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展望

2019-04-01陈劲尹西明

科学与管理 2019年1期
关键词:强国科技国家

陈劲 尹西明

摘要: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更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核心动力。展望2035,中国科技创新强国建设正步入具有“转折点”意义的关键期,亟需以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为指导,从创新驱动迈向创新引领,从自主创新迈向基于自主的整合式创新;加快创新强国动力模式的根本性转型,发挥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加强顶层设计,建设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朝着四大核心目标进发。

关键词:科技创新;2035;创新强国;新型举国体制;整合式创新;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F019.6;F204         文献标志码:A           DOI:10.3969/j.issn.1003-8256.2019.01.001

0    引言

“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1。2018年12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做重要讲话,回顾了改革开放40年的光辉历程,深入浅出地总结了改革开放的伟大成就和宝贵经验,并吹响了在新时代继续推进改革开放、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的号角。其中“创新是改革开放的生命”,既是对改革开放40年风雨征程和伟大成就的庄严致敬,也点明了40年宝贵经验的本质特征,更旗帜鲜明地指出了在新时代继续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的战略思想和理念。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进入对外开放新阶段,国际竞争焦点已从单一科技创新转向基于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整合创新能力[1-2]。伴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向纵深快速演进,企业和国家创新发展所处的环境更加模糊无常、复杂多变,仅靠对过往的认识和线性预测思维是无法建立起对未来发展的可靠认知的[2-4]。2019年2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时进一步强调,“实践告诉我们,伟大事业都基于创新,创新决定未来。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不是一片坦途,唯有创新才能抢占先机”2。因此,从动态性、系统性和整体思维的视角出发,展望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的使命愿景、核心目标、动力模式与实现路径,对坚持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贯彻实施创新驱动发展国家战略,加快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并最终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1    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进程和挑战

党的十八大提出實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强调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必须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2016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3,明确提出了创新型国家建设“三步走”的战略目标,也即要在2020年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到2050年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成为世界主要科学中心和创新高地。其中2020年的战略目标中有三个关键指标,即“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以上,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0%,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5%”。

从最新数据来看,2018年我国科技进步贡献率超过58.5%,研发支出占GDP比重达到2.15% 4,研发强度已超过欧盟。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虽然暂未有权威披露,但根据美国《科学与工程指标2018》报告,中国的知识密集型服务业增加值在2016年达到1.935万亿美元,总量位居世界第二[5],占当年GDP(11万亿美元)比重达到17.6%。整体而言,中国国家综合科技创新实力从落后和模仿逐步走向跟跑并跑领跑并存的状态,正稳步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国家整体创新能力也已跻身全球前17名,成为有史以来首个跻身创新型国家前20名的发展中国家5,为实现“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和“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中长期目标打下了卓越的基础[3]。

行百里者半九十,“改革开放已走过千山万水,但仍需跋山涉水,摆在全党全国各族人民面前的使命更光荣、任务更艰巨、挑战更严峻、工作更伟大。”我们必须清醒和客观地认识到,虽然经过改革开放40年的探索实践,中国在经济发展、科技创新和社会治理创新等方面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进步,但是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和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仍然存在着国内外的重大挑战。国内发展方面,中国面临着制造业大而不强[6]、关键核心和共性技术对外依赖性高[7]、国家创新系统效率不高[8]、城乡和区域创新系统融合共创能力较低[9]、农村和贫困地区内生发展能力不足[10]、“中等收入陷阱”风险仍存[11]等诸多挑战;国际发展方面,中国亟需整合科技创新与外交、军事、政治政策等多个维度,积极主动应对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世界创新格局、贸易体系、全球价值链重构带来的挑战和机遇[12],推进“一带一路”战略、贯彻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30目标”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13]。

2    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的使命与核心目标

2035年既是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标志年,也将是我国跻身世界创新型国家前列、朝着2050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目标前进的关键阶段。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上指出,到2035年,我国要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和科技实力大幅度提升,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以科技创新驱动社会经济各个方面的持续发展,更要为实现2050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奠定持久的驱动力6,这凸显了进一步明晰科技创新2035愿景、目标与路径的重大现实意义。

