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思考

2019-04-01李俊吴浩

中州学刊 2019年2期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要求新方法

李俊 吴浩

摘 要:实践的发展、时代的变化,决定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一个常研常新的课题,是“变”与“不变”的辩证统一。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依据新时代的新要求,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需要在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的基础上,把握好世情、党情、国情新变化赋予党的理论武装和人民群众主体的新内容,围绕新时代的任务、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关键词: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要求;新情况;新方法

中图分类号:B27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0751(2019)02-0007-06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一般意义上讲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基本观点的通俗化、具体化、生活化,以使之更好地为人民大众所理解、所接受、所运用;在中国语境上讲就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在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和发展,它既是一个理论掌握群众从而发挥物质力量的过程,又是一个理论在实践中不断被检验和丰富发展的过程。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依据时代发展变化,在创新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同时,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运用最新理论成果武裝全党和广大人民群众,通过多种方法、渠道搭建马克思主义同人民群众之间相联系的桥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发挥出改造主观世界和客观世界的巨大力量。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加强党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提出了“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如何在继续坚持“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的前提下,进一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为实现“强起来”的奋斗目标注入磅礴精神力量、汇聚强大思想共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时代课题。

一、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要求

新时代在推动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实现新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步入新阶段的同时,也赋予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时代内容,给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提出了新的实践要求。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着重把握好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的现实,聚焦人民中心主体地位,推进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

1.围绕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突出反映的是群众需求的变化。恩格斯指出:“人们首先必须解决吃、喝、住、穿,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②这说明需要是在不断被满足的进程中由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需求”与“供给”构成了马克思研究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逻辑前提。换句话说,马克思揭示人类社会矛盾运动规律的逻辑出发点是人的基本需要。这一基本需要具有带动全局的重要作用,其他一切观念、设施等都是作为供给方围绕服务和满足这一基本需要而建立起来的,并随着基本需要的不断发展而不断调整和改进。因此,就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来说,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突出反映的是群众需求的变化,应围绕这一变化对供给侧各方面的内容做出调整。

回应和满足群众需求,以群众美好生活需要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推动马克思主义理论不断深入人心,既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基本要求,又是使其得以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因为“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需要的程度”③。而国家需要最终要落脚到人民的需要上。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价值追求就是要实现和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这种价值追求反映在现实生活中就是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理论诉求,为群众答疑解惑,致力于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过程就是理论反映群众需求,解决群众关心的现实问题的过程。正是在面向生活、深入群众、脚踏实地的一步步实践探索中,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日益增强,对党的认可度、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接受和信仰程度逐渐提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准确把握新形势下群众需求新变化,做出了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的新判断。习近平指出:“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是关系全局的历史性变化,对党和国家工作提出了许多新要求”;要“更好满足人民在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方面日益增长的需要,更好推动人的全面发展”;要“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大力提升发展质量和效益”。④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握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紧密联系人民群众的愿望和期待,继续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在不断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中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2.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以人民为中心是实现马克思主义改造世界的必然逻辑,也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在要求。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践主体。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和社会发展的推动者。人民群众以其能动的实践活动创造物质和精神财富。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产生于中国实践又指导着实践,人民群众是理论的缔造者,也是实践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它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最新理论成果,是对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重大转化后如何进一步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问题的新认识、新概括,是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内容。离开了人民群众的实践活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便失去了发展动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便失去了源泉。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马克思主义是致力于通过解放无产阶级进而解放全人类的学说。但理论本身不会自动被掌握,理论要想发挥其作用,就必须进行大众化,被人民群众所掌握。马克思指出,“哲学把无产阶级当作自己的物质武器,无产阶级也把哲学当作自己的精神武器”⑤。“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理论只要说服人,就能掌握群众;而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⑥承认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接受主体并不意味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纯粹灌输,主体都会有着自身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对外在事物的接受往往会根据自身需要进行,既不是全盘吸收,也不是盲目否定,而是复杂的扬弃过程。因此,我们要在了解主体意愿的基础上有差别地制定方案,把主体放在平等的对话环境中进行大众化传播,并从主体的现实生活和实践需要出发设计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内容。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创新主体。这里的“创新”不仅仅指马克思主义理论在实践中的创新,更突出的是人民群众对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和方法上的创新,即充分发挥群众创新主体力量,激发群众创新活力和积极主动性,让公众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發挥更大作用。当前我们在加强理论宣传和理论教育的同时,要注重人民群众对理论传播的促进和推动作用。

