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汉末中原名士迁移蜀地及其贡献

2019-04-01杨强

中州学刊 2019年2期

杨强

摘 要:汉末蜀地受中原战乱的影响较小且物产丰富,并较早安定了下来。蜀地政权的前期统治者刘焉、刘璋父子执行“为政宽弛、优遇大族”的政策,后期统治者刘备、诸葛亮采取“儒法并用、调和侨旧”的政策,从而吸引了大批中原名士迁移并定居于蜀地。通过中原名士在蜀地的政治和社会文化活动,中原地区的社会文化风尚,尤其是中原地区的品评清议士风,逐渐对蜀汉政权和社会文化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关键词:中原名士;移民蜀地;清议

中图分类号:K235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2-0135-05

东汉末年,群雄混战,中原名士①迁移四方,依附于各割据政权以避难保身。中原作为当时的政治和文化重心所在地,该地域名士的向外迁移,一定程度上带来学术文化和士风的传播。据笔者统计,中原名士迁移蜀地的最多,其次为扬州和荆州。②迁移荆州和扬州的名士大部分在献帝都许后陆续返回故乡,而迁移蜀地的名士则大部分长期定居并卒于迁移地。关于士人迁移蜀地的原因及其影响,学界多侧重于从经济、文化方面进行探讨,③而较少从移民史、政治史的视角对中原名士的迁移情况进行深入的分析。鉴于此,笔者拟对中原名士迁移蜀地的原因及其影响作系统性的探讨。

一、中原名士选择蜀地作为迁移地的原因

汉末中原大乱之际,由于主政蜀地的刘焉、刘璋父子采取温仁宽厚的统治政策,物产丰富的蜀地就成为了中原名士理想的避难之地。据笔者统计,在刘焉、刘璋父子执政时期,中原名士前来避难的有8人:南阳人来敏、许慈、李严、邓芝、王连、吕乂;汝南人许靖、陈袛。现根据其入蜀原因,简析其阶层属性和文化特点。

其一,有避难兼投亲而来的,比如来敏,“汉末大乱,敏随姊夫奔荆州,姊夫黄琬是刘璋祖母之侄,故璋遣迎琬妻,敏遂俱与姊入蜀,常为璋宾客”④。

其二,有仕宦而来的,比如王连,李严,邓芝。王连于“刘璋时入蜀,为梓潼令”⑤;李严自荆州入蜀,“荆州牧刘表使历诸郡县。曹公入荆州时,(李)严宰秭归,遂西诣蜀,刘璋以为成都令,复有能名”⑥;邓芝为东汉司徒邓禹之后,于汉末入蜀,“先主定益州,(邓)芝为郫邸阁督”⑦。

其三,有受邀而来的,比如许靖、陈袛、许慈。许靖,“后刘璋遂使使招靖,靖来入蜀”⑧;陈袛,“许靖兄之外孙也。少孤,长于靖家”⑨;许慈,“建安中,与许靖等俱自交州入蜀”⑩。

其四,有因意外事件而滞留蜀地的,比如吕乂,“父常,送故将军刘焉入蜀,值王路隔塞,遂不得还”B11。

以上八位中原先来移民B12,从其阶层属性方面来看,其中有6人为儒学世族、名士或者经师,2人为非儒学寒族。来敏入蜀后与许慈、孟光等人共同“典掌旧文”B13,属于儒学经师;王连在蜀为官尚忠义,刘备来攻,“闭城不降”B14,为儒学士人;邓芝为东汉儒学世族邓禹之后,属于儒学世族子弟;许靖曾被“举孝廉”B15,陈袛为许靖兄之外孙;许慈入蜀后与来敏同为学士,以经学见长,此三人均属于儒学士人。李严“少为郡职吏”B16,门第卑微且不以学问见长,应是非儒学寒族;吕乂为官“持法刻深”B17,好法术之治,属于非儒学寒族。这些先来移民大部分为儒学名士,有著较高的文化素养。这种情况的出现是与蜀地前期统治者的阶层出身及其政策相关联的。蜀汉立国之前,蜀地的主要统治者是刘焉、刘璋父子,“(刘)焉少任州郡,以宗室拜郎中。去官居阳城山,精学教授。举贤良方正,稍迁南阳太守、宗正、太常”B18。由刘焉曾被“举贤良方正”可知,刘焉、刘璋父子应是属于儒学世族。儒学世族在政治、文化政策方面的特点主要表现为重仁孝、尚经义,B19“刘焉为政宽弛,优遇大族”,“由于刘焉父子的这种文化修养与政治主张,一些中土的儒学之士辗转入蜀”。B20所以,迁移地的政治、经济环境以及统治者的出身和政治、文化政策对士人选择并定居于迁移地是有很大影响的。

