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发展理念的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要点

2019-03-29汪治

江苏教育·职业教育 2019年1期
关键词: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发展职业教育

汪治

【关键词】学生发展;职业教育;课堂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志码】C 【文章编号】1005-6009(2019)04-0021-03

一、目前职业教育课堂教学存在的痛点与难点

近10年来,职业教育在课程体系的整合、课程内容的开发上做了大量的工作,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项目化课程、理实一体化课程等的建设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一到课堂教学实施层面,大多数教师又回到了以教师为中心、以课堂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有:

一, 学生被动学习。没有自主、主动发挥的空间,无法实现个别化、差异化的学习。

二, 学生参与度低。传统课堂的练习和活动以机械、静态、单一的模仿和记忆为主,学生兴趣不高,效果不好。

三, 学生看不到学习的成果。传统的教学评价方式往往就是期末一张试卷,学生看不到自己平时学习的知识和技术能够产生什么实际用途,难以激发学习热情。

职业教育需要“金课”,不过职业教育的“金课”不是增加学习难度,拓展学习深度,给学生“增负”,而主要是增加思考度、提升参与度、体现适合度、反映符合度,当然也要体现出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性。职业学校的学生并不怕挑战,关键是教师能不能通过课堂激发出学生的挑战热情,有没有适合学生的、体现发展性的挑战内容。

二、立足学生发展的课堂教学设计内容与要求

基于学生发展的职校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以学生学习为中心、以学习效果为中心,可称为新的“三个中心”。

課堂教学设计是在整体课程设计的基础上,教师实施课程教学的具体设计。课程设计是课堂教学设计的基础和前提。课程设计的内容主要包括:课程学习目标、课程模式、课程内容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方法、考核评价方式与标准等。课程设计是整体设计,主要以课程标准来表现。课堂教学设计是教师根据课程标准进行教学时的具体方案设计,主要包括课程模式的组合,教学模式的选择,教学方式的确定,每个单元具体学习目标的制定,课前、课中、课后教学的统筹安排,教学资源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形成性过程考核与终结性结果考核的具体设计等。体现“三个中心”的课堂教学设计的要点如下。

(一)课程实施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职业教育的课程实施一般有以下6种模式:

1.问题导向模式——强调学习的问题导入,通过对问题的分析、讨论,与知识学习结合,并应用学习到的知识解释或解决问题,适用于基础知识理论类课程。

2.体验认知模式——适用于职业认知、岗位认知、工作认知类的课程。强调学生的人人参与,通过参与获得亲身体验和隐性知识(经验性知识、策略性知识)的学习,为理论知识的学习提供支撑和奠定基础。比如经济管理类专业的各类沙盘实训课程,就适用此模式。

3.项目驱动模式——通过让学生完整地完成一个具有整体综合使用价值的项目,训练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项目是典型的、关联的、相对独立的工作任务和统一的工作内容的集合体,最后形成具有整体综合使用价值的成果,适用于职业化的综合课程。

4.工作过程模式——通过让学生体验一个典型的、完整的工艺流程或业务流程,训练学生解决实践问题的能力,形成具有整体综合使用价值的成果,适用于职业化的综合课程。

5.实训模拟模式——通过仿真模拟、专项技术/专项能力/综合职业能力训练,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和综合职业能力,适用于专门技术课程、综合实训课程。

6.培训强化模式——强化职业资格证书/技术等级证书/就业前短训上岗操作技能的训练,适用于岗位技能训练的课程。

教师应该根据课程的目的与作用,选择一种主导的课程实施模式,并根据教学目的和要求配合辅助性课程实施模式。只要教师真正落实这些课程实施模式,就可以有效改变传统的讲授课堂面貌,促进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通过自己的“做”去完成学习任务。

(二)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设计

教学模式的种类很多,如传统的讲授教学模式,现在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对分课堂教学模式、五星教学模式、BOPPPS教学模式等。职业院校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行为和学习习惯与普通院校的学生有非常大的差异,因此教师要基于学生学的程度去教,以“学”为中心,贯穿能力的培养,基于师生互动进行教授,以实现学生自主、主动的学习。

(三)教学方式的选择与设计

现代混合式教学的基本特征是线上学习,包括课下和课上,课上学习包括线下和线上,学与教的活动都可以在移动的情况下随时随地发生。采用这种移动混合式教学方式,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选择权,提高课堂教学活动的参与度,通过各种在线活动让学生的注意力转移到学习上。

