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自我发展的思考
2019-04-01何丽伟
何丽伟
[摘要]作为新时代的教师,必须审时度势、超前谋划,正确分析当前我国教育改革的新形势,充分认识到新时代赋予教师的使命和职责,结合人工智能引入教育的现实,精准定位,加强学习,努力提升自身的思想政治素养、师德水平、专业素质,做一名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
[关键词]教师发展;精准定位;加强学习
前段时间在《中国教育新闻网》上看到这样一篇文章,题目是《世界正在改变,我们的孩子能赶上吗?》,文中美国杜克大学经济学家凯西·戴维森指出:“当今学校执着于教导我们的小孩以古老的方式去应对他们长大后的经济局势……可预见的是2011年入学的美国小学生,他们中有65%的学生从学校毕业后,将从事目前并不存在的职业。”未来社会到底需要什么样的人才,其实很难预测,因为变迁的脚步越来越迅速,未来也变得越来越难以捉摸。既然如此,我们应该给孩子怎样的教育,他们又该具备怎样的能力呢?资深国际教育专家、联合国高级教育顾问斯图尔特女士给出了具有前瞻性的解答:学生今天所处的这个世界,相互之间的联系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紧密。数秒之间,各种思想、各种事件便在互联网上来回传播。我们的教育就是让学生在未来,不管是作为工作者还是公民,都应具有高效运用知识和技能参与到日益复杂、关联紧密的世界中去的能力,并能够与不同文化背景的人进行沟通和联系,使他们能够在一个快速变化的世界里过上有意义、有创造性的生活。
一个崭新的时代,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我们迎面而来。作为教师,我们必须审时度势、超前谋划、果断抉择,在新时代里律动出最优美的舞姿。
考试制度和课堂教学改革,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在素质教育提出的三十多年里,从反对、怀疑再到全面实施,过程可以说是漫长而曲折。大多数的校长、教师、机关干部,基本上都接受了素质教育这个理念,而且对这个理念表示认同,但受招生考试制度的制约和影响,传统的应试教育一直根深蒂固地左右着我们的教育行为。有一句话比较流行,就是“素质教育轰轰烈烈,应试教育扎扎实实”,表面上看素质教育搞得轰轰烈烈,但课堂教学部分还是“涛声依旧”。究其原因,如果高考不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是不可能的。
十八大以来,我们感受特别深刻的有两件事情:一是高中课程标准的修订。这一次修订提出了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实施素质教育,从过去以唱歌跳舞切入,深入到了学科教学、学科教育的过程之中,这是一个重大改革。二是考试评价改革。随着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推进,选择性增加之后,推动了学校育人模式的变革,为学生的个性发展提供了可能,也落实了教育规划纲要中“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发展”的目标。
新时代,将教育和教师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政治高度。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培养高素质教师队伍。2018年1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意见》紧扣教育发展和教师队伍建设的主要矛盾,描绘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的宏伟画卷,指明了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方向,从师德建设、培养培训、管理改革、教师待遇、保障措施等方面提出了一系列建设高素质教师队伍的政策举措。
十九大报告及相继出台的政策文件,充分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教师的殷切希望与关怀,然而,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何待遇保障和职业荣誉都不是凭空而来的,必须建立在不断自我学习、自我提升、自我加压的基础上。“为者常成,行者常至”,只有充分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把培养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落到实处,我们才能真正体会到作为教师的荣誉感与自豪感。
国家从战略层面对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作出了顶层设计,为教师的使命和职责赋予了更为深刻的内涵和更为深远的价值。可以说,教师职业在新时代里迎来了春天。我们应该顺势借力,进一步提升自身职业发展的品位与境界,真正彰显高尚的职业品德与卓越的专业水平。在新时代的春天里,乘风而上,顺势而为,提升自我,绽放自我,主要应从三方面做起。
一、紧跟时代要求,正确自我定位
当前,教师承担着“塑造灵魂、塑造生命、塑造人”的时代重任,完成这一时代重任就需要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的教师,这是新时代对教师提出的高标准、新要求。面对新方位、新征程、新使命,教师的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需要提升,专业化水平需要提高。高素质,就是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讲的,要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实学识、仁爱之心。专业化,就是要掌握教育规律和青少年儿童成长发展规律,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适合的教育。创新型,就是要求教师有创新精神,勇于改革,在教育教学改革中创造新的经验,培养创新人才。
二、不断加强自身政治思想和师德修养
不忘初心,持之以恒,才能从合格走向优秀、从优秀走向卓越。要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作为教师,我们必须牢记自己是一名党的教育工作者,既要在课堂上和工作中坚守教学纪律、管理规定,又要在生活中做好学生表率、当好引领员。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全心全意做学生锤炼品格、学习知识、创新思维、奉献祖国的引路人。
三、不断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和专业水平
对一线教师来说,待遇、地位的提升都使我们感到振奋,国家给了教师很高的地位,但我们应更多思考的是我们的能力和水平是否能承担起培养优秀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任。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三十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关于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的意见》指出,要注重培养适应学生终身学习发展的创新思维,注重培养学生适应时代要求的关键能力,包括认知能力、合作能力、创新能力、职业能力等。“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要培养学生这些关键能力,教师首先要具备相关能力。只有切实提升教师适应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需要的关键能力,并将其全面落实到教育活动的始终及具体的课程之中,才能培養出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能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四、全面打好知识和能力基础
《礼记·学记》有言:“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故曰教学相长也。”不断提升专业素质能力,是教师的职责,也是基于自身发展的需求。教育的本质是使人认知生命的价值,增长生存的能力,培养生活的信仰,实现人生的幸福。教育的任务是培养有自由思想、独立人格、大爱情怀、创造能力、社会责任的公民。教育的本质和任务决定了必须建设高素质的教师群体,否则,就不能满足受教育者的学习需要,更不能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学习既是教师的工作方式,也是教师的生活方式,最终是教师的生命存在和活动的方式。教师,特别是中小学教师,要全面打好“全科教师”的知识和能力基础,不但要有专业素质,还要有广博的知识修养和良好的师徳情操,做一个终身学习者,承担起教育的责任和使命。
在信息时代,教师是不可替代的职业,但教师本身要进步,素质要提高,否则无法融入社会。作为一名教师,一定要牢记使命、不忘初衷、爱岗敬业、教书育人,以最真的情感、更积极的姿态、更坚定的信心、更饱满的热情投入教育教学中,努力做党和人民满意的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为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奠基、助力!
参考文献:
[1](美)薇薇恩·斯图尔特.面向未来的世界级教育:国际一流教育体系的卓越创新范例[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2017.
[2]杨桂青.教育怎样回应时代命题[N].中国教育报,2018—3—1.
[3]余慧娟,施久铭,董筱婷.新时代如何发展素质教育[N].中国教育报,2018—3—4.
[4]何劲松.专家解读《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N].中国教育报,2018—2—14.
[5]杨桂青.中国建设教育强国的底气[N].中国教育报,2018—3—29.
(责任编辑 赵永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