在刘备、诸葛亮统治蜀地时期,中原名士随刘备等人入蜀的有13人:南阳人陈震、宗预、黄忠、魏延、杜祺、刘干、胡济、胡博、张存、刘邕、董厥、樊建,汝南人陈到。以上中原名士的入蜀原因大多是追随刘备、诸葛亮,在避难保身的同时求得立功荣身,所以他们入蜀具有一定的事功心态,现根据其事功方式,简析其阶层属性和文化特点。

其一,寒门武将。魏延“以部曲随先主入蜀,数有战功,迁牙门将军”B21;陈到“自豫州随先主,名位常亚赵云,俱以忠勇称”B22;黄忠,“先主南定诸郡,忠遂委质,随从入蜀。自葭萌受任,还攻刘璋,忠常先登陷阵,勇毅冠三军。益州既定,拜为讨虏将军”B23。魏延、陈到、黄忠均为武将,出身寒门且不以学问见长,主要凭借自身的武略去建功立业。

其二,儒学文士。陈震,“先主领荆州牧,辟为从事,部诸郡,随先主入蜀”B24;刘邕“随先主入蜀。益州既定,为江阳太守”B25;张存“以荆州从事随先主入蜀,南次至洛,以为广汉太守”B26;宗预,“建安中,随张飞入蜀。建兴初,丞相亮以为主簿,迁参军右中郎将”B27;董厥,“亮卒后,稍迁至尚书仆射,代陈祗为尚书令。迁大将军,平台事,而义阳樊建代焉”B28;胡济“为亮主簿,有忠荩之效,故见褒述”B29;胡博为胡济之弟,“历长水校尉尚书”B30。

关于其阶层属性和文化特点,陈震入蜀后曾被诸葛亮称赞有“忠纯之性”B31;刘邕品行卓越,蒋琬曾让“茂才”于刘邕等人;B32张存在蜀曾以儒学标准批评庞统“违大雅之义”B33;宗预在蜀曾与邓芝以“礼学”机敏对答B34;董厥曾为诸葛亮所赏识并被称为“良士”B35;樊建曾被诸葛恪称赞“雅性”过于宗预B36。综上,陈震等人均为儒学名士,他们凭借自身的儒学素养和政治才能获得了蜀地统治者的赏识和提拔。

其三,寒门文士。比如杜祺、刘干。“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后校尉王连请(吕)乂及南阳杜祺、南乡刘干等并为典曹都尉。”B37杜祺、刘干均不以学问见长,主要采取严苛的执政方式,迅速获得政绩以求宦达。

此外,具体入蜀时间不明的还有3人,均属于儒学士人。B38在刘备、诸葛亮治蜀时期,中原名士迁移蜀地的共有13人,其中8人为儒学名士,5人为非儒学寒族,中原后来移民亦是以儒学名士为主。蜀汉政权中之所以出现儒学名士与非儒学寒族势均力敌的情形,一定程度上受到蜀汉统治者的阶层出身及其政策的影响。刘备“少孤,与母贩履织席为业”B39。刘备遗诏敕后主曰:“汝父德薄,勿效之。可读《汉书》、《礼记》,闲暇历观诸子及《六韬》、《商君书》,益人意智。闻丞相为写《申》、《韩》、《管子》、《六韬》一通已毕,未送,道亡,可自更求闻达。”B40刘备、诸葛亮皆尚法术,属于非儒学寒族阶层。陈寅恪先生曾指出,刘备实亦等同于寒门,诸葛亮亦非儒学世家,而是世代相传的法家。B41此外,方诗铭先生也认为诸葛亮为“单家”寒门B42。刘备、诸葛亮出身虽为非儒学寒族,但是为了调和新旧侨人之间、儒学名士与非儒学寒族之间的关系,在统治政策方面不得不“以霸王道杂之”,儒法并用。