强国建设,使命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以及对外开放步入新阶段的国内外基本矛盾和环境变化,决定了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肩负着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双重使命[14]。党的十九大指出新时代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变为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不充分不平衡的发展之间的矛盾,这一主要矛盾决定了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的首要和基本使命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进一步地,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新时代必须坚持扩大开放、不断推动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不但是我国深度融入全球创新格局、建设新型全球价值链的内在要求,也是建设负责任大国、推动全球创新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内涵,也因此决定了科技创新2035的并行使命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共同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7。

《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已经明确,“到2030年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发展驱动力实现根本转换,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大幅提升,为建成经济强国和共同富裕社会奠定坚实基础”。集中体现在四个方面,分别是“主要产业进入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总体上扭转科技创新以跟踪为主的局面”“国家创新体系更加完备”和“创新文化氛围浓厚、法治保障有力、全社会形成创新活力竞相迸发、创新源泉不断涌流的生动局面”。特别针对科技创新提出了要在若干领域从并行走向领跑,形成引领全球学术发展的中国学派,產出对世界科技发展和人类文明进步有重要影响的原创成果,攻克制约国防科技的主要瓶颈问题,研究与试验发展(R&D)经费支出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8%。与2020年创新驱动发展第一步的战略目标相比,第二步目标的战略支撑更加强调创新引领,更加强调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源头支撑作用,更加强调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更加强调对全球发展和人类文明的贡献度。结合我国科技创新与发展的现状和挑战来看,第二阶段战略目标和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对发展动力根本转化的要求,对我国现有的国家创新体系、科技创新发展政策、区域和产业创新能力以及企业全球竞争力的提升都提出了更高标准的要求。

沿着新时代科技创新的两大使命和《纲要》提出的战略支撑,围绕为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提供核心动力这一基本目标,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的基本目标可以进一步解构为四个相对独立又互为整体的核心目标,即: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

具体而言,企业是国家创新系统的核心主体,世界一流企业的培育不仅是党的十九大旗帜鲜明地提出的重要要求,也是中国产业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推动中国产品服务和管理思想走出去的创新航母。而建设世界科技强国意味着我国的综合创新能力从现阶段的全球前20名,接近或跻身全球前10名,更意味着我国真正迈入创新型国家第一集团,实现经济社会发展动力的根本转化,科技创新水准和高附加值产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从根本上实现高速度发展向高附加制造、高质量发展的转型,摆脱“中等收入陷阱”。实现绿色协调可持续发展是新时代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构成部分,也是我国经济由高速度增长向高质量和区域、城乡融合发展的重要内容,重点是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建设乡村创新系统、深入开展反贫困创新,加快乡村振兴,并通过“一带一路”和中非合作推动全球范围内的反贫困治理,落实联合国可持续发展“2030目标”。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是科技创新发展的社会和国际使命所在,也是科技创新强国助推全球化朝着更加开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的内在要求。

3    创新强国“转折点”时期:打破路径依赖,重构动力模式

展望2035,中国科技创新与发展必须从人口红利和开放红利构成的后发优势所驱动的高速度低质量不平衡的发展模式,彻底转向由科技创新为核心驱动力的高质量、绿色协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如果说改革开放前40年的伟大成就是在“伟大的觉醒”的思想和制度创新基础上,依托人口红利和开放红利,抓住了全球第四次产业转移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并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二次创新、组合创新和开放式创新充分释放了后发优势,开启了个体、企业、产业乃至国家的跨越式发展[15-17],那么在扩大开放新阶段,面临以人工智能、生命科技、区块链和5G通信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挑战,以及中美关系实质性转型、全球创新格局、贸易体系和地缘政治格局加速变革的大背景下,中国建设科技创新强国已经走到了一个历史性的转折点上[6,18]。

