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诗学领域下解析舒婷《致橡树》
2019-03-30姜蓝孙秋月
姜蓝 孙秋月
内容摘要:认知诗学是认知语言学的理念运用于文学作品鉴赏中产生的,是认知科学和诗学的结合,是帮助我们对世界认知的一种概念化研究。舒婷的朦胧诗是在特定的时代语境和历史积淀下出现的一种新的诗歌艺术潮流。文章通过认知诗学的角度,用图形-背景、概念隐喻的理论来解读和分析《致橡树》这部作品,帮助提高读者对中国当代文学诗篇的鉴赏性能力。
关键词:认知诗学 图形-背景 概念隐喻 致橡树
一.认知诗学的特点
认知诗学产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近十几年来在国内外蓬勃发展的一种交叉学科和全新的理论。认知诗学是将认知语言学的理论运用于文学作品的赏析中,它既不能简单地被认为归属认知语言学的一个分支,也不能顾名思义地被定义为一种诗歌欣赏理论。它将文学与语言学、心理学和认知科学联系起来。较早的认知诗学这一术语可以追溯到以色列ReuvenTsur教授在1983年提出来的,他是认知诗学理论研究的最早创始人。在2002年Peetrstockwell创作的《Con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一书和在2003年主编的《Con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出版后受到了学术界的广泛关注。他们将认知语言学和认知心理学的一些基本理论与文学作品的分析与阐述的实践中结合。Stockwell在《认知诗学导论》中的第一章开门见山地表达观点:认知诗学就是关于文学作品的阅读,重在从心理认知过程和认知规律阐述文学作品的结构、语言和文学效果之间的关系,并介绍了认知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的若干理论,如图形背景理论、原型理论、认知指示理论、认知语法理论、脚本/图示理论、概念隐喻理论等,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拓展,以诗歌、小说和散文等多种文学语篇为例进行分析。认知诗学的意义在于能帮助人们认识到与文学作品打交道,其实就是在与语言打交道;文学植根于語言,对诗歌作品的欣赏,旨在提供一种新的阅读和欣赏方式,对语言的研究也应该植根于探究作者和读者对主客观世界的认知中。
二.认知诗学的理论
1.图形-背景理论
随着文学研究中对人的认知能力的重视,文学又是一门语言的艺术,认知语言学自然成了认知诗学研究中重要的理论基础与方法来源。研究认知诗学离不开图形—背景这个认知语言学中以突显原则为基础的一种理论。此观点由丹麦心理学家首先提出, 后由完形心理学家用于研究知觉与描写空间组织方式。图形是指某一认知概念或感知中突出的部分,即当人类观察事物时,注意力通常落在突显的事物,是注意的焦点部分;而映衬这个物体的其他部分为背景,它是环境,是为突出图形而起衬托作用。当我们观察周围世界时,图形是个变量,而背景是相对静止的场景;观察某个物体时,通常会把此物体作为突显的图形,把环境作为背景。通常人们不能同时感知到图形和背景,图形是包含在背景中但又突出于背景的成分,在认知是最凸显和占优势的,成为注意的焦点。对于文学作品来说,每一部作品都是一幅“图形”,是作者对世界认知的体现,也是作者从生活的背景中突显出来的结果。从微观的角度来说,在每一部作品的内部,人物是图形,场景是背景;主要人物是图形,次要人物构成背景;故事主线是图形,故事辅线是背景;从更微观的角度来说,若对每一个章节、每一个段落甚至是每一句话进行考察,会发现其中都存在图形与背景的对应。在语言认知活动中,情景和语境对信息图形-背景的选择有直接的影响。在阅读过程中,语境为读者提供一个上下文的关系,使词汇意义与句子的含义表现得更具体明确,准确领会说话者或作者的意图,对话语或文本的图形-背景信息做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以正确理解原话和文本的真正意义,作用于读者的阅读心智。
2.概念隐喻理论
作为一种认知工具和认知,将概念隐喻用于文学作品的分析中,既可以通过分析隐喻理论理解文本,又可以具体研究文本阅读过程,为探讨文学作品提供了理论支持和新的视角。诗歌作为文学作品中较多地运用隐喻的文学形式,为人类认知工具提供了载体。概念隐喻理论是由 Lakoff & Johnson提出来的。概念隐喻认为隐喻是经由对一种事物的认识来理解另一种事物。相比于修饰手法,概念隐喻是一种更深层次的制约语言即隐喻表达的方式。概念隐喻揭示了人类思维和语言表达本质的联系,突出了认知主体在隐喻理解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概念隐喻的源以人类日常经验为基础,而概念隐喻的源又来自于人类与世界经常发生互动的基本等级范畴。把它运用到中国当代文学语篇的分析和解读中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作品的创作,同时也能更好地认识世界、认识人类,从而复原作者写的过程和读者读的过程。因此,此文试图从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理论和概念隐喻理论对舒婷的《致橡树》进行解读和分析。
