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教师尊严的生成和维护
2019-04-01马良
马良
教师无论在社会还是教育系统中,都是一个重要而特殊的角色,特殊的职业角色生成了特别的尊严。当下,“师道尊严”受到前所未有的挑战。教师只有努力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施教行为做到科学合理、对学生的评价做到客观公正、对学生的期望做到适度,才能维护好教师自身的尊严。
一、教师的尊严从何而来
(一)教师的尊严是在“育人教书”中“养习”出来的
为了有效地达成教育目标,在“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育人途中,教师“养习”了特别的职业素养、人格精神。
1. 教师恪守“德高为师,身正为范”的职业操守。教师是学生心目中的“完人”,教师的一言一行都在无数双眼睛的注视之下。职业要求教师的教育活动所表达的知、情、意只能是积极健康充满正能量的。这样,教师习惯了“为人师”“为人范”。
2. 教师践行“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行为。这既是传授知识的需要,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每一次师生生命碰撞,相荡而生“涟漪”,相击而成“灵光”。这样,“爱心、信心、负责心、耐心、细心”等成为教师良好的品格。
3. 教师在“一辈子学做教师”。职业要求教师热爱学习,与时俱进,不断地改变、充实、提升自己,不断地有活水注入脑库。备好一节课,上好一堂课,无不需要教师自身钻研学习。这样,教师具有“学习者”“知识分子”的形象。
4. 学校环境有鲜明的育人特色。作为教师主要的活动场所,校本环境、人文环境、工作环境、校园文化都对教师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这样,教师在生活中表现出了“清贫”“淡泊”而“清高”的特征。
(二)教师的尊严是从“传统文化”中“润育”出来的
优秀的传统文化对于教师的人文修养、职业素养和人格精神起到了积极的影响,客观上让教师的尊严感得到进一步强化。
1.“传统文化”增强了教师的文化修养,丰富了教师文化品味。传统的经典国学、诗词歌赋等穿越历史的长河沉淀到教师的灵魂深处,滋润着教师的心灵,成为教师的业余生活兴趣,精神食粮。日积月累,教师慢慢地有了内在而外现的儒雅之气。
2.“传统文化”增加了教师的生活智慧,提升了教师人生境界。传统的思辨性哲理文章,可以改变教师的思维方法,升华教师的人生境界。“有教无类”“因材施教”“温故而知新”让教师懂得仁爱和尊重,获得教法和学法;“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让教师有了不与他人争一时之长短的胸襟和气度。
3.“传统文化”增进了教师自强有为的精神,激励了教师爱岗敬业的行为。自强有为是传统文化的主导精神,激励教师有目标有追求、爱岗敬业。“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精神,让教师具有了“浩然正气”和“骨气”。
二、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尊严
卢梭说:“每一个正直的人都应该维护自己的尊严。”那么教师如何维护自身的尊严呢?
(一)教师具有较高的职业素养是维护自身尊严的前提
1. 教师的尊严在于有思想。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以全新的心态去拥抱自己的职业,要追求品格高尚,言行有修养,要努力提升自己的人生智慧,做到身教胜于言教,用自身的正面“姿态”去影响学生。只有当学生以教师为荣时,教师在学生及家长心中才有威信。有了威信,就有了尊严。
2. 教师的尊严在于有知识。只有拥有丰厚文化知识的教师,才有“专业自信”和“专业底气”。教学时,能深入浅出,幽默风趣,绘声绘色,必将引起学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教育时,有理有据、鞭辟入里,让学生感受到教师别样的教育感染力。这样的教师自然受学生崇拜。
3. 教师的尊严在于见多识广、兴趣广泛。一位教师的见识广度,决定了他积极乐观的处事态度,决定了他对教材进行科学有效的提炼和重组,决定了他看待问题和处理知识的深度。教师要多读书来拓展知识面;要多与人交流,来增长自己的见识;要多参与亲身体验,多出去走走看看,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经验。只有当学生发自内心地觉得教师“太有才了”,学生才会亲近和敬重教师。
4. 教师的尊严在于有“风度”。风度,教师的无言之教。培根说:“把美的形象与美的德行结合起来吧,只有这样美才会放射出真正的光辉。”教师的风度是一种强有力的教育因素,在教育活动中具有不可替代的“身教作用”。教师的风度对学生的品行有着直接的影响,同时对课堂教学也有直接的“干预”作用。只有当教师的内在气质之美得到完美的外现时,学生才会喜欢你。
(二)教师科学合理的施教行为是维护自身尊严的基础
1. 教师的尊严在于有“温度”。当学生面对挫折时,教师送上一些温暖的话语,也许会让当事学生重新站起;当学生获得成功时,教师送上一句鼓舞的话,会让学生倍感幸福;当学生需要帮助时,教师伸出手来,会给学生信心和勇气。“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只有教师用爱心、信任、真诚、尊重对待学生时,学生才會“亲其师,信其教”。
2. 教师的尊严在于有“宽度”。教师要胸怀宽广,对学生有宽容、包容之心。宽容是仁爱的光芒,是对人的释怀,也是对自己的善待。作为教师,尤其是班主任,应该有“海纳百川”的胸怀,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胸襟。苏霍姆林斯基曾讲过这么一个故事:他小时候看到大人们将一种东西交给杂货店老板,然后换回自己需要的东西。有一天,他将一把石头递给老板“买糖”,杂货铺老板迟疑片刻后接下了石子,把糖给了他。苏霍姆林斯基回忆说:“这个老板的善良对儿童的理解影响了我终生。”这个老板不是教育家,但他用教育家的智慧,对一个小孩精神世界深刻的理解和尊重,赢得了小孩的感激。
3. 教师的尊严在于有“灵活度”。教育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某种意义上讲,教育的艺术主要就表现在灵活性上。教师要因材施教,因景施教,因时施教。教师批评学生的语言要有弹性,既要指出学生的缺点,又要看到学生的优点,处理偶发事件时,要沉着冷静,机智果断。
4. 教师的尊严在于有“灵敏度”。教师,特别是班主任对学情班况要有敏锐的洞察力,要有容易受影响或受感动的能力,能对极其微弱的刺激迅速反应的能力。教育的机会在学生的生活学习中,只要教师拥有了一双慧眼,学生的点点滴滴都能成为教师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好素材、好情景。
(三)教师客观的评价和期望是维护自身尊严的保证
1. 教师的尊严在于对学生客观公正的评价。教师要善于发现、挖掘每个学生身上的闪光点;要在保护好学生自尊心的前提下,给予学生科学的、正确的评价才能够引起学生共鸣;要注意及时评价,及时反馈,让学生切实了解自己的情况,自觉地发挥自身的优势,克服不足。如果评价不客观,与事实不符,会导致学生自尊受损,出现自卑、冷漠等反应,甚至会出现自暴自弃或逆反的行为。
2. 教师的尊严在于对学生的期望要适度。教师要针对不同的学生寄予不同的期望值,并在学习生活中有意识或无意识地传递给学生。教师“超标”和“低标”的期望都不利于教师和学生的发展,也不利于师生良好关系的建立。只有当教师的期望适度时,才会让学生接受,才会让学生内化为自己努力学习、积极进取的动力。
(作者单位:重庆市第四十二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