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提高小学数学教学实效性的几点体会
2019-04-01范纯敬
范纯敬
所谓有效教学是指经过一段时间的教师教学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从这个意义上说,有效教学是教师在达成教学目标和满足学生发展需要方面都很成功的教学行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高教学的实效性,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呢?笔者将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几点体会。
一、吃透教材,有效把握
深入钻研教材,把握准确的教学目标,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基础。很多时候出现的教学低效,究其原因,是由于教师备课不充分、对教材的把握不到位造成的。
1. 把握全局,厘清体系。有没有统观全局的思想,能不能系统地掌握教材,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北师大版五上“分数的再认识”这部分内容时,就要厘清学生已在三年级时学习了“分数的初步认识”,本课学习的分数知识与三年级学习的分数知识是有区别的,重点是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体会“整体”不同,分数所表示的“部分”(具体数量)也不同,体会“整体”与“部分”的关系。教师通过对三年级至五年级“分数”这一知识体系的把握,才能避免对教材内容的简单处理而导致教学不深入的现象。
2. 把握目标,准确定位。教学目标的制定要准确、合理,既不随意降低要求,也不能随意拔高要求。有一些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一味求全,把需要多个课时才能完成的目标放在一节课中,任意拔高教学要求,教学中为了完成任务往往走过场,对于知识点的教学如蜻蜓点水,导致学生学得不扎实,造成教学的低效。例如,有一位教师教学北师大版四上“乘法分配律”一课,当学生总结出乘法分配律后,教师设计了判断、填空、连线三组形式来帮学生巩固知识点,然后让学生尝试做101×52和99×32兩道题,大部分学生感到困难,教师只好进行讲解,还没讲完便下课,学生的掌握情况也不理想。究其原因,这是教学目标定位不明确造成的。教师没有进行诸如(25+18)×4和(100-1)×35此类基本题的练习,就直接安排101×52这样的变式练习,拔高了本课的教学要求。
3. 把握教材,大胆重组。在平时的教学中,教师应遵循“用教材教”的理念,要活用教材而不拘泥于教材。例如,在北师大版五上“人民币兑换”一课,教材通过创设人民币兑换的情境,让学生体会求积与商的近似值,借助计算器算出积、商后再教学求近似值的方法。笔者认为教材提供的人民币兑换的情境,虽然很具有现实意义,却脱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绝大多数五年级的学生对“汇率”“人民币如何兑换成外币”等都感到很陌生。如果机械地用教材的例子来教学积、商的近似值,势必要在“汇率的介绍”“人民币如何兑换外币”“外币又如何兑换成人民币”等问题上花大量的时间,这样就影响和冲淡“为什么要取积、商的近似值”“怎样求积、商的近似值”等重点内容的教学,造成教学上的低效。基于此,笔者在教学时大胆重组教材,把这部分内容分两个课时进行教学。第一课时,将教材中的人民币兑换的例子换成“笑笑到超市买东西付钱”的情境,让学生在思考如何付钱中体会求近似值的必要性。第一课时,不借助计算器计算,而是突出了“列竖式时,保留几位数,商就多除一位”这一计算技能的训练;第二课时,再为学生提供最新的人民币兑换外币汇率表,借助计算器计算,通过解决人民币兑换等一系列实际问题,进一步巩固求积、商的近似值的方法。
二、合理组织,有效活动
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教师要创设以学为中心的课堂,设计合理的数学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体验,在活动中发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 重视活动前指导,不走回头路。在实际教学中,部分教师由于忽视了探究前的指导,出现学生探究目标不明确、探究活动程序不合理的现象,从而导致教学不够紧凑,或是走回头路的现象,造成教学的低效。笔者在执教北师大版五上“分数的意义”时,在学生初得“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之后安排了一个小组验证规律的活动。笔者在验证活动开始前进行了一个简短的交流:①要验证什么?明确要验证的是刚才发现的“分数的分子和分母同时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的规律。②如何验证?(先写出一个分数,利用规律把分子、分母乘以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得到一个新的分数并想办法证明这两个分数大小是否相等)③用什么方法证明两个分数大小相等?(折纸画阴影、画线段、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证明等等)交流过后,学生对接下来的验证活动,就有了一个大概的了解,避免了活动的盲目性,从而提高了验证活动的有效性,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三、善用幽默,有效调控
教师诙谐幽默的语言,生动形象的比喻,不但能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情绪体验,达到活跃课堂教学气氛的目的;还能牢牢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起到有效调控课堂的作用。例如,在一次复习课上,笔者发现有部分学生没有注意听课,于是说道:“请大家注意了,我现在可是现场直播,如果谁没听清楚,我可没有重播哦。”大家一听会心地笑了,那些不专心听讲的学生注意力也集中了。又如,在一次测试中有这样一道题:4除5的商加上0.75,结果是多少?许多学生列式:4÷5+0.75,很显然是把“除”和“除以”两个概念混淆了。在讲评课上,笔者是这样来讲解的:“被除数就是被人除的数,从4除5看,是谁被人除呢?”“5被人除。”“是啊,5被人除了,应该做被除数,它是‘受害者;4是除数,它是‘罪魁祸首。”学生听了之后哈哈大笑。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把“除数”和“被除数”分别拟人化为“凶手”和“受害者”,对帮助学生理解被除数和除数,区分被除数和除数,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教学效果。
总之,教师要从教学实际出发,不断探索有效教学的策略,改进教与学的方式,才能够提高课堂实效,实现师生的共同发展。
(作者单位:福建省永安市西门小学 责任编辑:王振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