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触及数学知识本质的自主学习

2019-04-01顾亚龙

新教师 2019年1期
关键词:本质数学知识目标

顾亚龙

【编者按】日常教学中,除接受学习外,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同样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自主学习对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们倡导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并处理好讲授与学生自主学习间的关系,关注师生、生生间的有效交流,最终创设出能够引导学生触及知识本质,开展真实的自主学习。本期话题,我们围绕“创设触及知识本质的自主学习”这一问题来共同探讨。

数学学习方式与学习效果之间有着高度的相关性。有意义的接受是学生最基本的学习方式;但是,单一的接受式学习,特别是机械灌输式的接受,往往让学生觉得单调、枯燥,甚至会产生学生游离学习、虚假学习的现象。因此,作为教师,如何让学生“在”学习、“真”学习?如何让学生由浅表学习走向深度学习?如何让学生的学习能触及数学知识的本质?要做到这几点,不仅需要我们深刻领会数学学科的本质(因为,角度决定深度,眼界决定境界),变革知识本位,改变以教为中心的教学方式(因为,教的方式左右着学的方式),而且还需要我们有将理念转化为行动的实践智慧。

一、深刻理解数学学科的本质

学生的数学学习要触及知识的本质,作为数学教师,首先要对数学学科的本质有深刻的理解。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但是,仅仅知道数学的研究对象是远远不够的。随着数学的迅猛发展,许多新的数学分支,如混沌、群论和数理逻辑等,已经不再局限于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范疇。因此,数学专业研究者们一直在寻找关于数学的更加本质的定义。

1939年,英国数学家、哲学家怀特海在《数学与善》中率先指出:数学的本质特征就是,在从模式化的个体作抽象的过程中对模式进行研究。1988年,美国数学联合会前主席斯蒂恩在《科学》杂志上发表的《模式的科学》一文中提出: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众多的数学家、哲学家都认为这是一个定位恰当的定义。这里的模式包括了“数量关系、空间形式、结构、模型”,与《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上关于数学的定义具有内在的兼容性,即:基础教育阶段的数学教学,不管是对数量关系还是空间形式的研究,都是对数学模式的研究,这是数学学科的本质所在。

从数学模式论的视角审视日常的数学教学实践,一个重要的启迪是:既然“数学是关于模式的科学”,那么,作为教育任务的数学教学,就不能被题海所遮蔽,不能止于显性的数学知识的习得,而是要基于知识,引导学生指向对数学模式的建构,指向对数学知识本质的理解。

这样的学科理解内在地启迪着教师“教什么”与“怎么教”,进而引导着学生“学什么”与“怎么学”,使得“基于知识,高于知识,注重实质,指向模式”成为教师理论自觉下的应然选择。

二、指向自主学习的三重追问

触及知识本质的自主学习,基本前提是“秉持儿童立场”。意即:①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自己的事就得自己干;②学生是天生的学习者,要相信学生能学、会学;③在课堂教学中要自觉尊重和捍卫学生的学习权。

将儿童立场转化为教学实践的具体路径不一而足,实践表明,兼具方向性与可操作性的至少有三重追问。

追问一:这个内容学生怎么学?

长期的教学习惯,使得教师在面对具体教学内容时的第一思考往往是“这个内容我怎么教”。这便使得教师的教学设计与课堂实施都必然是以“教为中心”展开的,学生的自主学习就无从谈起。因此,教师要不断突破自己教学的“舒适区”,首先追问“这个内容学生怎么学?其中哪些内容是学生易学能懂的?哪些是学生难学未懂的?”进而思考如何设计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学习任务单,前置到课前,让学生先独立尝试,自主探究。

一份具有适度挑战性的前置性的学习任务单,便为学生创造了自主学习的机会与空间;让学走在教的前面,让学生直面真问题,进行真思考,这不仅是学生走向“真学习”的第一步,而且,学生带着自己或正确或片面或错误的思考走进课堂,为新的课堂教学生成了丰富的资源。师生皆有备而来,使得教学能高开高走,让学生的学逐步走向高阶思维和深度学习,逐步触及知识的本质。

在具体教学板块的设计与实施上,对易学能懂的内容,采用低结构教学设计,便于学生的生生互动、自主学习。对于难学未懂的内容,则采用高结构设计,教师应及时介入,师班互动、辨析质疑、拓展延伸。低结构板块+高结构板块,高低搭配,辩证施教。

追问二:这个内容的数学本质是什么?

