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飞信息技术点亮物理课堂
2019-03-29周江
周江
【内容摘要】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信息技术教学已经成为教学的主要手段和方法。只有恰当合理地使用信息技术,才能发挥信息技术物理课堂的优势。让信息技术真正教学成功的“助推器”,从而点亮物理课堂,培育学生物理的核心素养。
【关键词】信息技术 辅助教学 核心素养
引言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生活中的诸多领域都得到了广泛而有效的应用,物理教学也不例外。但若把教学内容由黑板向课件大搬家、且把握不好教学节奏,则会使教学成了为教而教。在教学过程中应该正确认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模式之间的关系,找到它们的最佳契合点。
一、信息技术物理课堂教学的优势
1.激发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学好物理的动力发动机,利用信息技术的视听效果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例如:在《声现象》中的探究活动“声音能在真空中传播吗?”通过演示实验的视频,学生能清晰的看到实验过程。随着抽气机抽气的进行,罩在玻璃钟罩内正在发声的手机声音逐渐变小,最后几乎听不见,学生就能很容易得出“声音不能在真空中传播”这一正确的结论。激发了学生的探究欲望,走进物理的科学殿堂。
2.提高观察效率
学生的感知较模糊,总是满足于观察事物的整体,获取对事物的综合印象,而忽视对事物的更为具体细致的把握。在教学中我们可以巧妙地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观察,提高学生的效率,例如:在学习正确使用刻度尺的内容时,同学们通过课本,已经知道了刻度尺使用前“三看”,操作中“三放”,但学生只是机械的记忆了这些知识,一旦真正运用,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我们运用信息技术,就可以把“三看”、“三放”投放在屏幕上,利用媒体的可控性,把每一个要点逐步操作一遍,提高了学习效率。
3.创造理想实验效果
近似是物理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方法,在理想化的模型中有许多这样的术语:光滑(无摩擦)、空气阻力不计、匀速直线运动等。这些在实际中都无法找到完全相符的实例,但是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展示可以达到近乎完美的效果。例如:气垫、磁悬浮、真空等。
二、信息技术物理课堂教学的不足
1.重形式,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像、声音等多种信息于一体,和传统教学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但有些教师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中,追求表面的新颖、直观,忽视学生抽象思维能力的培养;追求二维三维动画功能,造成上课成了电脑动画欣赏课;信息技术教学容量大、节奏快,学生被太多信息技术所干扰,感官刺激太多,注意力不易集中,抑制了学生的创造空間,扼杀了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实际上反而会分散学生的注意力,影响整体教学效果。
2.重展示,缺乏真实实验数据
物理学离不开实验,有些概念要在实验后得出,有些定律要在实验中归纳。教学课件是无法体现它的真实性和实践性的。所以教师应该尽量做演示实验,让学生在实验室中做分组实验。这样他们便有了真实的实验数据,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
3.重演示,忽视学生主体作用
不管传统教学还是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学生永远是教学的主体,教师所做的一切都应该围绕这一原则进行。现在,随着教育改革及创新教育的不断推进,对学生的主体作用越来越重视。但仍然有不少教师,虽然采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但依然摆脱不了满堂灌的教法,自己一个人常唱独角戏,师生很少交流,致使学生失去兴趣。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目的和教学内容的实际情况,来确定是否采用现代信息技术教学手段。
三、准确定位信息技术在物理课堂教学中的地位
1.应与教学内容相结合
我们倡导采用信息技术教学,并不是为了赶时髦做样子,而是因为它具有信息技术量大、知识密度高和互动性、延展性等优势和特点。在教学中利用信息技术,可以更好地展示背景以开阔学生视野、创设情景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欣赏审美以陶冶学生情操、突出重点化解难点以帮助学生理解记忆等。教师在教学设计中,必须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上确定最佳作用点。
2.应与传统教学相结合
一部分教师对教育教学改革的理解停留在教学工具的改革上,就是用信息技术代替传统的“一块黑板和一支粉笔”,采用丰富的课件画面。整堂课的时间里,教师只是加点解说词和点鼠标切换画面,学生只能被动接受,失去了主动性。其实,大多数的物理知识,还是要以教师分析,讲解为宜。学生不会对展现在投影屏幕上稍纵即逝的内容留下太深的印象,把握不住课堂教学的重点,并使学生因来不及学而失去学习的自信心。因此适当的板书会使知识更具有条理性和系统化。
3.应与物理实验相结合
通过信息技术与中学物理实验的整合,可以突破常规实验条件的局限,所以我们应当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特长,对那些难以观察到的、复杂的、困难的实验进行模拟探索,使之成为常规实验的补充,并与常规实验有机地结合起来,使实验教学上升到一个更高的层次,从而有助于学生发现规律、形成概念、获得新知,提高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实验技能。
【参考文献】
[1] 张利. 多媒体与物理教学[J].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2(16).
[2] 惠世栋. 浅析现代教育技术在初中物理教学中的运用[J]. 基础教育论坛,2012(6).
[3] 涂光其. 现代教育技术与中学物理教学[J]. 理科爱好者,2017(4).
(作者单位:安徽省庐江县柯坦镇陈埠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