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不同规格半滑舌鳎的生长比较

2019-03-29李石磊李云峰宋广军李大成滕炜鸣刘项峰木云雷

水产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长工厂化水温

李石磊,李云峰,宋广军,高 杉,李大成,滕炜鸣,刘项峰,木云雷

( 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辽宁 大连 116023 )

半滑舌鳎(Cynoglossussemilaevis)主要产自我国的黄、渤海区及朝鲜、日本沿海,为近海大型比目鱼类。半滑舌鳎洄游距离短,生长速度快,肉味鲜美,经济价值高,是一种较为理想的增养殖种类。半滑舌鳎在自然海区繁殖能力弱,加之过度采捕等原因,自然资源已近枯竭。我国对半滑舌鳎的繁殖生物学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2002年半滑舌鳎人工繁育技术获得成功,此后其养殖产业发展迅速,半滑舌鳎养殖由辽宁、山东等黄、渤海沿海地区逐渐向浙江、福建等南方沿海地区发展,规模不断扩大。目前年养殖产量已达万吨级别,年产值超过20亿元,已成为我国北方和东南沿海的主要海水养殖鱼类之一。随着半滑舌鳎产业的发展,相关学者在亲鱼培育、人工育苗、养殖方式及病害防治等方面取得很大研究进展[1-6]。目前我国半滑舌鳎养殖模式可分为工厂化和非工厂化养殖模式。其中工厂化养殖模式又可分为循环水和非循环水养殖模式;非工厂化养殖则可分为池塘养殖和网箱养殖。海水工厂化养殖是我国北方海水鱼的主要养殖方式[7]。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生长相关研究已有一些报道,主要集中在半滑舌鳎生长、摄食和水质的变化规律以及饲料、养殖密度对生长的影响等方面[8-11]。笔者通过3年的半滑舌鳎开放式流水工厂化养殖试验,系统研究两种规格半滑舌鳎在工厂化养殖条件下的性别差异、体长和体质量生长等,旨在为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提供更多的参考数据。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2011年9月购入330日龄的半滑舌鳎600尾,采用塑料袋加水充氧密封、保温箱加冰保温的运输方法,每个塑料袋内放置20尾半滑舌鳎,经20 h运回。

1.2 方法

1.2.1 培养条件

试验在辽宁省海洋水产科学研究院试验基地进行。试验用海水经过砂滤,盐度29~32,pH 7.8~8.2,溶解氧>4 mg/L。常年自然水温为2~28 ℃,冬季水温低于10 ℃时,锅炉升温至10 ℃以上。培育池为4 m3的圆形玻璃钢水槽和30 m3的方形抹角水泥池。槽(池)底部向中央倾斜,排水口在槽(池)底部中央,与池外溢水管连通。光照度<800 lx。

1.2.2 养殖方法

330日龄半滑舌鳎分为大规格[平均体长(24.4±2.1) cm、平均体质量(93±5.3) g]、小规格[平均体长(18.2±1.1) cm、平均体质量(34±2.5) g]2个群体,置于2个4 m3水槽中培育;待半滑舌鳎长至550日龄时,置于4个4 m3玻璃钢水槽内培育,水深0.6 m,密度为15~30 尾/m2;生长至900日龄时置于4个30 m3水泥池内培育,密度为3~8 尾/m2,培育水深1 m。每2~3个月测量一次体长和体质量,每次随机取样20尾。

每日测水温1次,周年水温控制为10~28 ℃,自然水温在10 ℃以上采用流水培育,10 ℃以下采用静水培育。日换水量为培育水体的1~4倍,连续充气。主要投喂鲆鲽类专用干颗粒饲料、自制湿颗粒配合饲料、鲜活贝肉、沙蚕、小虾等。视池底污浊情况,每5~10 d彻底洗刷培育池一次,每月采用30~50 mg/L的福尔马林进行一次药浴,药浴时间15~20 min。

1.2.3 数据处理

Ld=(L1-L0)/(d1-d0)

