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安徽省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视域下的 教学技能培养探究

2019-03-29胡文峰

关键词: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

胡文峰,曾 承

(阜阳师范学院,安徽 阜阳 236037)

1 地理教学技能相关概念及研究意义

教育部在1993年发文指出,要大力办好我国师范教育,并强调师范教育是我国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专业教育[1],明确了师范教育在我国教育体系中的地位。高等师范院校是我国基础教育人才输出的主体,在新一轮课程改革中承担着更为重要的任务。作为新课程改革的具体实施者,教师需要更高专业素养,需要对师范教育的一些传统观念与模式进行反思或重新审视。作为“准教师”培养的师范生,肩负着为未来培养优秀人才,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重任,需要掌握新的教育理念,并能在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技能中运用新思想、新理念,以适应新课程要求。

关于教学技能,虽然众多学者进行了相关研究,但对其概念的界定还没有形成共识[2-3],对教学技能分类,也没有形成统一的标准[4-5]。随着对教育相关研究的深入,从不同的视角,不同的研究学者对地理教学技能给出了定义[6-8]。李家清教授地理教学技能的定义是: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的教学技能,是地理教师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运用于地理教学有关的知识和经验,为促进学生学习,实现教学目标而采取的一系列行为方式[8]。作为教师的基本职业技能,按照常规的教学逻辑进程,地理教学技能可以划分为不同的环节,一般可以分为课程(教学)准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与反思等[9],而课堂教学技能分为导入、组织、提问、板书、结课等技能[10]。虽不同的学者对教学技能在概念表述和分类上有差异,但可以从不同的侧面认识和理解教学技能。

高等师范院校承担培养中小学教师的主要任务,但目前高等师范院校向综合、应用方向发展,压缩与忽视师范专业,导致师范教育面临严峻的挑战。如何提高师范生的教学能力,尤其是课堂教学技能,使其符合时代发展要求是当前师范院校面临的一个现实问题。本文从2018年安徽地理师范生教学技能大赛和某某师范学院地理专业教育实习课堂教学技能进行分析,发现问题所在,并就地理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培养提出对策,为师范院校教学技能培养提供参考。

2 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问题分析

2.1 教学设计有待完善

由于教学是有目的、有针对性、有计划的实践活动,所以在教学活动实施之前需要做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专业教师在掌握学生学情、理解教学内容、依据教学大纲的前提下,运用一定的教学方法,按照一定的教学原则,规划与设计教学活动的过程。教学设计技能一般可以分为三类技能:分别为教学方法设计技能、教学目标设计技能和教学情境设计技能。地理师范生在进行教学目标设计时,对教学目标把握不够准确,过多聚焦于知识与技能目标,难以通盘考虑到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等三维目标,没有真正理解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才是新课程的终极目标,课标的本位意识相对缺乏,过度依据地理教材,忽略了当前存在的“一标多本”的课程资源。讲授法是采用最普遍的教学方法,当前所提倡的探究法、讨论法和生活教学法运用得较少,根据不同地理知识属性灵活运用不同教学方法的能力有待提高。在进行教学情境设计中,脱离了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无法在学生生活经验和地理知识之间搭建有效的桥梁,创设教学情境的能力与意识不够,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样,教学内容设计的系统性和连贯性仍有待加强,并对所授教学内容把握不到位,如前后知识点之间的关系、地位及作用不清晰。

2.2 导入僵化、形式单一

地理课堂导入技能是针对具体教学目标,采用合适的教学手段或教育媒体进入新的教学内容的一种教学方法。导入是新课的开始,新课题、新活动的开始都应该有此环节,其目的是为了集中学生注意力、触发学习动机、激发学习兴趣,以便能更好地推进与完成教学任务。

地理师范生经过导入技能的学习与训练,一般能够自然地进入课题,与教材内容相适应。但在设计地理教学导入时,难以把握导入素材与当节课教学内容之间的跨度,不能有效地让学生在新旧知识之间建立联系、丰富已有的知识框架,出现“导而不入”的现象;另一方面,导入素材多数来源于网络,采用“拿来主义”,缺少自己的思考与思想,不能根据班级、学生的学情实际进行整合,主要采用视频音像导入或复习导入,形式比较僵化与单一,缺少新意,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驱动力。

2.3 讲授技巧不灵活,语言不够严谨

讲授是常用的一种课堂教学技能,以教师的主导为前提,坚持学生的主体地位,凭借语言作为教学手段来完成教学目标,并促进学生发展的一种教学方式。当前讲授法经常与“满堂灌”“填鸭式”等教学现象等同,受到批评和指责。虽然教育专家鼓励与提倡采用发现学习法进行教学,但在实践教学中,讲授式教学仍然是最基本的、高效的教学方法。在地理课堂实践中,讲授主要分为讲述和讲解两种方式,其中讲述主要包括地理名称、地理分布、地理景观及地理数据的讲述,而讲解则主要包含地理概念、地理过程及地理原理的讲解[11]。

