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投喂不同饵料对长薄鳅生长的影响

2019-03-29张建明

水产科学 2019年2期
关键词:体长摄食饵料

张建明

( 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三峡工程鱼类资源保护湖北省重点实验室,湖北 宜昌 443100 )

1 材料与方法

1.1 材料

试验鱼为中国长江三峡集团有限公司中华鲟研究所云南乌东德水电站鱼类增殖放流站人工培育的1龄长薄鳅幼鱼,平均体长(6.79±0.22) cm,平均体质量(3.91±0.22) g,试验前在圆形池(直径3 m、水深0.7 m)中暂养。挑选健康、行动敏捷、无病无伤、规格基本一致的幼鱼用于试验。

试验用饵料有刀额新对虾(Metapenaeusensis)、鳙鱼(Aristichthysnobilis)、配合饲料(粉料:粗蛋白≥46.0%,粗脂肪≥3.0%,粗纤维≤2.0%,粗灰分≤17.0%)。

1.2 方法

试验鱼在圆形玻纤缸养殖池(直径1 m、高0.8 m)中流水单养。试验用水为经过曝气和沉淀的金沙江水。试验期间,水温18.6~21.6 ℃、溶解氧>6.0 mg/L。每隔3 d监测养殖水体氨氮、亚硝酸盐等水质指标,通过换水、及时排污等措施保持溶解氧>6.0 mg/L、氨氮<0.2 mg/L、亚硝酸氮<0.01 mg/L。试验期间日投喂1次(20:00),饱食投喂(摄食60 min不再摄食)。

试验分为5个试验组,每组放养试验鱼10尾,每组3个重复,分别为投喂刀额新对虾(虾组)、鳙鱼(鱼组)、配合饲料(配合饲料组)、虾+饲料(虾+饲料组)及鱼+饲料(鱼+饲料组)5种饵料。投喂前,虾和鱼用绞肉机绞成肉糜,配合饲料加水捻成饼状;鱼+饲料组和虾+饲料组分别用鱼糜、虾糜与配合饲料按照1∶1的比例加水拌匀捻成饼状。试验历时75 d,试验前,测定试验鱼的体质量、体长、全长,之后每隔15 d测定1次试验长薄鳅的体质量、体长、全长,直到试验结束。测量生物学指标时,用40 mg/L的丁香酚麻醉试验鱼。

1.3 数据统计与计算公式

试验鱼主要生长参数按下式计算:

体质量特定生长率/%·d-1= (lnm2-lnm1)/t×100%

体长特定生长率/%·d-1= (lnL2-lnL1)/t×100%

肥满度=100×m/L3

体质量变异系数/%=SD/Xm×100%

摄食率/%=m3/[0.5×(m2+m1)×t]×100%

饵料系数=m3/(m2-m1)

式中,m1、m2分别为试验鱼的初始体质量(g)和最终体质量(g);t为试验时间(d);L1、L2分别为试验鱼的初始体长(cm)和最终体长(cm);m为鱼体质量(g);L为鱼体长(cm);m3为总摄食量(g);Xm为处理组试验鱼平均体质量(g);SD为标准差。其中总摄食量m3的统计按照每日投喂的饵料量减去剩余饵料量乘以试验时间得出,剩余饵料量的统计是收集摄食之后的饵料阴干后称量质量得出,本试验中未统计饵料的溶失部分。

试验数据以平均值±标准差表示,采用SPSS 19.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利用LSD多重比较法比较各组的差异,P<0.05表示差异显著,采用Excel软件作图。

2 结果与分析

2.1 不同投喂模式下长薄鳅的存活率和生长

试验期间,各试验组长薄鳅的存活率均为100%,投喂模式对存活率无显著性影响(P>0.05)(表1)。虾+饲料组的长薄鳅最终体质量和体质量特定生长率显著高于其他4组(P<0.05);其他4组最终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P>0.05);体质量特定生长率依次为虾+饲料组>饲料组>虾组>鱼组和鱼+饲料组。虾+饲料组和鱼组的最终体长差异显著 (P<0.05),其他各组最终体长无显著性差异(P>0.05)。5个试验组间的体长特定生长率无显著性差异(P>0.05),依次为虾+饲料组>虾组>饲料组和鱼+饲料组>鱼组。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长薄鳅的生长离散均有所升高,依次为鱼组>鱼+饲料组>饲料组>虾组>虾+饲料组(图1、图2)。

