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

2019-04-01刘吉才

新教师 2019年1期

刘吉才

【编者按】统编版语文教科书总主编温儒敏提出教师要为语文课“加码”,采取“1+x”的教学措施。他强调,“语文课怎样才算成功?一定要延伸到课外阅读,让学生养成读书的生活方式”。他还鼓励一线教师在“‘延伸阅读这方面可以大有作为,发挥各自的主动性,去探索、研究适合自己的可行的办法。这肯定是一个教学的创新点”。那么,如何开辟一个温儒敏主编所预期的“教学的创新点”,探究出“1+x”的丰富途径及教学模式,进而提高学生的阅读力是很值得研究的课题。希望本期专辑的几篇文章对读者有所启发。

朱永新教授说过:“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就是他的阅读史。”阅读对于一个人的成长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以下简称《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纵观当下的阅读教学,学生阅读量偏少仍然是困扰语文教学乃至整个学校教育的一个“瓶颈”,提升阅读教学的品质成为当前语文教学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统编版教材总主编、北京大学温儒敏教授指出,现在语文教学最大的弊病就是少读书,不读书,语文统编教材专治不读书。他建议教师要为语文课“加码”,采取“1+x”的办法,在利用好统编教材以外,将课外阅读纳入教学计划。这些具有指导性的建议,高屋建瓴,直指当下语文教学的弊端,为今后用好统编版教材指明了方向。这就要求广大一线教师要准确把握统编版教材特点,立足教材实际,牵住“阅读”这个牛鼻子,努力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优化过程,改进方法,做好阅读教学的“加减乘除”,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以期找到一条实施课内外融合的有效路径。

一、课内阅读做“减法”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时间从哪里来?一节课的时长是固定的,只有短短的40分钟。每册教材都有规定的学习内容,而且基于语文学科自身的特点,还要帮助学生进行书写的指导、语言的积累、读写的迁移,可谓面广量大。再加上应试教育的影响,繁琐分析甚至一度成为语文教学高耗低效的代名词。教师讲得累,学生学得厌。

如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水》。在学习“记得那时候我们一个村子的人吃水,都要到十公里之外的一处很小的泉眼里去挑,经常要排上一个小时的长队,才可以挑上一担回家”一句时,教者引导学生从“一个村子”读出水源的重要性,从“十公里之外”读出路途的遥远,从“一处很小的泉眼”读出水源的紧张,从“一个小时”读出等待的漫长,从“挑”读出了运输的艰难,从“一担”读出运量的稀少。教者几乎把这句话的每个重要词语都分析了一遍。这是典型的繁琐分析。

实际上,这样细密的繁琐分析,不仅挤占了宝贵的学习时间,而且还挤占了学生思维的空间,弱化了学习能力,最终带来语文教学的高耗低效。在深入推进课程改革,着力实施课内外融合的背景下,我们的阅读教学要大力做好“减法”,这倒逼我们简化教学环节,精讲巧练,压缩繁琐分析的时间,教在该教处。

教在该教处,需要我们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吃透学情,让教学真正贴近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可以通过预习,充分把握学情,确定学习的起点,了解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内容,还有哪些困惑需要解决。只有做到对学情了然于心,上起课来才能心中有数、游刃有余。教在该教处,还要精选教学的内容,凝练语用训练点。《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綜合性、实践性课程。学习语文的重点在语言文字运用,我们应该把落脚点放在语言文字运用上面。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做到立足教材,依纲扣本,又要重视教材资源的开发利用,把教材这个例子用好、用活,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能力。我们在选择教学内容时,不仅要关注课文写了什么人,更要从揣摩表达的角度深入解读教材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体会结构的完整、顺序的巧妙、用词的准确,避免全面开花、大水漫灌,真正把教学内容减下来。

二、内外融合做“加法”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内容从哪里来?别林斯基说过:“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阅读的书,比不读还要坏。我们必须学会这样一种本领,选择最有价值、最适合自己所需要的读物。”可见,加强课外阅读,内容的选择非常重要。要想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就要让学生知道,哪些书可以读,哪些书不可以读。哪些书适合浏览,哪些书需要精读。

如执教苏教版六年级下册《给家乡孩子的信》。在教学过程中,在交流阅读感受时,有学生说:“读了课文,我想起了巴金爷爷写的《随想录》这部作品。”可能考虑到《随想录》是课外读物,不是这节课学习的内容,教者是这样应答的:“有关巴金爷爷的其他作品,我们放在课后交流,好吗?”一句随意的应答,将学生刚刚燃起的兴趣之火浇灭了。

长期以来,我们习惯把课堂教学和课外阅读人为地分割开来,狭隘地认为,课堂教学就是完成课本上的学习任务,至于课外阅读,正如上例教学片段所说:“我们放在课后交流,好吗?”长此以往,会使我们的语文教学越来越“瘦”,只剩下“皮包骨头”。这样做,人为限制了阅读教学的范围,禁锢了学生的视野,严重阻碍了学生的成长。在着力实施课内外融合的背景下,阅读教学一定要做好“加法”,努力整合课内外资源,营造氛围、创设条件,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

实现课内外内容融合,需要做好课内外教学内容的衔接。要结合教材的教学实际,巧妙进行课外阅读的渗透。教材是教学的凭借,也是课外阅读的起点,这就要求我们要深入钻研教材,准确领会教材的思想内涵,拓宽教材外延,开阔学生视野,把课外阅读和课内阅读有机融合起来,避免出现“两张皮”现象。如学习《匆匆》,可以向学生推荐同主题的其他文章;学习《林冲棒打洪教头》,可以向学生推荐《水浒传》;学习《卖火柴的小女孩》,可以向学生推荐安徒生的其他作品;等等。

