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养老机构衰弱及衰弱前期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

2019-03-29卢沛宋涛戴付敏李军歌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9年6期
关键词:养老维度机构

卢沛 宋涛 戴付敏 李军歌

(1郑州大学护理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0;2鹤壁职业技术学院;3河南省人民医院)

随着老龄化的加剧,抚养比上升,传统单一养老模式难以支撑沉重的老龄化负担,选择养老机构的人在增多。研究表明〔1〕养老机构老年人衰弱发生率高达30%以上,衰弱常与失能、共病多存。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受多种因素的影响〔2〕。本研究旨在探讨养老机构衰弱前期和衰弱期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及影响因素。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2017年2~9月郑州市18所养老机构中符合纳入标准的老年人318人进行问卷调查。纳入标准:①年龄≥65岁;②入住养老机构≥6个月;③认知功能正常,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评分≥27分,能够有效地交流;④ADL评分>40分;⑤自愿参加本课题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患有严重疾病或疾病终末期者。

1.2研究工具 ①一般人口学调查:由调查者自行设计,一般人口学调查包括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收入、慢病种类、子女数量、养老支付方式等。②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应用巴氏指数评定量表(BI)进行评定,该量表总分0~100分,分值越高,表示ADL越好,独立性越好,依赖性越小,评分在60分及以上者基本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59~41分者需要帮助才能完成日常生活活动,40~21分者需要很大帮助,20分及以下者完全需要帮助。③简易智能精神状态检查量表(MMSE)分数在27~30分属于正常;分数<27分评为认知功能障碍。④衰弱表型(PF)由Fried等〔3〕在衰弱循环模型的基础上开发,包括5个方面的内容:不明原因的体重下降,步速下降,握力降低,自感疲乏,身体活动量减少,符合其中一项计分为1分,否则为0分,计分为0~5分,0分为不衰弱,1~2为衰弱前期,≥3分为衰弱。⑤生活质量量表(WHOQOL-BREF)由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量表(WHOQOL-100)简化而来,包含生理、心理、社会、环境等4个领域及关于自身生活质量和健康状况主观感受的2个独立条目,采用1~5分评分,有3个条目进行反向计分,总得分越高,说明生活质量越好〔4,5〕。

1.3资料收集 所有资料由研究者本人及经培训过的课题组成员收集,采用统一的指导语进行问卷的填写;为减少无效问卷数量,问卷均采用现场收回,当场核对;对于由研究者代填写的问卷,调查结束后一定由调查对象进行核实,保证问卷真实性。

1.4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7.0软件进行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多元线性回归。

2 结 果

2.1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情况 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及与常模〔6〕之间的比较情况,见表1,其中生理领域得分最低(46.55±10.98)分。两种衰弱表型老年人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见表2。

2.2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因素分析 单因素分析表明年龄、文化程度、婚姻状态、月经济收入、慢病种类、子女数量、入住支付、机构性质、住宿条件、入住时间、最大需求等因素对生活质量有影响。见表3。将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作为因变量,将对各维度有影响的各因素作为自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除衰弱表型对生活质量各个领域均有影响之外,入住支付、最大需求对生理领域有影响(P<0.05);慢性病种类、入住支付对心理领域有影响(P<0.05);住宿条件对社会领域有影响(P<0.05);经济收入对环境领域有影响(P<0.05)。见表4。

表1 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现状分)

表2 两种衰弱表型老年人生活质量各维度得分比较分)

表3 养老机构老年人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分)

续表3 养老机构老年人一般人口学资料对生活质量各维度的影响分)

表4 养老机构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各维度影响因素(n=318)

3 讨 论

本研究发现,养老机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较差,各领域得分均低于常模〔6〕水平。此结果与祁玲等〔7〕、Lai等〔8〕调查一致。研究中各领域得分由低到高分别为生理、环境、社会和心理。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年龄偏大,共病现象较多,身体状况较差,导致其生理领域得分最低。老年人在环境领域得分偏低,可能与老年人离开自己熟悉的环境而对居住要求较高,而养老机构的环境未能满足有关,Donnelly等〔9〕通过对23位长期居住机构的老年人进行访谈,也得出老年人对环境的要求较高。Kumar等〔10〕提出适宜的居住环境有利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这提示养老机构在确保老年人安全的前提下,要根据老年人的喜好和习惯进行环境的改建。此外老年人也有社交、隐私和关怀等方面的需要〔11,12〕。研究表明〔13〕,社会参与有助于老年人生活质量的提高。提示养老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丰富的社交活动来改善其社交关系,如联系老年人家属定时探亲,组织志愿者活动等。

