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美学的对抗与融合
2019-03-29李学更
李学更
摘要:电影《黑骏马》,是两种美学——农耕美学与草原美学反映的人性美的冲突,是自认文明的美学对另一种美学的抵触与融合。而两种美学的焦点,均聚集在对人性美的思索上,因而呈现了对美的不同认识。美需要追寻,人性的美,却发自内心。文章基于电影的视觉美感的阐释,解读了草原人性美学的本质并予以认可。
关键词:草原美学;农耕美学;对抗;融合
电影《黑骏马》,是根据作家张承志早期的著名同名小说《黑骏马》改变而成,而作家郑承志的该同名小说,则依据的是蒙古族的古老蒙古长调创作而成。
电影中讲述的是一个儿时被送到草原牧民家的牧人,去寻找他少年时代的恋爱伴侣。他不断的寻找,最后找到了,却不是当初童年时代所喜欢的爱情的执着与真诚。此电影所表现的人性之美,主要集中于主人公白音宝力格与索米亚的爱情中。白音宝力格的人性美,表现在他一直追求文明进步,追求美好生活,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属于农耕文化所成就的对美的向往。而奶奶和索米娅的人性美,表现在她们的勤劳、善良与纯朴,将伦理美降为第二位,而将人的生命之美放在第一位的草原文化的美的认识之中。两种美学的对立,造就了该部电影所阐述的两种美的对立。虽然对这部电影的评价褒贬不一,有的认为是草原的陷落,有的认为是人性的伟大。但是,这些争论都没有将实质性的内涵做一升华,即:美学角度。电影美学与文学美学的不同,恰恰在于以视觉的美呈现文学美的时候,必然要借助于视觉所呈现的美的方式,而不是联想与想象的无限性。电影美学除了追求动态的美感,塑造形象界定性之外,更在于“画外之画,美中之美”,形式是第二位的,而内涵则是第一位的。如果抛开了对电影美学的这种理解,就很难能真正的体味到电影《黑骏马》中真正的美学表达——人性美。
人性,在人类人性美学的发展历程中,均是二重性的一个复合体。从电影《黑骏马》的唯美的画面中所表现出的,是带有明显农耕文化下所塑造的“羊大为美”的内敛与含蓄。白音宝力格在人性深处,受到汉文化的影响,对女性在婚姻与性的认识,与蒙古族不同。这或许既是他文明的幸福,却也是他个性的悲哀。不敢面对却不得不面对,他一样的有人性脆弱的一面。这一面让人同情,但也不得不为之惋惜。同情的是,他与任何人一样,都追求爱的忠贞、完美与唯一,可悲的是,两种美学的冲突,让这种由“羊大为美”造成的内敛的、含蓄的、委婉而又略带悲剧色彩的美,成为爱情的悲剧。李泽厚先生在其《华夏美学》中,谈到儒家美学时说,由“羊大为美”产生的儒学美学思想,其“大多笼罩在‘厚人伦,美教化的社会要求下,并无自身的价值;不但绝少婚前爱恋,多是婚后相思,……性爱自身并未真正取得自己在文艺——审美中的独立地位,特别是没有取得与个体感性存在相深刻联系的独立地位”。此处不论其主观的发挥有多少的不当,单说其至关紧要处,却真实的说出了一点,即:农耕美学带来的人性美学,有其审美的负面性。而对比奶奶与索米亚所代表的草原美学产生的人性美学,其人性中那些传统的、愚昧的对天命自我甘愿接受的方式,却也不能不说是古老的草原文化时代所创造的一种独特的美。当生存成为延续生命首要的方式,人类还有什么资格去追求完美的爱情呢?因此,我们也不能去评价这种接受方式的正确与否。时代与环境,造就一种美学的同时,其二重性的一面,即以适合时代与环境的方式,表现出了其合理性的存在。草原美学带来的人性美学,其最至上的境界,就是生命之美压倒一切。