三、渗透方法做“除法”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学生阅读的方法从哪里来?陶行知先生指出:“我以为好的先生不是教书,不是教学生,乃是教学生学。”这句话充分揭示了学习方法指导的重要性。纵观常态的阅读教学,教者一般着力进行品词析句的精读训练。对于如何进行整本书阅读,教者常常蜻蜓点水,一带而过;或者干脆让学生进行随意交流,自己做“甩手掌柜”,顺其自然。

如执教苏教版五年级下册《司马迁发愤写〈史记〉》。在课的末尾,教者让学生交流最近读的课外读物《史记故事》。教者既没有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也没有对交流提出具体要求,学生都是在交流一些大概情节,对故事中精彩的细节描写基本没有涉及,更谈不上深入交流自己的感受了。究其原因,是教者没有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教者认为课堂教学主要针对课文内容,课外阅读主要是激发兴趣,学生只要读起来就行了,没必要过多干预,至于方法指导更是无从谈起。

实际上,要想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就需要在进行课内阅读时教给学生基本的阅读方法,进行自主阅读的训练,为课外阅读打好方法的底子。进行方法的渗透,需要根据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明晰方法指导的内容,形成方法指导的序列,准确进行方法指导。因此,教者一定要做好方法的概括、提炼,需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善于做好“除法”。这里的“除法”,是指教者对阅读方法进行统整、概括、筛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剔除一些不必要的、描述性的内容,抓住关键内容进行要点式提炼,择其精要,简明扼要,形象直观,一目了然,便于学生记住、掌握、内化。通过做“除法”,让重点更突出,表述更精炼,操作更有效。像上例教学片段,我们可以通过“方法小贴士”的方式,将方法要点和自读要求一起出示给学生,便于学生对照、领会。如:可以通过“加一加”的加小标题法,进行整体感知和把握基本内容;可以通过“画一画”的圈点勾画法,学习精彩语句的表达方法;可以通过“写一写”的批注法,体会关键句子背后的深刻内涵。有了这些具体可操作的阅读方法指导,学生在进行阅读交流时,就会有法可循,学以致用,逐步内化为阅读能力,为顺利开展课外阅读做好充分的准备。

实现课内外方法融合,需要统筹做好课内外方法的有效衔接。作为语文教师,理应树立大语文观,要着眼课内外阅读的整体,在教学过程中整体设计课内外阅读,立足教材内容,改进教学过程,选好阅读方法渗透的点,帮助学生凝练方法要点,内化阅读方法,培养阅读能力,实现由教师领着读到学生自主读的根本转变。

四、改进评价做“乘法”

把课外阅读“挤进”课堂,阅读效果如何保证?为扎实开展课外阅读活动,我们要求各班每周都开设一节阅读指导课,对学生的课外阅读进行专项指导。常态的课外阅读活动,教者要等到每周一次的阅读指导课时才进行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指导,学生也才有机会进行课外阅读心得交流。这种滞后的阅读指导,教师指导的效率可想而知,导致许多学生阅读能力提高不快,阅读浮于表面,难以深入,客观上造成了课外阅读指导的“走过场”。

之所以造成这种情况,一方面是因为学生的课外阅读进度不一,有快有慢,教师的指导往往与学生的阅读过程不同步,针对性不强。这就需要教者优化指导过程,将课外阅读纳入到学生作业范畴,将课外阅读从隐性任务转化为显性任务,从弹性任务转化为刚性任务。课堂作业作为学生必须要完成的刚性任务,具有很强的权威性。为确保课外阅读效果,我们有必要将课外阅读和学生课堂作业进行有机整合,把课外阅读纳入作业之中,要求学生必须完成,增强课外阅读的权威性。

另一方面是学生课外阅读兴趣不浓。课外阅读一直是语文教学的软肋,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评价没有及时跟上,导致学生兴趣不浓。强化课外阅读,必须要从改进阅读评价、激發阅读兴趣开始。孔子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就要求我们立足学生实际,以激发阅读兴趣为重点,以评价为支撑点,充分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着力做好“乘法”。这里的“乘法”,就是指通过持续、动态的评价进行强化,不断激发、巩固学生的阅读兴趣,充分放大评价效应。为调动学生阅读兴趣,可以采取加星的方式,对学生课外阅读进行跟踪管理。如读完一本书得一颗星,在班级公开交流得二颗星,做读书小报得三颗星。也可以采取进阶的方式,根据学生阅读的数量和质量,分别授予“小蜜蜂”“小书虫”“读书小达人”等称号,让学生逐层进阶,欲罢不能。学生对课外阅读有了浓厚的兴趣,产生了“我要读”的强烈愿望,就会释放巨大的潜能,课外阅读就会进入到我们所期望的理想状态了。

当然,优化课外阅读不是一朝一夕之功。只要我们认真落实课标精神,课内阅读做“减法”,内外融合做“加法”,渗透方法做“除法”,改进评价做“乘法”,优化过程,改进方法,就一定能整合课内外阅读资源,将课外阅读“挤进”课堂,实现课内外阅读的有效融合。

[作者单位:江苏省高邮实验小学(东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