式中,Ld为体长日增长(cm/d),L1和L0为本次和前次测量时鱼的全长(cm),d1和d0为本次和前次测量时鱼的日龄(d)。

md=(m1-m0)/(d1-d0)

式中,md为体质量日增加(g/d),m1和m0为本次和前次测量时鱼的体质量(g),d1和d0为本次和前次测量时鱼的日龄(d)。

所得数据用SPSS 18.0软件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Duncan氏多重比较,以P<0.05作为差异显著。

2 结 果

2.1 两种规格半滑舌鳎的生长

随着养殖时间的延长,大、小规格半滑舌鳎的体长和体质量差距逐步加大(表1)。330日龄时,大规格半滑舌鳎的平均体长和体质量分别是小规格的1.3和2.7倍;1456日龄时,差距分别扩大到1.6和5.3倍。大规格舌鳎群体仅有4尾性腺未发育而无法判别雌雄,其余均为雌性,成活率93.8%;小规格舌鳎群体仅2尾最大个体性腺发育为雌性,其余外观无发育特征,成活率93.2%。

表1 两种规格半滑舌鳎的生长

2.2 两种规格半滑舌鳎在不同日龄阶段的生长差异

以周年时间为依据,将养殖过程划分为3个日龄段。在3个日龄段中,大规格半滑舌鳎的体长日增长与小规格的体长日增长差异显著(P<0.05)。大规格半滑舌鳎在不同日龄段的体长日增长存在显著差异,体长日增长最高值出现在698~1081日龄段,330~697日龄段的体长日增长次之,1082~1456日龄段的体长日增长最低。小规格半滑舌鳎在330~697日龄段和698~1081日龄段差异不显著,而1082~1456日龄段的体长日增长显著低于其他日龄段(图1)。

在3个日龄段中,大规格半滑舌鳎的体质量日增加均显著高于小规格半滑舌鳎的体质量日增加(P<0.05)(图2)。大规格半滑舌鳎在不同日龄段的体质量日增加存在显著差异,698~1081日龄段的体质量日增加最高,330~697日龄段的体质量日增加次之,1082~1456日龄段的体质量日增加最低。小规格半滑舌鳎体质量日增加在330~697日龄段和1082~1456日龄段差异不显著,均显著低于698~1081日龄段的体质量日增加(P<0.05)。

图1 两种规格半滑舌鳎的体长日增长比较标有不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显著(P<0.05), 标有相同小写字母者表示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 下同.

图2 两种规格半滑舌鳎的体质量日增加比较

2.3 半滑舌鳎生长和水温的关系

半滑舌鳎的生长与水温呈正相关(图3、图4)。水温9.7~25.2 ℃时,454~698日龄半滑舌鳎的生长速度逐渐增加;水温20.3~25.2 ℃时,640~698日龄体长日增长和体质量日增加最高;水温25.2~10.4 ℃时,698~848日龄半滑舌鳎的生长速度逐渐降低;水温10.4~26.9 ℃时,848~994日龄半滑舌鳎的生长速度逐渐增加,最高体长日增长和体质量日增加出现在934~994日龄(水温14.6~26.9 ℃);994~1160日龄(水温26.9~10.5 ℃),半滑舌鳎的生长速度逐渐降低;1160日龄以后,生长速度虽然变慢,但是仍与水温呈正相关。