地理师范生在实践课堂教学过程中,讲授技巧有明显的不足。虽大部分地理师范生能根据课标、讲解内容、学情等制定讲解目标,但仍主要参照考纲的标准,难以全面把握重、难点,同时在讲解过程中,地理知识的分析、总结不透彻、不准确,不能根据地理知识类型选择合适的讲解方法与讲解技巧;其次,如何选择合适的讲解例证、如何巧妙地把握讲解时机、如何准确地控制讲解时长、如何运用启发性的讲解、如何进行师生互动等实施技能都需要进一步加强;第三、学科语言表达的精确性、逻辑性、严谨性、艺术性需要提高。另外,在教学及讲授过程中多媒体的应用也出现一些问题,主要表现为传达的信息量过大、现实同步性差、讲解内容与肢体语言不统一等。

2.4 “三板”技能缺失,板书缺少设计

“三板”技能是地理教师所必备的基本教学技能。利用板图板画来刻画生动、形象的教学情景,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加深对地理知识的认识、理解和掌握。现在地理师范生能熟练运用多媒体、采用多媒体进行教学,但忽视了“三板”教学的应用,对“三板”技能缺乏系统训练,“三板”基本功相当匮乏。在具体课堂教学过程中,难以根据学科的特点和课堂教学需要,综合运用“三板”技能,即使有些地理师范生利用板图板画来展示一些地理现象的分布及其规律,但思路不够严谨,条理不够清晰,板图板画绘制不够准确、误差太大,不符合“三板”技能的标准,更谈不上板图板画的协调性和艺术性,也就无法引起学生对板图板画的兴趣。地理“三板”仅存地理板书,而板书也存在随意、缺少设计、缺乏科学性,地理师范生“三板”技能明显下降。

2.5 创设问题情境不准确

“地理教学情境”是地理情境教学核心的概念之一,在促进教师“教”和学生“学”中起重要作用。创设合理有效的地理教学情景,有利于学生新旧知识与生活经验之间建立关系, 加强学生地理知识与现实的联系,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地理学习,掌握地理知识,增强地理课程的实践性,便于地理教学开展。在地理教学情景的创设中,要符合学生的认知结构、生理及心理特征,同时兼顾学生的层次性和差异性,设置的教学情景要具有全面性、发展性、真实性。

地理师范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在设置问题情境时、一般能利用图表,来培养学生认识地图、阅读地图、绘制地图和解释地图四种能力,但这些素材都来源于书本,严格按照书本教材,虽然不超纲、不超本,但课程资源开发不够,与乡土地理联系不够紧,不擅长借助地理实验及生活现象来创设问题情境;在问题设计上缺乏整体构思与系统性,问题设计零散,问题情境不能贯穿整个课堂,更多地是直接呈现,对问题的情景不重视,问题的设置缺乏铺垫和变式,一般是有启发、无探究,重枝节、轻核心,重知识、轻方法,从而导致师生互动难以产生,无法调动课堂气氛,也就无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6 承转、结课类型欠丰富

课堂教学是由不同的教学环节构成,需要承转来衔接。合理有效的课堂承转有利于教学流程的一气呵成,并使学生对课程产生更大的学习兴趣。而地理师范生在地理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是,承转虽有运用,但实施较为机械化,承转设计缺乏创新。基本模式都是在对上一内容和环节进行简要总结后以“接下来”等平实直白语言承转,使用类型单一;无法根据课堂实际将多种承转类型进行优化组合;案例、活动等承转类型缺乏灵活性,承转环节脱离学生主体,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氛围,导致学生参与程度低。

结课环节是地理课堂教学的总结和提升,是有效教学的必要环节。有效的结课环节能够弥补教师在课堂中出现的失误,有利于整个教学过程的完善。结课这一环节的实施,有利于学生巩固新学的知识,并能加强对已学内容的记忆和理解,检验学习成果,并能适时地了解学习的知识是否全面和准确,构建学生的知识体系,激发后续学习的兴趣和欲望。但地理师范生在实际的课堂处理中,存在一定的问题。结课的意识淡薄、不够重视,认为地理教学中结课环节可有可无,结课环节直接被略过,不会在备课中充分预设;即使设置并实施了结课环节,更多地只是为了教学过程的完整,结课方法固定单一,仅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复述,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参与度不高,效果不佳;课堂教学时间安排不合理,或没有时间匆忙结课,结课不规范,失去巩固知识的最佳时机,导致整节课的教学质量下降。

3 高校师范生地理教学技能培养对策

3.1 加强新课程改革观念,引领技能培养

随着时代的发展,地理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被赋予新的内涵,高校对地理师范生的课堂教学技能培养模式应与社会发展同步,呈动态的变化。高校应加强新形势下新教育理念的学习,用新课程改革理念指导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新理念强调在获得知识与技能的同时,学会学习、并树立正确价值观;鼓励积极参与、多多动手、不断探索的学习态度;提倡不断加强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合理地分析和处理问题的能力以及与大家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新的教育理念能否被地理师范生正确的理解并接受,同时这一理念能否进一步被转化为实践行动,决定着地理新课程改革的成败。因此,内化课程理念是当前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的首要任务,要让地理师范生把新的课程理念转换成教学行动。

