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唐代诗词中龙意象

2019-04-01隗嘉

文学教育·中旬版 2019年3期

内容摘要:龙,作为中华民族的图腾,对整个中华传统文化的巨大影响是显而易见的。作为唐宋两代诗词中常用的文学意象,龙在其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龙这一意象背后又蕴含着怎样的中华传统文化特征?本文结合龙崇拜起源理论以及对宋词的浅层研究对龙这一意象在诗词作品中起到的作用进行浅析。

关键词:唐宋两代诗词 龙崇拜起源理论 龙图腾

一.研究背景

龙,是一种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一种极具代表性又极具想象性的“动物”。龙图腾无疑是中华民族的象征。然而,龙图腾本身是多重图腾结合的产物。根据目前出土的文物,龙的形象实际上在各个时期甚至各个地方都有着独特的外形。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到如今普遍认同的龙的形象便是从宋代开始统一的“猪鼻龙”。同样,在龙的形象渐渐地被先民统一的过程中,先民们更是赋予其更深层的精神内涵。而唐宋两代作为中国古代诗词文化的两个顶峰时期,这种精神内涵的丰富在诗词中更是非常的突出。

根据现有的诗词记载,宋代对于龙意象的使用更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唐代次之。实际上,如果没有唐代的良好铺垫,宋代也未必能够取得如此辉煌的成就。

通过研究,龙这一意象在唐宋两代的诗词中一般有如下几个表现方式:

1.单独作为龙这种动物出现,常用来烘托环境氛围,又或者具有象征意义。

2.用以形容其他事物出现,常用来形容事物的形状曲折。

3.结合与龙有关的典故出现,包含了更加深层的文化内涵,表达作者主旨思想。

接下来,本文会进行更具体的分析。

二.多角度探究

(一)鹿角驼头爪如鹰,携风潜云定仙迹——龙的形象特点及其在诗歌应用

在许多古代志怪类文献中,龙是一种神奇的生物。宋人罗愿为尔雅所作的补充《尔雅翼》中,却有“释龙”:“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鱼、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清代袁枚则在《子不语》中写到“雷雨晦冥,龙来哀号,声若牛吼。”实际上,这种生物在诗词中的出现往往伴随着奇特的景色。例如,在唐代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有:

“……千岩万转路不定,迷花倚石忽已暝。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

这其中诗人以龙吟来反映岩泉震撼,使得诗歌中的浪漫主义色彩更加浓厚。我们可以想象,可能实际上诗人并没有听见龙吟,而是把山瀑顺流而下发出的巨响作为龙吟,但是单纯的描述岩泉急湍的轰鸣却远远没有用龙吟更能符合诗人这首“游仙诗”的风格。

从数千年前无信史可考的文化时代到殷商、西周,再到战国先秦,关于龙形象的器皿、纹饰一向层出不穷,有翼、无翼,有角、无角,更有良渚文化的兽身龙、查海遗址的蛇形龙,其形象也多有不同,故而有学者认为,龙的起源、源头众多。建安至魏晋(十六国时期)的龍体较细长,似虎形,身尾分明。头角略似鹿角。羽翼分有无两种,有翼的龙形状仍旧为鸟翅形。腿为兽类。唐宋时期,体粗壮丰满,回复到蛇体,身尾不分,脊背至尾都有鳞,宋代时尾上则有一圈鳍。吸取了狮子形象的特点,圆而丰满,脑后有鬣。唐代时出现分叉鹿角,前期略似鹿角尚存。上唇很长,顶端成尖形,下唇短而不再下卷。龙翼已经都为飘带形。宋时出现四爪的足,后肢和尾常交叉盘旋。然而龙的形象虽然随着时代而不断变迁,但是龙始终保持着身体修长如蛇这一个特点,这也正是许多诗词中多有体现的一个特点。

例如,在唐代诗人李煜的《望江南·多少恨》中有:

“多少恨,昨夜梦魂中。还似旧时游上苑,车如流水马如龙。花月正春风。”

这里诗人运用比喻的手法,把络绎不绝的马匹比作如同游龙一般,突出马队之长。而上文也写到“车如流水”这也是为了突出车队的长。然而,同样作为身材修长的蛇却很少出现在诗歌中用作形容事物之长,而是通常与龙一同出现用以形容书法作品。这实际上并不难以理解,因为作为百虫之长的龙的地位更高,在进行诗歌描述时会更加倾向于使用这种意象。其次,龙作为可以浮空的生物,它的形象往往是跃动的,充满着活力,所谓是“游龙”,而蛇常常盘踞在地一动不动,缺乏了龙特有的活力。这也许是龙这一意象深受喜爱的一个原因。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龙作为一种单独的动物,不单单可以当作一种传说的生物来增添环境的奇幻色彩,还可以用来指代某些事物姿体修长有活力的特点。

(一)龙盘虎伏吟王府,此看一眼是龙孙——龙的文学形象特点及其应用

在另一首杜甫的《哀王孙》中,龙却有一种用法,如:

“……高帝子孙尽隆准,龙种自与常人殊。豺狼在邑龙在野,王孙善保千金躯。……”

这里龙不再如同《梦游天姥吟留别》中用来衬托环境气氛,而是具有象征意义。这里诗人用龙种来象征王孙,表明王孙的身份无比尊贵,与下文中豺狼,即安禄山(诗歌作于唐天宝十五载(756年)安禄山犯长安后几个月后)形成对比。实际上,龙作为传说中的生物,具有百虫之长的地位,这也意味着被代称为龙的人身份也应非常尊贵。如果单写王孙,则下文中用豺狼做比则非常的不合适,而诗人用龙来象征,并用豺狼来进行对比,更加突出的表现了王孙的特点。