受考试文化的影响,日常的数学课常常是“就着知识教知识,围绕考点炒知识”,甚至要求学生能“一看到,就想到”。这样的刷题训练,让学生难以触及知识的本质。因此,在教学设计与实施的过程中,创设内在的、契合数学知识本质的问题情境,是引导学生触及知识本质的有效策略之一。

例如,在执教“圆的认识”这节课时,教师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情境:同学们开展野外寻宝活动,宝物在距离小明右脚两米处。如果用点O表示小明右脚的位置,用图上的1厘米表示实际长度1米,请你在图上画一画,找一找宝物可能在哪里?

随着学生在纸上描出的距离O点2厘米的点

不断增加,一个半径2厘米的圆形轨迹跃然纸上。

这个不断添加点的过程,巧妙地诠释了圆的本

质特征:圆,一中同长也。

对数学知识的本质认识并不一定要加深知识本身的难度,有时候,如果能在浅显中见深刻,往往更能让学生触及数学的本质,历练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数学眼光。

师:观察一下,你发现了什么?

生1:我发现每道题中两个加数的计数单位是相同的。

生2:我发现相加时,只要把计数单位的个数相加,计数单位不变。

在同分母分数加法与整数加法之间建立起实质性联系;这样的设计,直指加法运算的本质,学生对计算法则的理解才通透明白。

因此,不论是教学设计还是课堂实施,教师不断地追问:本课的数学本质是什么?与其他知识有什么内在的联系?这有利于学生在相关知识间形成结构化认识,体会到数学内在的一致性。

追问三:本课知识目标之上的目标是什么?

教学目标,特别是显性的知识目标是教师们教学设计与实施的纲领,因而备受教师的关注。但是,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会使教师的学科视野较为局促,只看到显性的知识,却弱化了对深层次思想方法和数学本质的思考。因此,在拟定教学目标时,教师应该自觉地追问自己:这节课(或本单元)知识目标之上的目标是什么?所谓“知识目标之上的目标”,是指通过这个内容的学习,对于学生适应未来社会发展和个人终身发展有着什么样的潜在价值。因此,所谓“知识目标之上的目标”,即素养目标。这种高观念下对学科本质的审视,有利于教师提升专业境界,能促进学生的学习不断触及知识的本质。

例如:“行程问题”的练习课。

在围绕(V1+V2)t=S进行变式训练的基础上,教师设计一组习题。

只列方程,不计算:

1. 一个水池能容水72吨,两个进水管同时向池内注水,A管每小时注水4吨,B管每小时注水5吨,多少小时注满全池?

2. 学校买20套桌椅一共花了4800元,每张桌子150元,每把椅子多少元?

3. 师徒两人共同加工54个零件。徒弟先做了2小时,每小时做6个,然后和师傅一起做。师傅每小时做15个,还需多少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学生审每一道题,教师都追问:“这是我们今天研究的行程问题吗?”(学生意见不一)

三道题分别列方程如下:

1. 解:设x小时注满全池。

(4+5)x=72

2. 解:设每把椅子x元。

(150+x)×20=4800

3. 解:设还需x小时才能完成任务。

(6+15)x=54-6×2

师:这几题是行程问题吗?

师:奇怪了,难道说水管、桌椅、零件都会走路?

师:孩子们,我们的数学,它不研究水池里的水干净不干净,不研究買的桌椅结实不结实,也不关心师徒加工的零件是什么玩意儿,数学研究的是这些事情背后的数量关系。比较一下,它们的数量关系怎么样?

生:它们的数量关系是相同的。

师:虽然从所讲的具体事情来看,这几题与行程问题是风马牛不相及;但只要它们数量关系的结构是相同的,就可以看成是同一类问题。至于所讲的具体事情,不管怎么变,那都是“换汤不换药,还是那一套”。

师:是哪一套?

生:还是(V1+V2)t=S。

师:是的。但由于我们已经不再局限于行程问题,这个模式表示为(a+b)c=d才更加恰当。

将行程问题的情境变换成水池注水、购买桌椅、加工零件,学生发现它们的解题方法与行程问题是一致的,即从数量关系的角度讲,它们是同一类问题。将(V1+V2)t=S进一步抽象为(a+b)c=d,学生对行程问题的本质会有一种深刻的洞悉与体悟。

需要指出的是,学生对数学本质的理解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难以一蹴而就,而且学生的积极反思也不可或缺。其次,就像不能要求儿童是运动健将一样,不能要求儿童对数学本质的理解达到数学家的深度。所以,触及知识本质的自主学习,是教师指导下的自主,触及的本质也要顾及儿童所能理解的程度。

(作者单位:上海市徐汇区教育学院)

猜你喜欢

本质数学知识目标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回归本质
童年的本质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WUU——让“物”回归其使用本质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3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4练习(一)
(新目标)七年级下Unit 1练习(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