因此,奶奶虽然对白音宝力格充满了爱的同情,可是,草原美学的人性美学,将生命之美推向了无限的极致,这是草原人的超越——对大美的追求,带来的对欣喜生命的尊崇。陈望衡先生明显的也是持这种观点的,他说:“人,作为生命,首要的是生存……。乐生就是审美。乐生具有超越性,它以功利为基础,但不停留于功利,它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超越功利而称为一种自由的愉悦”。本文认为,陈先生是看到了生命的可贵是美的,也认识到了对待生命所获得的审美的愉悦性,这种认识,明显与草原美学的人性美学认识,是相通的。
在该部电影中,两种美学的转折,来源于白音宝力格在成为歌手后对奶奶以及索米亚的探望。
儿童时的白音宝力格,除了对索米亚纯真的守护,还有一份真挚的爱情萌芽。正如该部电影在起首中,两個儿童的见面的描绘。年幼的白音宝力格,虽然由于父亲的繁忙而不能照顾自己,但是在初次见到索米亚时,两个人相互调皮的吐出舌头,莞尔一笑的天真,无形中即在两个人的心中建立了一种默契。这种默契可以超越自身外界感知的无奈,拉近心与心的距离。后来年长几岁后,两个孩子赤身相拥,共同分享草原寒冷带来的温暖,也彼此将爱的种子深埋在了心底。及至在套马时索米亚对白音宝力格的担心,丰富的表情,却是对挚爱的人的牵挂与揪心。待白音宝力格将狂野的马儿套住,索米亚脸上的发自内心的微笑,实在是爱情的最诚挚的见证。上述的人性美,都是纯天然的,没有文化的隔阂,没有草原美学与农耕美学的玷污,因而,也是所有人类在儿童少年时期最原始的人性美的展露。
而当白音宝力格从城市归来,想延续那种最原始的、也是最完美的人性美的时候,两种美学开始剧烈的对撞了。索米亚的怀孕,当非白音宝力格所愿,但是,一个生命的诞生,在草原美学的本质范畴的界定中,却是高过一切。奶奶对生命的延续,超过了对爱情的评价,超过了对两个孩子的爱,超过了自身对恨的认识。作为美的评判者——奶奶,亦或是作为二次创造的接受者的受众——观众,谁都无权指责奶奶对草原美学的评判。纵然这种美学的评价标准,不能为白音宝力格等农耕美学的人所接受,但美的时代性、环境性、适应性的法则,却具有永恒的价值。可以思考,却不可以妄自审判,哪怕是建立了一种更文明的标准,都是对草原美学及草原人性美学的误判。因此,人性美学,决不能说哪种美学的认识标准更为科学或者是更为文明,哪种人性美学更为高尚或者是更为明智。因为人性美的认识,是建立在人性的最基本存在之上的。“审美的张扬个性,并不是唯个性主义。审美在对社会群体实行超越的同时,也对狭隘个体实行了超越”,这正是草原人性美学的闪光之处。电影《黑骏马》中有一个情节:奶奶在一个草原寒冷的夜晚,听到了小马驹在寒风暴雪中的嘶鸣,她喊醒了两个孩子,一起起来将小马驹放在了暖暖的帐篷。索米亚端来了一晚牛奶,让奶奶喂给小马驹喝。这个情节,既表明了奶奶对生命的尊重,也从侧面反映了索米亚传承了奶奶对人性美的认识。因为小马驹的生命,于人的生命,在幼小的索米亚的心里与年长的奶奶的心里,都与人性的美,是一致的。
探索电影《黑骏马》的人性美,绝绕不开作家张承志的小说。
张承志借蒙古长调《黑骏马》来创作这部小说,其文学的艺术性所表达的人性美,与长调的草原艺术性,两者也取得了表现草原人性美的完美统一。
长调,是蒙古族一种具有鲜明的游牧文化和地域文化特征的独特演唱形式,它依托于蒙古族所处的独特环境,融合了蒙古族人古旷、豪放、粗野、豁达的民族特质。长调这种对草原人性美的表达,是虔诚的,有时乃至于是一种固执的宗教般的执着。因此,探索蒙古长调《黑骏马》所表现的人性美,对于理解作家张承志的小说《黑骏马》与理解电影《黑骏马》,不无裨益。