龙作为形容词出现并不单单只是用来表现事物的尊贵,还有用以表达事物的优秀品质,例如在唐代诗人李贺《昌谷北园新笋(其一)》中有:

“箨落长竿削玉开,君看母笋是龙材。更容一夜抽千尺,别却池园数寸泥。……”

实际上这种比喻也体现了龙在古代先民心中占有着崇高的地位,他们往往喜欢把尊贵的高尚的或者极其优秀的事物比作龙,这也体现了龙这一意象在诗歌中常见于形容身份尊贵的人或者优秀的事物。

从以上分析我们可以发现,龙这一意象不单单可以用来形容事物身份尊贵,还能够用来形容具有优秀这一特点的事物。

(二)龙游大荒道梦呓,仙家往事君可知——与龙有关的典故在诗词中的运用

龙作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具有传奇色彩的神奇生物,与它有关的故事非常之多。这些故事在古代文学作品中有很多的记载,例如《山海经.大荒经》:“西北海之外,赤水之北,有章尾山。有神,人面蛇身而赤,直目正乘,其瞑乃晦,其视乃明。不食不寝不息,风雨是谒。是烛九阴,是谓烛龙。”《山海经·大荒东经》:“应龙处南极,杀蚩尤与夸父,不得复上。故下数旱,旱而为应龙之状,乃得大雨。”《山海经·大荒东经》:“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实际上与龙有关的许多典故都被广泛运用在诗词中,例如唐代诗人李白的《蜀道难》中有: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这其中六龙则是与《淮南子》有关。《淮南子》注云:“日乘车,驾以六龙。羲和御之。日至此面而薄于虞渊,羲和至此而回六螭。”而诗歌中则是通过“六龙回日”这个典故体现蜀山之高,几乎可以碰到驾驭六龙羲和,而实际上六龙也可以理解为是太阳。通过这样的描述,不单单可以蜀山的高生动化,还给予这种高一种奇幻的味道,结合了传说故事,使其充满了梦幻色彩,这也非常符合李白作为浪漫主义诗人的风格。

可是,同样的典故在不同的诗歌却有着不同的效果,例如在李白的另一首《日出入行》中有:

“日出东方隈,似从地底来。历天又复入西海,六龙所舍安在哉?其始与终古不息,人非元气,安得与之久徘徊?……”

这里同样是有关于六龙御日的典故,但不再是为了借述事物的高低,而是运用一种反问的语气,表达诗人对于六龙御日的怀疑。所谓是“六龙所舍安在哉”。通过这种表达方式,为诗人下文叙述人需要遵循自然规律的中心思想。

由此,我们不难发现,与龙有关的典故在诗歌中取得的效果实际上需要我们在进行了解后再结合诗词具体分析才能够了解诗人想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三.总结

龙,一种只存在于传说中的生物,也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精神象征。炎黄子孙以龙的传人自居,无疑是最好的佐证。而炎黄子孙究竟从何时开始产生了对龙的崇拜,学术界对于这个问题至今也是众说纷纭。

从历史角度看,唐时期是一个精神文化双开发开放的时期,兼容并包了许多东洋西洋中东的建筑艺术,同时唐朝的环境十分宽松,给这些艺术创造了良好的环境,这个时代不管是经济、政治还是艺术都有巨大的发展,这样就给龙样式发展创造了极其良好的条件。

其次,龙这一形象的改变实际上也与当时整个社会的宗教信仰改变有关。自魏晋时期开始,文人之间佛老思想盛行。寄情于山川水秀,亦或是游仙入梦一类的题材大量出现。为了能够适应这种思潮,龙的形象的丰满也是在情理之中的。然而,也正是因为龙这一文学形象的广泛使用,中华民族对于龙的图腾崇拜开始逐渐升华,形成了一种文化崇拜,而龙形象本身也被深化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符号。

而从审美情趣看来,唐时期龙纹的特点为体态丰满,头部比较宽段,角分叉接近鹿角。这与当时的审美观念是一致的。唐代作为古代诗歌文学的一个顶峰,它对于龙这一形象在文学上的运用实际上是远开了一代先河。这意味着,无论是之前就有的还是新颖的运用方式,在唐代诗歌中都有了极大的创新。

现如今,中国正在逐渐走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随之而来的是全世界对于中国的关注。在经济军事实力足够的当下,中国还需要更国际化,更具有中国特色的文化实力代表。而龙文化正是一个不二之选。作为中华民族普遍认同的文化象征,龙有着无与伦比的民族凝聚力。在继承龙文化的基础上发展龙文化的深刻内涵,是当下中国文化攻坚战的一大目标。

总而言之,通过学习对于龙在唐宋两代诗词中的作用不单单能够加深对于诗词的深刻理解,在理解古代先民的精神世界并且从中受益培养出属于当代适时的龙崇拜意识,加深对龙图腾的了解大有裨益。

参考文献

[1]安宁.浅析先秦时期龙的形象与观念:《中国民族文博》,2007

[2]林琳.龙的起源和神话演变:《文史杂志》,2000

[3]肖海博,赵鹏,李银忠.中国传统龙形象的演变:《中华民居旬刊》,2012

(作者介紹:隗嘉,广东省仲元中学高三(1)班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