综上可知,正是在刘焉、刘璋父子“为政宽弛、优遇大族”以及刘备、诸葛亮“儒法并用、调和侨旧”的统治政策下,中原名士纷纷迁移并定居于蜀地,最终对蜀汉政权和社会文化风尚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二、中原名士移民对蜀地社会风尚的影响

葛剑雄先生指出,人口在空间的流动,实质上就是他们所负载的文化在空间的流动。当其他区域的不同文化随人口迁移与本地域的文化发生碰撞时,往往会引起社会思想的变迁。B43在古代文化传播工具不便的现实下,负载着经学、文艺、士风的士人的迁移,可以带来不同地域间的士风和文化的传播,通过这些中原名士的政治和社会文化活动,较为闭塞的蜀地也受到了中原地区社会风尚的影响,尤其是中原地区品评人物的清议士风。

其一,奖拔人物的风尚。代表人物有汝南人许靖,襄阳人庞统、向朗。许靖“虽年逾七十,爱乐人物,诱纳后进,清谈不倦。丞相诸葛亮皆为之拜”B44。许靖作为中原地区“月旦评”的主持者之一,他在蜀地的“清谈不倦”,应是将“月旦评”这一品评人物的清议士风带到了蜀地。值得注意的是,这里的清谈B45,应是品评人物的人伦臧否,而不是虚无缥缈的玄谈。从许靖“爱乐人物,诱纳后进”看出,许靖在蜀地应主要是褒奖人物,而很少贬议人物。庞统也是以褒奖人物著稱。“后郡命(庞统)为功曹。性好人伦,勤于长养。每所称述,多过其才,时人怪而问之,统答曰:‘当今天下大乱,雅道陵迟,善人少而恶人多。方欲兴风俗,长道业,不美其谭即声名不足慕企,不足慕企而为善者少矣。今拔十失五,犹得其半,而可以崇迈世教,使有志者自励,不亦可乎?”B46庞统性好品评人物,认为“拔十失五,犹得其半”,庞统的清谈品评主要也是褒奖人物。向朗也是以奖拔人物为主,“开门接宾,诱纳后进,但讲论古义,不干时事,以是见称。上自执政,下及童冠,皆敬重焉”B47。

在许靖、庞统、向朗等人的影响下,这种褒奖人才的中原清议士风已经在蜀汉政权中传播并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蜀汉统治者的认可。B48值得注意的是,许靖、庞统、向朗等人主要是对人物的褒奖诱进,很少贬议人物、批评朝政,因此得到刘备、诸葛亮的容许和赞赏。

其二,贬议人物的风尚。代表人物有南阳人来敏、河南人孟光。来敏“前后数贬削,皆以语言不节,举动违常也。时孟光亦以枢机不慎,议论干时,然犹愈于敏,俱以其耆宿学士见礼于世”B49;孟光“指摘痛痒,多如是类,故执政重臣,心不能悦,爵位不登”B50。由上可知,来敏与孟光在蜀汉政权中的“议论干时”“指摘痛痒”,都是对蜀汉政权和官员的贬议,也是继承了汉末批评人物和时政的清议士风。但是,来敏等人这种激进的贬议行为是不被蜀汉统治者所容许的,因此数次被贬削官职。

中原地区的品评清议,主要包括对人物以及朝政的褒和贬,而蜀汉政权中的清议士风,主要内容则是褒奖人物,诱纳后进,而很少贬议人物和批评朝政。这种现象的出现应是由于蜀汉统治者面对清议士风的迅速传播,担心“贬议乱群”,从而对清议士风进行压制而造成的。统治者对贬议士风的一味压制,导致了蜀汉政权内部士人品性缺点的放大。关于此点,我们可以通过分析中原移民南阳人魏延与襄阳人杨仪争权内讧一事来了解蜀汉统治者对清议士风的压制以及由此给蜀汉政权带来的负面影响。

