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管理研究
2019-03-29段泳仲
段泳仲
摘要:城市地下综合管廊建设常面临融资难的问题,将PPP融资模式引入其中,可以有效激发综合管廊的快速发展。文章通过分析现阶段我国综合管廊和PPP模式的发展研究动态,指出风险管理是制约综合管廊PPP项目发展的关键要素。为进行合理有效的风险管理,在分析总结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的基础上,详细论述了各类风险的管理和控制,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对策,对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管理及控制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和指导意义。
关键词: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管理
为应对城市交通拥堵问题,便于电力、燃气等市政设施的维护和检修,近年来综合管廊建设在我国正如火如荼的进行中。但因其前期投入资金大,单纯依靠政府方承担这笔费用是不可行的。为了减轻政府压力和拓展投融资渠道,我国政府近年来通过颁布一系列有力政策来鼓励社会资本方参与到基础设施的建设中来,大力推进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合作模式(Public-Private-Partnership, PPP)。
將PPP与综合管廊相结合,不仅激发了社会资本的活力,也提高了基础设施的建设效率和社会总体满意度。但两者相结合又存在着前期投入资金大,投资回报周期长,后期不确定性因素多等问题,使得综合管廊在应用PPP模式时面临着许多不确定性风险。因此,对综合管廊PPP项目实施过程中发生的风险进行归纳整理,提出合理有效的管控措施,才能调动社会资本方的参与积极性,使综合管廊PPP项目尽快落地开展,更好地服务于人民大众。
一、文献综述
我国关于综合管廊和PPP模式的研究起步较晚,最初大多是简单介绍国外理论,随着PPP模式的广泛推行和综合管廊项目的不断增加,我国学者也开始积极探索PPP模式在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中的应用问题,并取得了较大的成果,具体如下。
陈友兰(2006)对城市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首先从风险识别、风险分析和风险评价三方面进行,划分了风险类别并构建了风险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风险评价模型。
盛雪艳(2010)介绍了国内外学者对项目风险的定义和风险管理的发展历程,根据风险在项目全周期内的变化规律,采用检查表法和RBS法对城市轨道交通PPP项目的风险进行了客观全面的识别;通过G-AHP法等建立风险评价模型,对实例进行评价分析,提出了与之对应的风险处理方法,以保障PPP模式的优势得到充分的发挥。
张秋玲(2012)主要研究了综合管廊PPP投融资模式,还研究了PPP模式下的运营收费机制,主要是解决公共管廊的后期运营问题。
桑美英(2014)通过总结国内外实际案例和理论基础,识别分析了基础设施PPP项目中三种层级风险下共12大类主要风险因素,然后采取层次分析法对风险因素进行评价,最后根据重要度对风险进行排序并提出了一系列规避措施。
周鲜华(2017)等先采用德尔菲法识别出了综合管廊PPP项目的15项风险,进而对这些风险进行进一步分析。主要通过运用解析结构交叉矩阵模型并结合驱动力-依赖性矩阵迭代进行运算,计算出了每个风险因素的驱动力和依赖性,最后得出各风险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
综上所述可以发现我国综合管廊PPP项目正处于初级发展阶段,对PPP模式风险管理的研究都不是很完善,更没有结合综合管廊提出比较科学合理的风险管理方案,使具体项目在实施的过程中缺乏理论指导,故而在运行中存在一定的困难,并且对于各参与方来说都有一定的风险性,所以,研究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管理问题,不管是在理论方面还是实际应用方面都显得尤为重要。
二、风险识别
PPP项目参与方众多且具有不固定性,除了最主要的政府方和社会资本方外,还有融资机构、保险机构、咨询机构、各管线单位和其他参与方等,对于具体的风险,不同参与方各自的偏好不同。而风险识别作为风险管理的基础性工作,在风险管理过程中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组合采用工作结构分解法、专家问询法和核对表法进行风险识别,并按照风险是否可控,将城市地下综合管廊PPP项目风险整体分为不可控风险和可控风险,再将其进一步细分,将各风险因素归类整理,具体详见表1。
三、风险管理及控制
(一)不可控风险管理及控制
1. 政治风险管理及控制
政治风险主要包括国家政治大环境和项目所在地政府环境两方面。根据目前我国国情和社会稳定性,可预见该风险发生的可能性几乎为零,所以项目合作方只需要考虑与政府方合作模式问题。我国综合管廊PPP项目受到政府的管理与调控,一般都由政府方来保证和承诺政治类风险的控制,采取适当措施保障项目的正常运行和社会资本方的必要盈利,确保项目总体风险的最低化。
