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

2019-04-01吴慧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解决措施德育教育小学

吴慧

摘  要:随着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已经受到了国家和社会的广泛关注。素质教育的不断贯彻和落实,使得素质教育的理念越来越深入人心,为了保证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学校和教师就要积极做好学生的德育教育工作,在教学中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质。小学阶段是学生学习和成长的关键启蒙时期,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促进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成长有很大的影响,本篇文章主要对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并对出现的问题提出合理的解决措施。

关键词:小学  德育教育  问题  解决措施

小学阶段是学生养成良好道德素质的关键时期,这个阶段,学生的心理发展还并不成熟,他们的心理和性格特点正处于塑造时期,加强对小学生的德育教育,对小学生日后的学习和成长都有很深远的影响。但是在实际的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为此,需要教师积极的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来解决德育教学中出现的问题,不断的提高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有效性。

一、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法落后

就目前的小学德育教育的教学情况来看,教师的教学方法是影响教学效率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小学德育教学过程中,很多学校的教师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比较大,在教学中仍然采用传统的灌溉式的教学方式,在课堂教学上一味的给学生传授与德育有关的理论知识,忽视了德育教育的真正教学目的,导致德育教育不能发挥出应有的效果。

(二)教学内容单调不全面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准备的教学内容太过于单调,缺少全面性,对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意识,树立正确的道德观有很大影响,教学内容不全面的主要原因在于教师,是由于教师对德育教育的重视程度不够,对德育教育的理解也不够充分,严重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有效教学。

(三)缺少实践

在小学教育教学中,教师片面的重视对学生理论知识的传授,没有重视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实践,仅仅将教育流通于表面,没有让学生将学习到的知识贯彻落实到实际的生活中,导致学生缺少实践能力,影响了德育教育的教学质量。

(四)缺乏正确的评价

对学生的评价也是影响德育教学的关键原因,在小学德育教育中,教师只是片面的重视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评价,对学生的行为举止方面并没有加以重视,缺乏对学生的综合评价,对学生的全面发展有不利的影响,也不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更严重的会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二、解决小学德育教育问题的有效措施

(一)教师要转变教学方式

目前,传统的灌溉式的教学方法已经难以满足现在的教学需求,不仅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有效性,还会大大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要想有效的进行小学的德育教育,首先需要教师要摒弃传统的教学方法,转变教学方式,运用新背景下的教学方法,如小组合作学习、多媒体教学、情境教学等等,以此来不断的提高德育教学的有效性。

(二)利用多媒體辅助教学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多媒体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中,对提高教学效率有很大的帮助,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合理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辅助教学,例如,在德育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一些跟教学内容有关的视频或者短片,比如在学习乐于助人这一章节的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感动人物”的视频,让学生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更好的理解乐于助人的含义,加深学生对德育教育的认识,同时让学生在生活中践行德育教育的思想。

(三)加强家庭教育

在小学德育教育教学过程中,不仅需要教师对学生加以指导,同时家庭在学生的德育教育方面同样也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学生除了在学校的学习时间,剩余的时间几乎都是在家里,因此,需要不断的加强学生的家庭教育,让家长不断的指导孩子懂得德育的重要性,例如,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长要教育孩子对人要有礼貌,碰见长辈要主动问好,不能随地乱扔垃圾等等,家长要从身边的小事一点点的教育孩子,从而不断的实现家校共育的效果。

(四)加强师生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和学生进行及时的沟通和交流,由于小学生非常的敏感,学生们的心理接受能力还比较差,因此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教育的时候要运用合理的方法,例如,学生的学习情况不令人满意,学生自身的情绪很消极的时候,就需要教师要及时的与学生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内心真实的想法,站在学生的角度,不断的去激励学生,鼓励学生,而不是一味的批评学生。

(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实践教学

德育教育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能够在生活和学习中不断的贯彻和落实德育教育,因此,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实际情况加强实践教学,不能让德育教育只流通在表面,要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德育教育的意义,例如,在学习尊老爱幼这一内容时,教师就可以带领学生去敬老院,让学生陪这些上了年纪的爷爷奶奶说说话,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切的认识到尊老的重要性,有利于学生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结语

在小学阶段,加强学生的德育教育,能够帮助学生养成优秀的德道品质,有利于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对学生以后的学习和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教师在小学德育教育过程中,要积极转变教育方法,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不断的提高德育教育的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王文凤,高俊云,王丽红.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6(3):4-5.

[2]杨万里.小学德育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其解决措施[J].速读(下旬),2017(1):73-74.

[3]付全芳.小学德育教育中关注传统美德教育的实践意义论述[J].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教师版),2016(39):147.

[4]孙延坤.如何将德育融合到班级工作中去[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5(02):134-135.

猜你喜欢

解决措施德育教育小学
初中科学课程中利用情境教学法渗透德育的探讨
浅析小学校园文化的德育教育
初中政治教学中德育教育的渗透分析
浅谈城市道路设计中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德育在新传媒时代播音主持专业教学中的重要性
体育教学中准备活动的作用与类型研究
生本教育理念下的美术教学研究
注重简约化给数学课堂减负的探讨
基于新课标的语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
谈谈如何杜绝矿井测量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