2.2 不同投喂模式下长薄鳅的摄食量和食物转化

试验过程中各试验组长薄鳅的摄食情况见表2。由表2可知,各试验组长薄鳅的摄食率差异显著(P<0.05),依次为鱼组>虾组>鱼+饲料组>虾+饲料组>饲料组;虾组和鱼组的饵料系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但显著高于其他3组(P<0.05),其他3组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饲料组的饵料系数最低。

2.3 不同投喂模式下长薄鳅的体长和体质量的相关性

不同投喂模式下长薄鳅体长和体质量的拟合方程中,生长系数b值均小于3,但虾+饲料组长薄鳅的生长系数最大(图3~图7)。

2.4 不同投喂模式下长薄鳅的肥满度

随着试验进行,各组试验鱼的肥满度均呈下降趋势,试验15 d后鱼组长薄鳅的肥满度下降减缓,呈略升高后再次下降的趋势,而其他组的肥满度则剧烈下降,之后呈缓慢下降的趋势(图8)。

表1 各试验组长薄鳅的生长情况

注: 同一行中肩标不同字母的数值间差异显著(P<0.05),下同.

图1 各试验组长薄鳅体质量生长

图2 各试验组长薄鳅体长生长

项目虾组鱼组饲料组虾+饲料组鱼+饲料组样本量3030303030摄食率/% 1.87±0.11a2.47±0.14b1.07±0.06c1.27±0.06d1.36±0.11e饵料系数11.96±4.21a13.72±4.61a4.34±1.64b4.75±1.74b5.02±1.91b

图3 虾组长薄鳅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曲线

图4 鱼组长薄鳅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曲线

图5 配合饲料组长薄鳅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曲线

图6 虾+饲料组长薄鳅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曲线

图7 鱼+饲料组长薄鳅的体长与体质量关系曲线

图8 各试验组长薄鳅肥满度变化曲线

3 讨 论

3.1 不同投喂模式对长薄鳅存活率的影响

本试验中,不同投喂模式对长薄鳅的存活无显著影响,这与不同饵料对西藏尖裸鲤(Oxygymnocyprisstewartii)、异齿裂腹鱼(Schizothoraxoconnori)、拉萨裂腹鱼(S.waltoni)[12]和点带石斑鱼(Epinepheluscoioids)幼鱼[13]存活影响的研究结果不同。这可能因为本试验中长薄鳅对不同饵料与投喂模式均可适应,能正常摄食存活;同时,试验期间各试验组均保持了良好的水质环境。

3.2 不同投喂模式对长薄鳅生长的影响

本试验中虾组、鱼组、饲料组、鱼+饲料组长薄鳅的最终体质量无显著性差异, 但虾+饲料组最终体质量显著高于其他4组,特定生长率高于其他4组。虾+饲料组试验鱼的生长特性表现出显著性差异,体质量、体质量特定生长率等高于其他4组。这可能是虾+饲料的组合对长薄鳅幼鱼的适口性和诱食效果最好。笔者在野生长薄鳅成鱼和亲鱼的驯养中发现,长薄鳅喜食虾类饵料,对虾类饵料具有极强的摄食性。库么梅等[17]解剖野生长薄鳅消化器官和食性分析时发现,长薄鳅主食小鱼、小虾,小虾类的出现率最高。本试验的日常摄食观察中也发现,虾组和虾+饲料组中长薄鳅幼鱼的摄食状态较好,摄食速度较快。虾+饲料组中长薄鳅生长更快的原因可能是虾的诱食效果以及对食物的记忆性和配合饲料营养均衡的综合结果。这与叶建生等[8]利用不同饵料饲养胭脂鱼得出的水蚯蚓+饲料组合显著提高了体质量增加率和特定生长率的结果一致。