2. 经济风险管理及控制
首先,各参与方需建立健全自身的经济管理体制,从制度上总体把控风险;其次,需加强对经济风险的重视程度,从企业的管理层到下属员工都要树立起对经济管理工作的责任和理念;再次,各参与方应重视合同管理,在合同制定过程中对内容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做好监督工作和审核工作;最后,加强成本控制,经济风险管理中的成本控制主要分为设计成本、招标成本和施工成本等,强化成本控制不仅可以有效降低企业经济管理的成本风险,还能够提高企业的施工效率和市场竞争力。
3. 法律风险管理及控制
健全的法律和政策体系可以有效保障PPP项目的顺利开展实施。目前我国还没有明确的法律条文加以限制和约束城市地下综合管廊项目,也欠缺完善的法律体系保障其进一步发展和实施,并且关于PPP模式的运用只有一些指导性政策条文,并没有上升到法律层面的高度。因此政府部门应加快立法工作,完善综合管廊和PPP项目的法律法规体系,加强相关项目的法律约束,用以指导项目的落地实施。
4. 市场风险管理及控制
若在項目前期阶段没有充分调研综合管廊可应用市场,则项目后期在运营阶段就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风险。所以应在项目前期可研阶段做好充分调研分析工作,全面搜集数据进行论证,防止项目的盲目性。若项目的市场风险较大,则应采取回避或退出的方式来避免风险和减少损失,也可与政府方协调,当市场风险超过社会资本方可承受范围时,应由政府方采取必要措施或者担保的方式,制定科学合理的服务定价和补偿策略,保障参与方的积极配合和项目的正常运转。
(二)可控风险管理及控制
1. 信用风险管理及控制
为了避免信用风险的发生,在项目前期和招投标阶段选择合作方时,应对合作方的资信状况、偿债状况、类似项目的经验情况、公司运营能力、财务状况等进行详细摸底调查,选择综合条件最满足和最合适的单位进行合作,由此来降低信用风险发生的可能性。
2. 设计风险管理及控制
对于设计风险的管控,首先在项目决策阶段应做好项目的选址、规划设计方案的征集以及总进度计划的设定等工作;其次在设计阶段要对综合管廊的截面形状和面积、管廊埋深等合理设计;最后在施工图设计阶段,应合理把控项目成本,避免成本超支。
3. 建设风险管理及控制
建设风险管理可以从管廊适宜建设性风险管理和管廊工程建设风险管理两方面来进行。
管廊适宜建设性风险应由项目实施机构承担。项目实施机构需在项目前期进行可行性论证,选择合适的地点、时间、类型建设综合管廊。
管廊工程建设风险应由项目公司或中选社会资本方承担。首先,应分析论证所选用的施工方法和施工工艺是否适用;其次,要确保工程质量,严格按照国家相关标准进行耐久性设计;再次,要保证项目所需的原材料和能源供应充足且及时;最后,还应完善相关配套设施要求,确保管廊的安全运行。
4. 运维风险管理及控制
对于项目运维风险的管控,首先,应从信誉度和经验性两方面来选择项目运营商,共同讨论商定风险分配机制,也可通过引入第三方担保的方式来避免和转移风险;其次,政府部门应在项目运行过程中严格监督综合管廊的服务质量和价格,及时把控市场动态;最后,社会大众并非综合管廊的直接服务对象,而是各管线单位,所以建议管廊运营单位与入廊单位谈判时,由双方共同来承担该部分风险。
四、结语
将PPP模式与综合管廊相结合是十分可行且必要的,不仅缓解了政府部门因基础设施建设需求大而面临的融资困难和风险大的问题,还将社会资本引入我国的基础设施建设中,利用社会资本方高效的管理经验和先进的技术手段提升综合管廊项目的运营效率,从而达到项目各参与方的共赢,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我国基础设施的服务水平。而风险管理作为PPP项目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往往决定着项目参与方合作意愿的达成和项目的成败,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文从不可控风险和可控风险两大类出发,将综合管廊PPP项目最常遇到的风险划分为八个小类,对这八小类的风险管理和控制进行详细分析论述,提出了一系列建设性的意见,为综合管廊PPP项目的风险管理和实际应用提供了可参考的依据,也为我国PPP项目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参考文献:
[1]陈友兰.基于PPP融资模式的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中南大学,2006.
[2]盛雪艳.基于PPP模式的城市轨道交通项目风险管理研究[D].青岛理工大学,2010.
[3]张秋玲.公共管廊PPP投融资模式研究[D].北京建筑工程学院,2012.
[4]桑美英.基础设施PPP项目的风险管理研究[D].长安大学,2014.
[5]周鲜华,潘宏婷,沈云飞.地下综合管廊PPP模式风险因素评价——基于ISM-MICMAC模型[J].会计之友,2017(13).
[6]林媛,李南.PPP项目的风险分担模型研究[J].项目管理技术,2011(01).
(作者单位:长安大学建筑工程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