建兴十二年(235)春二月,诸葛亮死于北伐战场,魏延与杨仪争权,举兵相攻,魏延败死。建兴十三年(236)春正月,杨仪被废徙,后自杀。仅在不到一年的时间内,深得诸葛亮看重的魏延和杨仪一个被杀,一个自杀,一方面是由于二人争权互斗,另一方面则反映了贬议之风被压制后,造成蜀汉士人品性缺点的放大,进而谦让有德之风萎靡,争功趋利之风泛滥,蜀汉移民之间矛盾激化。

史书记载,魏延“既善养士卒,勇猛过人,又性矜高,当时皆避下之。唯杨仪不假借延,延以为至忿,有如水火”B51。“性矜高”是魏延的品性缺点,是指其居功自傲,目空一切,因而众人皆躲避魏延不与之产生冲突,但是,有着卓越的军政才干,足智多谋却“性狷狭”B52的杨仪则不服魏延。自高自大的魏延与心胸狭隘的杨仪两人彼此互不相让,争功趋利,于是两人关系势如水火。

两人虽然才干卓越,但是品性修养都不好,因此,魏延的品性缺点受到了迁移蜀地的中原名士刘琰的“讽议”,刘琰对魏延“言语虚诞,亮责让之”。B53这里的“言语虚诞”应该是指对魏延的自高自大,缺乏道德修养而进行的讽议和影射。作为豫州人的刘琰应是受到了中原清议士风的影响,从而对朝廷重臣魏延“言语虚诞”,但是诸葛亮却给予责备和制止。“性狷狭”的杨仪与儒学世族刘巴关系不善,“仪与尚书令刘巴不睦”B54。虽然魏延、杨仪均以品性不佳而被清议名士刘琰等人批评,但是,诸葛亮仍然对魏延、杨仪委以重任,说明诸葛亮在有意地压制贬议的力量,执行“功以才成,业由才广”B55的用人政策。可以说,这在一定程度上是与曹操“压制清议、唯才是举”的政策不谋而合的。因此,诸葛亮对贬议魏延和杨仪的刘琰、刘巴等人均给予左迁或劝诫。由于诸葛亮生前对贬议士风的压制,任人唯才,从而士人的品性缺点逐渐被放大,争功趋利,骄矜跋扈,魏延即为其中的代表。B56

综上可见,作为中原移民的魏延、杨仪等人,由于失去了乡里的社会基础,为了在迁移地继续生存和发展,多具有较强的事功心态,从而对蜀汉政权具有依附性和对其他移民的排斥性。正是这种依附性与排他性导致了蜀地名士间的斗争和倾轧,使得蜀地名士的品性缺点被放纵、放大,加之外在的贬议力量被统治者强力压制,折损了蜀汉本已不多的人才,加速了蜀汉的灭亡。

三、中原名士移民对蜀地学术文化的影响

中原名士迁移蜀地的多为儒学名士、经师、大族,具有较高的学术文化素养,他们在蜀地定居下来之后,就会进行一些学术、文化活动,中原地区的学术、文化也随之在蜀地传播开来。

首先,迁移蜀地的中原名士在经学方面多崇尚古文经学。如南阳许慈、来敏,襄阳向朗等。许慈“师事刘熙,善郑氏学,治《易》、《尚书》、《三礼》、《毛诗》、《论语》”B57;来敏曾“典掌旧文”B58;向朗“但讲论古义”B59。他们都是古文经学者。

其次,中原名士在文学、艺术方面亦多才多艺。如南阳吕乂、吕雅,豫州刘琰,汝南陈袛等。“(吕)乂少孤,好读书鼓琴。”B60吕乂之子吕辰,“景耀中为成都令。辰弟雅,谒者。雅清厉有文才,著《格论》十五篇”B61。二人应是分别擅长音乐艺术和文学创作;刘琰本人应是擅长音乐和文学创作“车服饮食,号为侈靡,侍婢数十,皆能为声乐,又悉教诵读《鲁灵光殿赋》”B62。陈袛“多技艺,挟数术,费祎甚异之,故超继允内侍”B63。