本研究对比衰弱前期和衰弱期老年人生活质量有差异,这与赵雅宜等〔1〕研究结果相一致,可能因为入住养老机构的老年人身体状况不佳,大多数为多病共存状态。但是与Fougere等〔14〕研究结果相反,可能因为国外老年人生活质量偏高有关,或因与国外采用的量表不一致,量表存在文化差异有关。提示要广泛开展相关研究,深入探讨衰弱与生活质量的关系。有研究〔15〕对衰弱前期和衰弱期老年人进行相应的营养和康复锻炼等干预措施,3个月后效果明显,其中有4项衰弱指标在3个月的干预后明显得到改善,尤其是“自感疲乏”和“活动量明显减少”两项发生率的减少尤为显著。提示要对衰弱前期及衰弱期老年人给予积极的干预,尤其是衰弱前期,以减少由于老年人衰弱程度严重而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如跌倒、慢病加重等。

本研究显示经济状况越好,生活质量越高,与薛新东等〔16〕研究结果一致。经济状况好的老年人,保健意识较强,对养老机构条件的选择及接触到医疗卫生资源的机会更大些,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会考虑自身的经济条件。养老机构的床位费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7〕,如机构所属区县、总床位数、有无护士等。因此,保证和提高老年人的经济收入是提高其生活质量的基本保障。提示政府部门要落实养老惠民政策,老年人在选择养老机构时应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选择合适的机构入住。

本研究发现慢性病种类与老年人生活质量呈负相关,慢性病种类越多,生活质量越低。养老机构老年人慢性病发生率高于平均患病率〔18〕,有研究〔19〕表明慢性病不仅影响老年人的躯体日常活动,还影响老年人的心理健康。随着年龄的增长,老年人器官功能退化,慢性病导致ADL下降,引发一系列的问题,造成其生活质量下降。此外慢性病老年人常常伴随多种用药问题,而较多种类的药物摄入也会产生用药安全问题,提示养老机构要为老年人提供便利的医疗卫生服务,以保障老年人的安全。

本研究发现老年人入住支付手段对其生理和心理的影响相反。可能因为入住费用需要部分或完全由亲人支付的老年人经济条件较差,依靠子女亲人进行养老,心理压力本身较大,故其心理领域得分较低;或存在不愿给子女增加麻烦的思想,老年人会更加注重健康的管理,促进生理领域得分较高。此外,本研究显示与老伴居住的老年人生活质量优于独居者。这与孙靖等〔20〕研究一致。建议老年人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选择与子女亲属较近的养老机构,以满足其心理和社会领域的需求。养老机构管理者根据老年人性情、爱好等情况进行住宿的分配和条件的改善,以最大程度满足其需求。

本研究显示人文需求大的老年人,其生活质量较高,而对医疗及生活照料需求较大的老年人生活质量较低,与以往研究结果〔21〕一致。可能与其身体状况有关,身体状况好的老年人对人文的需求较为强烈,而身体较差的老年人更多关注生活照料和医疗保健。养老机构服务质量能否满足老年人的需求对生活质量的影响至关重要,服务质量是养老机构的核心要素,也是衡量机构整体质量的重要标准〔22〕。这就要求养老机构要具有专业的服务标准,提供高质量的服务。但是研究〔23〕表明不同类型养老机构间医疗资源配置存在较大的差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对老年人的健康促进方面起着关键作用〔24〕。这就要求养老护理员要具备专业的素质。而研究〔25〕表明养老护理员相关老年护理知识掌握较为局限,知识面较窄。提示养老机构要加强机构建设,优化资源配置,提供多样化的服务,重视养老护理员的培训。

猜你喜欢

养老维度机构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养生不是养老
养老更无忧了
以房养老为何会“水土不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减)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增仓股前20名
一周机构净减仓股前20名
光的维度
养老之要在于“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