人民群众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评价和检验主体。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效如何、方法是否适当,都需要回到实践中去,接受人民群众的检验。这是因为,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只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主体和历史的创造者。现实中,人民群众的广泛性、基础性不仅决定了评价和检验的主体地位,而且对其效果的反馈和评价又促使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断发现新问题和进行方法改进、方法创新。这也说明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透彻研究人民群众的心理需求,才能增强实效性。

3.以党的最新理论成果深入人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实践发展永无止境,理论创新永无止境。习近平指出:“马克思主义时代化就是把马克思主义同时代特征结合起来,使之紧跟时代发展步伐、不断吸收新的时代内容、科学回答时代课题。”⑦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总是和一定的时间空间相联系,总是在一定时代条件下的社会生活中展开的。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不仅充分反映了人民群众的当下诉求,而且准确回答了当前的重大现实问题,不断更新着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话语内容。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主体性要求,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主要围绕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展开。

马克思主义只有紧密结合时代特征、适应时代需要、把握时代脉搏、回答时代问题,才能不断获得新的形态,得到新的发展。因为,“如果不能及时研究、提出、运用新思想、新理念、新方法,理论就会苍白无力”⑧。为此,我们要认真总结人民群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过程中产生的新的实践经验,紧密结合群众需求新变化、时代发展新形势和现代化建设新要求、历史发展的新成就,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推向新的时代境界。

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跟进一步。用马克思主义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核心任务。习近平指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的继承和发展,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⑨这一重要论述不仅系统阐述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在联系,而且提出了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问题。

二、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情况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两个巩固”的使命,引申出武装全党和掌握群众两大根本任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理论武装面临新形势,人民群众主体也被赋予了新的时代内容。

1.党的理论武装面临新形势

中国共产党作为领导广大人民群众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核心,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既是理论的学习接受主体,又是理论的传播主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的理论武装也面临新形势。

从党的理论武装所面临的外部环境来看。一方面,西方发达国家主导经济全球化的现状没有变,意识形态领域斗争依然激烈、更加复杂。同时,世界经济格局深度调整,新兴市场和发展中国家群体性崛起,随着全球化的推进,社会主义力量在不断增强,并在全球化进程中扮演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新时代需要准确把握时代发展潮流和趋势,用作为指导思想的马克思主义对各种新出现的重大理论问题做出科学有力的解答,制定新的方针政策,并在全党加以学习贯彻,从而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另一方面,我国正处于“发展黄金期”和“矛盾凸显期”并存的阶段,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面临更加艰巨的任务和更加复杂的情况。这种客观形势要求我们党必须加强自身建设,重视理论学习,深入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一步深化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党的执政规律的认识,提升全党的理论水平,不断提高破解社会难题的本领。

从党的理论武装所面临的内部情况来看。新时期,在各种诱惑和考验面前,部分党员干部在思想和行动上开始走“下坡路”,与群众间的距离越来越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开展受阻。一方面,党内存在的思想不纯、组织不纯、作风不纯等突出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另一方面,“党面临的精神懈怠危险、能力不足危险、脱离群众危险、消极腐败危险的尖锐性和严峻性”⑩依然存在。这些现象的出现,破坏了党的形象,弱化了党的纯洁性,进而降低了党的理论自身的吸引力,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推进的实际效果。

2.“人民群众主体”被赋予新内涵

人民群众虽然是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体,但人民群众是一个历史范畴,其内含的主体结构、主体意识及主体需要这三大要素均是变量,会在不同历史时期、不同社会发展阶段有所变化,被赋予新的具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站位中华民族迈向强起来的历史新阶段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把握“人民群众主体”的新内涵。