3.2 紧密联系中学地理教育,促进教学技能与时俱进

伴随着社会与经济的不断发展,21世纪人类面临诸如气候变化、资源短缺、文化对抗与冲突等全球性重大问题。国家教育部把 “人口、资源、环境和区域协调发展……正确认识和处理人地关系,……坚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等基本理念纳入中学地理新课程标准。不断优化和改革师范院校地理课程的设置,关注人文地理教材的选择、教学课程的安排以及教学内容的更新,加强与中学地理教学内容的衔接,使其符合中学教育改革的实际,符合现代教育对教师的要求;加强地理师范生对网络资源、多媒体、慕课等教学方法和手段的利用,使教学技能符合时代要求。

3.3 优化高校师资队伍,推行教学技能模块训练

教育部在相关教育改革意见中就已经明示:以双导师制对师范生进行培养,即师范生的教学技能由高校教师与中小学教师进行共同指导。在实际中师范院校进行非师范化转型,不重视师范专业的发展,聘请中小学兼职教师数量少,且多数以讲座形式进行,流于形式,对师范生地理课堂教学技能的提高与培养没有实质性的效果。

中学一线教师积累了丰富的课堂教学经验,对中学学生具有的特点及课堂情境的真实情况了解多,把握各项教学技能的利弊,可以作为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的优秀学习对象,是为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首选导师。以优化师范院校师资结构,进一步促进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水平的提高为目标,师范院校要重视聘任中学一线优秀教师担任课堂教学技能的指导老师,以便地理师范生能明确课堂教学技能培养目标,并提高对课堂教学技能的把握。另一方面,师范院校应对教师进行高标准要求的课堂教学技能培训,加强师范院校与中学的合作与交流,加大对教学研究的投入,提升高校教师的课堂教学技能,为指导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提供保障。

为能够针对性地训练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并能使训练效果明显,可适当增加模块训练的强度。分别对导入技能、讲解技能……“三板”技能等等单项技能进行单项模块训练后,再进行综合技能训练,以实现单项教学技能的整合与升华。采用单项模块训练与综合训练相结合,让地理师范生能熟练运用课堂教学技能。

3.4 改进教育实习方式,实施全程深入实践教育方式

地理教育实习作为师范院校地理教育不可或缺的部分,已经成为地理师范生联系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二者之间的纽带,也是师范生向教师过渡的重要环节,是教学技能迁移的重要途径。目前师范院校教育实习通常模式为集中实习,出现了时间短、指导力度欠缺、模式比较单一等现实问题,这些情况对地理教育实习质量的提高非常不利,因此师范学院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延长实习时间、加强实习指导、探索实践模式。

全程教育实训模式是对教育实习模式的进一步深入和延伸,为能专业的、个性化、差异化及全程化地对地理师范生进行指导和实训,主要以模拟课堂教学情境和教学实践为主线,内容涵盖教学方法、教学技能、实践教学、教学模拟、教学调研、教育实训及教育实习等诸多活动,创造各种机会,为学生提高各项课堂教学技能。定期举办说课比赛、“三板”技能比赛、教学设计技能比赛等活动,“以赛代练”;进行教育调研、优秀教师课堂视频观摩及参观中学等活动,“以活代训”,对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培养实施全程教育实训。同时,根据学生实际差异,对教学技能进行多样化的训练方式,如观摩训练、分解训练模式、纠错训练模式、综合训练模式等有机结合,对教学技能进行针对性训练,以此提高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的综合运用能力。

3.5 完善技能课程,规范技能标准

当前师范院校地理师范生课堂教学技能训练的课程内容涉及面不广,课程体系设计不完善,教育理论课程偏少,仅有地理课程与教学论、心理学、教育学三门教育理论课程,导致在相关地理教学技能训练时,理论指导只是泛泛而谈,教学技能也是华而不实。新增教学技能课程数量,充实教学技能训练体系,促使教学技能标准化,是提高与完善地理教学技能的重要方法与途径。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化,对地理教学技能的要求在不断深化与提高,需要调整“重理论,轻训练”的培养模式,拓展地理师范生教育类课程体系,提高地理教学技能训练、地理教学设计、现代教育技术、微格教学、“三板”训练等技能训练课的学分比例,夯实技能过程。

猜你喜欢

师范院校师范生技能
南昌市师范院校食育开展现状及促进策略
构建“两翼三维四能”师范生培养模式
略论师范生儿童文学核心素养
劳动技能up up!
秣马厉兵强技能
拼技能,享丰收
浅谈师范院校声乐教学中声乐作品的选择
师范院校毕业生就业观念对就业选取的影响
师范生MPCK发展的策略
浅析师范生PCK知识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