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护理干预在ICU患者睡眠障碍中的应用分析
2019-03-29吴玉凤
吴玉凤
(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泉州,362000)
优质睡眠不仅可使人拥有旺盛的精力,而且对于患者来说还有助于促进身体恢复健康,ICU患者病情严重身体虚弱,更需要通过充足的睡眠来增加身体的免疫力。但调查发现,大多数ICU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其中失眠、睡觉不踏实、半睡半醒、睡眠时间较短等较为常见[1]。睡眠质量不佳会对ICU患者病情的好转、身体的康复以及免疫力的增加等方面产生不利影响,甚至会严重危及患者的生命质量,因此ICU患者的睡眠状况必须予以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泉州第一医院治疗的存在睡眠障碍的ICU患者为研究对象,观察施以综合护理干预并取得了优于常规护理的护理效果,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福建省泉州市第一医院收治的睡眠质量较差的ICU患者100名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方式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对照组中男27例,女23例,年龄21~73岁,平均年龄(49.67±4.46)岁。观察组中男29例,女21例,平均年龄(48.56±5.24)岁。一般资料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标准 所有患者均为大脑清醒、认知功能良好、无精神疾患、具有独立行为能力、同意接受研究且为第1次入住重症监护病房的患者。本研究经患者及其家属知情同意,并签署了知情书[2-3]。
1.3 排除标准 凡是意识模糊、有精神疾患、无独立行为能力、住院时间不足2 d且认知功能低下的患者一律不被纳入研究之列[4]。
1.4 护理方法 1)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方式,主要护理措施包括:强化生活护理,密切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嘱咐按时用药,等。2)观察组接受基于常规护理的综合护理方式,护理特点为:所有护理人员组成一个独立的睡眠质量控制小组,且在护理前经过专门的循证理论培训和操作技能培训,具有较好的综合素质。小组成员对病房环境、患者心理与生理状况深度分析后,制定了具有针对性的护理策略[5]。
1.4.1 心理护理 建立护理人员与病患者之间的沟通渠道,勤于查看患者的情绪变化状况,准确掌握患者的心理状态,对患者强化护理知识灌输,使其充分认识到保持良好的情绪、乐观的心态以及积极配合治疗的重要性,及时消除焦躁、恐惧、烦忧等不良情绪。另外,嘱咐患者家属增加探视次数,以满足患者对亲情的需求。
1.4.2 护理环境 将ICU病房的光线、温度、湿度等调节到适于睡眠的状态;查看病房动作轻盈,对病房外部噪声以及设备运行的噪声进行控制,确保病房日间和夜间的噪声分别低于45 dB、30 dB;确保室内通风良好、物品摆放整齐;为患者配置清洁、厚薄适度的被褥;在相邻的病床之间增加阻隔设置,以防患者隐私泄露;必要时播放利于患者入睡的轻音乐,为ICU患者营造一个具有人性化的病房环境。
1.4.3 病理生理护理 1)针对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的镇痛方案;2)加强对原发病的护理,对患者肢体进行按摩促进血液循环;3)加强用药指导,叮嘱患者务必按时、按量服药;4)协助患者翻身、咳痰,嘱咐患者及时排出痰液,确保呼吸系统畅通;5)对利尿剂以及可能对患者神经系统产生刺激的药物控制使用,防止患者过于兴奋而难以入睡。
1.5 观察指标 制作基于百分制的RCSQ评价量表;问卷的效度和信度分别为0.90、0.80;将睡眠质量划分为3个等级,即较差(评分低于75分)、非常差(评分低于25分)、良好(评分低于或等于75分)。
1.6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表1可看出,观察组获得了较高的睡眠良好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观察组与对照组睡眠质量比较
3 讨论
研究发现,大约80%左右的ICU患者都存在不同程度的睡眠障碍,导致其睡眠质量较差的因素有多方面,例如疼痛、外部环境的干扰、不良情绪、药物刺激等。而对于ICU患者来说,优质的睡眠对其疾病的治疗、体力的恢复以及自身免疫力的提升等方面均具有促进作用。因此,ICU患者的睡眠质量问题应当引起医护人员的高度重视。基于此,本文以100名睡眠障碍ICU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对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获得了86%的睡眠良好率,显著高于对照组66%的睡眠良好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产生了比较突出的护理效果。因此,综合护理干预可有效改善ICU患者的睡眠质量,有利于促进患者康复,应在临床得到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