(四)学习方式的选择与设计

职业教育的基本教学规律就是“做中学”,学生在行动中学习,通过生动、真实的对象、过程、组织、工具、手段来学习,在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中积累学习和工作所需要的经验知识和策略知识。职校课堂应多采用行为引导型学习方式:学生组成团队来合作学习,建构解决实践问题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教师利用参与体验式、合作讨论式、质疑探究式、角色扮演式、情景模拟式、虚拟仿真式等学习方式来展开课堂教学。

(五)单元学习目标的设定

实现以“学”为中心,教师需要根据课程学习目标设定每个教学单元的学习目标,包括知识目标、技能目标和情感目标,同时重点关注高阶目标的要求和深度学习的实现。例如在知识目标上,教师不能只让学生识记、理解和应用,更应该让他们能够分析和评价。又如教师不仅需要通过启发引导学生思考,更需要放手让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行动中去质疑、反思、批判,用最适用的技术、最合理的手段、最实用的工具、最有效的方法,实现高效率、低成本、好结果。

(六)学习环境的设计

在移动互联网环境下,知识的获取方式多元化、途径多样化。教师更应该关注如何为学生设计和提供学习的环境,包括每个教学单元实体环境的准备,VR和AR、虚拟仿真环境的提供,线上学习资源的推送,虚拟学习社区的建立,各种线上线下学习活动的设计,个性化一对一指导方式的实施等。教师随时随地、课内课外、线上线下实现即时混合式教学(Just In Time Teaching),使学生可以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进行个别化、差异化的学习。

(七)学习资源的设计

建议教师以从网络上收集需要的学习资源为主,自己开发资源为辅。教师要善于借助外部的各类资源,既减少自己的工作负荷,又提高和丰富了学习资源的质量与数量。如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中的各类学习资源,网络上公开的微课、视频、论文、案例、练习、课件,等等,教师都可以集成运用。学习资源可分为基本学习资源和拓展学习资源,教师要选择好学习资源推送的时机。

(八)教学活动环节的设计

教师对每个教学单元在时序上要进行课前、课中、课后的教学活动环节设计,在学习组织形式上要进行班级形式的集体学习、小组形式的协作学习与个体的个别化学习设计,在学习活动形式上有讨论交流、头脑风暴、问卷投票、测验、作业、相互评价的设计。

(九)学习任务和深化训练的设计

学习任务的完成一般安排在课堂教学前段,深化训练一般安排在课中和课后。深化训练的设计,是在深入的讨论交流和面对面一对一的指导后,让学生进一步应用理论解决问题、完善方案、完成工作项目,实现阶段成果产出和知识内化,这样才能让学生看到自己一步一步的进步和成长,增强继续学习的信心。

(十)整體考核与单元评价的设计

课程考核的综合成绩由形成性过程成绩和终结性结果成绩构成。形成性过程成绩占50%以上,以引导和促进学生更加关注和参与平时的学习过程。考虑到小组学习的实际效果,建议个人成绩占70%,小组成绩占30%。个人成绩中,代表小组汇报讨论交流的成绩占40%,平台记录的成绩占60%。小组成绩中,课前学习任务占60%,平台记录的小组作业成绩占40%。对于移动课程教学云平台记录的考勤、讨论交流、头脑风暴、问卷投票、测验、课堂表现、资源查看等学习活动的形成性过程成绩,要根据可靠程度确定经验值范围和相应的权重。终结性考核应根据课程的特点采用注重理论应用的书面考试、强化实践技能的口试和操作考核、展示成效的综合成果(产品、实物、作品、方案、报告等)评价。项目化课程和工作过程系统化课程可以根据课程的特点、每个教学单元的不同情况设计考核评价。

(作者单位:广东新安职业技术学院)

猜你喜欢

课堂教学设计学生发展职业教育
“翻转课堂”在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高中生网络成瘾及其相关因素探究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问题与优化方式探索
“动能教育”模式下的工匠人才培养路径研究
论七年一贯制体系下本科学科建设中职业教育的重要性
刍议职业教育校企合作的有效性
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在《PLC应用技术》课程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课堂教学设计的重要性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