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班团一体化”管理模式探索

2019-03-30王抢

新西部下半月 2019年2期
关键词:创新管理高校措施

王抢

【摘 要】 本文分析了高校共青团改革班团一体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相关提升团支部活力、提升班级文化和凝聚力的有力措施:抓好团员队伍建设;要加强对团干部的指导工作;注重团支部工作创新。

【关键词】 创新管理;高校;班团一体化;措施

按照共青团改革的统一要求,切实达到共青团组织的政治性、先进性、群众性基本目标,要尝试建立一种合理的班级和团支部内部的工作模式即班团一体化。对班长和团支书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义,班级内部以团支部为主导力量,班委会为内部各项事务的执行机构,这样能够让班团更加的密切配合,形成相互融合的良好工作格局。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将班级与团支部的各项工作进行统筹协调,如考核评价、工作目标、工作职能、干部培养与考察、工作分工等,形成共同发力的局面,增强协同效力。在院团委的指导下,各班的团支部具体实施班团一体化,这样能够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增强战斗力,提升吸引力,也为扩大团委工作的覆盖面提供坚强的保障。

一、班团一体化推进中存在的问题

调研管理学院各团支部,各团支部的情况不一。班委会与团支部协调配合良好,分工明确,这样的班级凝聚力强,并且具有很强的集体荣誉感,班级和团支部的各项工作有序开展;部分班委会与团支部配合不默契,分工不明确,职责混乱,导致班级管理混乱,学习成绩较差,并且缺乏凝聚力,容易滋生不稳定情绪。存在的主要问题就在于不能很好的分工,班委会和团支部的职能划分不清。

1、团支部定位不清导致认可度不高

团支部作为团组织的最小单元,必须具备创新性,要创新性的开展各项工作,让班级内部气氛活跃,吸引班级内部团员积极参加活动。部分团支部工作模式过于陈旧,传统性的开展一些活动,对自己的定位不清不准,不能达到号召团员青年的目的,导致团支部在班级内部的认可度不高,甚至出现形同虚设的情况,班级内的各项工作都以班长为主,团支书基本不参与。

2、团支部建设不完善且工作缺乏有效指导

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时代需要新气象,新时代更加赋予青年学生更多的责任与担当,更加赋予团支部新的任务。有的班级团支部内部三名干部不能很好的协作,组织委员和宣传委员不明确自己的工作职责,感觉自己的工作可有可无,不能很好的协助团支部开展团的工作。同时团支部的工作得不到有效指导,不能很好的开展各项常规工作,创新性工作更加没有开展。

3、团支部班委会之间不协调不合作

团支部对本身职责定位不准,与班委会职责划分不清,界限模糊,导致工作既有重叠又存在空白区域。班委会与团支部之间,没有协作机制,相互之间交流不够,导致班级在班风建设、学生建设等方面,没有形成合力,没有自己班级的特色,不能很好的完成上级交给的任务。同时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班级内部的决策,班委会占据主要地位,团支部认为只有团的事情才是本职工作,这样无形当中弱化了团的力量,履行团支部职能欠缺,尤其是宣传委员和组织委员不能很好的发挥作用。两个机构之间不沟通交流信息,工作分离,无法对接,引起意见分歧,影响班级内部的团结。

二、班团一体化具体实施路径

针对以上分析的班委会和团支部配合当中的具体问题,结合工作实际,以协同共建为抓手,以提升活力及凝聚力为目标,推进具体实施班团一体化建设。要构建班委会和团支部协同的工作机制,实现团支部和班委会的有效协作,高校基层团组织的成长提升、效率提升和活力提升至关重要,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实施:

1、抓好团员队伍建设

团支部和班委分别在班级管理思想和行动中起领导和执行者的作用。就团支部而言,主要是在团组织的指导下,组织开展知识学习、组织建设和基层团务工作;掌握、了解和关注学生和青年的思想动态,向团组织汇报;组织基层团务工作。团支部要组织开展健康积极的体育活动、校园文化活动和班级文化活动,增强团员活动意识和理论学习。同时,要加强团员之间的联系和沟通,充分发挥团员的模范领导作用,把优秀团员提升到党的组织中去。班委会是班上日常工作的组织者和领导者。它按照学院和系的工作计划,对班级进行日常管理,及时反映大学生的思想、學习、生活等方面的情况和意见。

2、要加强对团干部的指导工作

为了使团支部和班委在学生中最大限度地独立运作,引导学生实现“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班级辅导员和教师要致力于两个组织的工作制度建设和工作范围指导,充分发挥各单位的作用,同时根据班级工作的实际情况,及时调整工作分配,努力协调团支部与班委的关系,确保两个单位共同进步。

首先,选择和组建团队。在实行班团一体化建设中,班团干部是主力军,团支部书记和班长是辅导员的左右手,有能力的干部要自觉、积极、有效地开展工作。二是团队培训和指导。归根结底,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核心是组织、分工和工作过程,有效的培训和指导将使工作开展起来事半功倍。三是内部分工协调。在班团结合的过程中,辅导员要积极有效地引导班团干部明确自身责任,合理分工。

3、注重团支部工作创新

创新是确保团支部与班委共同、持续工作,实现团队与团队融合的必经之路。在班团一体化建设过程中,团委和学生管理部门要积极学习,营造班团一体化的良好氛围,为促进班团一体化提供平台。以湖南邮电职业技术学院为例,年初将基层团支部建设作为全年团工作的核心工作,纳入年度重点工作。为增强基层单位的活力,营造团队整合合作的工作环境,提出了转移重心、项目管理的工作思路。重点向下转移,就是要把青年工作和学生管理的重点降低到与学生接触最直接的班级中,充分发挥团支部和班委的平台和空间,充分发挥他们的主动性,带动班集体建设健康向上的班级文化。

三、结语

团支部与班委的一体化合作办公机制将直接影响高校学生管理的有效性。创新是团队整合建设的前提,协调是根本。良好有效的协作是由协作的形成、实现和约束组成的,即上述的团队、过程和保证机制。团队建设和培训是协同工作形成的前提和基础;合理分工和过程管理是协同工作的具体操作和操作;制度和政策措施是协同约束的保障。他们相互协作,发挥各自的作用,最终促成合作目标的实现。在新形势下,班团融合,打造班级特色文化和优秀的班级主体,才能达到增强校园文化活力的目标。

【参考文献】

[1] 赵伏友.高师院校班团一体化建设的模式研究[J].科技展望,2017.7.

[2] 庞馥珊.浅谈班团一体化运行机制的研究[J].时代金融,2017.35.286-286.

[3] 葛媛媛.班团一体化工作机制下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探讨[J].科教文汇,2018.4.7-8.

【作者简介】

王 抢,男,西安科技大学辅导员,助教.

猜你喜欢

创新管理高校措施
解答排列组合问题的几种常用措施
求函数零点个数的措施
解答高中数学问题的几个常用措施
试论高校图书馆的创新管理
欧美航空业节能减排创新管理研究
创新管理,完成鞍钢自主集成的冷轧2130工程生产线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学研产模式下的医药英语人才培养研究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高校科研创新团队建设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