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时代下信息碎片化对思维的影响探究

2019-03-30李鹏

中文信息 2019年3期
关键词:碎片化自媒体传统媒体

摘 要:本文从新媒体角度出发,介绍新媒体信息碎片化产生的时代背景,分析出信息碎片化对思维的影响,找到必要的应对措施,通过归纳梳理新媒体信息碎片化的表现,阐述碎片化信息对人们深层次的影响,包括信息碎片化导致的思维碎片化、思维思考深度与专注程度的变化等。最后,从对新媒体的信息碎片化对思维影响变化中找出新时代人们所面临的机遇与挑战,警醒人们以正确的方式面对与发展新媒体社会。

关键词:碎片化 自媒体 传统媒体 信息过载

中图分类号:G20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9082(2019)03-000-01

一、新媒体与信息碎片化的定义

1.新媒体的定义

关于新媒体的界定有着多种解释,通俗来讲所谓的新媒体就是新兴的媒体。它是以互联网为依托的虚拟媒体,媒体所表现出的创新性是科技进步的一个标志。

2.信息碎片化的定义

“碎片化”一词原意指完整的东西破碎成诸多零块,这一词汇常常出现于“后现代主义”理论的研究文献之中。[1]在新媒体社会形态下,人们通过网络了解与阅读关乎世界的信息,在网络特有的形态影响下,人们在接触信息时来去匆匆,浏览过非常多的信息却对信息本身没有深刻的理解和记忆,让自己了解的东西成为过眼云烟。

二、信息碎片化对思维的影响

1.碎片化对思维的影响

1.1信息的碎片化引发的思维碎片化

由于信息傳播的去中心化、平等化、平民化,信息传播已不再是精英们的专利,普通人也能够发表自己的意见,现如今互联网上的内容主要来自于广大用户,不再是以往传统媒体所传播,受众被动接受的局面,手机媒体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人们能够随时随地的发布消息,发布新闻,自主的进行信息生产,致使信息变的多、广、杂。由于信息内容生产来自不同个体,信息内容虽多却杂乱无章,零散不成体系,信息审核就变的更加困难。无法进行辨别审核的信息大量积聚,从而引发信息爆炸。满天飞的杂乱信息一步一步腐蚀着受众的阅读思维,从而使受众思维变的碎片化,无法形成集中的专注度,思维变得迟缓,阅读所带来的享受与趣味大大降低。[2]

1.2信息碎片化使思维产生依赖性

信息过载造成了人们在获取信息的时候茫然失措,无所适从。而超链接与搜索引擎的出现加剧了信息的碎片化。其采取一种“非线性”的阅读方式,或者说是支离破碎的浏览方式,当面临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会忐忑的尝试在搜索引擎上搜索问题的关键词,而各种答案就会蜂拥而至,我们从不会质疑答案的真实性。正如泰勒·考恩所说:“在能够轻易获得信息的情况下,我们通常喜欢简短,支离破碎而又令人愉快的内容”。[3]这样也就使得思维产生了依赖性。

1.3“中断思维”的产生

互联网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各种诱惑性的信息纷至沓来。带有刺激性的杂音不断充斥在我们的耳边,使我们造成时常的分神。当我们全神贯注于一件事情之时,提示音时不时地想起,我们的思维被一次又一次的打断,如此以往不仅分散了我们的注意力,还会削弱我们的记忆力。当我们的思维越是集中在电脑上的时候,分神对我们造成的伤害就越大。而这在心理学上称为“中断思维”。

三、对信息碎片化的应对策略

1.加强网络信息把关,提高受众媒介素养

面对如此纷杂繁复的碎片化信息,在给我们带来种种不适的同时,越来越多的低俗化、谣言化、外来的反社会化的言论与信息也乘虚而入,加强守门人的信息把关,提高受众的媒介素养就势在必行。守门人不是一个个体,为了美好的信息环境与高品质的信息品质,守门人把关是我们共同的责任。

2.加强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

传统媒体要想争得一席之地,就必须增强传统媒体的核心竞争力。传统媒体不能继续使用陈旧的媒体传播模式,必须从内部改变,根据自身内容的特点,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通过寻找受众的喜好和习惯,创造出属于自己独特的版面内容。例如老牌报刊企业《南方周末》,报纸文章中到处都体现了紧跟时代潮流、人类最真实最需要的价值观念,语言平实,毫无做作之感。虽然信息传播市场被新媒体所取代,但由于新媒体本身的特性,在内容上通常是杂乱无章的,有用的信息不易寻找并少之又少,这一点便是传统媒体发展的契机。无论传统媒体也好新媒体也罢,受众所要的无非是通俗易懂真实有效的信息。内容为王的时代,传统媒体就需要在内容上更加真实,更加全面丰富。

3.顺应时势,因势利导

新媒体的发展产生了信息碎片化,而信息的碎片化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这就是一个碎片化的时代,我们所能做的是怎样使碎片化变成有助于我们的东西,这就样加强新媒体时代的教育,用正确的方法来接纳碎片化,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再者要接受主流价值观的引导,毕竟堵不如疏,疏不如通。

结论

新媒体是时代的流行趋势,碎片化的社会语境是新媒体时代所必须经历的。信息时代,碎片化给我们带来了机遇挑战和人生启迪。第一,通过新媒体给我们带来的种种好处和碎片化带来的不可忽视的问题,我们必须要养成忧患意识,虽然新媒体给我们带来了便捷,但我们却不能一味地沉浸在享受之中,要成为新科技的主导者与引领者。第二,我们要提高个人修养,提高对新媒体的认识与对碎片化的理解,排除对新媒体的偏见;新媒体行业要明确自身的定位与责任,做好为社会传播正能量的义务;相关部门应制定相关政策与措施,规范新媒体的传播行为,保证媒体行业的健康发展。不管是传统媒体还是新媒体,我们不能片面的谈论孰优孰劣,给媒介形态贴标签,而更应该关注新旧媒介如何能更好的为受众服务。

参考文献

[1]田智钢.新媒体时代的新闻传播[M].北京:人民日报出版社.

[2][美]丹尼尔·杰·切特罗姆:《传播媒介与美国人的思想》,黄静生、黄艾禾译,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

[3][美]尼古拉斯·卡尔:《浅薄:互联网如何毒化了我们的大脑》,刘纯毅译,北京:中信出版社.

作者简介:李鹏(1995—),男,汉族,山西太原人,广播电视,北华大学。

猜你喜欢

碎片化自媒体传统媒体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想象力都去哪了
自媒体时代下普通高校思政课改革路径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传统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