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思考
2019-03-29何修穆
何修穆
【摘要】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互联网信息技术开始渗透到金融领域。这在方便居民的生活同时,也给我国的商业银行产生了较大的冲击。面对互联网金融的挑战,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积极思考转型策略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将分析当前我国商业银行零售业所普遍面临的挑战,并且提出针对性的优化提升策略。
【关键词】互联网金融商业银行零售业转型
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是指银行针对个人、家庭以及一些小微企业所提供的存取款、贷款、汇兑业务,以满足居民的正常生活需求或促进小微企业的发展。但近些年来,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却遭到了互联网金融的威胁。互联网金融是信息技术不断发展革命的产物,互联网金融的存在在很大程度上满足了人们的日常生活,但却也对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发展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积极分析自身发展中所存在的不足,并且进行及时、合理地优化,成为当前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发展的紧迫任务。
一、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带来的冲击
所谓互联网金融(ITHN),是指传统金融机构与互联网企业利用互联网技术和信息通信技术实现资金融通、支付、投资和信息中介服务的新型金融业务模式。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带来的冲击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第三方支付日益成熟,快速蚕食银行业务。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存取款以及汇兑是其基础性业务,也是银行盈利的一个基本点。但是,随着支付宝以及微信等应用软件的日益成熟,以及4G网络等基础信息设施的日益成熟和手机等各类电子设备的日益普及,人们越来越多地开始使用互联网金融软件进行结算、转账,这些互联网金融软件操作简单,能够随时随地地办理各类业务,因此对银行的同类业务产生了巨大的冲击。
第二,网络金融贷款的发展,形成与银行的竞争。随着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模式在支付方面的逐步渗透,他们不仅赢得了丰厚的利润回报,同时也掌握了大量的用户数据,从而形成了大数据的优势。借助于大数据,互联网金融不仅能够准确地测知用户的消费需求,甚至能够了解用户的金融贷款需求。这就让微信、支付宝等互联网金融平台在贷款业务方面与银行形成了激烈的竞争。而银行由于缺乏大数据精准计算的能力,因为造成了大量的客户流失。
第三,网络金融产品的推出,挑战银行储蓄业务。随着微信、支付宝在金融方面的影响力日益增大,他们早已经不满足单纯地扮演第三方支付角色,转而开始探求在金融理财产品上发力,与银行形成更为激烈的竞争。比如。微信和支付宝都分别推出了理财通以及余额宝产品,这些产品都是整合了大量的优质基金,不仅有着雄厚的财力,而且还具备较强的且较为稳定的利润回报,因此在推出不久之后,就受到了市场的青睐,规模迅速突破万亿级别。而以微信和支付宝为表达的互联网金融对于用户闲散资金的吸纳,也直接威胁到了银行的存取款业务。
二、互联网金融对比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优势
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之所以能够形成如此巨大的冲击力,和互联网金融的先进优势是分不开的。互联网金融对比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优势最典型地反应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互聯网金融具备服务领域的综合化。在当今市场经济的大潮下,人们的消费需求变得日益多样化和个性化,而商业银行零售业务所能够推出的服务类目明显不如互联网金融丰富。微信、支付宝等金融平台整合了日常消费、酒店入住、外出旅游、日常出行等方方面面的场景,几乎以包罗万象的姿态,满足了每一个人的需求,银行在这一方面显然不具备竞争的优势。正是在这种优劣明显的情况下,让互联网金融可以大幅度蚕食银行的零售业务。
其次,互联网金融具备灵活智能操作模式。互联网金融是基于手机等智能设备开展的,用户可以借助于灵活便捷的操作方式,随时随地地开展各种金融业务,而不受各种地域网点的限制。另外,在金融业务的开展过程之中如果遭遇各种疑难问题,也会有网络客服随时在线帮助解疑答惑。从而节省了用户的大量时间。但是当前的银行零售业务还在一定程度上受到空间条件的限制,并没有真正地实现全线上场景的操作方式。
最后,互联网金融具备精细化的客户管理。互联网金融对于用户的每一笔消费行为都有着忠实地记录,并且随着数据的日益丰富,互联网金融构筑起了大数据体系。凭借大数据的分析计算,能够快速给每一个客户提供更为贴心、更为细致的服务,而这也让互联网金融能够轻松占据长尾市场。但是我国商业银行的零售业务显然不具备这一鲜明的优势。
三、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策略
充分正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带来的冲击、威胁,并且分析互联网金融对比商业银行零售业务的发展优势,然后采取合理的策略实现转型,成为我国广大银行的当务之急。本文认为,互联网金融下的商业银行零售业务转型策略包含以下几点:
第一,重新战略布局,优化零售业务。互联网金融相比商业银行,最明显的优势在于零售业务的种类丰富。针对于这一点,建议商业银行的决策层有必要重新反思自己的战略布局,重新构筑更多的业务门类。比如,在移动互联网的背景下,商业银行可以推出更多的在线理财业务,以及在线借贷业务等等。把产品从线下转移到线上,不仅能够大幅度节约用户的时间,同时也可以增加用户的使用粘性,获得更多的用户信息。
此外,在构造全新的零售产品线的时候,商业银行还要充分发挥自己的安全性、稳定性优势,对于产品的潜在风险要做到精准评估,以实现与互联网金融的竞争。但是在竞争的同时,银行也要注意与互联网金融之间的跨界合作。比如,银行可以和微信、支付宝等平台,推出更多的理财产品,实现互利共赢的效果。
第二,提升管理水平,优化用户体验。当前,互联网金融平台较之于商业银行的另一个优势在于它们能够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服务,从而不断提升用户的粘性。针对这一点,商业银行也需要不断提升自己的管理水平,调整与用户之间的关系,从而优化与用户之前的关系。要做到这一点,商业银行需要在下面几个维度发力。
首先商业银行要建立大数据管理体系,要重点收集用户的信息,并且根据用户的属性,来提供针对性的业务,避免出现一刀切的服务现象。比如,商业银行可以将用户划分为富豪阶层与工薪阶层,根据用户不同的阶层属性,来推出更具定制化特色的产品服务。其次,商业银行还要优化自己的客服体系,尽量做到在网上完成咨询服务,避免过度浪费用户的时间。比如,商业银行可以在自己的客户端APP上加入客服功能,如果用户有疑难问题,可以通过快速的在线客服渠道,实现解疑答惑,从而节省用户的时间,让用户感受到更为人性化的服务。另外,商业银行也要注意借助于大数据来实现精准化的贷款服务,满足更多的贷款需求。
第三,提升用户回馈,吸引用户资本。以微信和支付宝为代表的金融平台,目前推出了形形色色的基金产品,这些基金产品有着较高的回报率,并且操作使用简单便捷。针对这一情况,建议我国的商业银行也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推出更多回报率高的金融类产品;在另一方面,商业银行还需要发挥自身的安全和稳定优势,让用户的每一笔基金投资更加有保障。商业银行要改善自己的经营思维,要把金融产品重点放在互联网渠道上,让每一个用户在投资的过程之中做到触手可及,从而吸引更多资金。
四、结语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金融渗透到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借助于信息技术革命的时代背景,互联网金融得以实现如火如荼地发展。但互联网金融的发展也进一步蚕食了商业银行零售产品的业务。在这种背景下,商业银行的转型已经成为当务之急。本文分析了互联网金融对商业银行零售业务带来的冲击,并且针对互联网金融的优势,探究了商业银行未来的转型道路。希望本文的研究能够对推动商业银行的改革转型提供一些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