3.3 不同投喂模式对长薄鳅摄食的影响

光照、温度、饵料种类等因素与鱼类的摄食密切相关,饵料的种类和适口性直接影响鱼类的生长和饵料转化率[18]。饵料的成分、大小和鱼类的喜好程度显著影响摄食率[19]。本试验中,不同投喂模式下长薄鳅的摄食率和饵料系数均存在显著性差异。鱼组的摄食率最高,但对虾组和虾+饲料组鱼的摄食速度最快、摄食效果最好,这可能与不同种类饵料的损失情况不同,而在摄食量的统计过程中又没有计算饵料溶失率。虾组和鱼组的饵料系数显著高于其他3组,其他3组饵料系数之间无显著性差异,饲料组的饵料系数最低,原因可能是长薄鳅对不同饵料模式的消化吸收不同以及不同饵料的营养均衡不同所致[9]。

3.4 不同投喂模式对长薄鳅生长离散的影响

摄食条件直接影响鱼类种群生长。当摄食条件不利时,鱼类种群不仅生长率下降,而且个体间生长差异增大,造成同龄个体间大小不同,甚至同龄鱼处于不同发育阶段,即生长离散加剧[20]。本试验结束时,各试验组长薄鳅的生长离散均有所升高,但各组间的生长离散有所差异。这可能因为试验提供了充足的饵料,试验鱼不受饵料资源的限制,但由于饵料的适口性和试验鱼对饵料的喜好程度造成了个体间生长差异和生长离散有所升高。虾组和虾+饲料组的生长离散变化最小,也反映了长薄鳅幼鱼对虾类饵料的喜好程度最强,摄食积极性最高。

3.5 不同投喂模式对长薄鳅异速生长系数的影响

鱼类体长和体质量是判断养殖效果的重要生物学标准之一[21],可用不同的生长模型进行拟合[22-23]。其中,幂函数m=aLb常用来拟合描述鱼类生长规律。幂函数方程中参数b即生长系数,表示鱼的体质量增加系数与体长增加系数的比值,表示了鱼生长发育的不均衡性,这种不均衡性是由于体质量和体长增长的不均衡性造成,所以生长系数b常用来判断鱼类是否处于等速生长[24]。本试验表明,不同种类饵料与投喂模式下长薄鳅幼鱼的生长系数b值均小于3,呈负异速生长,这可能与长薄鳅幼鱼种类特异性相关,这与库么梅等[17]关于长薄鳅生物学特征的研究结果一致。虾+饲料组的长薄鳅幼鱼生长系数b值最大,反映出虾+饲料组的长薄鳅幼鱼生长速度最快,体长和体质量生长相对更均衡,这可能是不同试验组的饵料诱食效果、营养成分等不同导致的组间生长系数b值差异。

3.6 不同投喂模式对长薄鳅肥满度的影响

常用肥满度来衡量鱼体的丰满程度、营养状况和环境条件[20]。本试验中,各组试验鱼的肥满度均呈下降趋势,其原因可能与长薄鳅属于负异速生长的鱼类有关,即肥满度下降可能是长薄鳅在试验阶段体质量和体长生长的不均衡性造成;也与饵料营养成分不同有关。

4 结 论

综上所述,在人工养殖条件下,不同饵料投喂策略对长薄鳅的存活、摄食、生长等生物学特征起着重要的作用,在养殖生产中,要不断的摸索适宜于长薄鳅的适宜投喂策略,才能更加有效的促进长薄鳅的摄食和生长。通过本试验的研究表明,在所选用的不同饵料投喂模式中,虾+饲料的组合更利于长薄鳅的摄食和生长,效果最为理想,对长薄鳅的养殖具有积极的借鉴作用。

猜你喜欢

体长摄食饵料
“贵蚕1号”“华康2号”对人工饲料摄食效果评价
脖子占体长一半的巨龙——新疆巨龙
香饵
香饵
外泌体长链非编码RNA在膀胱癌中的研究进展
中华大蟾蜍幼蟾的摄食节律研究※
两种不同投喂策略对加州鲈摄食量和生长的影响
“川山×蜀水”小蚕人工饲料摄食性改良研究进展
利用几何相似性快速测量鱼重的数学模型
藤——致树及其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