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建设工程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2019-03-28
(西安医学院审计处 陕西 西安 710000)
一、建设工程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技术力量薄弱
高校基建工程通常是由高校规划部或基建部负责,并对基建工程中的相关管理事宜进行统一规划。基建部或者规划部在管理上存在显著的优势,但是在工程造价、建筑材料、施工技术等环节上,基建部或者规划部的专业性明显不足。再加上基建工程实施时,设计变更、现场签证、认质认价等因素,都会牵扯到建设工程投资的调整,如此一来,建设单位很容易处于被动地位。此外,建设单位在开展基建之前,如果没有深入研究施工合同、签证变更原因、索赔失效等问题,那么建设工程全生命周期中出现“低中标,勤签证,高结算”的概率就会比较高,与之而来的工程质量缺陷、安全隐患等问题也会相应发生。
(二)注重建设效益,忽视使用效益
建设工程管理的目的在于维持施工流程的正常运行以及使用增值。实际管理的过程中,各职能部门由于分工和职责不同,以至于大多数部门更多关注到建设效益,而忽视使用效益。
(三)功能用途与建设投资不匹配
通常来说高校的建筑是为了提供教学和生活的场所,例如教学楼、实训楼、学生宿舍、餐厅、图书馆等,则需要按照使用者的需求进行建设。如果没有在建设之初和建筑使用者进行良好的沟通,导致在建筑中途进行变更,会产生更大的建设成本,从而增加了本可以避免的建设投资,也可能导致工期的延长。还有在建设初期就没有明确好设计的功能,导致了在投入使用的过程后进行返工,这种情况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突出,主要表现为设计变更后的功能的差异,人防、抗震及防火规范均有所不同。比如学校需要建设一个为学生提供的实习实训场地,按照图纸的大开间设计,如果突然将场地的用途进行变更,建设后的实习实训场地需作为学生宿舍。当这种场地用途突然变更之后,那么原先按照实习实训的设计标准需要进行调整,需要调整到符合学生宿舍的要求标准上去,则疏散门数量及疏散通道距离的要求、喷淋系统的布置、内隔墙材料耐火极限、门及窗户玻璃耐火极限的要求、抗震的构造柱等都需要进行调整。在调整的过程中不仅带来了巨大的建设成本,而且在改造过程中也可能因为施工等多种因素带来相应的安全隐患。
(四)管理组织结构不合理
系统的组织由系统的目标所决定,负责的是基础设施建设工作,不但作为建设工程管理的职能处室没有实质的决策权,充当着执行部门的角色,并且在高校管理中,一个执行部门有着多个领导,多所采用的是职能组织结构模式,并且在进行指令发布的时候产生相应的矛盾,使得建设工程管理工作推进比较困难,如果问题、矛盾比较突出,严重时会阻碍工作的展开,要想妥善的解决好这类管理问题,需要决策组织在决策的过程中结合好实际工作,合理布局好组织结构。
二、建设工程管理的对策
通过分析上述建设工程管理过程存在的问题,得出了如下解决策略。
(一)加强业务学习
不断加强业务学习提升工程管理能力,提升技术力量,不断的进行改善和提升,不断的在内部通过培训和自身建设的方式提升技术水平,加强法律学习和培训,了解建设工程方面的政策和法律条例,实时把握好国家政策的变化,减少因为法律知识欠缺和国家政策不明带来的损失;建群对建设工程规范要求以及相关的图集、技术规范等内容的学习,打造基建管理的基石的基础;引入可持续发展的发展理念,大量推广绿色环保建材的使用。通过聘请专家的方式来解决好建设过程中的特殊问题;还可以利用好监理单位技术力量,建立科学的奖惩机制,将建设施工中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隐患问题带来的罚款合理分配给监理检查组织,起到良好的建筑质量管控作用。
(二)充分做好前期工作
在建设之初首先要明确好服务意识,明确建筑工程是为服务好使用者这个要求,所以在进行项目建议书及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阶段,需要建设单位和建筑使用者进行充分、有效的沟通,确定好建筑物的功能和用途,在进行充分的兼职设计工作,全方位的考虑好设计的用途,提升建筑物的使用效益。
(三)调整组织结构模式
预期的目标能否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组织结构是否完善,因此,我们能够认定组织结构是整个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不同规模的建设工程项目,其组织结构自然也会存在一定的差别,如小型建设工程项目应当采取线性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规范管理,避免职能冲突,从而提高管理效率;大型建设工程项目应当采取矩阵组织结构管理模式,落实各职能部门的分工,确保工程项目的高校运行。基于此,建设单位应当综合考虑工程项目的安全、质量、工期以及投资等多方面的因素,实施科学合理的组织结构管理模式。