以上是中原名士在蜀地的学术、文化方面的表现,随着中原名士在蜀地的学术文化活动,逐渐对蜀地学术文化和士人风气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首先,学术方面。如梓潼人李仁、李譔、尹默、杨充等。李仁,“益部多贵今文,而不崇章句。仁知其不博,乃游学荆州。从司马德操、宋仲子受古学,以修文自终也”B64;李譔,“与同县尹默俱游荆州,从司马徽、宋忠等学。譔具传其业,又从默讲论义理,五经、诸子,无不该览,加博好技艺,算术、卜数、医药、弓弩、机械之巧,皆致思焉”B65。李譔身为李仁之子,传其学业,并求学于中原古文经学名士司马徽、宋忠;尹默“又专精于左氏《春秋》,自刘歆条例,郑众、贾逵父子、陈元、服虔注说,咸略诵述,不复按本”B66;杨充“受古學于扶风马季长、吕叔公、南阳朱明叔、颍川白仲职,精研《七经》”B67。

其次,士人风气。随着中原名士的长期定居蜀地,清议士风也影响着蜀汉的士人风气。如王化“为人严重,言论方雅,臧否允衷,州里服其诚亮”B68;任熙“清谈游讲,不妄失言,袛慎著闻”B69;费立“每准正三州人物,品格褒贬,帅意方规,无复疏亲,莫不畏敬。然委曲者多恨其绳墨”B70。他们在乡里或“臧否允衷”,或“清谈游讲”,或“品格褒贬”,都是对当时人物的一种褒奖和批评。由此可见,中原名士的清议之风对蜀汉政权和士风的影响是比较深远的。

随着中原名士的迁移蜀地,中原地区的品评清议的士风以及学术、文化也随之传播至蜀地,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蜀汉政局、士风和学术文化。但是,由于蜀汉统治者对清议中褒议内容的容许,对贬议内容的压制,使得蜀汉士人争功趋利的品性缺点被逐渐放大,为人骄矜,多有道德上的缺点,而统治者又予以容忍,尤其是中原名士在蜀汉政权中具有依附性和排他性的特点,导致士人之间彼此争功趋利,互相争斗,从而影响了蜀汉人才的良性发展和政权的稳定,造成了人才的折损,并在一定程度上加速了蜀汉政权的灭亡。注释

①唐长孺先生曾指出:“东汉时期,豫州境内颍川、汝南、南阳诸郡文化水平高,是人才集中之地。”参见唐长孺:《东汉末期的大姓名士》,《魏晋南北朝史论拾遗》,中华书局,2011年,第43页。因此,为了探讨中原名士对迁移地的政治和社会文化影响,笔者拟将中原地区名士较为集中的汝南、颍川、南阳三郡作为重点论述区域。

②笔者共统计得出中原名士60人。迁移蜀地的有24人:陈到、来敏、王连、吕乂、杜祺、刘干、黄忠、陈震、胡济、胡博、宗预、董厥、樊建、刘邕、张存、吕雅、许国、陈裕、邓芝、魏延、许靖、李严、许慈、陈袛;迁移扬州的有15人:冯熙、周昭、吕范、吕蒙、屈晃、何定、胡综、李肃、谢景、羊衜、陈化、赵咨、程秉、甘宁、许劭;迁移荆州的有14人:司马徽、杜袭、繁钦、赵俨、徐庶、石韬、荀攸、孟建、王儁、和洽、宋忠、韩暨、韩嵩、刘廙;此外,迁移冀州的有6人:荀谌、辛评、郭图、应劭、荀彧、辛毗;迁移并卒于交州的有1人:张津。

③赖华明:《秦汉移民与巴蜀文化的变迁》,《西南民族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2年第11期;赵炳清:《先秦时期巴蜀地区的人口迁移与文化交流》,《四川文物》2015年第4期。