图3 半滑舌鳎的体长日增长与水温关系

图4 半滑舌鳎的体质量日增加与水温关系

3 讨 论

3.1 雌雄半滑舌鳎的生长差异

半滑舌鳎具有独特的生物学特性,雌、雄个体间差异很大,雌性个体规格大且生长快,体质量是雄性的4~6倍,生长速度是雄性个体的2~3倍,雌、雄性腺大小差异也极大,雄鱼精巢很小,且生殖群体中雄性比例远低于雌性,雄性群体这种极弱的繁殖能力制约了其自然资源量的大小[12]。养殖的小规格半滑舌鳎成鱼基本上都是雄性,体质量<450 g;而大规格成鱼中以雌鱼为主,体质量>450 g。本试验中,在产卵期通过外形观察和挤压的方法,发现大规格半滑舌鳎群体(全长51.3~66.4 cm)中97.5%性腺发育为雌性,仅4尾性腺未发育而无法判别雌雄;而小规格半滑舌鳎群体(全长22.6~52.2 cm)中,仅2尾最大个体性腺发育为雌性,其余个体外观无发育特征,可以判断本试验大规格半滑舌鳎群体基本为雌性,小规格群体基本为雄性。在1456日龄时,大规格鱼平均全长为小规格的1.74倍,平均体质量为小规格的5.82倍,大规格群体即雌鱼具有明显的生长优势。实现全雌化的方式主要有雌性激素刺激、雌核发育、人工性别控制、细胞核移植、基因工程等[13]。目前己在半滑舌鳎中筛选出了性别相关的分子标记,为其遗传研究和性别控制提供了技术支持,Chen等[14-16]开发了CseF382和CseF-SSR1作为分子标记,鉴定半滑舌鳎遗传性别。刘洋等[17]通过对半滑舌鳎共显性性别特异微卫星标记筛选,开发了1对共显性性别特异标记引物scaffold68.2,用于半滑舌鳎遗传性别鉴定。董忠典等[18]采用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的方法筛获得了1对性染色体连锁的DNA片段引物,建立了1种操作简单、快速鉴别半滑舌鳎遗传性别的方法。但是,目前生产全雌化半滑舌鳎苗种的技术尚未推广。本研究发现,虽然半滑舌鳎在初期难辨雌雄,但在300日龄左右时根据体质量和体长差异进行挑选,可获得雌性个体。当然,在300日龄之前挑选是否也能获得同样的养殖效果还有待实践验证。

3.2 工厂化养殖半滑舌鳎的快速生长期

有研究表明,半滑舌鳎直至6龄生长尚未停止[19],但是养殖生产中,要考虑生产成本,需要在适合的时候将养殖产品出售。影响半滑舌鳎生长的因素较多,循环水比开放流水更适合半滑舌鳎的育肥,循环水环境养殖的半滑舌鳎具有很好的适应性,生长处于较好的状态,营养品质上也能得到保证[20];不同的投喂策略、饲料以及水温都对半滑舌鳎的生长有重要的影响[21-23]。本试验培育水温控制为10~28 ℃,水温10 ℃以上采用流水培育,10 ℃以下采用静水培育,投喂颗粒饲料和鲜活饵料搭配,两种规格半滑舌鳎的快速生长期都出现在698~1081日龄期间,因此,在生产中可以参考本试验条件和快速生长期,选择适合的出售时间,获得最大经济效益。

3.3 半滑舌鳎生长的最适温度

在一定温度范围内,鱼类的生长速度随水温的升高而增加,但当水温超过或低于最适水温后,生长率会下降[24-25]。因此,在半滑舌鳎的养殖过程中,应维持适宜的水温以促进生长、减少病害、提高经济效益和保障鱼类的品质。目前,关于半滑舌鳎的适宜生长温度已有一些研究,王兴强等[26]认为半滑舌鳎最适生长水温为14~25 ℃;而柳学周等[27]认为该温度为20~26 ℃;房景辉等[23]研究表明,半滑舌鳎幼鱼(13~37 g)最佳生长温度为21~22 ℃,适宜生长水温为18~25 ℃。在本试验中,半滑舌鳎最高体长日增长和体质量日增加出现在640~698日龄(水温20.3~25.2 ℃)和934~994日龄(水温14.6~26.9 ℃)。笔者认为14.6~26.9 ℃是半滑舌鳎的适宜生长水温,这与之前的报道有一定的差异,这可能是由于规格、环境条件以及饵料种类等多种因素所致。

猜你喜欢

体长工厂化水温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某轻型卡车水温偏高的分析及验证
工厂化循环水尾水治理系统技术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鲑鳟在工厂化循环水养殖中的孵化和开口技术
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模式现状分析
工厂化养虾到底难不难?做好肠胃管理就成功了一半
基于PLC的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基于DS18B20水温控制系统设计
利用几何相似性快速测量鱼重的数学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