这一转折点的重要标志性特征不但是经济发展动力、发展战略的根本转型,更是科技创新根本路径的转型。也即过去40年中国的企业和产业技术创新主要依靠市场化改革、对外开放和人口结构优势所形成的巨大国内外市场需求拉动的技术创新,这一需求拉动型的科技创新路径,为我国企业开展以技术引进、渐进式创新、二次创新、组合创新等应用性创新和工程科技创新提供了巨大的拉动力,也提供了新产品应用和快速迭代的用户基础,并与互联网的崛起一道促成了共享经济和用户创新等经济与创新模式的快速发展[3,19]。但是随着人口红利的消失和加入世贸组织带来的国际市场需求红利减少,以及中美贸易战的冲击,使得单靠需求引致路径拉动科技创新日显乏力,不仅难以与制造业强国建设、核心技术突破和经济发展源动力提升的要求相适应,更难与美英德法日韩等依靠强大的基础研究和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科技创新领先战略竞争[6]。

笔者自2016年以来围绕“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战略比较与实现路径”这一议题,对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世界主要科技创新强国和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创新强国路径进行了系统性比较分析,发现位于领先地位的世界主要创新型国家,如德国、日本、英国和韩国主要依靠对基础研究的持续高强度投入所带来的核心技术供给,而美国则是打造了由强大的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与需求引致的创新路径共同构成的强大的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抓住和引领第二、第三次工业革命以及正在进行的新一轮科技革命战略机遇。印度作为后发国家,和中国改革开放早期相类似,也得益于巨大的人口红利而正沿着需求引致的创新强国路径加速追赶[18]。

由此可以预见,2020到2035这一转折点时期,中国科技创新强国的建设不但面临着以欧美日韩为主的创新型国家第一集团的激烈竞争乃至围堵,也极有可能需要同时应对来自以印度为代表的新兴经济体的快速追赶和直接竞争。对中国而言,在从创新型国家行列朝着创新型国家前列迈进的转折点时期,必须尽快强力打破对传统科技创新路径的依赖,加快科技创新战略的转型,从模仿跟随到引领,从引进模仿升级至集成、原创和整合,更根本的是从“需求引致的科技创新路径”为主,补弱增强,向“以基础研究和核心技术供给路径为主,以需求引致的路径为辅的新型双引擎整合式创新强国路径”彻底转型,实现科技创新动力模型和经济社会发展驱动模式的实质性与根本性转型升级。

4    科技创新与发展2035展望与政策建议

展望2035,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迈向科技创新强国的伟大事业,仍需在新时代科技创新思想的指导下全速前进,加快各领域科技创新,方能抢占全球科技竞争先机。围绕科技创新2035的两大使命、阶段性要求和四个核心目标,以及“转折点”时期的创新强国之路动力系统重构升级方案,笔者从科技创新水准/目标、世界级创新企业、公共科研、大学、产业创新、区域发展、国家科学中心、区域创新中心、创新路径、制度优势、创新理论等11个主要维度对科技创新2018年现状和2035年展望做了初步的对比(表1),以期为进一步深入开展科技创新2035战略规划的预研预判与顶层设计提供建设性的参考。

回顾改革开放40年,改革开放的伟大觉醒,以思想和制度创新赋予了党和国家推进各领域全面创新的不竭动力。2017年党的十九大提出了我国发展的新的战略目标,形成了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战略安排,也向全国人民和全世界发出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最强音。全面深入推进改革开放,朝着科技创新2035使命与愿景前进,就是继续以思想和制度创新,发挥和增强我国的制度优势,推进经济-社会-军事-政治-人文等全方位提升和整合式创新,“让一切创造社会财富的源泉充分涌流”。

为此,首先要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8。弘扬科学精神和科技创新发展规律的指导,整合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对科技创新与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引导作用,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带来的新战略机遇期以及开放科学[20]等新的科学突破模式,形成全社会广泛参与、多维并行、多主体协同共生共创共赢共享的局面,鼓励创新、包容失败的大众创新万众创业氛围。