④⑤⑥⑦⑧⑨⑩B11B13B14B15B16B17B21B22B23B24B25B26B27B28B29B30B31B32B33B34B35B36B37B39B40B44B46B47B49B50B51B53B54B55B57B58B59B60B61B62B63B65B66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1025、1009、998、1071、966、987、1022—1023、988、1023、1009、963、998、988、1002、1084、948、984、1084、1085、1075、933、980、980、984、1057、1085、1076、933、933、988、871、891、967、953、1010、1025、1024、1003、1001、1004、986—987、1022、1023、1010、988、988、1001、987、1026—1027、1026页。

B12根据蜀地政权先后统治者的不同,笔者拟将这些迁移蜀地的中原名士分为先来移民和后来移民。先来移民主要是在刘焉、刘璋父子执政时期迁移而来的;后来移民主要是在刘备、诸葛亮执政时期随之而来的。

B18范晔:《后汉书》,中华书局,1965年,第2431页。

B19陈寅恪先生指出:“然则当东汉之季,其士大夫宗经义,而阉宦则重文辞。士大夫贵仁孝,而阉宦则重智术。”参见陈寅恪:《书世说新语文学类钟会撰四本论始毕条后》,《金明馆丛稿初编》,三联书店,2015年,第48页。

B20王永平:《中古士人遷移与文化交流》,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第122—123页。

B38吕雅、许国、陈裕。《三国志》卷四一《霍峻传》注引《襄阳记》曰:“(罗宪)从帝宴于华林园,诏问蜀大臣子弟,后问先辈宜时叙用者,宪荐蜀郡常忌、杜轸、寿良、巴西陈寿、南郡高轨、南阳吕雅、许国、江夏费恭、琅邪诸葛京、汝南陈裕,即皆叙用,咸显于世。”(第1009页)又《三国志》卷四一《霍峻传》注引《汉晋春秋》曰:“(罗宪)保城缮甲,告誓将士,厉以节义,莫不用命。”(第1008页)由此可知,罗宪重节义,属于儒学名士,吕雅三人均得罗宪认可并予以举荐,应均为儒学名士。

B41万绳楠整理:《魏晋统治者的社会阶级(附论吴、蜀)》,《陈寅恪魏晋南北朝史讲演录》,贵州人民出版社,2007年,第22—23页。

B42方诗铭:《三国人物散论》,上海古籍出版社,2000年,第214页。

B43葛剑雄:《简明中国移民史》,福建人民出版社,1993年,第586页。

B45唐长孺先生认为:“初期清谈与清议可以互称;魏晋之后清谈内容主要是谈老庄,但仍然包括人物批评。”参见唐长孺:《清谈与清议》,《魏晋南北朝史论丛》,中华书局,2011年,第278页。

B48蒙思明先生认为:“魏行中正之后,吴、蜀亦有类似的制度。”“《晋书·陈寿传》:‘遭父丧有疾,使婢丸药,客往见之,乡党以为贬议。这是魏平蜀以前的事,这虽不能证明蜀亦有类似中正的制度,但可想象其有如魏中正、吴公平品第人物的习气,由此可见中正制实为当日之普遍要求。”参见蒙思明:《魏晋南北朝的社会》,上海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38页下注。

B52《三国志》卷四〇《杨仪传》载:“而亮平生密指,以(杨)仪性狷狭,意在蒋琬,琬遂为尚书令、益州刺史。仪至,拜为中军师,无所统领,从容而已。”陈寿:《三国志》,中华书局,1982年,第1005页。

B56朱子彦先生认为:“杨戏肯定了魏延‘折冲外御,镇保国境的功劳,叹息他不能善始善终,指出根源在于他那‘不协不和、桀骜不驯的性格,这个评价是比较公允的。”参见朱子彦:《为蜀汉名将魏延正名》,《探索与争鸣》2006年第2期。这里的“不协不和”即是指魏延性自矜高,与人不和,有乱群之象。

B64B67B68B69B70常璩撰,任乃强校注:《华阳国志校补图注》,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第613、612、632、644、657—658页。

责任编辑:王 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