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对等视角下《岳阳楼记》两个英译本对比研究
2019-03-29林晓芬
林晓芬
【摘 要】《岳阳楼记》是宋代词人范仲淹的经典名作。这篇古文拥有众多英译本。本文将以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框架,以词汇、句法和篇章为视角,比较杨宪益和罗经国的两个英译本,认为罗经国的英译本最出彩,实现了功能对等。
【关键词】功能对等理论;《岳阳楼记》;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7-0125(2019)02-0210-03
一、引言
中国古代词人范仲淹是北宋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他是推行庆历新政、发扬执教兴学思想的核心人物。范仲淹一生文学成就无数,在诗歌、词和散文上都颇有建树。其中《范文正公集》中收录的《岳阳楼记》,便是范仲淹最具有代表性的篇章之一。本文分别选取两个译本,以尤金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参考,从词汇、句法和篇章三个角度对比研究《岳阳楼记》的两个英译本。
二、原作及译本介绍
《岳阳楼记》篇幅不长,全文仅三百六十八字,十九个句子,但其中的文化韵味却源远流长。它表达了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理想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广阔胸怀(张越,张凌,2015:11)。《岳阳楼记》还表达了范仲淹虽身处朝堂之外,却挂念国事,虽遭毒害,仍不抛却抱负的坚强意志,同时,也是对同处窘境的朋友的慰问。
本文从功能对等理论出发,对杨宪益和罗经国的两个译本进行比较分析。杨宪益先生是中国著名的翻译家,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是他的文章风格(丁硕,2015:10)。他和他的夫人戴乃迭联合翻译了许多作品,如红楼梦、儒林外史以及汉魏六朝小说等。《岳阳楼记》是他精心耕耘的其中一篇作品。而《岳阳楼记》的罗经国版本英译文收录在罗经国的《古文观止精选》里,罗经国的特点是意译(罗经国)。两人的翻译风格大不相同。
三、功能对等翻译理论
(一)功能对等理论
翻译是通过等效的目标语言文本来传达源语言文本的含义。翻译是打开他国语言大门的钥匙,是连接不同语言的桥梁,也是消弭文化差异的工具。当一种语言与另一种语言发生碰撞时,我们就要用到翻译。本文所运用的理论是由美国语言学家尤金·奈达所提出的功能对等理论(Nida)。 为了在源语言和目标语言之间建立标准以减少差异,奈达基于语言学的角度和翻译的本质提出了一个著名的“动态对等”翻译理论,就是“功能对等”。奈达提出的功能对等还包括四个方面,即“词汇对等,句法对等,篇章对等和文体对等”。在这个理论里,他认为翻译是运用最恰当最具有同等效力的语言来表达源语言的想法。在翻译时,我们第一应该充分考虑到意义的等价传达,而不是钻研在形式的对等里。
(二)功能对等的标准
首先,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文尽量展示更多的原文信息(熊倩,2017:17)。其次,该理论力求意义的对等,而非内容和形式的相同。第三,它要求我们不适用或杜绝翻译腔,要融合异语的语言特色。第四,功能对等理论要求译者用最自然的语言来实现对等。第五,意义优先,能够传达出原文的意义是最主要的,哪怕改变了形式。第六,译文的风格也是除意义之外非常重要的一点。我们不能随意改变原作者的文体和文风。
四、功能对等理论下《岳阳楼记》两个英译本对比分析
(一)词汇层面的功能对等
奈达将词汇意义分为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曾晶晶,2014:4)。指称意义是该词表面的意思,也是它最初最原始的意义。而联想意义则是该词的隐藏意义,是人们在特定语境下,附加给该词的含义。下面是几个例子,从词汇的指称意义和联想意义的角度上,让我们来感受一下译者们在功能对等理论前的得与失。
1.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杨:But again when I consider the men of old who possessed true humanity.
罗:I have tried to study the minds of people of lofty ideals in ancient times.
看到“予尝求古仁人之心”的“尝”时,我们知道它的指称意义就是“品尝”的意思。但在本例中,“尝”体现的并不是它的指称意义,这句话的意思是说“我曾经探求古时品德高尚的人的思想感情”。这时,我们应该联想到“尝”的联想意义,虽然这个联想意义与指称意义意思相差甚远,但在原文中,“尝”就是曾经的意思。对于很多中国的古文言文,它们的意思和我们现在所用的意思总是会有出入。这就要求译者在了解原文的基础上,把自己所得到的原文信息翻译出来。杨的译文里没有表达出这个“曾经”的概念,杨用了“again”这个词,可是原作的意思不是“我”又一次去探求,而是“我”曾经去探求。而罗用了一个现在完成时的时态,表示从过去探求,直到现在仍在持续探求的状态,把“曾经”翻译出来了。再看“求”,它是探求的意思,杨却翻译成“consider”,罗翻译成“study”。前者意思是“考虑”,后者却有“研究,探究”的意思。在这个詞的翻译上,又是罗更胜一筹。功能对等理论标准要求译文尽可能把原文意思全部体现出来。在本例中,只有罗做到这一点,因此罗的译句更加妥帖。
2.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杨:When such men are high in the government or at court, their first concern is for the people; when they retire to distant streams and lakes, their first concern is for their sovereig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