其次是要重构和建设高效开放协同的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国家创新生态系统是提升一国综合创新实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核心载体,持续提高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全面提高产业共性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供给质量。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的特色在于以战略视野引领和驱动,充分发挥中国哲学和文化中的整体思维、系统思维和全局思维,整合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和开放共赢的全球资源优势,一方面要强化企业在科技创新的主体地位,另一方面要借鉴诸如美国林肯国家实验室、德国马普学会国家实验室系统等的建设管理经验[21-23],加快建设面向前沿性、原创性基础科学问题和事关国家经济国防安全的核心技术突破的国家实验室,由政府引导科研院校与企业组成“双引擎”,打造一大批“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9和能够引领国家乃至国际科学与技术突破的大规模、跨学科和多功能的国家实验室[1,24],通过有组织、有战略布局的创新来加速基础研究与核心技术供给的强国路径[23]。此外还要特别加强构建融合、协同发展的城市和乡村创新系统[9],促进农业核心技术突破,加快乡村振兴10,实质性提升城乡融合创新水平,为我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和全球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动力。

第三是加快面向科技创新2035和科技创新强国建设的创新理论体系建设。将改革开放的基本国策与自主创新的强国之路紧密结合,从单一的开放创新或自主创新,走向“基于自主创新的开放整合”,形成由自主创新、协同创新、开放创新、全面创新、整合式创新构成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科技创新强国理论体系,以适应和满足新型举国体制下多层次、多维度和多阶段并存的科技创新发展需要。自主创新是强国之路,而开放共赢则是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必由之路。从自主创新走向“基于自主创新的开放整合”,既是加快关键核心技术自主创新、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内在要求,也是积极承担大国责任,推动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重要趋势。

最后,要加快研究制定面向2035的中长期科技创新规划和“十四五”国家社会发展科技创新规划,以科学的顶层设计加强对科技创新政策和实践具体工作的指导。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上强调,在进一步扩大开放和建设世界科技创新强国的前进道路上,要“增强战略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加强宏观思考和顶层设计”。对此,要通过制定和实施面向2035的科技创新与发展规划,与包括新近出台的《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11在内的“2035”系列规划形成整合性强国政策,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创新是第一动力、人才是第一资源”的创新理念,从创新驱动迈向创新引领,以思想和制度创新为根本保障,以战略创新引领全面创新,加快创新强国动力模式的根本性转型,发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新型举国体制的优势,朝着四大核心目标——培育世界一流企业、建设世界科技强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进发。

注释:

1 新华社《习近平: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2018-12-28)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2/18/c_1123872025.htm

2 新華社《习近平会见探月工程嫦娥四号任务参研参试人员代表》(2019-2-20)http://www.gov.cn/xinwen/2019-02/20/content_5367237.htm

3 新华社《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2016-5-19)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6-05/19/c_1118898033.htm

4 新华社《我国研究与试验发展支出占GDP比重达2.15% 重大创新成果竞相涌现》(2019-1-9)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1/09/c_1123968747.htm

5 世界知识产权组织领衔发布的《Global Innovation Index 2018》(2018-7-10) http://www.globalinnovationindex.org/Home

6 新华社《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2017-10-27) http://www.xinhuanet.com/2017-10/27/c_1121867529.htm

7 新华社《习近平在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的主旨演讲》(2018-11-5) 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leaders/2018-11/05/c_1123664692.htm

8 人民网《习近平强调的“新型举国体制”新在哪里?》(2019-2-22) https://m.haiwainet.cn/ttc/353596/2019/0222/content_31501981_1.html?tt_from=weixin&tt_group_id=6660725004671386126

9 人民网《习近平指出科技创新的三大方向》(2016-6-2)http://politics.people.com.cn/n1/2016/0602/c1001-28406379.html

10 2019年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2019-1-3)http://www.gov.cn/zhengce/2019-02/19/content_5366917.htm?trs=1

11 新华社《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2019-2-23) http://www.xinhuanet.com//2019-02/23/c_1124154392.htm

参考文献:

[1] 陈劲,尹西明.建设新型国家创新生态系统加速国企创新发展[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 39(11): 19-30.