唱出去,喊出去,吼出去/让草原颤栗/让草原上的羊群颤栗/让晴空颤栗/让晴空上的云朵颤栗/马蹄疾叩大地的胸膛/羊群冲天而起/云朵跌落草地/是谁在吼/吼出腔子里的血/吼出眼眶里的泪/勒勒车停在流水浩荡的河湾/蓝马莲开满辽阔的草滩/心上的妹妹嫁去了哪里
不难发现,蒙古长调《黑骏马》,给作家张承志的启示,在心灵上必然是震撼的,因为我们在其文学作品《黑骏马》中,找到了惊人的一致。歌词中用“唱、喊、吼”三个字,表达的是蒙古族生命的灿烂与辉煌。生命是可贵的,更为可贵的是生命活力带来的释放感。因了生命的释放,蒙古族人在心底获得了美感的愉悦性。体现在人性美上,是草原也因生命之美的释放而有了节奏般的韵律。于是所有的有生命的、无生命的美的物象,均作了人性美的移情。与其说是生命的美的颤栗,倒不如说是人性美的颤栗。人之性情,最终凝固在了对爱情的追寻之上。但爱情美所铺垫的人性美,终究抵不过人性中对生命的尊重。于是,人性美在草原的广阔里,在对生命的探寻中,只能如岁月的流逝一样,不要激起澎湃的浪花,只能让颤栗的生命的强音,回荡在彻夜埋藏的追寻中。血与泪,交织成的人性的怒吼,有时也只能化作是一种淡淡的哀伤,穿越了古老的时间河流,无可奈何的发出追问。最后只能在徘徊中失望的去无目的的寻觅,寻觅文明与历史所散落的人性之美,在面对现实的冲击时,于时间的河中,留下黯然神傷的感叹。
电影《黑骏马》与张承志的《黑骏马》,虽表述的同样有蒙古长调《黑骏马》中表述的草原人性美的一致,但是,还是在自己主观的意图上,以视觉的形式,深思人性中追求文明与进步的理想,同时,也留下了更多的关于草原人性美的含蓄的猜测,留给接受者进行第三次创造。电影《黑骏马》表现的草原的人性美,也正如作家张承志所写的一样:“……那深沉而挚切的爱情,都不过是一些倚托或框架。或者说,都只是那灵性赖以音乐化的色彩和调子,而那古歌内在的真正灵魂却要隐蔽得多,复杂得多。就是它,世世代代地给我们的祖先和我们以铭心的感受,却又永远不让我们有彻底体味它的可能。”是的,草原的人性美,不深处环境、时代以及对草原美学的理解,是无法深刻的体味其朴质的原意的。草原的人性美学,是一首旷古的诗,有对生命之美的赞叹,有对爱情的执著,还带着心灵里固有的狂野。草原人一直没有停止过对这种美的追寻与追问,故而可以俯仰自得,奔放于天地之间。草原是无休止的节奏,而追寻的脚步,也注定带着悲伤。然而,“每一个创造出新节奏来的人,就是拓展了情感并使它更为高明的人!”。
作为电影《黑骏马》的依据,其实,张承志所言的古歌内真正隐蔽复杂的灵魂,却恰恰是他想提升长调中的那种原始游牧民族人性二重性中的复杂的一重。对比电影《黑骏马》,片中不时闪现的夜色与夕阳,以及蒙太奇手法的运用,也正是提醒着观众,更多的思索人性美的美学界定。固然,虽在心底未能作出两种判断,却可以酝酿理性的思维,将人性美学判定在草原美学与农耕美学的比较与统一中。由此而言,超越了想象小说的人性美而转为视觉形式的人性美的直觉表述,无疑是更为耐人寻味的的,更为具备时代进步所提倡的进步的人性之美中辉煌的方向性的期待。
参考文献:
[1]李泽厚.华夏美学[M].天津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1.
[2]陈望衡.现代美学原理[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7.
[3]宗白华.美学散步[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
(作者单位:保山学院美术与设计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