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策略探究

2019-04-01朱绪强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9年7期
关键词: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教学活动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文化的进步,社会开始越来越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而不是一个人的单项能力,因此,人们的思想理念也得到了很大的转变,人们开始注重自身的修养以及综合素养,而学校也越来越重视对学生的综合培养,而幼儿园作为孩子们成长学习的最初期的教育机构,担负着对对孩子启蒙教育这样的重担,因此,幼儿园在教学活动中一定要注重孩子们的综合素质培养,从孩子们的日常生活做起,使孩子们在幼儿园的学习、游戏、生活当中能够逐渐的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关键词:幼儿  教学活动  良好行为习惯  培养策略

作为新时代的人類,想要紧跟社会发展的步伐,不被社会的快速发展而淘汰,最重要的就是要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而家长们在培养自己的孩子成长为一个社会所需要的人才时,最重要的就是给孩子选择一个教育环境和教育方式较好的幼儿园,让孩子从小就可以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在启蒙的最佳年龄,接受最全面的教育,给孩子们打下一个坚实的基础,使孩子在今后的学习成长中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开始,从而才能够成长为一个能够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被社会所需要。因此,面对这样的问题,幼儿园要采取合理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同时,幼儿园要和家长进行良好的沟通,家长对孩子要进行良好的约束以及监督,使孩子能够全方面的成长。

一、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幼儿园正是处于懵懵懂懂的年龄,他们在心理上和生理上都还非常的不成熟,他们并不能很好的判断出对错和分辨出善恶,因此他们很容易受到不良信息的诱导,进而走向错误的道路,针对这个问题,幼儿园应该努力的给幼儿们创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环境,使孩子们能够在良好的环境中潜移默化的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具体的实施措施为,幼儿园应该在我国的传统文化中提取一些有用的信息,改变其表现形式,改变为幼儿可以接受的形式,然后让幼儿在这些文化的熏陶下,能够逐渐的产生良好行为习惯的意识,从而慢慢的在日常生活中以这种意识为前提的说话、做事,最终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就比如,幼儿园可以找园中有经验的幼师,然后将传统文化中适合幼儿的年龄理解的故事进行查询、记录、整理,然后将故事的话语转和内容变成幼儿们可以理解的形式,然后幼儿园再专门的聘请一些专业的画画人员,幼师们将自己的想法和改变后的故事,告诉这些画画人员,老师和画画人员需要做充分的沟通和探讨,制定主详细的内容概述和图画设计,然后画画人员根据自己的专业技术,结合幼儿的特点和喜好,在墙上画一些图画并写上相关的知识,如孔融让梨、卧冰求鲤、囊萤映雪等故事,通过这些故事,学生们可以在故事中了解到文明、友好、孝顺、礼让等文化,通过这些故事的长时间熏陶,使学生逐渐的形成一种良好的行为意识,慢慢的转变成一种良好的行为习惯。

二、利用各种活动来培养幼儿的良好行为习惯

为了使幼儿能够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老师们除了给幼儿创造一个良好的环境,让学生能够长期的被优秀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形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同时,老师还需要在日常的教学活动,教学游戏中培养幼儿形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而对于幼儿来说,他们正处于一个多变的年龄,因此,对幼儿的培养正是一个最佳的时期,所以老师就需要着重的对幼儿的行为习惯做培养。

具体的实施措施为,在日常的教学活动中,将这些良好的行为习惯融入到教学环节当中,就比如,现在的孩子们多数在吃饭的时候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要不然是不好好吃饭,老是玩耍,要不然是吃饭的时候总挑食,要不然就是总爱吃零食,到吃饭的时候就不好好吃,针对这个问题,老师可以举行一次“光盘”行动,以午餐时间为活动进行的时间,给孩子们制定光盘行动的规则,第一、将碗里的饭菜吃光,第二、要适可而止,不可以为了比赛吃的过饱,通过光盘行动,激起孩子们的胜负心,能够在自己的饭量的基础上将饭菜吃光,包括自己不喜欢吃的东西。通过这次活动,使学生能够逐渐的改正挑食和不好好吃饭的不良习惯,逐渐的转变为良好的饮食习惯。同时,老师还需要在学生的日常游戏中约束孩子们,当孩子们出现争执、误会等状况时,需要让孩子们能够用于承认错误,说对不起、说谢谢、说您等等,从而养成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通过家长起到榜样和监督作用

幼儿在日常生活中,除了幼儿园中老师对学生的指导和教育外,幼儿最最重要的启蒙老师就是他们的家长,家长的行为习惯很容易被孩子们学习,并应用到自己的日常说话做事上,那么老师就需要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能够约束自己,且严格要求自己,给孩子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

就比如,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对自己的父母应该有礼貌,不能够大声呵斥,或者家长在和比人交流沟通时要注重语速和语气还有用词,给孩子们一个好的示范,孩子们才能够学习到好的行为习惯。同时,家长还需要对孩子们的日常行为进行监督,就比如晚上我们需要孩子们早睡早起,家长就需要对孩子们进行严格的监督,并且要以身作则,自己在监督孩子们的同时,自己也要做到早睡早起。从而让孩子们形成一个友好、善良、孝顺的性格,最终将这种性格代入到日常的行为当中。

结语

通过以上的分析,幼儿有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对幼儿今后的学习生活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幼儿园以及家长一定要努力的培养孩子们的良好的行为习惯,并且将这件事情坚持下去,让孩子们逐步的成长为一个有良好行为习惯的新时代人才,为社会的良好发展提供更多的人才。

参考文献

[1]韩富瑛.如何在教学活动中培养幼儿的良好习惯[J].速读(上旬),2017(6):33.

[2]胥花英.议如何在幼儿园教育教学活动中渗透法制教育[J].读书文摘,2017(4):255.

[3]李芋辉.浅析幼儿园教学活动中幼儿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J].中外交流,2018(35):239.

作者简介

朱绪强(1971.10—),女,潍坊市滨海开发区,大学本科,一级教师,单位:潍坊市寒亭区教育和体育局,邮编:261100,研究方向:学前教育。

猜你喜欢

良好行为习惯培养策略教学活动
住培教学活动指南专题
小学数学实践教学活动初探
如何构建低耗高效的高中数学教学活动
刍议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培养中的几个转变
浅议中小学开设书法课的意义
幼儿良好行为习惯养成的几点做法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