从主体结构上看。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人民群众主要是指受“帝”“官”“封”三座大山压迫的人们,中国共产党依据国内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的变化,对人民的革命性进行一定的区分。当国内阶级矛盾居于社会主要矛盾时,人民体现为反对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阶级,大致包括: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当中华民族处于生死存亡的关头,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国内阶级矛盾退居其次时,人民具有丰富的内容,它包括了工人阶级、农民阶级、城市小资产阶级、民族资产阶级、海外华侨,以及除汉奸、投降派以外的地主家阶级和亲英美的官僚买办资产阶级等整个中华民族一切爱国力量。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特别是1956年生产资料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剥削阶级作为阶级已经被消灭,这些人被逐步改造成自食其力的劳动者,阶级矛盾退居为次要矛盾,人民内部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以邓小平为核心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基于对社会结构和社会主要矛盾的科学分析,从统一战线同盟者的角度把握人民群众,提出劳动者、爱国者的新概念,以此丰富和发展了传统阶级概念的内涵。B11伴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的不断发展,社会阶级、阶层结构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原有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阶层内部出现分化,形成了一些新的社会阶层,如私营企业主、三资企业和私营企业的雇工、自由职业人员等。党的十六大报告将在社会变革中出现的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统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纳入人民群众的范围。党的十八大以来,在统一战线的范围上,把私营企业、外资企业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中介组织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统称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把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中的积极分子、留学人员、新媒体中的代表人士等统称为新社会群体,这表明群众主体有了新内涵。

从主体意识上看。改革开放之前,一方面,国家依靠单位制实行对社会的控制,个体依附于单位之中,自主性不强。另一方面,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按需分配,使人与人之间的利益差别较小,加上集体主义价值观的影响,人们利益观念比較淡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国家对于社会控制的调整,为人们主体意识的增强提供了有利的环境条件。群众主体在实践活动中表现出更加强烈的独立意识、创新意识、开放意识和自我意识,对认识客体具有能动选择性和非凡创造性。这些新情况的出现使依靠革命理想主义教育调动生产积极性的传统方式大打折扣。加上互联网信息技术等新媒体的快速发展改变了传统的信息接收方式,人们对认识客体也不再倾向于毫无选择地全盘接受,而是基于利益需求进行自主选择,传统上依靠“灌输”为主要方式的意识形态宣传教育功能逐渐弱化,并产生不适应性。

从主体需要上看。自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对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主要矛盾做出正确判断后,我们党始终围绕为满足人民群众的基本物质文化需求服务,致力于解决供给不足的问题,大力发展生产力。在此期间,群众需求不断出现新内容,我们的奋斗目标也在围绕群众需求变化而不断更新完善。党的十三大适应群众新产生的政治需求,在奋斗目标上加入了“民主”这一关键词;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适应群众对解决好利益矛盾的需求,提出了构建和谐社会的命题;到党的十九大,为适应群众对良好生态环境的需要,在奋斗目标上又增加了“美丽”这一重要词汇。进入新时代,群众主体需要在范围和层次上有了新拓展。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群众温饱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在日常穿衣吃饭之外,各种新的美好需求开始出现,需求领域有了新变化。一是需求范围日益广泛。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基础上,更加注重文化需求、精神需求。二是需求层次日益提高。随着主体意识的觉醒,群众的权利意识、参与意识、法律意识、平等意识越来越突出,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环境问题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公共领域的资源和产品需求日益增长。三是需求呈现差异性、多元化。具体来说,就是群众需求呈现不同群体、地域、年龄阶段方面的特征。例如,按照群体划分,城市人口更关注物价、收入、社保、居住环境问题,农村人口更关注土地、教育、务工问题。按照地域划分,东部发达地区期盼有更好的发展,西部欠发达地区期盼早日摆脱贫困问题。按照年龄段划分,青少年更关注教育资源分配、教育公平问题,中年群体更关注就业、住房、健康问题,老年人更关注医疗和养老保障问题。

三、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新方法

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在把握“两个巩固”根本任务的基础上,依据时代发展新变化赋予的新内容,围绕新时代的任务目标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1.依据理论武装面临的新形势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以维护党中央权威为重点加强党的政治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时代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的开展,不论是对内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核心,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还是对外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取得的经验成果为核心,讲好中国故事、阐释中国道路,都必须确保旗帜鲜明、立场坚定,始终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坚持正确的政治路线、方针和政策,这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始终沿着正确的道路方向前行的基本前提。党员干部作为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关键少数”,在新时代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工作必须把握这一前提,加强自身建设,确保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按照党的十九大报告要求,就是要把政治建设作为根本性建设摆在党的建设首位,用政治建设统领其他各项建设。B12

