业生存性提升研究:制度与认知的双重视角[A]. 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第九届(2014)中国管理学年会——创业与中小企业管理分会场论文集[C].中国管理现代化研究会、复旦管理学奖励基金会, 2014:21.
[16] 罗涛,王东.非正规创业情景下的资源拼凑行为——基于外来工创业的多案例研究[J].北方经贸, 2017(8): 125-129.
[17] Davidsson, Per.,Honing, Benson. The Role of Social and Human Capital among Nascent Entrepreneurs[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0883-9026), 2003, 18(3) : 301-331.
[18] Hart G. Spatial Variations in New Firm Formation in The Republic of Ireland 1980- 1990[J]. Regional Studies (0034-3404), 1994, 28(4): 367-380.
[19] 秦印.人力资本、社会网络对创业选择影响的城乡差异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8,40(3):166-171.
[20] Shane S and Venkataraman S. The promise of entrepreneurship as a field o-f research[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mew, 2000.
[21] 朱明凱. 基于创业经验视角下的创业管理探究[J]. 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 2013(9): 458.
[22] 陈华平.试论心理资本、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创业中的功用[J].牡丹江教育学院学报,2015(2): 58-59.
[23] 赵朋飞,王宏健,赵曦.人力资本对城乡家庭创业的差异影响研究——基于CHFS调查数据的实证分析[J]. 人口与经济,2015(3): 89-97.
[24] 马红梅,罗春尧.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及心理资本对农民工创业意愿影响研究——基于贵州省953个农民工创业样本[J].吉林工商学院学报,2016,32(4):9-13.
[25] 尹剑峰,陈发裕,郑勇华,等.企业家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创业发展[J].商业经济研究,2017(14):110-112.
[26] 钱思,骆南峰,刘伊琳,等.创业者如何提升企业创业绩效:靠人力资本还是社会资本?[J].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8, 35(7): 157-167.
[27] Burton, M. D., Sorensen, J. B., Beckman, C. coming from good stock: career histories and new venture formation[A]. M. Lounsbury, M. Ventresca. Research in the Sociology of Organizations[C]. JAI Press, Inc., Greenwich, CT, 2002.
[28] Baron, R.A., Ensley, M.D. opportunity recognition as the detection of meaningful patterns: Evidence from comparisons of novice and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J]. Management Science,2006, 52 (9).
[29] 王晓文,张玉利,杨俊.基于能力视角的创业者人力资本与新创企业绩效作用机制研究[J].管理评论,2012(4):76-84+93.
[30] 郭红东,周慧裙.先前经验、创业警觉性与农民创业机会识别—— 一个中介效应模型及其启示[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 (4): 17-27.
[31] CARDON M S, STEVENS C E, POTTER D R. Misfortunes or mistakes? Cultural sensemaking of entrepreneurial failure[J].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11,26(5):79-92.
[32] Jenkins, A. S. Attributions, learning and the motivation to re-enter after firm failure (summary). Frontiers of Entrepreneurship Research, 2011, 31(4): 12.
[33] Ucbasaran D, Westhead P, Wright M. The extent and nature of opportunity identification by experienced entrepreneurs [J]. Journal of Business Venturing 2009,24(2):99-115.
[34] 謝雅萍,梁素荣.失败学习研究回顾与未来展望[J].外国经济与管理, 2016,38(1):42-53.
[35] 于晓宇. 创业失败研究评介与未来展望[J]. 外国经济与管理,2011,33(9):19-26+58.
[36] Webb J W, et al. You say illegal, I say legitimate: Entrepreneurship in the informal econom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2009,34(3):492-510.
[37] Sonobe T, et al. The growth process of informal enterprises in Sub-Saharan african: A case study of a metalworking cluster in Nairobi[J].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2011.
[38] Verheul,I., Wennekers, S., Audrestsch D.& Thurik R. An eclectic theory of entrepreneurship: policies, institutions and culture[A].EIM Business and Policy Research[C].March,2001.
[39] 和矛.基于嵌入理论的中国东西部创业影响因素比较研究——以浙江省和云南省为例[C].浙江大学,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