[2] 陈劲,尹西明,梅亮.整合式创新:基于东方智慧的新兴创新范式[J].技术经济, 2017(12): 1-10,29.

[3] 陈劲,尹西明.从自主创新走向整合创新[J].企业管理, 2019(1): 16-18.

[4] HAHN T, KNIGHT E. The Nature of Organizational Paradox: A View From Quantum Theory[J]. Academy of Management Proceedings, 2018, 2018(1): 12605.

[5] NATIONAL SCIENCE BOARD.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Indicators 2018[R]. NSB-2018-1, National Science Foundation, 2018.

[6] 陈劲,尹西明,赵闯.高附加制造:超越追赶的中国制造创新战略[J].技术经济,2018(8):1-10,19.

[7] 李纪珍.产业共性技术:概念、分类与制度供给[J].中国科技论坛,2006(3): 45-47,55.

[8] 陈劲.关于构建新型国家创新体系的思考[J].中国科学院院刊,2018,33(5): 479-483.

[9] 陳劲,尹西明,赵闯,等.乡村创新系统的兴起[J].科学与管理,2018,38(1):1-8.

[10] 陈劲,尹西明,赵闯,等.反贫困创新:源起、概念与框架[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18(5): 33-44,204.

[11] 刘伟,范欣.中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中国潜在经济增长率与增长跨越[J].管理世界,2019,35(1): 13-23.

[12] 徐晓丹,柳卸林.中国区域科技创新与发展40年[J].科学学研究,2018,36(12): 2136-2140.

[13] 薛澜,翁凌飞.中国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目标的政策机遇和挑战[J].中国软科学, 2017(1):1-12.

[14] 陈劲,尹西明.范式跃迁视角下第四代管理学的兴起、特征与使命[J].管理学报,2019, 16(1): 1-8.

[15] 柳卸林,葛爽.探究20年来中国经济增长创新驱动的内在机制——基于新熊彼特增长理论的视角[J].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 2018(11): 3-18.

[16] 吴晓波,吴东.中国企业技术创新与发展[J].科学学研究,2018, 36(12): 2141-2143,2147.

[17] 刘海兵,许庆瑞.后发企业战略演进、创新范式与能力演化[J].科学学研究,2018, 36(8): 1442-1454.

[18] 陈劲,黄海霞.建设科技创新强国理论与实践探索[J].中国科技论坛,2018(1): 7-15.

[19] 姜奇平. “互联网+”与中国经济的未来形态[J].人民论坛·学术前沿,2015(10): 52-63.

[20] 张学文.面向创新型国家的开放科学技术政策——理论内涵及建构逻辑与社会效应[J].科学学研究,2013, 31(10): 1488-1494,1452.

[21] 卞松保,柳卸林.国家实验室的模式、分类和比较——基于美国、德国和中国的创新发展实践研究[J].管理学报,2011, 8(4): 567-576.

[22] 陈劲,梁靓,吴航.国外重大创新基地治理结构与管理模式研究[J].中国科技论坛, 2014(6): 30-36.

[23] CURRALL S C, FRAUENHEIM E, PERRY S J,等.有组织的创新: 美国繁荣复兴之蓝图[M].陈劲,尹西明,译.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7.

[24] 李纪珍.构建自主可控的国家开放创新体系[J].中国科技论坛,2018(9): 5-7.

猜你喜欢

强国科技国家
奉献如歌,强国有我(主题班会课)
科技兴邦 创新强国
70年强国梦圆 70面行业旗帜
秦晋争霸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科技助我来看云
科技在线
奥运会起源于哪个国家?
科技在线
科技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