以坚定理想信念为重点加强党的思想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思想建党为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提供思想保证、信念支撑和理论支持。“掌握思想教育,是团结全党进行伟大政治斗争的中心环节。如果这个任务不解决,党的一切政治任务是不能完成的。”B13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加强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教育,促使全党坚定理想信念、提升科学理论水平、永葆自身先进性、巩固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根本要求。现实生活中,一些党员干部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说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的问题。我们要把理想信念作为党的思想建设的首要任务,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在具体实践中大兴学习之风,推动党的思想建设向纵深发展。

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助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B14发挥好各级组织的功能作用是党的事业顺利推进、党的领导得以实现、党群关系日益密切的重要保障。在从中央到地方的各级组织中,基层组织又处于关键地位,起着“稳地基”“固纽带”的重要作用。基层组织是密切党群关系的最前线,又是发掘、锻炼优秀干部的根据地,还是确保政策落实的“最后一公里”。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说,加强对基层组织的建设革新、约束管理有助于提升组织自身各方面的工作能力,筑牢“战斗堡垒”根基。基层组织工作能力的提高,反过来推动宣传教育方式的进一步革新,增加群众理论接受力;推动政策落实效果的进一步提升,增加群众现实获得感;推动党群关系的进一步改善,增加群众情感认同度。新时代,我们要增强党对各类各级社会组织的领导,加强新型业态和互联网党建工作力度,扩大组织覆盖面。还要破除各种控制基层政权、影响基层组织功能发挥、降低基层功效的有害因素。

2.依据群众主体新内涵创新工作方式方法

针对主体结构新变化,在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传播的受众方面必须区别对待不同阶级、阶层和社会群体的思想认识和利益诉求。坚持区别对待原则,既要着眼于整体性目标,满足最广大群众的根本利益;同时还要更加关注和维护各阶层群众的具体利益需求,针对不同群体以及同一群体内部的不同成员制定针对性方案,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教育,在重多元并存的基础上坚持一元主导。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动员所有社会主体和组织力量加入宣传工作,使各行业和各个组织内部都能结合自身条件和实际,形成推动马克思主义社会融入的力量”B15。

针对主体意识觉醒并不断增强的现实,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需要根据新形势做出新调整,思考在新时代如何进一步巩固人心,凝聚力量,实现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的目的。在实践层面上,不仅要考虑如何消除不利“噪音”,而且要更好地思考和研究大众的所思所想;不仅要采用通俗话语表达,创作大众喜闻乐见的理论文本,还要更加注重对人民群众这一主体力量的研究。就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来说,近年来,一些地方涌现出自发进行理论宣传的组织和平台,如五老宣讲团、道德讲堂、社区议事厅等,这充分展现了基层群众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参与热情和创造活力。新时代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要分析激发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参与热情、积极性和创造性的方法、途径,并为群众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切实保障机制。

针对主体需求新变化,必须把握群众需求总特征和总要求,依据需求的差异性和多元化,以人民为中心,创新工作方式方法。一是主体需求层次提高需要我们提升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供给质量。如完善各项制度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面向大众实际生活,进一步提升文化产品的创造力和吸引力。二是主体需求呈现差异性需要我们促进社会资源的均衡分配。如畅通自下而上的阶层流通渠道以及群众意見表达渠道,保证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有广泛持续深入参与的权利;拓宽就业渠道和提高人民收入水平;更加注重教育公平、优化教育资源配置、完善职业教育和培训体系等。三是主体需求多元化需要我们拓宽社会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的多元供给形式。比如:完善多元矛盾纠纷解决机制,满足司法需求多元化;增加产品个性化定制,满足消费需求多元化;丰富文化服务类别,满足文化需求多元化。

注释

①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十讲》,学习出版社,2018年,第212页。

②《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776页。

③⑤⑥《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第11、15、19页。

④⑨⑩B12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1、20、61、62页。

⑦习近平:《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学习时报》2009年11月16日。

⑧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第432页。

B11蔡宇宏、李俊:《论统一战线主题内容的发展演变》,《中州学刊》2010年第5期。

B13《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1094页。

B14习近平:《切实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 全党努力把党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人民日报》2018年7月5日。

B15冯宏良:《国家意识形态安全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基于社会政治稳定的研究视野》,天津人民出版社,2017年,第182页。

责任编辑:浩 淼 思 齐

猜你喜欢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要求新方法
企业人力资源管理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新要求
浅析现代建筑工程管理中的新方法
农村文化事业建设要抓住哪几个关键点
“互联网+”条件下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路径研究
从现代人力资源管理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
新时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思想政治教育实现的途径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背景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新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