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2019-03-31张丽萍
摘 要:本文从当前部分小学生语文核心素养低下的情况着手,根据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提出小学语文教师要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能力,构建开放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这为快速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增强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高学生的语文应用能力,提供了重要的探索途径。
关键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核心素养;教学质量
中图分类号:G4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624X(2019)50-0056-02
引 言
目前,新课程改革逐渐深入,小学语文教材也从“多编本”逐渐过渡到“统编”,但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学时数仍然比其他学科多。有的学校不按照教育行政部门规定的教学时数安排课程,使学生在六年的语文学习上花费相当多的时间,但学生整体语文能力仍比较低下。所以要提高小学语文教学质量,教师只有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提升学生的快速阅读能力和语文应用能力。
一、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当前,快速发展的社会不仅对人的素质要求越来越高,而且对人的生存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会学习已经成了人未来生存的基础。可是,由于当前的阅读教学主要是从教材、课本、文本出发,所以教师要立足课堂,注重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逐渐形成良好的语感,从而发展个性,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要达成此目标,教师必须改变传统的教法,改变“一讲到底”和“一问一答”的传统教学模式,积极与学生互动、交流,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学会“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断探究,提高自己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笔者在课堂上问过学生:“你们为什么那么喜欢×××老师上课?”学生回答说:“上他的课,我们没有压力,非常愉快,非常轻松。他不只是我们的老师,还是我们的朋友。”显然,学生喜欢的不是严厉的“工作型”教师,而是能够和谐相处、沟通感情的“朋友型”教师;学生不喜欢教师居高临下“说教型”的课,而喜欢师生互动轻松和谐的“交流型”的课。如果语文教师是“朋友型”的,语文课也是“交流型”的,学生就会因人而“学”,“亲其师而信其道”,而对教师所教的语文课产生兴趣。教师要因势利导,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所以,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从着力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入手,汇聚集体智慧,认真分析学情、课情、教材文本,针对课标深度探讨,尽可能找出存在的问题,反复修改教案,设计出比较科学、符合本班学情的教案或者导学提纲,确保学生课堂效率的最大化,让每位学生都能提升阅读能力[1]。
二、注重培养学生敏锐的语言能力
学生具有好奇心强、喜欢探究与创造的天性,传统教学模式忽视了学生的天性。凡是语文教师都知道,祖国的语言文字是富含情感的交流符号,教师要善于利用课堂教学培养学生学习祖国语言文字的自信心和良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一是让学生学会使用常用的语文工具书,如新华字典、成语词典等。二是培养学生具备搜集和处理语言信息的能力,在发展语言能力的同时发展他们的思考能力,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潜能,让他们的认知、情感、审美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这不仅是每个小学语文教师科学教学的需要,更是小学生自身发展的需要与社会进步的需要。所以教学实践中,教师要以课程标准为指导,以教材中的知识点、能力要求为内容,随时体现语文的趣味性、灵活性、基础性、综合实践性,注重培养学生学习、运用语言文字的综合能力。例如,教学趣味性较强的寓言、童话、戏剧等内容,可让学生讨论文本形式;教学知识性较强的说明文、文言文等,可组织学生答疑、辩论;教学技巧性强的诗歌、小说等内容,可用朗诵、分角色对话等形式。笔者在教学《山村的早晨》一文时,组织小组讨论前就让小组长分配课文朗读,当组员读到“小溪带走夜的鼾声,露珠打湿美的黎明……”时,课堂立刻呈现一片悦耳的读书声,这充分说明小组合作的作用之大。讨论时,每个组员积极参与,原来的疑难点立刻得到解决。如“诗歌运用了哪些修辞手法?”平时不爱发言的A同学立即举手回答:“课文第53页的第一、二小节运用了比喻手法。”B同学则说:“第三小节运用了比喻的手法,作者把早晨比作女孩儿,把大自然比作画家。”C同学马上站起来说:“除了比喻、拟人手法外,还有没有什么手法呢?”整个讨论过程中,大家积极参与,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存在的重难点问题,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及合作学习的自觉性,增强了学生的竞争意识,提高了学生团结协作的积极性。在这一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和调动学生自我发展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满足学生的求知欲和自我表现欲,随时培养他们敏锐的语言能力,开发他们的语文创新潜能。
三、构建开放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
新课程改革以来,开放式教学在课堂教学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提问,传统教学常常以如下两种情况呈现:一是让学生自问自答,二是师生一问一答。无论采用哪种方式,实际上都忽视了要把课堂还给学生的理念。表面来看,教师营造了很好的课堂学习氛围,实则参与回答问题的仍是“常谈的老生”,很难达成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集体备课时要对提问进行科学、有效的设计,这样才能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通过“自读自悟—评读自悟—自赏自悟”的流程,“热闹”学生“自主学习”的场面,展示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教材的“二度开发”,引领学生积極参与课堂教学活动,不断培养语文思维能力。例如,笔者采用开放的小学语文教学模式讲授三年级第六单元第23课《“神童”的秘诀》时,学生在自主学习环节自己设问、自己质疑、自己释疑展示出来的精彩场景,让所有在场教师为开放式教学给学生带来的变化连声叫好。学生的发言用语不仅规范、连贯,互动行云流水,没有半点迟缓呆滞,而且能根据其他同学学习情况进行良好交流,让观摩者对此次课堂教学活动感到亲切而又新颖。这种开放的语文教学模式,不仅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而且增加了学生课外阅读、互动的机会。发言的学生在说出自己的想法之前,除了告知本组同学自己要展示的内容外,还会和同学进行互动。如先和同学一起朗读自己要朗读的相应段落,然后把自己的答案说出来,最后的结束语是“回答完毕,谁质疑,谁补充”。如果同学对答案无异议,他们会以有节奏的掌声表示赞同和肯定;如果有补充或是质疑,学生边说“我质疑或是我补充”边站起来,被质疑的同学会和质疑或补充的同学一起讨论答案,教师全程不用参与。除非遇到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教师才会说:“对于这个问题,我会在最后环节给大家讲解。”可见,开放式课堂教学对整体快速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结 语
儿童阶段是个体阅读能力发展的黄金时期,基础教育的任务之一就是为学生打开广阔的认知空间。通过实施以上教学途径,每个学生都可以从不同层面找到自己的学习位置,从而努力表现自己,提升自己。慢慢地,每个学生的语文学习积极性就会得到提高,语文课堂教学质量自然也会得到提高。
[参考文献]
王金涛.众筹阅读:创新阅读课程资源供给方式[J].小学语文教学,2018(10):25.
作者简介:张丽萍(1984.1—),女,广西合浦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