三.认知诗学理论解析《致橡树》
《致橡树》作者是著名诗人舒婷,原名龚佩瑜,她写于1977年的一首爱情诗,是朦胧诗派的代表作品之一。毫不夸张地说,《致橡树》是舒婷女士最为人熟知的作品。
致橡树
我如果爱你,绝不像攀援的凌霄花,借你的高枝炫耀自己;
我如果爱你,绝不学痴情的鸟儿,为绿荫重复单调的歌曲。
也不止像泉源,常年送来清凉的慰藉;
也不止像险峰,增加你的高度,衬托你的威仪,甚至日光,甚至春雨。
不,这些都还不够! 我必须是你近旁的一株木棉,作为树的形象和你站在一起。
根,紧握在地下; 枝,相触在云里。
每一阵风过,我们都互相致意,但没有人,听懂我们的言语。
你有你的铜枝铁干,像刀,像剑,也像戟;
我有我红硕的花朵,像沉重的叹息,又像英勇的火炬。
我们分担寒潮、风雷、霹雳,我们共享雾霭、流岚、虹霓。
仿佛永远分离,却又终身相依,这才是伟大的爱情,坚贞就在这里:
爱,不仅爱你伟岸的身躯,也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
从认知的宏观层面来解读,诗人看到过无数的美景,表达爱的方式也是各种各样,但她选择了“橡树”和“木棉”直抒胸臆,将自己的情感袒露出来。“橡树”和“木棉”就是图形,和它们相对应的爱慕之人---刚强毅力体魄的男子和自己---柔情似水气质的女子就是背景;作者选择“日光”、“春雨”、“寒潮”、“风雷”、“雾霭”等特定的景象进行描述,来突显其所感所悟,是图形,而诗人表现出的风雨同舟、比翼齐飞、共患难的爱情观是背景。从认知的微观层面来看,标题“致橡树”是图形,为读者的阅读做好了铺垫,读者带着题目的知识构架去解读下文,正文是背景。作者在一开始描绘的“攀附的凌霄花”和“痴情的鸟儿”是图形,呈现在读者的脑海里,映衬这一画面的背景是依附在高枝的植物、小鸟为绿荫吟唱和送来清凉的泉涌。在这首诗中诗人用自然界的事物来描绘和表达抽象的概念,为读者的脑海呈现出一副没有声音的动感画面。从实体隐喻上来看,作者把人的特性投射到自然事物中去。“橡树”威仪高大,像勇敢的士兵,具有男性的阳刚之气;“木棉”相对于高大的橡树它矮小,但它是美丽的,朵朵花蕾绽放,像火像霞,温柔、沉穩,具有女性的阴柔之美。但他们“根,紧握在地下;叶,相触在云里”,貌似独立分离但相互依偎、紧密相连的美好爱情,这种似远非远、似近非近的诗词意境,让读者能联想到现实中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感情交流、相互理解、相互信任的思想,表现出朦胧诗的强烈内涵意境。“爱你伟岸的身躯,爱你坚持的位置,足下的土地”,这正是诗人想要的爱情,彼此爱慕,但又对爱情坚贞不渝。正是认知诗学的图形-背景和概念隐喻理论的运用,让我们拥有了一件认识和改造世界强有力的武器,让我们欣赏到了诗人要表达的爱情平等观,也感受到了诗歌文本展示的唯美和浪漫。
四.结语
从认知诗学的角度出发,运用认知诗学中最基本的两个理论:图形-背景和概念隐喻,对《致橡树》进行了解读。舒婷通过合理的隐喻、意境、象征等形式完成了这部朦胧诗的创作,合理的描绘诗人的情感,创造出美丽的诗境魅力,表现出深刻的情感意蕴,为读者的解读提供了一个平台,而作品的价值实现是通过读者不同的经历、背景、认知和爱情观阅读和赏析作品,通过感悟、共鸣和想象构筑一个唯美爱情哲学的意境和世界。
参考文献
[1]Cavins, J. and G. Steen. Cognitive Poetics in Practice [C]. London: Routlege, 2003.
[2]Stockwell, P. Cognitive Poetics: An Introduction [M]. London: Routlege,2002.
[3]熊沐清.语言学与文学研究的新接面---两本认知诗学著作述评[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8(40)4:229-305.
[4]蒋勇军.试论认知诗学研究的演进、现状与前景[J].外国语文,2009(25)2:2-27.
[5]蓝纯.从认知诗学的角度解读唐诗宋词[J]外国语文,2011(27)2:39-43.
[6]王辉.舒婷诗歌研究.上海,2010年4月.
基金项目:2016年河北省社科基金课题“中国当代文学语篇的认知诗学研究” (HB16YY024)阶段成果。
(作者介绍:姜蓝,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讲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孙秋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外国语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